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壶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彩的口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

读壶穴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壶穴的形成原因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
D. 流水沉积
13. 下列地貌类型与壶穴成因相似的是
A. 冲积扇
B. 戈壁荒滩
C. 黄土沟谷
D. 沙丘沙垄
参考答案:
12. B 13. C
12. 河水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形成圆形孔洞,称为壶穴。

壶穴的形成原因是流水侵蚀,B对,D错。

与风力作用无关,A、C错。

13. 地貌类型与壶穴成因相似的是黄土沟谷,也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对。

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错。

戈壁荒滩是风化作用形成,B错。

沙丘沙垄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D错。

2. 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参考答案:C
3. 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就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控制地区多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
B. 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C. 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
D. 甲副热带高压高带,乙是赤道低压带
参考答案:
10. D 11. D
10.据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南半球,可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因此应是北半球的冬季。

故选D。

11.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甲是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0°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丙为0°-30°N之间的东北信风带,D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干燥天气,A错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错误;东北信风带控制一般多干燥特征,C错误。

故选D。

4.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 昼夜现象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四季变化
D. 太阳东升西落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上有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5.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岩石①可能是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石英岩
35.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⑤⑥③②
C. ④⑤⑥①③②
D. ①④⑤③②⑥
参考答案:
34. A 35. C
34. 岩石①从地下冒出,但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花岗岩),选A。

35. 根据图示信息,岩石①未能喷出地表也未能进入③,故④形成早①,④⑤⑥上有完整的侵蚀面,所以,④⑤⑥形成均早于①,③早于②,且③②覆于①上,据此选C。

6. 读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
如果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规律,反映美国东北部的点是
A.a B.b C.d D.e
参考答案:
D
7.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乙功能区最可能是 ( )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绿化区
14. 该城市规划建设一仓储区,合理的选址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参考答案:
13. A 14. C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乙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属于住宅区,故选A。

【14题详解】
仓储区占地面积较大,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图中③处靠近城区,离铁路及公路较近,交通便利,故选C。

8.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7~9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二氧化碳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其能够( )
A.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B.吸收短波辐射放射长波辐射
C.吸收并放射短波辐射
D.吸收长波辐射放射短波辐射
参考答案:
D C A
7.读图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8.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9.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地面,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9.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2.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参考答案:
C A
11.解:据图可知,太阳辐射丰富的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此外降水较少,云量较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丰富,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12.解答:根据题中选项可知,四地中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属于太阳能丰富区,故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

故选:A。

10. 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

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劳动力严重不足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生育观念的改变
16. 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C.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D.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17.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我国()
A. 总抚养比不断增长
B. 劳动人口比重在上升
C. 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D. 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
参考答案:
15. D 16. B 17. D
15. 此题注意审题,问题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不是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是我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A错误;目前我国劳动力还没有出现严重不足,B错误;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人数也庞大,C错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三年,就调整全面二孩政策,就是因为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很多不愿意生二孩,即生育观的改变,从而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前,D正确。

故选D。

16.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缓解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B正确;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同样是实行计划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生育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会改变,A错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与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无关,C
错误;我国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但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

故选B。

17.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每年新出生的小孩人数会明显增加,在十年内,新出生的小孩还不会成为劳动力,我国新增人口抚养比增大,老龄人口抚养比下降,总抚养比不一定增长,A错。

劳动人口比重在下降,B错。

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不一定会减轻,C错。

老龄人口占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D对。

故选D。

11. “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

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江淮准静止锋
参考答案:
B
【详解】7、8月为夏季,此时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中心(亚洲低压),在太平洋上则保留了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才会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A错,冬季太平洋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形成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C错;7月下旬到8月上旬,随着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北移,我国雨带推移到北方,此时东北、华北进入雨季,而华南、西南大部分地区也处于雨季,但江淮地区因受副高控制而进入伏旱,江淮地区高温少雨,而江淮准静止锋多出现在6月份,B对D错。

12. 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参考答案:
A
解析: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13. 右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

回答20--21题。

20.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上
21.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
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参考答案:
AD
14. 我国于2016年9月15日22时 04分在酒泉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预计在2018 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轨道之后,该实验室( )
A. 始终在地月系
B. 脱离了地月系
C. 脱离了太阳系
D. 进入了银外河系
2.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B. 纬度较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小,可节省燃料
C. 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D. 降水少,晴天多
参考答案:
1. A
2. D
1题:我国于2016年9月15日22时 04分在酒泉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站处于地月系,没有脱离太阳系,所以A正确。

2题:海南文昌纬度更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两个卫星发射基地无人区面积都较广,发射后残骸不危机人民安全。

与文昌相比,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点睛】卫星发射基地尽量选择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其次是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区,有良好的气象条件,最后是人烟稀少的地区。

15. 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有()
①位于低纬度②下沉气流为主③位于高纬度④上升气流为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参考答案:
D
热带雨林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成因有位于低纬度,赤道附近,①对,③错。

上升气流为主,②错,④对。

D对,A、B、C错。

16. 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 )
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 D.总星系
参考答案:
B
17. 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太阳活动来自太阳的
A.日冕 B.光球 C.色球 D.太阳内部圈层参考答案:
B
1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拉丁美洲
参考答案:
B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故选B。

19.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9.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 居住人口减少
B. 城区房价昂贵
C. 人居环境恶化
D. 城区不再扩大
参考答案:
28. D 29. B
28.
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
收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

29. 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

20. 最终决定上海市郊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
A.气候
B.交通运输
C.政策
D.市场需求量
参考答案:
D

21. 东七区和东八区的分界线是
A.112.5oE 经线B.120o E 经线C.127.5oE 经线D.105oE经线
参考答案:
A
22. 下左图为某市2017年12月9日- 18日气温变化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日期是()
A. 9 - 11日
B. 13 - 14日
C. 15 - 16日
D. 17 - 18日
4. 据图判断,10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A. 白天①强,夜晚④弱
B. 白天②弱,夜晚③弱
C. 白天②强,夜晚③弱
D. 白天②强,夜晚④弱参考答案:
3. B
4. C
【3题详解】
由左图可以看出,13-14日该地最高气温较低、最低气温较高,温差小,最可能是阴雨天气,出现雨雪。

【4题详解】
据图推测,10日该地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即②强,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即③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23. 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 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 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D. 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参考答案:
C
24. 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
参考答案:
D
25. 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 .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
C .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D .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参考答案: B 略
26.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9.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 热带范围变小 B. 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 C. 温带范围变大 D. 寒带的范围变大
参考答案:
9. A 10. D
本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和五带,做题时要明确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南北极圈的度数互余。

9. 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从图中看公转轨道面为黄道面,与赤道的交角是①,选择A 。

10. 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相等,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变大,A 错;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大,B 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也变大,温带范围变小,C 错D 对。

二、 多选题(共10分)
27. 图13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回答25~26题。

25.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A .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B .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C .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D .城市规模扩大
26.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A .大学城
B .高新技术开发区
C .蔬菜种植基地
D .美术馆 参考答案: CD AB 略
28. (双选题)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常于夏、秋季节暴雨后泛滥成灾,使附近居民饱受水患之苦。

为此,当地政府对其进行整治——裁弯取直,以期减少水患。

下图为该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 右图中的河流横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4. 河道裁弯取直后,能解决大部分河道的水患问题,但也可能出现新的水患威胁,它们是( )
A. 己处
B. 庚处
C. 辛处
D. 庚处
参考答案:
23. AD 24. AB
23. 考查凹岸和凸岸的判读及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凹岸为侵蚀岸,河流的坡度较陡,凸岸为沉积岸,河流的坡度较缓;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及凹凸岸关系判断可知,A、D项正确。

24. 凹岸侵蚀为主,容易出现水患,图中己处和庚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容易出现新的水患威胁,故A、B项正确。

29. 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
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A.专业分工程度低 B.总体生产能力强
C.各企业团结协作 D.各企业之间联系少
参考答案:
AD
30. 下图5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图5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A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读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地是:(冷锋或暖锋天气)
(2)锋面推进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锋面 __ 小时后到达A城市上空,A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3)这种锋面天气若发生在我国7月,它的分布地区应该是:()
①华南②东南沿海
③江淮地区④华北地区
参考答案:
(1)冷锋
(2) 24小时温度降低,大风、阴雨天气
(3)④
32. (20分)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B
为,C为,D
为。

(4分)
简述布局②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
是。

(4分)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请你描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是
________ 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和__________。

(8分)
参考答案:
(1)A ② B ③ C ④ D ①
理由:蔬菜、园艺为时鲜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保鲜保质期较短,因此需要布局在城市近郊
(2)E处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容易受到污染(3)气候温暖湿润(或光热充足、降水充沛)、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捷(交通运输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等)、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等(注意:气候和交通两个条件必答)
试题分析:
(1)农业的发展要做到因地制宜,平原区适合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合发展林果业,所以D平原为粮食产区,据城镇远,地价便宜,同时地势平坦开阔;C处的丘陵为果树林区,可以保持水土,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蔬菜园艺区由于产品需要保鲜,保质期短,且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应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市区,故A为蔬菜园艺区,则B为乳肉家禽畜牧业区,接近道路,交通便捷。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西北方向为河流的上游,据题意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可以看出对蔬菜的质量要求提高。

(3)蔬菜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土壤、灌溉水源等角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角度分析。

考点: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

33.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丁、戊、己三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该变化的主导因素。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说出该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乙处分布该自然带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说出丙地的自然景观,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2)热带雨林带;非地带性现象
(3)温带荒漠;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

本题以南美洲自然带的分布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根据所学知识丁、戊、己自然带分别为热带沙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

(2)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为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带。

受地形、洋流等因素形成的自然带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丙地是世界特殊的温带荒漠地区。

一般温带荒漠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因为远离海洋受温和湿润西风和湿润夏季风的影响小,气候干旱。

丙地离海洋较近,但因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温湿润西风在安第斯山的西坡降了大量的地形雨,爬过山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空气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空气更加干燥,形成了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点睛】世界上大部分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

但在远离赤道的热带大陆东岸的迎风坡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因为风从海洋吹来,沿岸又有暖流经过,湿热空气受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较多,也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东南沿海等地。

回答时最好加上地处热带这个前提条件。

3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部位岩层因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2分)
(2)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___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岩。

(2分)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

理由是。

(4分)
参考答案:
(1)向斜
(2)否位于断层处,易渗漏
(3)海陆间沉积
(4)夏(或夏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