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时代相同 相 性质相同 同 点 结果相同
局限性相同
原因不同 不 同 点 目的不同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 忠君、服从、不怕死的的“武士道”精神。
建立新式军队,称皇军。改革 军队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 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 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发展国 营军火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 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 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 军国主义,要求军人忠于天皇, 宣扬武士道精神。
作用: 实现了强兵的目的,壮大军事实力。
(3)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作 用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日本缫丝厂
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法。 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 地私有和买卖自由,颁发土地执 照。1873年,实施新的地税政策
殖产兴业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 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 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 成长。
8.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
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 条件。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的扩展
新
维明治日 本
第 4
课
什么是明治维新?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日 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 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两国改革的背景、性质有何相似之处?
(2)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2、措施:
(1)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作 用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三府七十二县
明治天皇模仿西方采用君主 立宪制政体,把当时的日本领土 分成了3府72县,采用中央集权制 的方式来统一权力。原来的 “士、 农、工、商”改成了“皇族、华 族、士族和平民”,虽然四个阶 层之间还是存在着等级之分。但 允许进行交往。
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
2、过程: 1868年1月,倒幕派
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 政变,强令幕府将军“辞 官纳地”。 3、结束:
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 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 治,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迁都东京。
日本武士
维新三杰: 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明治维新
1.从1868年起, 明治政府开始 实行一系列改 革,以西方为 榜样,全面改 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
2、内容:
(1)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最具侵略性
(3)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发
展近代经济。
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性质
(4)社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西方学习,改造
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具发展眼光
3、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 的影响? 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 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 启蒙的作用。 (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英国、法国、美国 革命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 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作
用 提高国民素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 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 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 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 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 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2、几乎在中国洋务运动兴起的同一时期, 有个亚洲邻国也在进行有关国家发展的 重大变革这是( ) 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3.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4、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1.根源: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 度矛盾不可调和
2.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3.开始: 1861年4月,南方挑起战争
4.转折: 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结束: 南方投降 以北方获胜告终
6.林肯的 贡献:
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7.性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锁国时代: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 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 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 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1853 年,美国司令官马 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 现在浦贺近海,在武力威逼 之下,面对美军的强硬态度, 第二年,日本幕府只好与美 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神 奈川条约》和《下田条约》。 这是锁国以来,外国军人首 次踏上日本国土,从此打开 了日本的大门。西方列强风 闻日本开国,纷纷来到日本 强行与其签订各自的不平等 条约。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 民地的危机。
(1)积极: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 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 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明治维新影响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 定《江华条约》…… 1894 年,日 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 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资
方式
本 主
俄国、日本
义
改革
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
早期 ( 17、 18世 纪 )
19世纪 中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制 度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 度扩展
1.第一个打开日本大门的资本主义国家
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治 激化 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导致
西方列强入侵
社会危机 民族危机
幕 导致 府 统 治
危 加剧 机
1、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 工工场倒闭。2、市场混乱,物价飞涨。3、农民、城市 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1、主力:一 部 分 中 下 级 武
19世纪的日本手工工场
天皇Biblioteka 将军大名士武士 农
工 商
日本封建等级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幕府: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军营,后来日本武士 的首领---将军控制了中央政府,就把以将军为首的 统治称为幕府统治。将军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 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从公元1192年 到1867年开始幕府就被一些实力强大的家族控制。 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专制统治的“幕府政 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三大幕府的统治。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的改革能够推 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要重视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
3、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 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俄国、日本、美国、中国发生在19世纪60年 代的重大事件: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 (1861年) ②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③美国内战(1861——1865) ④中国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2)消极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 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 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尤其对中国的进行侵略。你能举例吗?
▪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
明治维新的启示:
明治维新影响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 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済最发达的国 家。由一偏隅小岛起为东方强国。当时,日本的机 器工有已经有三千多家,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 立。此后,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也 迅速发展同时,日本还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并不断得到加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