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语文高一浙江省杭州二中2013至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

语文高一浙江省杭州二中2013至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zēng)恨曝.(pù)晒纤.(qiān)巧不屈不挠.(náo)B.犄.(jī)角摭.(zhí)拾戕.(qiāng)害深陷泥淖.(nào)C.啮.(niè)噬古刹.(chà)黏.(nián)合锲.(qì)而不舍D.怪癖.(pǐ)恣.(zī)意驯.(xùn)服四肢百骸.(há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战栗商榷譬如一笔勾销B.悲怆磕拌雾霭饿殍遍野C.思忖深邃寥阔谆谆教诲D.斑斓遵循震憾惆怅不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时,就算他人有可谴责之处,一味地怨天尤人....也是于事无补的。

B.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如果不能得到子女的悉心照顾,再遇到朋友甚至老伴离世的情况,不免百无聊赖....,悲从中来。

C.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D.上源古村静悄悄的,行走在村里长长窄窄的青石小巷中,只听到跫音回响,让人不禁有遗世独立....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观察景物并不是单纯地看,而要把自己融到景物里去,把认知和情感也一并融进去,以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进而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

B.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要注重规划与建设,按照“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居。

C.西博会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龙头、招商引资的平台,全面整合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D.我们要通过研读世界文学提升自己的修养,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并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hǐ)搭讪(shàn)混浊(hún)恪尽职守(kè)B.发轫(rèn)悲怆(chuàng)甄别(zhēn)绿林豪杰(lù)C.黏合(nián)蛰居(zhé)驯服(xùn)锲而不舍(qì)D.贫瘠(jí)游弋(yè)戕害(qiāng)熠熠闪光(yì)【答案解析】B(A桑梓zǐ混浊hùnC锲而不舍qièD游弋y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汗流浃背灰烬莫名其妙B.厮守纹丝不动焦燥含辛茹苦C.恢弘无动于忠文身惊世骇俗D.犄角入不敷出丰腴正经危坐【答案解析】A(B焦躁C无动于衷D正襟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这一轮欧债危机的折腾,目前市场气氛低落,有的公司股价大幅下挫,直接影响其融资能力,未来欧美公司的裁员潮将不绝如缕。

B.昂贵的美容护肤品是有钱人的专利,对于经济状况一般或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来说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C.在天灾面前,采取两权相害取其轻的原则恐怕是最正确而有效的措施,只要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该采取的手段都应当毫不犹豫地采取。

D.最近四个赛季,奥兰多魔术队的战绩总是保持在52胜以上,总体来看非常优秀,不过在冲击总冠军的道路上却总是铩羽而归。

【答案解析】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绍兴市兰渚山下的一座普通小亭,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但“兰亭”名闻天下,“曲水流觞”也被开发成一个深受游客喜爱的参与性旅游项目。

B.主办方围绕以“自强不息”为设计主题,让残运会的圣火化身为100只美丽的火凤凰,这一“浴火重生”的圣火熄灭过程很有创意。

C.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使母语中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而且造成了语言的不规范和用词的平庸乏味。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逡巡(qūn)列观(guàn)胚(pī)芽愧怍(zuò)B.趿拉(tā)矿藏(zàng)湮(yān)没瘦瘠(jí)C.伛偻(lǚ)旋(xuàn)涡纤(qiàn)绳缱(qiǎn)绻D.谥(shì)号颓垣(yuán)烙(lào)印檄(xí)文【答案解析】DA项胚(pēi)芽B项矿藏(cáng)C项旋(xuán)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攻讦渲泄礼尚往来铿锵有力B.启碇讴歌刎颈之交浮想联翩C.厄梦骸骨通衢大道闻过饰非D.毗邻渡假白璧微瑕瞋目结舌【答案解析】BA项宣泄B项浮想连翩与浮想联翩均可C项噩梦文过饰非D项度假瞠目结舌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在日常消费品纷纷涨价、资源性商品价格和公共服务价格也面临调整的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已是毋庸的要务了。

②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③随着秋天雨季的到来,大大小小的水流注入黄河,使黄河河水一下子涨起来了。

畅通无阻的流水让河伯不禁起来,认为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A.置疑接受踌躇满志B.质疑接受自鸣得意C.置疑领受自鸣得意D.质疑领受踌躇满志【答案解析】C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提出疑问。

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接受:收取给予的东西。

踌躇满志: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自鸣得意: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中秋节过后,一时风光无限的月饼已成了明日黄花。

各大超市、酒店的礼盒月饼仿佛一夜之间“人间蒸发”,只有少量散装月饼在“跳水”甩卖。

B.母亲是一个能干且负责的人,每天她总是忙里忙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夹jiá被蜿wān蜒笔杆gǎn中zhòng规中矩B.召zhāo唤旌jīng旗贫瘠jí虎踞jù龙盘C.瞥piē见古刹shà跫qióng音转弯抹mò角D.远阜fù衽rèn席夙shù愿通衢qú大道【答案解析】A(B召zhào唤;C古刹chà;夙sù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炫耀蜇居斑斓无动于衷B.麻痹喧哗坚忍概莫能外C.厮守焦燥狂妄毛骨悚然D.符箓饿殍惦念按耐不住【答案解析】B(A蛰居;C焦躁;D按捺不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近学校活动特别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一赛接一赛;朗诵会、音乐会、运动会,一会连一会。

繁忙过后,我想过几天清静日子了。

B.国产大片《捉妖记》上映时,销售异常火爆,虽然过后观众评价不一,但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却是凤毛麟角。

C.你暑假作业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二中往事》还算差强人意,有些真情实感。

D.阴冷、淅沥的小雨,并未阻挡住杭州马拉松参赛选手的热情。

3万多人奔跑在美丽的赛道上,摩肩接踵,不绝如缕。

【答案解析】C(A应为“清净”;B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D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C.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预约挂号服务。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答案 1.A (B召zhào唤; C古刹chà; 夙sù愿) 2.B (A蛰居; C焦躁; D按捺不住) 3.C (A应为“清净”; B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D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C (A“拍摄了”; B加“的行为”; D主客体倒置) 5.D (D“敝校”错) 6.④②⑤③① 7.(示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诗句选择应表示相思或离别之愁) 有的“愁”生发于国破、家亡 有的“愁”婉转低回,“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8.“勾魂”强调事物吸引人,使人心神不定;“消魂”指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欢乐。

(2分) 9.儿童时期,我从插画图书的故事情节中获得极致的享受;少年时代,我站在语言的表层,阅读是宣泄情感的手段;多年之后,40岁左右,我才发现语言文字底下的层次,阅读变成了生存本身。

(3分) 10.作者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进入文字的原始森林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拟人手法(“阳光慈爱地抚摸我的全身”)体现出作者温暖的阅读感受,而比喻(蓝色森林中的树“像巨大的蝴蝶翅膀那样一张一合”)、反问(“那些数不清的斑点啊,叫我如何去辨认呢?”)等手法的运用则描绘出一片幽深瑰丽、神秘莫测的文字森林奇境,形象地传递出作者内心无穷的喜悦之情。

(三种手法写到两种且有合理分析得4分,情感1分。

) 11.该标题将“文字”比为“森林”,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象化;标题中“森林”的意象贯穿全篇,起到组织全文的作用;突出文章主旨,人在阅读中能触摸到人类幽远的记忆,能获得难以言传的快乐,因此要持续阅读。

(,) 13.本诗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把人当作植物来写,体现老人们也曾有过贡献和荣景;又用稻草比喻老人,写出乡中老人的萎缩疲乏,象征了吾乡老人被遗弃的结局;表达出对乡村老人悲剧性命运的叹息,呼唤社会对老人给予更多的关怀。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旗杆(gān) 脊骨(jǐ) 召唤(zhào) 低徊(huái) B.夹心(jiā) 晕船(yùn) 顷刻(qǐng) 宁愿(nìng) C.树杈(chà) 丘阜(bù) 悄寂(qiǎo) 菜圃(pǔ) D.劈叉(pī) 熠熠(yì) 间或(jiàn) 黢黑(q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象征使我们只有在梦中或出神的瞬间瞥见的遥远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个蓓蕾预报着绚烂芬芳的春信,一片落叶预奏那弥天满地的秋声一样。

B.看惯了那种板着面孔、一幅八股腔调后,再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仿佛感觉灵魂在游走中舒展。

C.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D.在本次运动会的团体项目比赛中,512班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终于赢了志在卫冕桂冠的强大对手。

5.填空(文学常识与默写。

每空一分,共6分) ①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誉为“_________________,而道济天下之溺”。

②食指,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 “___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⑤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二、古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4分)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高一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高一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杭州二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校对:欧阳家友陈欢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旗杆.(gān)脊.骨(jǐ)召.唤(zhào)低徊.(huái)B.夹.心(jiā)晕.船(yùn)顷.刻(qǐng)宁.愿(nìng)C.树杈.(chà)丘阜.(bù)悄.寂(qiǎo)菜圃.(pǔ)D.劈.叉(pī)熠.熠(yì)间.或(jiàn)黢.黑(qū)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斑斓攀缘振聋发聩真知卓见B.账户缪误众口烁金心荡神驰C.戍守船弦烟熏火缭不容质疑D.扳机蒸汽荒诞不经粉装玉琢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联合国安理会10月31日发表声明,谴责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绑架、折磨、杀害伊拉克人的危言危行....,强调一切侵犯人权的行为必须被追究责任。

B.针对玉器市场上出现的商品鱼龙混杂....的现象,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列鉴别方法。

C.海明威用朴素的语言,在对故事的无动于衷....的传达中,完成了对其真实意图的隐藏。

D.往往是走过这段人生的人们在回首来路时才会不禁叹道:通往功名利禄的道路熙来攘...往.,我们何苦要为难自己挤进去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象征使我们只有在梦中或出神的瞬间瞥见的遥远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个蓓蕾预报着绚烂芬芳的春信,一片落叶预奏那弥天满地的秋声一样。

B.看惯了那种板着面孔、一幅八股腔调后,再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仿佛感觉灵魂在游走中舒展。

C.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D.在本次运动会的团体项目比赛中,512班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终于赢了志在卫冕桂冠的强大对手。

5.填空(文学常识与默写。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附带答案和解析)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附带答案和解析)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附带答案和解析)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时代以疾风暴雨之势降临人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演化的规则,颠覆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严峻地冲击着人们传统阅读书籍的习惯。

如今,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也许正是阅读让他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

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

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旗杆(gān)脊骨(jǐ)召唤(zhào)低徊(huái)B.夹心(jiā)晕船(yùn)顷刻(qǐng)宁愿(nìng)C.树杈(chà)丘阜(bù)悄寂(qiǎo)菜圃(pǔ)D.劈叉(pī)熠熠(yì)间或(jiàn)黢黑(qū)【答案解析】BA低徊(huí)C丘阜(fù)D劈叉(pǐ)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斑斓攀缘振聋发聩真知卓见B.账户缪误众口烁金心荡神驰C.戍守船弦烟熏火缭不容质疑D.扳机蒸汽荒诞不经粉装玉琢【答案解析】CA真知卓见B谬误众口铄金C船舷烟熏火燎不容置疑D粉妆玉琢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联合国安理会10月31日发表声明,谴责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绑架、折磨、杀害伊拉克人的危言危行,强调一切侵犯人权的行为必须被追究责任。

B.针对玉器市场上出现的商品鱼龙混杂的现象,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列鉴别方法。

C.海明威用朴素的语言,在对故事的无动于衷的传达中,完成了对其真实意图的隐藏。

D.往往是走过这段人生的人们在回首来路时才会不禁叹道:通往功名利禄的道路熙来攘往,我们何苦要为难自己挤进去呢?【答案解析】DA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B应改为鱼目混珠C应改为不动声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象征使我们只有在梦中或出神的瞬间瞥见的遥远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个蓓蕾预报着绚烂芬芳的春信,一片落叶预奏那弥天满地的秋声一样。

B.看惯了那种板着面孔、一幅八股腔调后,再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仿佛感觉灵魂在游走中舒展。

C.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D.在本次运动会的团体项目比赛中,512班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终于赢了志在卫冕桂冠的强大对手。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 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憎(zēng)恨 曝(pù)晒 纤(qiān)巧 不屈不挠(náo) B.犄(jī)角 摭(zhí)拾 戕(qiāng)害 深陷泥淖(nào) C.啮(niè)噬 古刹(chà) 黏(nián)合 锲(qì)而不舍 D.怪癖(pǐ) 恣(zī)意 驯(xùn)服 四肢百骸(h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战栗 商榷 譬如 一笔勾销 B.悲怆 磕拌 雾霭 饿殍遍野 C.思忖 深邃 寥阔 谆谆教诲 D.斑斓 遵循 震憾 惆怅不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时,就算他人有可谴责之处,一味地怨天尤人也是于事无补的。

B.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如果不能得到子女的悉心照顾,再遇到朋友甚至老伴离世的情况,不免百无聊赖,悲从中来。

C.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D.上源古村静悄悄的,行走在村里长长窄窄的青石小巷中,只听到跫音回响,让人不禁有遗世独立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观察景物并不是单纯地看,而要把自己融到景物里去,把认知和情感也一并融进去,以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进而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

B.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要注重规划与建设,按照“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居。

C.西博会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龙头、招商引资的平台,全面整合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D.我们要通过研读世界文学提升自己的修养,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并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zēng)恨曝.(pù)晒纤.(qiān)巧不屈不挠.(náo)B.犄.(jī)角摭.(zhí)拾戕.(qiāng)害深陷泥淖.(nào)C.啮.(niè)噬古刹.(chà)黏.(nián)合锲.(qì)而不舍D.怪癖.(pǐ)恣.(zī)意驯.(xùn)服四肢百骸.(há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战栗商榷譬如一笔勾销B.悲怆磕拌雾霭饿殍遍野C.思忖深邃寥阔谆谆教诲D.斑斓遵循震憾惆怅不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时,就算他人有可谴责之处,一味地怨天尤人....也是于事无补的。

B.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如果不能得到子女的悉心照顾,再遇到朋友甚至老伴离世的情况,不免百无聊赖....,悲从中来。

C.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D.上源古村静悄悄的,行走在村里长长窄窄的青石小巷中,只听到跫音回响,让人不禁有遗世独立....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观察景物并不是单纯地看,而要把自己融到景物里去,把认知和情感也一并融进去,以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进而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

B.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要注重规划与建设,按照“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居。

C.西博会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龙头、招商引资的平台,全面整合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D.我们要通过研读世界文学提升自己的修养,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并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2023-2024学年杭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杭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杭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Ⅰ卷(共3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 共34分)1.选出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pǐ)百舸.(kě)慰藉.(jiè)按捺.不住(nà)B.倔.强(jué)句读.(dòu)恪.守(kè)跂.而望矣(qì)C.跬.步(kuǐ) 窗扉.(fēi)黯.淡(àn)熠.熠闪光(yì)D.甄.别(zhēn)菲.薄(fěi给.予(jǐ)六艺经传.(zhuá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

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

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项舸gě,B项跂qǐ,D项经传(zhuà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2.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A.斑斓驽马苍海桑田挥斥方遒B.丰腴元霄风驰电掣一筹莫展C.惴栗闲遐汗流浃背恪尽职守D.干瘪戕害蓬荜生辉休戚相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项“苍海桑田 "应为“沧海桑田”;B项“元霄”应为“元宵”;C 项中“闲遐”应为“闲暇"。

故正确选项是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B.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C.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夹.jiá被蜿.wān蜒笔杆.gǎn 中.zhòng规中矩B.召.zhāo唤旌.jīng旗贫瘠.jí虎踞.jù龙盘C.瞥.piē见古刹.shà跫.qióng音转弯抹.mò角D.远阜.fù衽.rèn席夙.shù愿通衢.qú大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炫耀蜇居斑斓无动于衷B.麻痹喧哗坚忍概莫能外C.厮守焦燥狂妄毛骨悚然D.符箓饿殍惦念按耐不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近学校活动特别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一赛接一赛;朗诵会、音乐会、运动会,一会连一会。

繁忙过后,我想过几天清静..日子了。

B.国产大片《捉妖记》上映时,销售异常火爆,虽然过后观众评价不一,但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却是凤毛麟角....。

C.你暑假作业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二中往事》还算差强人意....,有些真情实感。

D.阴冷、淅沥的小雨,并未阻挡住杭州马拉松参赛选手的热情。

3万多人奔跑在美丽的赛道上,摩肩接踵,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C.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预约挂号服务。

D.广州富力以弱胜强,山东鲁能逆转取胜,北京国安以少胜多,广州恒大不负众望,亚冠小组赛第一轮,中超四强全部取胜,这一切,对中国球迷是如此的意外和惊喜。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6.为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

(3分)亭台楼阁,亭在园林中具有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园无亭不灵。

_________。

①古人所说的“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②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③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④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⑤如苏州拙政园的荷花风四面亭7.根据下面的文字,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句子,要求句式对应,文意流畅。

(4分)愁是一种寻常的情愫,是人们在各种景、事、情的触发下自然生出的心理状态。

当人们“情动于中”而嗟叹、歌咏时,“愁”就是主要情感与题材之一,唐诗宋词中写“愁”的作品尤其多见。

有的“愁”源于离别、相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的“愁”苍凉豪迈,“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而有的仅仅是一段闲愁、一缕清愁,说不清、道不明……二、现代诗文阅读(共 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4分)文字的森林残雪①自从我懂得文字能够给我带来无限的、难以言传的快乐后,我就再也离不开它们了。

这些密密麻麻的奇怪的符号,深含着勾魂..的力量。

②我家门外的街道旁有一个很大的私人图书铺,在不落雨的日子里,老板将放在木架上的插画图书(连环画)一架一架地搬到人行道上,还搬出十几张条凳,让我们坐在凳子上面阅读。

一本薄图书一分至两分钱,一本厚图书或分上下集的那种则要三分钱。

当然,只有少数时候我能获得这种消魂..的享受。

大部分时候,我只能绕着那些木架打量书的封面,猜测里头会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我记得图书里头有“黛玉葬花”“小人国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等。

回忆起来,那时的图书解说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比现在的好。

我常想,如果那一屋子图书全归了我,夜里我就睡在它们当中,会发生什么呢?③年纪稍大后,我便越来越摆不脱语言文字的魔力了。

我感到的确有那样一片巨大的森林,人类的情感记忆就在那种幽深的地方储存着。

那个时候,我说不出我的感觉,我只是不断地产生那种欲望,要回到那个地方去。

“啊,多么深啊,什么样的奇异的力量啊!”我每每从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去过一次图书馆,我站在木架与木架之间不知所措,纸张微酸的气味弥漫于空间,从那些年代悠久的、厚厚的书籍里散发出强大的威慑力,我完全被镇住了。

好友问我要借什么书,我胡乱说了一个书名,拿了书就逃出来了。

我常想,那种无名的震慑力是什么呢?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书,也许是我的身体对于无数文字发射出来的信息产生了感应?假如一个人独自在原始森林中穿行,看不到出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我少年时代的阅读中,每一本书单独来看都是有出口的,书读完了,情感就宣泄了。

我同大多数读者一样,仅仅只是站在语言的表层。

要经历情感的深渊,文字对于我才会变成真正的原始森林。

同样,要过好多年,阅读对于我来说才不是在短时间内宣泄的手段,而直接就是生存本身。

④发现语言文字底下的层次是40岁左右发生的事。

有一天,我于无所事事中坐下来,随手拿起一本心爱的读物。

我翻开它,读了一小段又放下,突然产生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

我站起来,在房里走动了一会儿,重又坐下。

外面有小贩在叫卖,隔壁邻居搓麻将的声音阵阵传来,我再次翻开书。

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火车头冒出的白烟会总是在空中不散呢?为什么这位女性要全身穿黑?我凝视着,凝视着,终于,某种模糊的通道在我眼皮底下出现了。

说它模糊,是因为不能断定其有无。

⑤那些通道从来就在那里,它们通向幽暗的原始森林!而我,在阅读的挺进中不断地返回儿时的奇境,就像从前的我那样坐在街边虔诚而热切地翻看小人书,阳光则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全身。

有一个夜晚,我果然进入了蓝色的森林,但它们并不是普通的树,它们像巨大的蝴蝶翅膀那样一张一合。

啊,那些数不清的斑点啊,叫我如何去辨认呢?⑥我的阅读运动,已经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

我滞留在文字的原始森林里,身与心的动作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喜悦,并使那些幽远的记忆在我眼前一层一层地展开。

8.写出“勾魂”“消魂”两个词在文中的含意。

(2分)勾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括“我”的人生中经历的不同的阅读阶段。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标题“文字的森林”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6分)题目:________在干燥的风中一束一束稻草,瑟缩着在被遗弃了的田野午后,在不怎么温暖也不是不温暖的阳光中吾乡的老人,萎顿着在破落的庭院终于是一束稻草的吾乡的老人谁还记得也曾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一束稻草的过程和终局是吾乡人人的年谱12.如果选择诗中的一个意象作为本诗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1分)13.诗歌传达了什么样的主旨?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

(6分)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3分)缘.染溪()外与天际.()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15.下列各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例:不知日之.入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取之.无禁C.蚓无爪牙之.利 D.月出于东山之.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6分)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

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

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

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鸩,置前,令齐王起为寿。

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

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

问,知其.鸩,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

齐内史士说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

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

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

”于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

吕后喜,许之。

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

发丧,太后哭,泣不下。

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

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