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二中高一保送生选拔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严复叶兆言严复是学海军出身的,以资历论,他是海军的老前辈。

严复学海军的时候,才14岁,学了五年,毕业了,分配在扬武舰当实习生。

当时正处于中国海军的草创时期,从时间上来说,中国海军的起步,比日本略早。

光绪二年,严复被派往英国继续深造海军。

光绪六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学堂,聘请刚回国的严复担任总教习,以后又升任总办,这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年轻有为,前程似锦。

可惜这一代学海军的人,注定不会有大出息,因为大清朝的腐败,已烂到了骨子里。

日本人成了中国人的心腹大患。

中国海军的脸面,很快在甲午中日大海战中,丢失殆尽。

第二年,清政府撤销了海军衙门,严复成不了一代海军名将,英雄无用武之地,临了只好弃武就文,到文化人的圈子里来混。

林琴南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风靡了一大群痴情男女,这种靠小说讨好读者的事情,严复是不愿意干的。

他是武人出身,对风花雪月看不入眼,而且相信小说会越看越没有出息,临了不过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严复选择了西方的社会学著作,成了一名现代文明的窃火者,梁启超因此称他为“清季输入欧化之第一人”。

从时间上看,严译《天演论》是182年,比林琴南略早几天。

林译小说以情动人,严译著作以理服人,他的《天演论》在思想方面,给一代中国人巨大的冲击。

这一年正是戊戌变法之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成了现成的改革口号,此后许多年里,救亡图存的观念深入人心,就思想启迪而言,严译要比林译更有意义得多。

就在翻译《天演论》的同一年,严复给光绪皇帝写过一封万言书,把今日世界和中国古代战国做了比较,指出春秋战国时期重视兼并,而现在各国讲究平权,当时的小国如宋,如中山,都被七雄灭了,如今的一些小国,如荷兰,如瑞士,却依然能够瓦全于世界列强之间。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郭衍,字彦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

衍少骁武,善骑射。

周陈王纯引为左右,累迁大都督。

时齐氏未平,衍奉诏于天水募人,以镇东境,得乐徙千余家。

每有寇至,辄率所领御之,一岁数告捷,颇为齐人所惮,王益亲任之。

②征为开漕渠大监,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馀里。

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

五年,授瀛州刺史。

遇秋霖大水,其属县多漂没,民皆上高树,依大冢。

衍亲备船栰,并赍粮拯救之,民多获济。

衍先开仓赈恤,后始闻奏。

上大善之。

③十年,从晋王广出镇扬州。

遇江表构逆,命衍为总管,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

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大获舟楫粮储以充军实。

④晋王有夺宗之谋,托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因召衍,阴共计议。

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衍妻患瘿,王妃萧氏有术能疗之。

以状奏高祖,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往来无度。

衍又诈称桂州俚反,王乃奏衍行兵讨之。

由是大修甲仗,阴养士卒。

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

帝每谓人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

”又尝劝帝取乐,五日一视事,无得效高祖空自劬劳。

帝从之,益称其孝顺。

⑤史臣曰:“郭衍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

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也。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六》)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得乐.徙千余家(______)(2)以状.奏高祖(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周陈王纯引.为左右()A.荐举 B.引导 C.征辟 D.吸引(2)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A.听信 B.听闻 C.任凭 D.觉察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保送生选拔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保送生选拔考试语文试题
山区八月的晚霞红火诱人,生活里我时常想记住这样一些美景,朴素的,纯净的,那一刻,虽然我再三劝说自己,但还是固执地认为消失在这样一片晚霞里是一件十分值得怀念的事情。于是我面对它,闭上眼睛,虔敬地镌刻它,它无限展开,直到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尕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哥哥是空中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我在镌刻它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充满感伤,因为我如此固执地想到镌刻,一定是知道了我将要面对的消失。歌声的消失,或者晚霞的消失。
12.请以“窗外”,为题,完成片断作文,不少于200字。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 前辈诗人石曼卿。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 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B.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C.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 父以足受,笑而去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8. 翻译下列句子。
(1)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与老人期,后,何也?
(二)现代文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片晚霞的消失
阿 舍
我必须小心对待我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
C. 第2段描写晚霞的美丽是为了烘托民歌手的美好形象。
D. 第3段说那位民歌手“他真的一无所长”,是为了揭示他终于“失声”的根本原因。
E. 结尾处叙述“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尕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哥哥是空中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是说民歌手又恢复了歌唱。

杭二中2018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含答案)

杭二中2018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含答案)

杭二中2018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含答案)杭二中2018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模拟试卷(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玢瓜(fēn guā)悲切(bēi qiē)怅然(chàng rán)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奋发(fèn fā)寥落(liáo luò)没落(mò luò)C. 接济(jiē jì)悲愤(bēi fèn)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没落(mò luò)D. 凤凰涅槃(fèng huáng niè pán)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奋发(fèn fā)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兢兢业业B. 谨小慎微C. 斤斤计较D. 谨小慎微3.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B.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C. 采采卞卞,薄言还归。

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

B. 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林黛玉的表哥。

C.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女,王夫人的女儿。

D.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荣府的花园中第一次相遇。

5. 对文言文《岳阳楼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岳阳楼是一座位于湖南岳阳的古代建筑,因文章而名扬天下。

B. 作者范仲淹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

C. 文章主要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色和建筑特点。

D.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1-2022高一语文保送生选拔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1-2022高一语文保送生选拔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2021-2022高一语文保送生选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戳.穿(chuò)不折不挠.(ráo)溺.爱(nì)B. 蛮横.(hèng)出言不逊.(xùn)畸.形(qí)C. 悲恸.(tòng)衣裳褴.褛(lǎn)煞.白(shà)D. 酝酿.(niàn)恶语中.伤(zhòng)辍.学(chu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字义以及课内所学来辨析字音正误。

A项,“戳穿”的“戳”应读chuō,说破,揭穿;“不折不挠”的“挠”应读náo,“挠”意思是“屈服”,故错误;B项,“畸形”的“畸”应读jī,不正常的,故错误;D项,“酝酿”的“酿”应读niàng,“酝酿”,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

比喻事前讨论、磋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故错误;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声色俱厉三顾茅庐深恶痛疾B. 再接再厉偃旗息鼓精益求精C. 声名狼藉大势渲染直截了当D. 耐人寻味小心翼翼杞人忧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根据字义和字音辨析字形正误。

C 项,“大势渲染”的“势”应为“肆”,“大肆渲染”比喻为了达到目的肆意夸大事实,加以宣传,“大肆”表示毫无顾忌,只用在消极方面,故C 项错误。

故选C 。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10架机身喷有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阿尔法”喷气机依次按编号停放在停机坪上。

B. 一名中国人质死于巴人质危机,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在赛后发布会上提出辞职,中国足协接受这一辞职请求,并表示接下来将深刻反思,重组男足国家队,打好接下来的比赛。

B.过去的几年,我们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C.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记忆其实并未消失,只需一个密码就会被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个“密码”激活集体记忆。

D.将安宁权正式纳入法律体系,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未来安宁权的适用空间很大,线上线下都可能成为维护公民安宁权的重要途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

以门荫授左卫兵曹参军。

迁屯田员外郎,转祠部、右司二员外..居..。

母忧丧有闻,免丧,除司勋员外。

大历五年,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

乃招经术之士,讲训生徒,比去郡,升明经者四十余人。

李灵曜反于汴州,镒训练乡兵,严守御之备,诏书褒异,加侍御史、沿淮镇守使。

德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寻除河中晋绛都防御观察使。

到官数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以疾辞。

逗留于中路。

征入,养疾私第。

未几,拜中书侍郎,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卢杞忌镒名重道直,无以陷之,以方用兵西边,杞乃伪请行,上固以不可,因荐镒以中书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代朱泚,与吐蕃相尚结赞等盟于清水。

将盟,镒与结赞约各以二千人赴坛所,执兵者半之,列于坛外二百步;散从者半之,分立坛下,镒与结赞升坛为盟。

初,约汉以牛,蕃以马为牲,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请结赞曰:“汉非牛不田,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

浙江省杭州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

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

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

”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

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

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

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1217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藉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材料二: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2%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2%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12%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12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12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1.3%,而美国是68%,英国是38%。

12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2.36次,美国人均到馆3.1次。

杭州二中保送生面试测试模拟试卷

杭州二中保送生面试测试模拟试卷

杭州二中新高一保送生综合水平测试问卷(笔试)本次测试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分为两个部分,第Ⅰ部分包含语文、英语、社会共49题,第Ⅱ部分包含数学、科学共61题,每题答对得5分、不答得1.5分、答错得0分。

请在答题卡的正上方填写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考号。

须涂填写后12位数字,其中前8位均为00002011,后四位根据自己的试场号与座位号本次笔试时间为150分钟,请考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且勿错格或错页。

第Ⅰ部分(共49题)《语文部分》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档.次(dǎng)省.悟(xǐng)与.其(yǔ)耳濡.目染(rú)B.憧.憬(chōng)鸟瞰.(kàn)押解.(jiè)诲.人不倦(huì)C.信笺.(jiǎn)吮.吸(shǔn)倒.影(dǎo)未雨绸缪.(móu)D.创.伤(chuāng)倾轧.(yà)订.正(dīng)博闻强识.(zhì)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殒落饮鸠止渴舍身取义关怀倍至B.砥砺老生长谈闻过饰非励精图治C.切磋迫不急待真知卓见意气用事D.风彩食不果腹一枕黄粱平心而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语文教学_______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更要重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②“神舟三号”发射升空时,我国首批12名航天员也来到基地,进行了 _______ 训练,结果,这些航天员们仅用了5秒钟时间就脱离了危险。

③苏州河就像大病初愈的老人,需要精心______,千万不能把各种额外的负担加到他身上。

④马城地势险要,既是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重要屏障,又是阿富汗进出乌兹别克斯坦的必经之地,更是塔利班_______反塔联盟的最大前沿要塞。

A.不止逃离看护遏止B.不只逃离保护遏制C.不只逃逸看护遏制D.不止逃逸保护遏止4.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西博会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客商云集杭城,给秀美的西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美国商务部悍然宣布将对我国44家企业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其霸权主义行径暴露无遗。

这虽然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绝不会滞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相反,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为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________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但我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_________,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掣肘,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落后,就难免__________,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

突破核心技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需要咬紧牙关,攻坚克难。

如果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就都能__________。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以核心技术为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B.这一事件促使企业和科技界人士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为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C.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这一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D.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人士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这一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后来居上一往无前仰人鼻息处之泰然B.奋起直追一帆风顺受制于人应付裕如C.奋起直追一帆风顺仰人鼻息处之泰然D.后来居上一往无前受制于人应付裕如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更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

杭州重高保送生测试题及点评

杭州重高保送生测试题及点评

杭州重高保送生测试题及点评杭州重高保送生测试题及点评[前言]3月23日到25日,杭州7所重高分别对各初中推荐上来的近700名保送生进行了综合能力的测试。

虽说此次测试的选拔功能大大淡化,但名校百花齐放的命题思路,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华,对小学和初中生也会是一个较好的导向。

(一)杭州二中天马行空皆考题语文题阅读和作文题均取材于一篇微型小说《路》小说采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

文中“年轻人”要寻找出山之路,但“想走一条平坦的路”,最后在“老人”的鼓励下,“拄起拐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

作文题是“结合对上文的理解,谈谈你将怎样走好在杭二中的三年高中之路,可讲述故事,采用任何文体”。

点评:这是对学生阅读、写作、思想认识的综合测试,从结果看,学生一般都能在30分钟内,写出四五百字,但比较缺乏文学色彩。

自然题1.你的人体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A)5升(B)50升(C)500升(D)5000升点评:考查学生三点①学生了解自己吗?对人体的基本数据了解吗?②考察估算能力,寻找估算途径。

人游泳,能躺在水面,说明人的密度近乎水。

③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这一常规吗?答案为B,学生答错率30%,选C最多,不应该(500升约10人的体积)。

2.飞机在赤道上空离地l0KM的高空飞行,机上乘客正好看见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试估计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观察者还要经过多少时间才看到太阳升起?(地球半径等计算公式已经标明)点评:这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模型:①地球是球体。

②自转周期24小时③光是直线传播的,然后用数学工具计算得答案。

80%考生无从下手,只有10%优秀。

(二)浙大附中全新体验测能力综合面试题用两小时时间认识浙大校园,每5人一组,在校内要结识一个浙大教授或学生,完成一幅浙大校园平面简图,要标明校园的主要道路和建筑物,至少要标上两个国家级实验室。

结束后,每人要向面试老师讲述自己的“浙大之行”。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庚子鼠年,十二生肖中为什么会有“鼠”这样让人望而生厌的动物,实在是一件很令人费解的事。

就中国文化来看,鼠从来都不是什么瑞兽,从《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开始,鼠就一直是好逸恶劳的剥削者的象征,“三岁贯女”却“莫我肯顾”一直逼得百姓要“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庄子》中吃“腐鼠”的“鸱”以“小鸟之心”度着“鹓鶵之度”历来嘲笑。

词典中关于“鼠”的成语几乎没有一个是好的,“抱头鼠窜、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鼠一直是如此的。

生活中比“鼠”名声好的动物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中国人会把它放到十二生肖中?其实十二生肖中除了鼠,还有像虎,蛇这样的凶兽,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人世间除了也有千回百转,有春风得意也有时乖命蹇,一阴一阳之谓道,有苦有乐才是人生。

十二生肖代表着年份,年份代表着时间;十二生肖就是要告诉我们,顺和逆在年份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当欣然接受。

而把“鼠”放在开头,再经历“虎”与“蛇”的挫折,最后回到“鸡豚狗彘之蓄”的安乐,由苦到乐先苦后甜。

在干支纪年中,十“天干”与年份尾数的数字相对,而“庚”恰好对应0,意味着只要天干为“庚”的年份,这一年份的尾数一定是0,0为“无”“无”为万物之始“无生万有”,而“鼠”为十二生肖的开头,因而,()“万事开头难”,面对新年伊始的挫折,我们只要心有信念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8年杭二中高一新生语文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杭二中高一新生语文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杭二中高一新生语文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词与“和”字的意思相同?- A. 跟- B. 与- C. 同- D. 及- 答案:B2. 下列成语中,意思相反的一组是:- A. 兴高采烈、心花怒放- B. 好事多磨、一帆风顺- C. 哭笑不得、喜出望外- D. 不厌其烦、厌烦至极-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说:“我喜欢你。

”- B. 她问:“你去吗?”- C. 他说:“你好,我叫小明。

”- D. 她问:“你是谁?”- 答案:A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B. 看到别人有好东西应该羡慕- C. 不如努力去争取更好的东西- D. 退缩比较安全-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美妙。

- B. 他的笑声非常美妙。

- C. 他的笑声是美妙的。

- D. 他的笑声很好听。

- 答案:A...二、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略)三、作文(共30分)请根据所给的题目,用不少于800字的篇幅,写一篇作文。

(略)四、附加题(共10分)请回答以下问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一项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下。

-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它使用磁铁指向地磁北极,帮助人们确定方向,尤其在航海和旅行中非常有用。

2. 请简要介绍一位你崇拜的作家,并说明你崇拜他的理由。

- 答案:我崇拜的作家是杨红樱。

她是一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深度和情感。

她的文字流畅而有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她的作品中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让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我崇拜她的勇气和坚持,她不畏困难,坚持写作,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我希望能够向她学习,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

解析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解析

解析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解析

浙江杭州二中2013学年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坍.圮tān 蝙.蝠biǎn 譬.如pì转弯抹.角mòB.梵.文fàn 熨.帖yù监.生jiàn 少不更.事gēngC.裙裾.jū名媛.yuán 相.亲xiāng 拾.级而上shèD.草窠.kē舷.梯xuán 歆.享xīn 汗流浃.背jiā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坐落笔竿一筹莫展没精打采B.饿殍跌宕安分耐劳飘洋过海C.泥淖濡染一笔勾销举一反三D.嘻游炮烙亲和力大笔如椽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

B.作家观察人物,对外表行动固然要注意,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物的内心。

要像母亲一样,身临其境....,将心比心,体贴入微。

C.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终于迎来了改革,“变脸”后首考如期举行。

因为改动较大,众考生措手不及,纷纷铩羽而归....。

D.与老师相比,他的创作固然是清艳雄奇,而他的译文译诗,也是青出于蓝,不可一...世.。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成语大多有出处,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在平时学习中应该注意积累和掌握。

A芸芸众生,众多的普通百姓。

只用于复数或集合概念,不能用“一个”“一位”“这位”等具体的数量词来修饰。

B应改为“设身处地”。

C铩羽而归,喻不得志,垂头丧气地回来。

D不可一世,形容狂妄自大。

应改为“不同凡响”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京剧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秦腔、徽剧、昆曲及汉剧,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最终享誉世界。

B.在规格仅次于世锦赛的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击败戴维斯,问鼎冠军,成为首位夺冠的英国和爱尔兰之外的选手。

2021年浙江省杭州二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2021年浙江省杭州二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2021年浙江省杭州二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12分.A.摭(zhí)拾哄(hōnɡ)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吟哦(é)皲(jūn)裂胳(ɡā)肢窝蜚(fēi)声中外C.孱(càn)弱牌坊(fānɡ)干(ɡ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屏(bǐnɡ)息夹(jiā)克衫包扎(zhā)言之凿凿(záo)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B.货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

/兹收订金伍佰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

(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清期待。

/领衔浙江,独占螯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二中保送生选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戳.穿(chuò)不折不挠.(ráo)溺.爱(nì)B. 蛮横.(hèng)出言不逊.(xùn)畸.形(qí)C. 悲恸.(tòng)衣裳褴.褛(lǎn)煞.白(shà)D. 酝酿.(niàn)恶语中.伤(zhòng)辍.学(chu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字义以及课内所学来辨析字音正误。

A项,“戳穿”的“戳”应读chuō,说破,揭穿;“不折不挠”的“挠”应读náo,“挠”意思是“屈服”,故错误;B项,“畸形”的“畸”应读jī,不正常的,故错误;D项,“酝酿”的“酿”应读niàng,“酝酿”,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

比喻事前讨论、磋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故错误;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声色俱厉三顾茅庐深恶痛疾B. 再接再厉偃旗息鼓精益求精C. 声名狼藉大势渲染直截了当D. 耐人寻味小心翼翼杞人忧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根据字义和字音辨析字形正误。

C项,“大势渲染”“势”应为“肆”,“大肆渲染”比喻为了达到目的肆意夸大事实,加以宣传,“大肆”表示毫无顾忌,只用在消极方面,故C项错误。

故选C。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10架机身喷有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阿尔法”喷气机依次按编号停放在停机坪上。

B. 一名中国人质死于巴人质危机,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C. 台商春节包机不必经停港澳等第三地,在各飞航点之间直接对飞,以增加乘客安全系数,减少劳顿之苦,减少给航空公司增加的额外费用。

D.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更好地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举目张似的纲领性文件。

【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依次按编号停放”语序不当,应为“按编号依次停放”,故错误;B项,“一名中国人质死于巴人质危机,要求……”搭配不当,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以在“危机”后加上“……的事件再度表明”,同时删去“要求”二字,故错误;D项,“纲举目张似的纲领性文件”重复赘余,“纲举目张”和“纲领性”重复,应删去“纲举目张似的”,故错误;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应为梅花高洁,不屑于与世俗“桃杏”为伍,不肯随“春”,也不愿与桃李一起装点春天。

该项解原诗意。

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

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

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比喻一个人不与别人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去国怀乡 (2). 忧谗畏讥 (3). 出淤泥而不染 (4). 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

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

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

本题要关注如下词语:“谗”“讥”“涟”“濯”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二、阅读理解题(共12分)(一)文言文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圮上从容:不慌不忙、舒缓B. 直.堕其履圮下直:直接,不拐弯C. 良因怪.之怪:觉……奇怪D.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他:别的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C.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 父以.足受,笑而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8. 翻译下列句子。

(1)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2)与老人期,后,何也?【答案】6. B 7. B8. (1)张良既然已经为他捡了鞋,便直身而跪给他穿鞋。

(2)和老人约好时间相会,反而晚到,为什么呢?【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直堕其履圮下”,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老人故意把鞋扔到桥下,从后面的语境来看,老人的这一行为应是故意的,是试探张良,句中的“直”应解释为“故意”。

故选B。

【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分析词语的意思。

B项,第一个“为”,因为;第二个“为”,做,两个“为”意思用法不同;A项,两个“衣”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意思用法相同;C项,两个“乃”都表判断,是,意思用法相同;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意思用法相同。

故选B。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该题第一句中,“业”,既然,已经;“为”后省略代词“之”,“为”,替;“因”,于是,就;“长跪”,直身而跪;“履”,名词活用为动词,给……穿鞋。

第二句中,“与”,和;“期”,约会;“后”,名词做动词,晚到;“何”,为什么。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

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挺着身子久久跪着给他穿上鞋。

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

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

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教化成才了。

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

”于是张良对老人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

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相约,(比老人还)慢来,怎么能(这样)呢?”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说完就)离开了。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

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慢来,为什么(这样)呢?”接着又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

”(说完就)离开了。

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

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

”(老人)拿出一册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

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