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4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辛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4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
A .逸出功与ν有关
B .Ek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 .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2.如下图所示,某种单色光射到光电管的阴极上时,电流表有示数,
则( )
A .入射的单色光的频率必大于阴极材料的截止频率
B .增大单色光的强度,电流表示数将增大
C .滑片P 向左移,可增大电流表示数
D .滑片P 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将减小,甚至为零
3.将半衰期为5天的铋64 g 分成四份分别投入(1)开口容器中;(2)100 atm 的密封容器中;(3)100 ℃的沸水中,第四份则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经10天后,四种情况剩下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则( )
A .m1=m2=m3=m4= 4 g
B .m1=m2=m3=4 g, m4<4 g
C .m1>m2>m3>m4,m1=4 g
D .m1=4 g ,其余无法知道
4.氢原子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向另一个轨道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原子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 .原子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减小
C .原子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D .原子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减小
5.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条谱线,且ν3>ν2>ν1,则( )
A .ν0=ν 3
B .ν3=ν2+ν 1
C .ν0=ν1+ν2+ν 3 D.1ν1=1ν2+1ν3
6.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
(量子数n =1)的氢原子上,被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色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E1,用这种光照射逸出功为4.54 eV 的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E2,则关于E1、E2的可能值正确的是( )
A .E1=12.09 eV ,E2=8.55 eV
B .E1=13.09 eV ,E2=4.54 eV
C .E1=12.09 eV ,E2=7.55 eV
D .E1=12.09 eV ,E2=3.55 eV
7.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
路程,以v2=3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
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0 m/s B.18 m/s C .23.3 m/s D .40 m/s
8.一步行者以6.0 m/s 的速度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距汽车25 m 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
A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9.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24t -6t2,则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6 m/s
B .8 m/s
C .10 m/s
D .12 m/s
10.一物体自空中的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3 s 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 ,则关于物体此时的位置和速度方向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2)( )
A .在A 点上方1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B .在A 点上方1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C .在A 点上方7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 .在A 点上方7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11.汽车正在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 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6 m/s2的匀变速运
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 的大小为( )
A .8.33 m
B .3 m
C .3.33 m
D .7 m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已知甲对应的是图像中的直线,乙对应的是图像中的曲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C .0~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13.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 。

某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B 相距35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2 s ,
B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
B.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10 m
C.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D.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
14.如图所示,物体m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加速下滑,现用垂直于斜面的推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是图中的(时间足够长)( )
15.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B可能受到3个或4个力作用B.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A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0 D.A、B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二.填空(每空10分)
16.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

该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c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mm。

三:计算题
17.(4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18.(4分)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30m/s。

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分钟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千米、正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多大的加速度?
18. (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的正上方的装置M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当某小球离开M的同时,O点右侧一长为L=1.2 m的平板车开始以a=6.0 m/s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已知
平板车上表面距离M的竖直高度为h=0.45 m。

忽略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小车左端离O点的水平距离;
(2)若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应满足什么条件?
19.(6分)某地市州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假设当时有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1s)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汽车且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泥
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且在水平面的运动近似看
成匀速直线运动.问: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离?
物理答案
16. 1.220 6.861
19[解析] (1)设小球自由下落至平板车上表面处历时t 0,在该时间段内由运动学方程
对小球有:h =12
gt 02① 对平板车有:s =12
at 02② 由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可得:s =0.27 m 。

(2)从释放第一个小球至第二个小球下落到平板车上表面处历时Δt +t 0,设平板车在该
时间段内的位移为s 1,由运动学方程有:s 1=12
a (Δt +t 0)2③ 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须满足:s 1≤s +L ④
由①~④式并代入数据可得:Δt ≤0.4 s。

20. 解析 设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为t 1,速率为v 1,则
x 1=v 0t 1+12
a 1t 2
1,v 1=v 0+a 1t 1,
代入数值得t 1=20s ,v 1=16m/s ,
而汽车在19s 时间内发生位移为 x 2=12
a 2t 2
2=90.25m ,
速度为v 2=a 2t 2=9.5m/s ,
令再经时间t 3,泥石流追上汽车,则有 v 1t 3=x 2+v 2t 3+12
a 2t 2
3,
代入数值并化简得t 23-26t 3+361=0,因Δ<0,方程无解.
所以泥石流无法追上汽车,司机能安全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