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浓度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颖洁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20年第09期
摘要通过浸种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种子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微生物菌肥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使用浓度在750~1 000倍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番茄;发芽;苗期生长
中图分类号:S144;S565.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0.26.015
近年来,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上的合理使用和研究对农产品的增产、品质提升以及在改善土壤肥力与减少化肥使用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当前微生物菌肥在番茄种子处理和苗期处理的应用研究不是很多,探索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筛选出能够促进番茄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最佳微生物菌肥浓度,对番茄在蔬菜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番茄杂交种千禧(CL032);微生物菌肥为浮瑞申土壤改良剂。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根据微生物菌肥不同浓度,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T1(稀释500倍)、T2(稀释750倍)、T3(稀释1 000倍)、T4(稀释1 500倍)、CK。

种子在各处理的溶液中浸泡5 h,将浸泡后的种子放置在28 ℃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将催好芽的种子播到50孔穴盘进行苗期试验。

在真叶显露和现蕾时,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肥随水施用。

2019年9—12月,在苏州农职院相城科技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以种子露白为发芽标准,5 d计算发芽势,14 d计算发芽率,播种14 d后进行幼苗测定。

株高、茎粗、根长、叶长与叶宽均用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

根系的鲜重与干重以分析天平测量,鲜重测量是将植株的根切下,用清水洗净根系上的土壤,沥干根系表面附着的水分,之后用分析天平测量;干重是将测过鲜重后的根放置阳光下晾干,之后测量其生物量。

叶绿素含量使用SPAD-502 PLUS叶绿素计测量。

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处理,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测验法(P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處理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
由表1可知,T1、T2、T3处理的番茄种子发芽率,与CK相比差异显著。

稀释浓度500倍、750倍和1 000倍时,分别比对照高1.2、2.5和2.0个百分点,750倍液微生物菌肥对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显著。

T1处理的发芽率低于T3,说明过高的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效果减小。

稀释浓度1 500倍时,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较低浓度的微生物菌肥对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发芽势是测试种子出苗的整齐度,衡量种子优劣的指标之一。

由表1可知,T1、T2、T3处理的番茄种子发芽势,与CK相比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高1.0、2.6和2.3个百分点,750倍液微生物菌肥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最显著,1 000倍液次之。

稀释浓度1 500倍时,发芽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较低浓度的微生物菌肥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分别在番茄壮苗期和开花期测量了番茄苗根系的长度、鲜重与干重,见表2。

壮苗期的根长,1 000倍液的处理效果最显著,500倍液的根长低于CK,可能是高浓度菌肥的抑制作用。

开花期的根长均比对照高,且呈正态分布趋势;处理500倍、750倍、1 000倍分别比CK多4.03 cm、5.73 cm、9.72 cm,其中处理1 000倍最高。

微生物菌肥稀释倍数1 500倍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根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不同处理壮苗期的根鲜重差异不显著。

开花期的根鲜重,T1、T2、T3处理高于CK,稀释浓度在1 000倍时鲜重最高,1 500倍液处理的根鲜重比对照低。

壮苗期的根干重差异不显著。

开花期根干重呈正态分布趋势,较CK而言,处理500倍至1 000倍的根干重分别上升了0.15 g、0.4 g、0.38 g;其中750倍的干重最高,1 000倍干重与750倍干重差异不显著。

处理1 500倍的根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茎生长的影响
耿士均等[1]研究发现,土壤中施加适量微生物菌肥可以增高番茄的株高。

如表3所示,经不同浓度微生物菌肥处理后的番茄苗株高都比对照CK要高,且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液对番茄株高的生长有差异;其中在处理750倍时,番茄株高最大。

不同处理的茎粗显著高于对照,其中T3处理对茎粗的影响效果最显著。

2.4 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生长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浓度对叶片数量的影响,都高于对照。

T2处理的叶数最多。

经过微生物菌肥处理后的番茄苗叶长高于对照,当浓度在1 000倍时叶长达到最高。

经菌肥处理后的番茄幼苗叶宽显著高于对照,其中750倍叶宽达到了8.63 cm。

2.5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相对含量可直接反映作物氮素营养状况和土壤的供氮能力。

由表5可知,在本次试验中,不同处理下的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T2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效果最显著,T3次之,T1和T4处理的效果接近。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中,微生物菌肥的稀释浓度在750倍和
1 000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对番茄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对番茄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不显著,高浓度种子出苗快,说明高浓度对种子萌芽生长有促进作用。

处理在T2和T3时,番茄苗根系长度、鲜重与干重显著增高,说明浓度在750~1 000倍,对番茄根系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番茄的株高,750倍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茎粗在1 000倍液处理效果最明显。

说明使用750~1 000倍液微生物菌肥处理,对番茄茎的生长促进效果显著。

叶长、叶宽、叶数的数值,T1、T2、T3和T4处理均比对照值高。

T2处理的叶数和叶宽效果最显著,T3处理的叶长效果最显著,T2次之。

可见,使用750~1 000倍微生物菌肥,对叶片生长的促进效果明显。

处理T2叶绿素含量效果最显著,对照最低。

可见,处理T2的肥液使叶绿素的含量增高,从而增强光合活性,提高光能利用率。

微生物菌肥使用浓度在750~1 000倍时,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
响最为显著,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幼苗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

因此,对番茄的发芽和幼苗生长,微生物菌肥的最佳使用量建议在750~1 000倍。

参考文献:
[1] 耿士均,刘刊,商海燕,等.专用微生物肥对连作辣椒和番茄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53(5):651-65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