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无以,王乎王(本文有多):名作,行王道,一天下)
2、以小易大小、大,形容作名,小牲畜,大牲畜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也异:意,⋯⋯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庖厨也:形容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作名,力
6、老 (1) 吾老(2) ,以及人之老 ( 2)
老 (1) :形容作,尊敬,;老(2):形容作名,
老人
7、幼 (1) 吾幼(2) ,以及人之幼 (2)
幼 (1) :形容作,;幼(2):形容作名,幼儿,
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作,做榜
9、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作名,肥美香甜的食物
10、暖不足于体与暖:形容作名,暖和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使⋯⋯受到危害
12、,然后知重,名作,称一称
13 朝秦楚朝:使,使⋯⋯来朝
14、然小固不可以大小:形容作名,小的国家;大:形容作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众寡:形容作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作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弱:形容作名,弱小的国家;:
形容作名,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使,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名作,
19、是罔民也罔:(通“网”)名作,用网捕捉,引申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穿
21、之以桑:名作,种
22、桓、晋文之事可得乎:使,使⋯⋯听到
二、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也
2、夫子之也
3、是不能也
4、是折枝之也
5、是罔民也
被句
1、百姓之不保:表示被
省略句
1、有牛而(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必使 ( 之 ) 仰足以事父母
前置
1、臣未之也(臣未之也)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何
4、牛何之(牛之何)之
5、然一羽之不(然不一羽)之
6、薪之不不薪
7、何以异以何异
8、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主倒装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状语后置
1、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5、树之以桑
三、一词多义
⑴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芷阳间行(取道)
行军用兵之道(方法)
得道者多助(道义、道德)
⑵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词,他)
牛何之(动词,往)
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之间,取独)
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标志词)
⑶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建房)
⑷爱: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②吴广素爱人(爱护)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爱,喜欢)
( 5)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词做名词,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形,清楚、明白)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上足以事父母(形,贤明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形,明亮)
四、古今异义: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地区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五、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 已" ,止)
2.为长者折枝(枝通" 肢 " ,肢体)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通" 型 " ,作榜样)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 盍" ,何不。
反通返,回到)
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 网" )
6.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 矣 " ,确定语气)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 途 " )
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 诉" ,申诉)
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