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古诗阅读。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词牌名是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享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题临安邸
[宋]陆游 [宋]林升
死去元知万事空,山外青山楼外楼,
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
王师北定中原日,暖风熏得游人醉,
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乃翁]你们的父亲。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阅读链接]陆游年幼时正当金人入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
尽管生活艰辛,他在家里仍接受很多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
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
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
这次军队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诗歌。
A.悲伤痛心 B.悲愤讽刺
(1)朗读《示儿》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朗读《题临安邸》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1)《示儿》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题目中我能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诗题我提出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诗歌内容。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注释和资料,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知识百宝箱。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文中表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曲中的比喻句。
[3]说说“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元散曲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请写出周德清的另一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快乐阅读(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从军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诗中表示地名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写作手法上看,前两句是__________,
后两句是__________。
(3)题目中“行”的意思是()。
A、行走
B、路程
C、古诗的一种体裁。
(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岑参
B、王昌龄
C、高适
(5)这是一首()诗。
A、边塞诗
B、送别诗
C、咏物诗
(6)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战争环境的艰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外阅读。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1]注释:
弄:___________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
卧月明: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兴奋
B.振兴
C.高兴
D.兴盛
[2]解释下列字词。
耘田:_______ 绩麻:_______ 解:_______
供:_______ 傍:_______ 阴:_______
[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
B.指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
[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
7.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作者是_______朝的著名爱国诗人__________,他的字_________号_________。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和《示儿》中的“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本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行诗展示了一幅滚滚黄河入海,气势磅礴;两岸高山巍峨,直耸入云,雄伟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行诗写出了南宋的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怀、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当时朝廷的愤愤不满。
(6)老百姓所期盼的“王师”干什么去了呢?
林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了我们回答:山外青山楼外楼,
________________。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经典吟诵。
(1)默写古诗。
《泊船瓜洲》
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意思:。
思想感情:。
(3)古往今来,梅花一直是高洁的象征,它不慕虚名,傲视严寒。
为此王安石在《梅花》中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来描绘它。
梅花也寄托着游子的乡愁,“江南几度梅花发,”。
同样也成为警醒后人勤奋的良言佳句,“,梅花香自苦寒来”。
9. 按要求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
尚③思为国戍④轮台⑤。
夜阑⑥卧听风吹雨,
铁马⑦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②孤村:弧寂荒凉的村庄。
③尚:还,仍然。
④戍(shù):守卫。
⑤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⑤夜阑:夜深。
阑,残尽。
⑦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创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被县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收复国土的愿望依然强烈,但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聘中原的愿望。
[1]从诗歌的题目中可以()(多选)
A.知道这首诗写作的时间。
B.感受到环境的凄凉。
C.体会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D.体现出诗人生活的凄苦。
[2]第一句诗中“______”与“______”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
[3]结合注释,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前两句,我想到了《示儿》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诗都表现了作者在艰难、悲苦的处境下,仍然想着收复国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表达理想和记录梦境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C.诗中“风吹雨”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
D.“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6]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的是。
这首词中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是“,”,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
(2)这首词下阕写的是。
大儿子在,二儿子在,小儿子在。
一个“”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劲儿写得淋漓尽致。
11. 课外阅读。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似____()____()
[2]“绿丝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剪刀”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柳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一句写柳有关的诗词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除“咏柳”外,那你还知道柳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理解。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2]“妄弃”的意思是_______。
[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______,“悲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风鸢图诗
[明]徐渭
江北江南纸鹞齐,
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
一任骑牛弄笛儿。
[1]这首诗中哪一句写出了放风筝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材。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在原文横线上填出所缺的诗句。
[2]解释下列词语。
恃:__________。
喑:___________。
生气:___________。
[3]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写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
B.企盼中透露着悲哀和无奈
C.为后两句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D.语言精练,“万马齐暗”成了成语
[4]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