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名师精编课件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提升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在 生 物 工 程 中 , 植 物 体 细 胞 杂 交 过 程 中 应 首 先 用 ________酶去掉[ ],得到________体。
(6)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的淀粉酶(Amy)基因a, 通过基因工程将基因a转移到马铃薯中。经检测,淀粉酶 (Amy)存在于成熟块茎细胞的间隙中。若A图为块茎细胞, 则基因a被整合到图中[ ]结构中,并以基因a为模板合成 Amy的________。Amy合成后,经[ ]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 此图作为块茎细胞结构图,缺陷是多画了[ ]。
【答案】 C
【例5】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
组织蛋白的过程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
B.8
C.7
D.14
【解析】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
肽酶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
如图所示。
肠腔中的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 内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 胞膜(1层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 穿过14层磷脂分子层。
题型研析 模式图类型题
【典例剖析】 【例题】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部 分综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图中的序号):
(一)植物细胞 (1) 如 果 A 图 是 蓝 藻 细 胞 的 结 构 模 式 图 , 除 了 没 有 [8]________外,在细胞质中应只有________一种细胞器。 (2) 如 果 A 图 是 根 尖 生 长 点 细 胞 , 细 胞 的 形 状 应 为 ________,同时还应没有图中的[ ]、[ ]等结构。此类细 胞分裂时,代谢特别旺盛的是[ ]、[ ]、[ ]等细胞器。 (3)若A图为洋葱表皮细胞,B图是口腔上皮细胞,将其 同时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将分别发生________和 ________现象。
【方法技巧】 1.模式图的来源与变形 绝大多数题目中模式图是教材中原图的变形,遵 循万变不离其宗的真理,把教材中原图相关知识掌握 扎实到位是做好该类题型的关键。例该题中的图解可 追溯到教材中的原图如下:
2.解题方法 此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可归纳如下:首先要知道题 中的图像源于教材中的何种模式图,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 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识别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然后 根据题干和设问的要求,理清知识点,如该图涉及哪几个知 识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需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作答时一定要根据图中的序号或结 构,应用教材中的相关生物名词作答。
因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穿 过的生物膜是6层,而每一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 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 B
【例2】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
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通过
的生物膜层数是
A.4层
B.3层
C.2层
D.0层
【解析】 如图所示,分泌蛋白在内 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 工,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 泡,把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 步加工后,再由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 泡,把蛋白质裹在小泡内,运输到细胞膜, 最后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经细胞膜的外排 作用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整个过程中 分泌蛋白都是以小泡的形式移动,而并非 穿过生物膜进行运输,故这一过程中穿过 的生物膜层数是0层。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解题时看清题中各标 号所示的名称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于本题,首先要 识别A、B两细胞是何种生物细胞,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有 无细胞壁、大液泡、中心体;其次是识别各细胞器的形态结 构和功能:原生质是细胞中的活性物质,细胞壁不属于原生 质;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同种细胞器是高尔基体;DNA储存在细 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 器主要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能产生水又能产生ATP的细
【答案】 D
【例3】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
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解析】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
过内环境(如图所示),
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 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 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 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 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 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 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 胞膜只有3层。本题易误选A,因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而实 际上完整的葡萄糖分子只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初步分解后才 进入线粒体,但进入线粒体的已不是葡萄糖分子,而是丙酮 酸。另外,题目所问的是几层细胞膜,线粒体的内、外膜也 不是细胞膜。
【答案】 (一)(1)细胞核 核糖体 (2)正方形 4 11 3 6 7 (3)质壁分离 皱缩 (4)渗透吸水 主动运输 11 烧苗 灌溉 3 12 酒精 (5)纤维素酶和果胶 1 原生质 (6)8 信使RNA 6 4
(二)(1)①蛋白质 脂质 生物膜系统 ②B细胞或记忆 细胞 球蛋白 相应的抗原 体液 效应 7→9→6→2 ③ 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7 6 (3) 卵 巢 卵 原 细 胞 23 (4)8 去 核 卵 乳 腺 无 性 生 殖 (5)12 乳酸
3.答题规范 (1)按要求作答——用序号还是文字还是两者都填写, 序号是(1)(2)(3)还是①②③。 (2)回答问题要完整——例产生水的细胞器、碱基互 补配对的结构都不止1个。 (3)不要写错别字——叶(液)泡等。
实验技能 物质鉴定和提取类实验
【典例剖析】 【例题】(2012·福建五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 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砖红色沉淀 B.脱氧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C.在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 紫色 D.在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答案】 D
【例6】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 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层
B.10层
C.11层
D.12层
【解析】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
过程(如图所示)是通过内环境而间接进行的,整个过程包括
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3个环节。
经过外呼吸实现了血液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 B
【例4】用同位素标记血液的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
经肾脏后又经过肾静脉流出,该分子穿过几层细胞膜
A.4层
B.8层
C.0层或8层
D.16层
【解析】 血糖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的过 程中,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依次穿过了肾小球
毛细血管、肾小囊壁、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 血管壁而重新回到血液,最后经静脉流出。而这些“壁”都 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每穿过一层细胞即经过2 层细胞膜,故共穿过8层膜。但并非每个葡萄糖分子都会从 肾小球滤过,若没有滤过的葡萄糖分子,则从入球小动脉流 入而又直接从出球小动脉流出,再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 管,最后经肾静脉流出,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始终在血管 中流动,没有穿过任何膜结构。
(4)若A图 为小麦成 熟区细胞 ,其吸水 的主要方 式 为 ________,吸收Mg2+的方式为________。如果一次性施肥 过多就会造成细胞中[ ]大量失水而造成 ________现象,应 立即采取________措施来缓解;若被水淹,小麦根部细胞内 [ ]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造成营养物质在[ ]中进行无氧呼 吸,产生________,导致小麦根部细胞中毒死亡。叶绿体 中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提取液:
无水乙醇;分 离液; 层析液
①胡萝卜素:橙黄色 ②叶黄素:黄色 ③叶绿素a:蓝绿色 ④叶绿素b:黄绿色
生物 材料
备注
脱色的叶片
苹果或梨匀 现配现用、水浴
浆等
加热
花生种子 切片
需用高倍镜观察
豆浆、稀蛋 先加A液,后加
清等
B液,摇匀使用
加入二氧化硅是
新鲜的绿叶 (如菠菜叶)
(4)若B图是一只绵羊的乳腺细胞,在培养克隆羊的过程 中,取乳腺细胞中的[ ],移植到另一只绵羊的________细 胞内,该细胞发育成的绵羊与提供________细胞的绵羊性状 最相似。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5)若B图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人体进行长跑时,大 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 ]产生______________所引起 的。
③该细胞在体外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 所产生的抗体叫做________,该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
(2)若B图为人体胰岛B细胞,则与其分泌物合成和分泌 有关的细胞器[ ]和[ ]较多。
(3)若B图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它应位于________(填 器官名称)内,是由________分裂产生的,其内的DNA分子 数应为________个。
为了研麿得更充 分;碳酸钙可防 止在研磨中色素
被破坏
【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 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 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 色沉淀 C.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乙醇发 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O2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经过内呼 吸实现骨骼肌与内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及O2最后参与有 氧呼吸而被骨骼肌细胞所利用。外呼吸可用下图1表示, 内呼吸可用下图2表示。
从图1可知,在肺通气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中,O2要 穿过肺泡壁(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及
红细胞膜(共计5层生物膜),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图2可
【解析】 蔗糖无还原性,在水浴条件下,斐林试剂 与其发生作用无砖红色沉淀产生;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在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答案】 C
【技能提升】
实验 名称
淀粉的 鉴定
还原糖 的鉴定
脂肪 鉴定
蛋白质 鉴定
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或Ⅳ) 染液 双缩脲 试剂
颜色 蓝色 砖红色沉淀 橘黄(或红)色 紫色
单元综合提升
题型归纳
“穿膜”问题图示分析
【例1】CO2分子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 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
及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A.5层和10层
B.6层和12层
C.7层和7层
D.8层和16层
【解析】 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 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如图),
知,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O2进入骨骼肌细胞要透过红细 胞膜、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和一层骨骼肌细胞膜(合计
4层生物膜),再加上O2最终要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而 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合计6层膜。由此可见,
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 物膜层数是11层。
【答案】 C
(二)人体细胞或动物细胞 (1)若B图为人体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① 图 中 的 [2] 、 [3] 、 [6] 、 [8] 、 [9] 主 要 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成分组成,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________。
②该细胞应由________分化而来。其产生的抗体的化 学本质是________,它能与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 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阶段。抗体 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写标 号)________。
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本题分别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的角度,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进行相互迁移,综合考 查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质壁分离、一次性施肥过多造 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植物体细胞杂交以及转基因作物等知 识;人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与其免疫机能有 关的浆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与血糖调节有关的 胰岛B细胞、动物细胞的培养、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要 求同学们具有识图析图、综合判断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6)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的淀粉酶(Amy)基因a, 通过基因工程将基因a转移到马铃薯中。经检测,淀粉酶 (Amy)存在于成熟块茎细胞的间隙中。若A图为块茎细胞, 则基因a被整合到图中[ ]结构中,并以基因a为模板合成 Amy的________。Amy合成后,经[ ]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 此图作为块茎细胞结构图,缺陷是多画了[ ]。
【答案】 C
【例5】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
组织蛋白的过程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
B.8
C.7
D.14
【解析】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
肽酶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
如图所示。
肠腔中的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 内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 胞膜(1层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 穿过14层磷脂分子层。
题型研析 模式图类型题
【典例剖析】 【例题】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部 分综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图中的序号):
(一)植物细胞 (1) 如 果 A 图 是 蓝 藻 细 胞 的 结 构 模 式 图 , 除 了 没 有 [8]________外,在细胞质中应只有________一种细胞器。 (2) 如 果 A 图 是 根 尖 生 长 点 细 胞 , 细 胞 的 形 状 应 为 ________,同时还应没有图中的[ ]、[ ]等结构。此类细 胞分裂时,代谢特别旺盛的是[ ]、[ ]、[ ]等细胞器。 (3)若A图为洋葱表皮细胞,B图是口腔上皮细胞,将其 同时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将分别发生________和 ________现象。
【方法技巧】 1.模式图的来源与变形 绝大多数题目中模式图是教材中原图的变形,遵 循万变不离其宗的真理,把教材中原图相关知识掌握 扎实到位是做好该类题型的关键。例该题中的图解可 追溯到教材中的原图如下:
2.解题方法 此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可归纳如下:首先要知道题 中的图像源于教材中的何种模式图,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 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识别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然后 根据题干和设问的要求,理清知识点,如该图涉及哪几个知 识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需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作答时一定要根据图中的序号或结 构,应用教材中的相关生物名词作答。
因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穿 过的生物膜是6层,而每一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 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 B
【例2】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
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通过
的生物膜层数是
A.4层
B.3层
C.2层
D.0层
【解析】 如图所示,分泌蛋白在内 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 工,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 泡,把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 步加工后,再由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 泡,把蛋白质裹在小泡内,运输到细胞膜, 最后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经细胞膜的外排 作用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整个过程中 分泌蛋白都是以小泡的形式移动,而并非 穿过生物膜进行运输,故这一过程中穿过 的生物膜层数是0层。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解题时看清题中各标 号所示的名称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于本题,首先要 识别A、B两细胞是何种生物细胞,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有 无细胞壁、大液泡、中心体;其次是识别各细胞器的形态结 构和功能:原生质是细胞中的活性物质,细胞壁不属于原生 质;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同种细胞器是高尔基体;DNA储存在细 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 器主要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能产生水又能产生ATP的细
【答案】 D
【例3】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
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解析】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
过内环境(如图所示),
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 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 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 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 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 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 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 胞膜只有3层。本题易误选A,因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而实 际上完整的葡萄糖分子只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初步分解后才 进入线粒体,但进入线粒体的已不是葡萄糖分子,而是丙酮 酸。另外,题目所问的是几层细胞膜,线粒体的内、外膜也 不是细胞膜。
【答案】 (一)(1)细胞核 核糖体 (2)正方形 4 11 3 6 7 (3)质壁分离 皱缩 (4)渗透吸水 主动运输 11 烧苗 灌溉 3 12 酒精 (5)纤维素酶和果胶 1 原生质 (6)8 信使RNA 6 4
(二)(1)①蛋白质 脂质 生物膜系统 ②B细胞或记忆 细胞 球蛋白 相应的抗原 体液 效应 7→9→6→2 ③ 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7 6 (3) 卵 巢 卵 原 细 胞 23 (4)8 去 核 卵 乳 腺 无 性 生 殖 (5)12 乳酸
3.答题规范 (1)按要求作答——用序号还是文字还是两者都填写, 序号是(1)(2)(3)还是①②③。 (2)回答问题要完整——例产生水的细胞器、碱基互 补配对的结构都不止1个。 (3)不要写错别字——叶(液)泡等。
实验技能 物质鉴定和提取类实验
【典例剖析】 【例题】(2012·福建五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 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砖红色沉淀 B.脱氧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C.在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 紫色 D.在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答案】 D
【例6】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 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层
B.10层
C.11层
D.12层
【解析】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
过程(如图所示)是通过内环境而间接进行的,整个过程包括
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3个环节。
经过外呼吸实现了血液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 B
【例4】用同位素标记血液的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
经肾脏后又经过肾静脉流出,该分子穿过几层细胞膜
A.4层
B.8层
C.0层或8层
D.16层
【解析】 血糖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的过 程中,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依次穿过了肾小球
毛细血管、肾小囊壁、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 血管壁而重新回到血液,最后经静脉流出。而这些“壁”都 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每穿过一层细胞即经过2 层细胞膜,故共穿过8层膜。但并非每个葡萄糖分子都会从 肾小球滤过,若没有滤过的葡萄糖分子,则从入球小动脉流 入而又直接从出球小动脉流出,再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 管,最后经肾静脉流出,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始终在血管 中流动,没有穿过任何膜结构。
(4)若A图 为小麦成 熟区细胞 ,其吸水 的主要方 式 为 ________,吸收Mg2+的方式为________。如果一次性施肥 过多就会造成细胞中[ ]大量失水而造成 ________现象,应 立即采取________措施来缓解;若被水淹,小麦根部细胞内 [ ]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造成营养物质在[ ]中进行无氧呼 吸,产生________,导致小麦根部细胞中毒死亡。叶绿体 中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提取液:
无水乙醇;分 离液; 层析液
①胡萝卜素:橙黄色 ②叶黄素:黄色 ③叶绿素a:蓝绿色 ④叶绿素b:黄绿色
生物 材料
备注
脱色的叶片
苹果或梨匀 现配现用、水浴
浆等
加热
花生种子 切片
需用高倍镜观察
豆浆、稀蛋 先加A液,后加
清等
B液,摇匀使用
加入二氧化硅是
新鲜的绿叶 (如菠菜叶)
(4)若B图是一只绵羊的乳腺细胞,在培养克隆羊的过程 中,取乳腺细胞中的[ ],移植到另一只绵羊的________细 胞内,该细胞发育成的绵羊与提供________细胞的绵羊性状 最相似。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5)若B图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人体进行长跑时,大 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 ]产生______________所引起 的。
③该细胞在体外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 所产生的抗体叫做________,该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
(2)若B图为人体胰岛B细胞,则与其分泌物合成和分泌 有关的细胞器[ ]和[ ]较多。
(3)若B图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它应位于________(填 器官名称)内,是由________分裂产生的,其内的DNA分子 数应为________个。
为了研麿得更充 分;碳酸钙可防 止在研磨中色素
被破坏
【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 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 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 色沉淀 C.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乙醇发 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O2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经过内呼 吸实现骨骼肌与内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及O2最后参与有 氧呼吸而被骨骼肌细胞所利用。外呼吸可用下图1表示, 内呼吸可用下图2表示。
从图1可知,在肺通气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中,O2要 穿过肺泡壁(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及
红细胞膜(共计5层生物膜),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图2可
【解析】 蔗糖无还原性,在水浴条件下,斐林试剂 与其发生作用无砖红色沉淀产生;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在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答案】 C
【技能提升】
实验 名称
淀粉的 鉴定
还原糖 的鉴定
脂肪 鉴定
蛋白质 鉴定
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或Ⅳ) 染液 双缩脲 试剂
颜色 蓝色 砖红色沉淀 橘黄(或红)色 紫色
单元综合提升
题型归纳
“穿膜”问题图示分析
【例1】CO2分子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 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
及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A.5层和10层
B.6层和12层
C.7层和7层
D.8层和16层
【解析】 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 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如图),
知,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O2进入骨骼肌细胞要透过红细 胞膜、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和一层骨骼肌细胞膜(合计
4层生物膜),再加上O2最终要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而 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合计6层膜。由此可见,
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 物膜层数是11层。
【答案】 C
(二)人体细胞或动物细胞 (1)若B图为人体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① 图 中 的 [2] 、 [3] 、 [6] 、 [8] 、 [9] 主 要 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成分组成,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________。
②该细胞应由________分化而来。其产生的抗体的化 学本质是________,它能与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 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阶段。抗体 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写标 号)________。
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本题分别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的角度,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进行相互迁移,综合考 查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质壁分离、一次性施肥过多造 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植物体细胞杂交以及转基因作物等知 识;人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与其免疫机能有 关的浆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与血糖调节有关的 胰岛B细胞、动物细胞的培养、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要 求同学们具有识图析图、综合判断及知识迁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