湖北省武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

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

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

该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
,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些符号极相类似。

由后以例前
.....
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

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

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

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
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1. 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由后以例前”的意思是( )
A. 根据以前的来类推后来的
B。

由后来的来规范以前的
C。

由以前的来规范后来的
D。

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
2. 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其理由是()
A.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B。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同殷代青铜器上的一些刻画文字极相类似。

C.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D.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画为数不多。

3. 第3自然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该推断的理由是()
A。

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B. 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

C。

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D。

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已用颜料和柔软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
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尝:曾经
D.则虽死不恨.恨:仇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
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①去而事智伯②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④我故国士报之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

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7.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3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碧湘门①
陶弼[来源:.Com]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

②行(hánɡ):行列。

8.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5分)答:
9.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3)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4)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小说”《》通过少年主人公坎坷而富有传奇性的成长史给读者以善恶、美丑、苦乐的人生体会和启迪。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
横穿《诗经》的河流
洪烛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

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

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②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诗
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

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

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

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

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

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

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④《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

《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⑤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
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

⑥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

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

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

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

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

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⑦“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

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

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

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调抒写阅读《诗经》的感受,以“《诗经》是一条河流"为行文思路,语言凝炼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诗经》的崇敬之情,对《诗经》中自然质朴生活的神往之情.
B.第①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中的“那条河流”指的就是《诗经》第一篇《关雎》中写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那条河,这个意象优美而开阔,一下子将读者的思绪和情感牵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

C.第①②⑥段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分别写到了“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钢筋水泥的城市”“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其用意在于表达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否定和厌恶之情。

D.纵观全文,标题“横穿《诗经》的河流"中“《诗经》的河流”一语意义丰富,其一,在作者看来,《诗经》即如文字构成的一条河流;其二,《诗经》反映的生活大多与河流有关;其三,“《诗经》的河流”比喻的是中华民族曾有的生活方式。

E.本文大量使用隐喻,显示了作者丰富而奇特的想像力,但也造成了不少语句表意晦涩,令读者费解,如“苍苔斑驳的草鞋”“苍老的浮云与涛声”“我们的血管"“一柄闪亮的斧头"等。

12.在作者眼中,《诗经》所反映的先民的生活有哪些特点?请分条概述。

(4分)
答:
13.读下列问题,联系原文作答.(6分)
(1)第二段“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一句中,“贫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贫血”?(3分)
答:
(2)文末最后一段划线句“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答:
1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诗经》中有关篇目的若干名句,中间多次写及《诗经》和“那条河”,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6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峥.嵘(zhēng)袅娜.(nà) 涕.(tì)泗交流将.(jiāng)子无怒
B.菲.(fēi)薄喋血.(xiě)蓊蓊
(wèng)郁郁长
..
歌当.(dāng)哭
C.颓圮.(pǐ)解剖.(fōu)揠.(yàn )苗助长自怨自艾.(ài)
D.漫溯.(sù)作揖.(yī)忸.(niǔ)怩不安百舸.(gě)争流
的一组是(3分)
16。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
..
A.踟蹰酣眠风神潇洒疏疏落落[来源: ]
B.煎熬歧韵公竞渡河阴谋鬼计
C.凋花渺茫黯然神伤大汗淋漓
D.彷徨瓦霏陨身不恤挥斥方遒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工程终于如期完成,作为总工程师的他,终于可以夙兴夜寐
,好好休息一下了。

....
B. 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
,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正如涸辙之鲋
....
的人物,莅临讲话。

但C。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
....
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D。

这位老同志过去奋战在生产一线,劳苦功高
,受到人们的
....
尊敬.这次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他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对夫妇,一起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一万元钱,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受到了大家的表扬。

B.挫败感、自卑感、失落感,对于这些不良的心理,只有通过很强的心理调节才能战胜它。

青年学子要克服这种不良心理,坚强自信起来。

C.好的牛肉必须是专门饲养用作肉用的,牛肉也呈现出大理石花纹.
D.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人才利用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19. 下面是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副挽联,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将上、下联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恰当的标点.(4分)
①中国何人领呐喊②译著尚未成书③痛忆旧雨④先生已经作古
⑤文坛从此感彷徨⑥惊闻殒星
上联:[来源: 。

Com]
下联:
20. 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

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4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答:
21.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打水》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②点明漫画寓意。

③语言简明,70字以内。

(4分)
答:
五、写作(60分)
22。

请以“又是飘香时”为题,并以“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的清香……”为开头,续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来源: ]要求:从花草等植物中,任选一种填入所给标题及开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受,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D(恨:遗憾.)
5.D(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

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

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8.“沉”字好.(1分)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

(2分)“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1分)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

(1分)(本题属于炼字类题目。

“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

“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10.(1) 风萧萧兮易水寒(2) 乘彼垝垣泣涕涟涟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大卫·科波菲尔》11.A D(B“那条河流”指的就是《诗经》第一篇……的那条河,说法错误,“那条河流"在作者心中已经虚化为一条“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C“否定和厌恶”言之过重;E“如”字以下例举的那些语句有的并不晦涩。

选A得2分,选D得3分)
12.①平凡而丰富②自由、单纯而天真③充满原始的浪漫与
激情
(4分,对一点得1分,对两点得2分,对三点得4分,每点意思对即可)
15. D(A娜n óu将qiāng B菲fěi 血xuè蓊wěng 当dàng C剖pōu 揠yà艾yì) 16. A(B.竞—竟鬼—诡C。

凋-雕 D. 霏-菲陨-殒)
17。

A(A. 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劳,故与句意相反。

)18。

D.(A.“一人捐献了1000元”,语意不明确。

将“一人"改为“每人”或“共”;B.误用介词造成句子主语残缺,去掉“对于”;C.混乱)
19.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0。

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21。

示例:画面上两人用力争夺一根井绳;井绳断为两段,两人各执一半;两人因绳太短都没打到水。

(2分)这幅漫画讽刺了为私利拼命竞争结果双方受损的社会现象。

(2分)
(应该说,本题所提供的图画是一组连环画,第一幅是两个人在争夺一根打水的绳子;第二幅表现的是绳子在争夺的过程中断为两段;第三幅显而易见的是两人都不能打到水。

其寓意也显而易见。

如果对漫画寓意回答为“缺乏合作,两败俱伤"或“警示人们合作才能双赢”也可。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认出他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

”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

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

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

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

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您,也足够了。

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

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

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

今天
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用此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