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规则在哪里》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规则在哪里》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规章在哪里》说课稿《规章在哪里》是人民训练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单元设计构想旨在让同学在体验、观看和对比中,熟悉规章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章的自觉性,但训练的重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需遵守规章,而是通过与同学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规章与生活的关系,以便使同学把自觉遵守规章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依据本课的特点和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同学实际,我依据新课标精神,拟定出同学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嬉戏,体验、了解规章。
2、在争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觉生活中的规章。
3、了解与学校生有关的规章。
4、学习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在争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觉生活中的规章。
新课标率先提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率先提议"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训练必需从同学进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训练要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设计思想,我作了如下教学预备:
1、设计调查报告,引导同学主动参预调查活动。
2、放手让同学自主调查,了解相关规章,完成调查报告。
3、了解同学完成调查报告的状况,依据详细学情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
教学课时(两课时)
活动步骤:
活动一:调查报告(同学、老师)
让同学通过自主调查,学习发觉、了解生活中的规章。
老师的调查报告要体现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活动二:嬉戏角逐
通过做嬉戏,体验规章,明白没有规章,小小的竞赛也无法公正地进行,进一步体会规章的重要性。
活动三:争论、相互沟通调查报告(同学、老师)
同学先在小组内自由相互沟通,再推举同学或自己在班上相互沟通,然后全班互动,自由观看别人的报告,老师也参预相互沟通,最终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以此引导同学明白:生活中的确到处有规章,但只有专心观看、专心思索,调动多种感官去收集,才能找到它们。
活动四:问题解答
引导同学在调查中发觉问题,在发觉中生成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老师的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
本课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加深了同学对规章在哪里的熟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板书简洁、有用。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让同学参预调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
如何使这一参预具有实效性又是一个难点。
本次教学,力求充分利用学校、同学、老师、家长、各种社会组织、机构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力求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觉和解决问题,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但教学中,我发觉"如何;如何引导同学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多种感官去观看、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连续探究和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