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功能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觉功能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知觉障碍是指在感觉传导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认知和整合障碍。

临床上以各种类型的失用症和失认症常见。

(一)视觉失认
1、定义以促进视觉失认者改善功能,建立代偿,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不能配合训练者,如意识障碍、严重失语理解和表达障碍、拒绝训练或无训练动机者;不能耐受训练者,如病情严重、全身状态差等情况;不宜进行训练者,如病情不稳定者。

3、设备与用具照片、颜色图片、日常用品、拼板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根据患者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让物体失认者进行日常用品的识别训练。

(5)让面容失认者反复识别家人、亲属、名人等照片,
可以借助语言提示。

(6)用颜色卡片对颜色失认者进行命名和辨别颜色的练习。

(7)教会患者使用视觉外的正常感觉进行代偿。

(8)调整生活环境。

如在物品上贴标签,或把不能识别的人物名字写在照片上。

5、注意事项进行识别训练时注意感觉的输入方式,以保证训练效果。

(二)触觉失认
1、定义是以改善触觉整合功能,提供代偿方法,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为目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的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各种质地的材料、砂纸、日常用品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辨识训练,让患者闭目,用手感觉、分辨和识别不同质地的材料,如砂纸。

(5)感觉刺激。

如用粗糙的物品沿患者的手指向指尖移动进行触觉刺激。

(6)利用视觉或健手的感觉帮助患肢进行感知,重视对物体的形状、材料、温度等特质的体验。

5、注意事项
(1)让患者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性,避免损伤。

(2)进行识别训练时注意感觉的输入方式,以保证训练效果。

(三)单侧空间忽略
1、定义针对单侧空间忽略所进行的,以改善忽略症状,提供代偿方法,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的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硬币、积木、涂色图画、拼图、训练用纸、笔、轮椅、计算机辅助训练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4)进行各种视觉搜索训练。

(5)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予忽略侧各种感觉刺激。

(6)用患肢或双手交叉进行跨越中线的作业活动。

(7)日常基本动作训练。

(8)功能代偿训练。

(9)生活环境调整。

5、注意事项
(1)搜索训练要由易到难,即从线到面、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空间连续性搜索到不连续的大幅度搜索;搜索目标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

(2)注意训练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泛化。

(四)意念运动性失用
1、定义针对意念运动性失用所进行的,以改善动作器官的执行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指导代偿方法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的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各种日常用品、积木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

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在治疗前及治疗中给患肢以触觉、本体感觉和运动觉刺激,加强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计划的输出。

(5)对于动作笨拙和动作异常尽量不用语言来纠正,而应握住患者的手帮助完成,随动作的改善逐渐减少辅助量。

(6)应尽量使活动在无意识的水平上整体地出现。

(7)ADL训练尽可能在相应的时间、地点和场景进行。

5、注意事项意念运动性失用者往往能够较好地完成粗大的全身性活动,训练时不宜将活动分解。

(五)意念性失用
1、定义以改善动作运用障碍为目的,促进患肢提高运动技能,指导代偿方法,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的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训练用卡片、各种日常用品的实物、积木、必要的生活自助具等。

4、操作方法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

(3)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4)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5)把活动分解为若干步骤分别进行练习,逐步串连起来完成一整套系列动作。

(6)日常生活中应选用动作简化或步骤少的代偿方法,如使用松紧腰带裤。

5、注意事项
(1)当患者不能通过描述活动顺序来促进运动改善时,应避免口头提示,而采用视觉或触觉提示。

(2)要慎重选择需较高水平运动计划能力的自助具,如系扣器等。

(六)运动性失用
1、定义指通过训练改善运动性失用者的动作困难和笨拙,提高动作的灵活性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训练用卡片、各种日常用品。

4、操作方法
(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

(4)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5)在进行特定的作业活动前先给肢体以本体感觉、触觉、运动觉刺激,如制动轮椅训练前可给肢体进行活动。

(6)在训练中给予暗示、提醒或亲手教,症状改善后逐渐减少提示并加入复杂的动作。

5、注意事项训练中尽量减少口头指令。

(七)结构性失用
1、定义以改善结构性失用患者的空间结构功能,提高空间构成能力,提供必要代偿,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的训练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各种几何图形、积木、拼图、火柴棍、木钉盘等
4、训练方法
(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

(3)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4)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5)让患者进行复制几何图形、复制二维、三维结构等作业活动。

(6)增加本体感觉和肌肉运动知觉的输入,如在石板或粗糙地面上画图等。

(7)进行组装家具等操作性ADL训练。

(8)对动作成分进行分析,对完成困难的环节提供辅助;或先完成部分,再完成全部。

(9)对完成组装任务困难者要按顺序摆放配件,或给配件作出顺序标记,或提供模板。

5、注意事项复制作业应从简单的图形或熟悉的人、动物或物品开始。

从平面过渡到立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