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猪”的历时替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百分 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之后就处于下降趋 势 , 猪” 而“ 字正好相反 。由于“ 、豚” “ 三字 碲”“ 、彘” 在整个演变过程 中的波动不明显 , 所以本文不做讨
论。
一
甲骨文中还没有出现“ 字 , 猪” 但在先秦的文献 中已出现了“ 字 , 猪” 两字可以通用。《 说文 ・ 豕部》 : “ , 豕 彘也 。 《 ”说文 ・ 豕部》 “ 豕而三毛丛居者 , :貉, 从 豕, 者声 。从这两字的解释 , ” 我们可以看出“ , 豕”就 是“ , 猪” 猪”而“ 是三根毛长在一个毛囊里面 的那种 豕。 我们对先秦文献中的“ 字的义项统计发现有 豕”
彘 O 8 7 醯 【 l 2 ^ )
关键词 : 猪 ; 豕; 语体 色彩 ; 历时替换
猪 ( ) 查阅文献数 目 猪 甲骨文
0 27Βιβλιοθήκη 0 3. 告 豕其 ……王弗 其 ( 卜 编号 05 5 ) 124
( ) 人 三 指 4. 豕兄戊 ( 号 02 1) 惟 编 09 6 5. 戌 ……豕 兄戊用 ( 号 0 2 1 ) 壬 编 0 9 7
4 90片 15
6 4部
先秦
秦汉
22 0
8 4 34 7
4 部 8
2 部 4 2 部 8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五代
宋金辽
元 朝
( ) 地名 四 指 6. … …鹿 ……麂 …… ( 豕方 编号 004 ) 4 13 ( ) 器物 名 五 指
28 8
39 8 19 4
以下 几项 :
(-) “ ” - 指 彘
收稿 日期 :0 1 1— 1 2 1— 2 2
作者简介 : 刘周全 (9 2 )男 , 18 一 , 陕西宝鸡人 ,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20 0 9级硕士研究生。
16 2
“ 、猪 ” 豕” “ 的历时替换
度较高的《 玄怪录》 l 部文献中“ 字和“ 字 等 3 豕” 猪” 出现的次数 比是 33 。在 明清时期的书面语程度 :1 6 . 为犬猪所食 。(晏子春秋》 《 ) 较高的《 明史》 张廷玉等著 ) 豕” ( 中“ 字和 “ 字出 猪” ( ) - 假借字 , 指水停 聚的地方。后作“ 。 潴” 7 .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又。蒙羽其艺。大 现的次数 比是 7: , 2 9 口语化程度高的《 2 三国演义》 、 野既猪。( 尚书 ・ 《 禹贡》 ) 《 红楼梦》 《 、水浒传》 《 、西游记》 部文献 中 “ 字 4 豕” ( ) 三 指植 物名 和“ 字 出现的次数 比是 9 2 。 猪” : 8 4 从“ 字和“ 字 的组合关系、 猪” 豕” 构词和语用来 8 . , 豕零 猪苓根也 。(庄子集释》 《 ) ( ) 四 指地 名 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猪” 以单用表示猪 , “ 可 也可 9 . 导菏泽 , 被孟猪 。( 孟猪 : 国雎 阳县东北 ) 梁 以和其它词汇构成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 口语词汇 (墨子间诂 四》 《 ) 比较多 , 构词能力强 , 使用范 围广。如 : 通过对先秦文献 中“ 和“ 使用情 况的比 豕” 猪” 猪头 、 猪炖 、 猪酒 、 肉 、 猪 猪耳 、 猪胳 、 猪 、 烫 褪 较, 我们可 以看 出“ ” 出现后 , 猪 字 其使 用 范围 比 猪 、 猪肝 、 猪肾 、 猪蹄 、 肥猪 、 猪皮 、 猪脂 、 蒸猪糁 、 水 “ ” 广些 , 豕 稍 而且 在某 些 义 项 上 与 “ ” 成 了互 猪鱼 、 豕 形 猪蹄汤 、 猪膏 、 屠猪、 杀猪 、 猪背脊 、 猪脊引脂 、 补。这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和词汇的使用 习惯。 公猪 、 雌猪 、 宿猪 、 养猪 、 牧猪 、 猪苗 、 野猪 、 豪猪 、 真 在我们的统计中两字 以例 ( ) 一 为主 , 其它用法都 比 猪 、 猪犊、 大猪 、 群猪 、 黑猪、 白猪 、 草猪 、 猪王、 猪性 、 较少 。我们从例( ) 一 中可以看 出, 同样表示“ 的 猪 卑 、 猪” 二岁猪 、 隔年猪 、 猪羊 、 鹿猪 、 猪犬 、 狗 、 猪 鸡 意思 , 但它们的词汇色彩义差别较大。“ 表示猪 猪 、 豕” 猪牛、 猪狗子 、 鸡猪 山、 踏猪车 、 猪槟榔 、 尹猪 子 的种概念 , 中性词。 猪” 是 而“ 也能表示种概念 , 但更 印、 贤棋子 、 猪 赵猪 、 猪儿 、 猪场小儿 、 拔第猪儿 、 猪 倾向于贬义色彩 。 这一用法在后来的文献中更为明 儿弟徽 , 等等。 显。这也为两词在隋唐以后的逐渐分化 , 以及后来 “ 字在同期的文献中也可以单用表示猪 , 豕” 但 出现 的“ 字大量替代 “ 字奠定 了基础。如 : 猪” 豕” 只能构成双音节词 , 还能描写修饰事物 , 向于书 偏 1. O 太后知其为莽求玺 , ……夺取其 国, 不复顾 面语 , 构词能力弱 , 使用范 围狭窄。如 : 恩义 。人如此者 , 狗猪不食其余 。(汉书》 《 卷九八 ) 烹豕 、 豕头 、 豕足 、 屠豕 、 豕鹿 、 羊豕 、 狗豕 、 犬 1. 和羹饭以猪狗法食之 。(晋书》 1 《 卷一 。七 ) 豕、 豕牢 、 豕 、 野 豕子 、 三豕 、 群 、 豕 田豕 、 大豕 、 岁 、 豕 以上 列举 的“ ” 都有 贬义 色 彩 。 猪 字 豕突、 蛇豕 、 豺豕 、 豕祸、 豕韦 、 封豕 , 等等 。 猪在我 国是仅次于狗而较早驯养 的动物 , 到汉 三、 隋唐 后 “ 1i ” 字语体 分 化 豕 1i 二 猪 代时外形硕大 、 肉质肥美的猪种已经培育成功。从 上面和“ 字搭配的词语来看 , 已经成为人们 日 猪” 猪 从表中, 我们可以看 出“ 在先秦出现后就开 常生活的肉食来源 , 猪” 这些词语接近 口语 , 且大部分 始和“ 字竞争。 豕” 在隋唐后“ 字 出现次数超过了 词语沿用下来 。同时“ 字又有贬义 的色彩 , 以 猪” 猪” 所 “ 字, 豕” 到明清优势更加显现 。 “ ” 猪 字更 容 易进 入 口语 语 体 。“ ” 恰恰 相 反 , 豕 字 和 两汉到南北朝 时期 ,是语言 的大变革时期 , “ 字搭配的词语数量少 , 豕” 而且和人们的 日常 口语 “ ” 猪 字和“ 字也不例外 ,猪” 向生活化 、 豕” “ 字 世俗 相距甚远 , 加之“ 是 中性词 , 豕” 所以主要 出现在书 化的方 向发展 , 豕” 向书面语 、 而“ 字 高雅化发展 。 在 面语 中 。 我们的统计 中发现 , 在南北朝时期 的《 世说新语》 、 综上所述 , 通过我们的统计发现 “ 字在 甲骨 豕” 《 殷芸小说》 《 、洛阳伽蓝记》 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 文时期已经 出现 , 占鳌头 , 等 独 力压“ 、彘” 豚” “ 二字 , 献中 ,豕” 出现了 1 次 占总数的 3%, 猪” “ 字 1 4 而“ 字 而“ 字当时尚不存在。 猪” 在先秦时期 ,豕” “ ” “ 、猪 并 却出现了 2 次占总数的 6 %。 1 6 而在 同期的《 昭明文 驾齐驱 , 用法基本相 同, 都可 以表示“ 这个义项 , 猪”
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1 0 2年第 1 期
“ 、猪" 豕" “ 的历时替换
刘周全 豕 1 2 6 9广西 南宁 1 矩 30 ) 强 m1 9 (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7 3 250 0
稀 。 l83 0l5 29 2 勰 加n 摘 要 :豕” “ 二 字都表示猪 , 两字的竞争却贯穿了汉语发展 的整个过程。“ 字在 甲古文中已 “ 、猪” 但 豕” 经 出现 , 并被大量使 用, 猪” 而“ 字尚未出现。在先秦 时期两字就开始竞争, 直 豚 啪 m 咖 同时语体差异初 显端倪 , 至 隋唐 以后 , 体 分化 已见 分 晓 ,豕 ” 书面语发 展 而“ ” 口语 方向发展 。 语 “ 向 猪 朝
0 00 ) 4 5 7
( 指猪 一) 1 . 猿豕之牙 , 。(周易》 吉 《 ) 2 . 有豕白蹁 , 蒸涉波矣。(诗经 ・ 《 小雅》 ) ( ) 器物 名 二 指 3 . 司士举豕鼎。(仪礼 ・ 《 有司彻》 ) ( ) 人名 三 指 4在 夏 为 御 龙 氏 , 商 为 豕 韦 氏 , 周 为 唐 杜 . 在 在 氏。(春秋左氏传 ・ 《 襄公》 ) ( 指地名 四) 5 . 豕山在民山西。(越绝书》 《 ) 我们对先秦文献中的“ ” 猪 的义项统计发现有
以下几 项 :
、
甲骨 文 中“ ”猪 ” 豕 “ 二字 的使 用情 况
我们统计“ 在 甲骨文中出现了 4 1 , 豕” 8 次 其义 项 主要有 以下几 种 : ( ) 一 指猪的统称 1巳 b . 翌王 獾豕 ( 编号 0 0 5 ) 4 10 2 孚寅燎……百羊百牛百豕毅五十 ( .卜 编号
93 2
7 部 4
18 0 部 2 部 4
1 0部 2
7侑母庚豕鼎用( . 编号 0 96 ) 192
二、 先秦 文 献 中“ 豕”和“ ” 用 猪 并
明朝 清朝
98 7
2 2部 1
以上数据反 映了 “ 、稀” “ 、彘”“ 豕”“ 、豚” “ 、猪” 在各时期文献 中出现 的次数及 同期文献 中出现次 数的百分 比。 我们可 以看出: 只有“ 、猪” 豕”“ 二字在 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最大。 隋唐时期是两字演变的分 水岭。“ 字从 甲骨文时期出现到隋唐时期所 占 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