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1.康复是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使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受歧视。
2.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3.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可分为等张向心性收缩和等张离心性收缩。
4.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所做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5.联合反应是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异常表现。
脑损伤病人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
6.共同运动是指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7.肌力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8.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9.关节活动度或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的运动弧度。
10.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11.协调是指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衡、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动作的能力。
12.日常生活活动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3.康复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14.有氧训练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方式,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持续一定时间,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
15.靶心率是通过有氧运动调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依据。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⒈康复医学特点:⑴以功能为中心:康复服务对象是伤、残者、老年病和急、慢性病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亚健康人群;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诊断-即功能评定为切入点;康复医学目标是应用医学方法促使有功能障碍者在身体、个人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三个层面上达到最大程度恢复或改善。
⑵康复医疗强调患者主动、积极参与康复过程:治疗师起帮助和引导作用⑶康复医学依靠团队协作,在康复医师主导下全面、协调地完成康复医疗工作以工作小组方式开展工作:即多专业、跨专业、专业协作模式⒉康复医学三项基本原则:⑴功能训练:包括运动、感知、心理、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职业、社会活动等能力恢复或改善⑵全面康复:包括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康复⑶重返社会:包括患者各种功能及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⒊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⑴康复预防:①一级预防:预防导致身体结构损伤因素(预防残损),全社会参与(安全设施、饮食、围产期)②二级预防:预防个体活动能力障碍,损伤后及时合理地治疗,预防造成残疾,临床医疗,临床康复的尽早介入③三级预防:预防社会参与能力障碍,发生轻度缺损或残疾后积极矫治和康复,预防新的残疾或残障,临床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职业和社会康复)⑵康复评定:康复评定即功能评估,不同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
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
⑶康复治疗:①物理疗法(PT):包括理疗和运动疗法②作业疗法(OT)③言语矫治(ST)④心理疗法(PST)⑤药物及注射疗法⑥康复护理⑦假肢及矫形器装配⑧康复工程器械的使用⑨文娱疗法⑩康复疗养○传统中医、中药疗法○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等⒋康复评定的意义:掌握患者现存功能、评估其功能恢复潜力;制订有效的康复方案;评定康复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是康复循证医学的要素和学术对外交流依据⒌康复评定的内容:①运动功能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③语言及交流能力(听、说、读、写等)④心肺功能及体能⑤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⑥医学心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⑦职业能力⑧社会生活能力⑨小儿智力发育及活动能力发育等⒍康复评定基本方法:⑴直接定量:肌力、关节活动度、肌电图、心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等⑵评定量表测量:心理状态、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随意或不随意控制功能、工作和职业能力等⒏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Brunnstrom6阶段分级:¥Ⅰ弛缓、无反射阶段:臂-弛缓性瘫痪;手-无功能;下肢-弛缓Ⅱ联合反应,痉挛出现阶段:臂:痉挛出现,现联合反应;手:能粗的抓握,最小范围的屈指;下肢:出现痉挛,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Ⅲ共同运动出现,痉挛达峰点:臂:屈肌共同运动;手:可做钩状的抓握,但不能释放;下肢:伸肌共同运动Ⅳ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弱:臂:痉挛开始消退,复合运动出现(肘伸直;手触及腰骶部);手:粗抓握仍存在,侧捏形成,有少量伸指和拇指的运动出现;下肢:坐位时,足向后滑动膝屈曲>90°,足跟不离地时使踝背屈,并屈膝达90°Ⅴ开始独立活动;痉挛明显减弱:臂:分离运动成分增多,臂可旋前、旋后;手:掌伸抓,能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下肢:站立下可伸髋伴屈膝,踝背屈时可伴髋膝的伸直Ⅵ分离、协调的运动大致正常:臂:痉挛仅在快速运动时可出现;手:可做所有类型伸抓,手指可独立运动,有充分的伸指;下肢:坐和站位时髋伸展时,可有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背屈⒐电疗法解决哪些临床问题:骨折后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废用性肌萎缩;促进创面愈合;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疼痛;神经炎、神经损伤;偏瘫、截瘫;软组织扭挫伤、血肿;软组织粘连;瘢痕软化;血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失眠症、高血压病等。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

康复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3.残疾(disabilidy)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学习能力的状态。
4..开链运动:是指运动链的远端没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远端节段可以自由活动5.闭链运动:指运动链的远端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而近端可以自由移动6.脑老化:是指脑生长、发育、成熟到衰亡过程中的后一阶段,包括一系列生理、心理、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其表现以脑功能的降低、减弱和消失为特征。
7.步态:人体在行走时的姿态8.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伴随发育不断实践而习得的一种能力,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9.步态分析:利用力学概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或定量分析10.步态周期:是指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可分为二个相支撑相,迈步相/摆动相11.物理治疗:是指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和手术治疗,重点改善肢体功能。
具体包括声,光,电,磁,力(含运动,压力),热,冷等。
国外称为3M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
12.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证候群。
13.肌张力(muscle tone)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14.中央束综合征:常见于脊髓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再向外周扩散上肢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下肢运动神经偏于脊髓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患者有可能可以步行,但上肢部分或完全麻痹15.半切综合征:常见于刀伤或枪伤,脊髓损伤半侧,温痛觉神经在脊髓发生交叉--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16.前束综合征:脊髓前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痛觉丧失,本体感觉存在17.后束综合征: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运动和温痛觉存在,此症最为少见18.脊髓圆锥综合症:脊髓骶段圆锥损伤和椎管内腰神经损伤,膀胱、肠道和下肢反射消失,偶尔可以保留骶段反射19.马尾综合症: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引起膀胱、肠道及下肢反射消失20.脊髓震荡: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见于只有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甚至放射线检查阴性的患者21.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引起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1.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重返社会。
2.残疾的定义: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3.康复的领域: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4.康复的方式: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康复服务。
5.康复医学的定义:是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各种原因遗留的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6.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
7.康复治疗技术相关名称及简写:1.物理疗法PT、2.作业疗法OT、3.言语疗法ST、4.心理疗法Psy、 5.康复工程RE、6.康复护理RN、7..中医疗法TCMT、8.文娱疗法RT、8.职业咨询VC、10.社会服务SW。
9.中医康复的定义:中医康复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推拿、功法训练、饮食、情志调摄、药物、沐浴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伤、残者、老年人、疾病瘥后诸证者、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功能,使其充分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
10.中医康复的适应病证:病残诸证,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慢性病证,疾病瘥后。
11.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一)调补虚损;(二)扶正祛邪;(三)三因制宜:①因时制宜②因地制宜③因人制宜;(四)杂合以治: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②调神与养形相结合③药治与食疗相结合④动与静相结合。
12.致残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残原因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产期护理差以及各种事故,它们占全部残疾比例的70﹪左右。
在发达国家,因营养不良、传染病等致残的在逐渐减少,意外事故、慢性躯体疾病、精神病等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致残原因。
13.残疾的三级预防:①消除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环境以及预防残疾的发生,即一级预防;②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已经发生,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残疾形成,或者尽最大努力将残疾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降到最低,即二级预防;③残疾已经形成,要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预防残疾进一步加重、恶化,使残疾者能保持并改善尚存的功能,即三级预防。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失语:是指因脑损伤引起的原以习得的言语—语言功能丧失或损伤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脑可塑性脑具有适应能力,能够修改自身而适应损伤的现实。
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消失.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等的专门学科。
药物导入疗法:利用电场、磁场或超声场的作用将药物分子或离子从外部导入人体内的过程。
超声作用的空化作用:超声所致介质中气体或充气空隙形成,即当液体处于强大负压作用下,拉力超过内聚力时出现微小空泡超声作用的触变作用:超声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瘢痕等均有软化作用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康复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物理治疗学―理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的学科。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的一种状态。
-康复医学基础考试重点整理

康复医学基础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脊髓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
2、文体治疗: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娱乐、体育活动,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一方面恢复其功能,另一方面使患者得到娱乐,锻炼身体以及参与集体活动。
3、康复适宜技术:是指在病症引起的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最恰当、最易推广开展的低成本康复治疗技术。
4、康复定义: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不只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5、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保健、预防、临床医学并重,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6、残疾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学科,是以残疾人及残疾状态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残疾的病因、表现特征、发展规律、流行规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后果、预后判断、康复评定、预防与治疗的一门学科。
7、残障:由于病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了在正常范围内履行社会职责、完成社会工作,是社会水平的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自立,还导致患者经济、职业、和社会方面的负担。
8、随意U 能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指向一定目标的有意识地执行某种动作,这种动作可以是对感觉刺激的的反应,也可以由主观意愿而发生。
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
9、运动单位:是指一个运动神经元和他全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梭外肌纤维,这些肌纤维都有相同的生化和生理特征,完成相同的功能活动,作为神经肌肉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10、康复评定的概念:是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性描述和(或)定量测量的过程。
11、信度:又称可靠性,指不同评定者使用同一评定方法的一致性水平,反应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近似程度。
12、作业疗法:以功能障碍者(顾客)为中心,通过有目的地进行自我照顾、工作和娱乐活动,使功能障碍者能够提高其参与、从事这些活动的能力,也包括对这些活动及其环境的改造的治疗方法。
二、选择填空题1、目前主要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TO )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给康复下的定义。
康复医学复习重点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一、康复的定义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康复名词大陆:康复香港:复康台湾:复健国外:Rehabilitation2。
Rehabilitation-康复复原恢复原来的地位、权利、身份、财产、名誉、健康及正常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rehabilitation首次具有“对身心残疾进行治疗,使其重返社会"的含意。
美国康复会(1942年)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复原其身体、精神、社会职业和经济的能力。
WHO定义(1969年)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
WHO定义(1981年)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康复不仅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环境,而且也需要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WHO定义(90年代)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3.四个要点综合手段(医疗/工程/教育/社会/职业)功能障碍的训练和再训练以功能恢复为本回归社会4。
康复分类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1)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历来医学领域内使用的一切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也包括康复医学所特有的各种功能训练.(2)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全面康复和有关工程理论指导下,与各个康复领域的康复工作者,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密切合作,以各种工艺技术为手段,帮助残疾人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科学。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1.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重返社会。
2.残疾的定义: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3.康复的领域: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4.康复的方式: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康复服务。
5.康复医学的定义:是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各种原因遗留的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6.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
7.康复治疗技术相关名称及简写:1.物理疗法PT、2.作业疗法OT、3.言语疗法ST、4.心理疗法Psy、5.康复工程RE、6.康复护理RN、7..中医疗法TCMT、8.文娱疗法RT、8.职业咨询VC、10.社会服务SW。
9.中医康复的定义:中医康复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推拿、功法训练、饮食、情志调摄、药物、沐浴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伤、残者、老年人、疾病瘥后诸证者、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功能,使其充分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
10.中医康复的适应病证:病残诸证,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慢性病证,疾病瘥后。
11.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一)调补虚损;(二)扶正祛邪;(三)三因制宜:①因时制宜②因地制宜③因人制宜;(四)杂合以治: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②调神与养形相结合③药治与食疗相结合④动与静相结合。
12.致残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残原因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产期护理差以及各种事故,它们占全部残疾比例的70﹪左右。
在发达国家,因营养不良、传染病等致残的在逐渐减少,意外事故、慢性躯体疾病、精神病等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致残原因。
13.残疾的三级预防:①消除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环境以及预防残疾的发生,即一级预防;②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已经发生,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残疾形成,或者尽最大努力将残疾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降到最低,即二级预防;③残疾已经形成,要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预防残疾进一步加重、恶化,使残疾者能保持并改善尚存的功能,即三级预防。
康复医学考点总结

康复医学考点总结目录1.基本概念2.康复机能评定3.康复治疗技术4.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本章节特点:内容多,考点少,需大范围浓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一、康复的基本概念一个促使残疾人身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生活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能借助于一些措施和手段,改变其生活而增强自立能力。
康复可包括重建和(或)恢复功能,提供补偿功能缺失或受限的各种手段。
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主要是A.残疾人B.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C.各种功能障碍者D.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A.老年人B.慢性病病人C.孤寡老人D.残疾者E.急性期病人『正确答案』E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应用医学的手段,使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或恢复的科学。
三、残疾的概念因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异常→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
四、社区康复的概念社区康复的概念在残疾人自己及其家属、社区、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社区康复的性质是社区本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范畴社区康复的目标残疾人(身心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就业+成为全社会平等的一员)全科医生的社区服务方式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政府主导+社区医生康复治疗社区服务保障模式民政部门负责建立敬老院、老人托所、临终护理院等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医院为主家庭病床模式医护上门开展医疗服务全科医生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任务建康复档案+残疾人普查+建立社区康复站+医疗服务(咨询+康复评定+治疗及转诊)+培训、指导康复治疗师知识点二:康复机能评定一、康复评定种类1.关节活动范围测定2.肌力测定3.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4.步态分析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6.知觉功能评定7.认知功能评定8.言语功能评定9.心理测验10.心肺功能评定11.职业能力评定12.社会生活能力评定13.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关节活动范围(ROM)测定定义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测定内容主动活动范围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产生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活动范围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测定方法测量时以人体解剖位为各关节的起始位置(0°),移动活动臂,量角计两臂之间的夹角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徒手肌力检查肌力肌肉收缩情况对比正常肌力备注0级肌肉无收缩0% 不缩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10% 不动2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不抵抗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活动25% 不重3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50% 不阻4级肌肉收缩能抗重力和抗一定阻力75% 不全5级肌肉收缩能抗重力和充分抗外加阻力100% 正常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肌力属于几级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正确答案』B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一)平衡功能评定分级别称特点一级平衡静态平衡无依靠下能坐稳或站稳,睁闭眼、单双脚均能站立二级平衡自动动态平衡身体能做各方向不同摆幅活动,能走、能跑三级平衡他动动态平衡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平衡(二)协调能力评定(共济能力)常用检查法试验方法指鼻试验病人肩外展90°,伸肘,用示指尖触及自己的鼻尖;也可以让病人用自己的示指先触及自己的鼻尖,再去触及检查者的示指轮替试验病人肘屈90°,两手伸开,一手心向上,一手心向下,交替运动示指对指试验病人先双肩外展90°,伸肘,双手示指相对向中线运动拇指对指试验病人用拇指依次与其他四指相对,速度由慢到快跟膝胫试验病人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髌骨(膝)上,沿胫骨前缘向下滑动不协调?——协调性训练训练原则:1.从简到繁,由单个肢体到多个肢体的联合协调性。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资料

知识点一1、康复的服务对象--功能障碍的人、残疾人、各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亚健康人群2、治疗团队的核心--康复医师3、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疗法师、言语矫治师、吞咽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共同组成康复协作组4、康复医学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康复团队进行其服务形式为多学科和多专业联合5、康复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病伤残者在躯体、心理、社会等方面功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也称为功能医学。
康复医学的核心是残疾、功能恢复和预防知识点二1、康复医学的功能分类为ICF,ICF评定适用于所有人其“身体功能”分为:心理功能、精神功能、感觉功能、消化功能2、康复是指使用各种手段减轻残疾的影响3、对前来康复的患者,首先要做的是确定现存的和康复所要求的功能水平4、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训练、佩戴矫形器5康复医学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康复疗养院、康复医院、康复医学门诊、医院康复科(部)知识点三1、康复的范畴包括:医学、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2、四大医学包括:康复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3、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中国传统康复疗法、康复医学工程4、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功能评定、生物力学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脑高级功能评定、神经生理功能评定5、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该是:病前早期预防6、康复病房工作流程一般顺序是:信息采集一建立病案一功能评定一制定计划一实施计划知识点四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脑高级功能评定、生活环境改造评定、吞咽功能评定康复方案制定的原则2、在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时,要求尊重病人自主权或决定,若病人坚持己见时,可能要求医生必要时限制病人自主性3、整体康复:(1)是从躯体、心理、职业教育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对残疾患者进行全面而综合性的康复(2)是将残疾患者作为和健全人平等看待的整体“人”(3)能进行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从事适宜的工作和劳动(4)对残疾患者的康复不能只是医疗康复、肢体功能训练等专项康复,而应该从适应社会存在的“人”来实施康复医疗知识点五1、功能障碍的评定内容包括:确定现存的和康复所要求的功能水平、确定受限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确定受限制因素2、功能障碍包括:偏瘫、言语障碍、心理障碍3、康复医学科的设备分类包括:功能评定设备、治疗与训练设备、辅助矫形设备4、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测量、步态分析5、功能评定室常备:血压计、计步器、身高尺、秒表等6、身体水平的功能障碍包括:肌力减弱、肌张力异常、关节活动度受限、感觉异常知识点六1、作业治疗: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以人体工效学和职业功能测试为基础、包括心理辅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2、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3、物理治疗师的训练重点: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能力、步态训练4、康复治疗文件记录代表的意义包括(1)患者康复治疗的证明(2)患者康复治疗的说明(3)第三方付费者的参考(4)评估治疗效果的依据5、中国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气功知识点七物理治疗师的具体工作职责:(1)进行运动功能评定(2)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力、耐力、体能的训练(3)指导患者进行增强关节运动范围的训练(4)为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手法治疗(5)为患者进行光疗、电疗、水疗、超声治疗、热疗、冷疗等(6)对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运动功能的康复教育(7)指导患者进行医疗运动(8)指导患者进行各种矫正体操、医疗体操(9)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10)相应医疗文书的书写(11)相应器材的保养与维护知识点八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两者并列而相互渗透2、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区别为主动护理3、与机构康复相比较,社区康复存在的优势是康复对象主动参与知识点九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1)强调疾病早期康复评定和康复训练与临床治疗同步进行:(2)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3)对于功能缺失无法或较难恢复的患者要进行功能重建:(4)以康复医学特有的团队方式对患者进行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处理;(5)实现康复最终目的及提高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重返社会。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康复医学复习要点康复通过综合.协调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
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融入社会。
康复医学具有理论基础.评定方法和治疗技术的医学分支,是促进伤•病•残康复的医学。
它研究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
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20世纪20年初创期;40年代建立期;50-80年代成熟期;80 以后发展壮大期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关系(深刻领会)康复医学不仅是医疗的延续,而应与临床医学同时并进,应该从医疗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进行。
康复医学应贯穿于疾病的整个救治过程屮,只不过在疾病的不同发展时期采取的康复手段有所不同工作对象主要使用方法目的临床医学疾病药物•手术治愈康复医学功能障碍(残疾)训练.教育回归社会康复功能评定:“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P53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肩1.前屈上举2150。
2.外旋>40°3.内旋(手背后伸)手可触及T12为正常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n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n以团队工作进行工作n涵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矫形器应用n贯彻早期介入.综合措施.循序渐进. 主动参与原则★物理治疗(名解)是康复治疗的主体;使用各类物理因子进行治疗;声.光.电.磁.热.冷.力(运动.压力);包括有运动治疗.器械治疗.手法治疗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的主体,在恢复.重建功能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器械治疗(物理因子)n物理因子:电.光.声.磁.热.冷.水等n共性作用:A消炎止痛A改善血循环,促进代谢A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电疗法:低频(0〜1000Hz)中频(1 〜100kHz)高频(100kHz〜300GHz)★高频电疗法适应症1外科皮肤及皮肤组织.软组织.淋巴血管炎.关节炎.脊髓炎.挫伤•冻伤.阑尾脓肿•术后感染;2内科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溃疡.前列腺炎;3儿科支气管炎.肺炎;4神经科疾病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炎.偏头痛等;5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6皮肤科疾病脓疱疹. 带状疱疹.痙疮等;7五官科疾病耳鼻咽喉感染.颍颌关节功能紊乱;★禁忌症1岀血倾向2活动性肺结核3心功能代偿不全4 恶性肿瘤5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体内有金属物7颅内压增高8青光眼.妊娠临床常用短波(3〜30MHz).超短波(30〜300MHz)疗法,对炎症效果好。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1.康复医学的定义和目标:-康复医学是一门关注患者恢复和改善功能的综合性医学科学。
-康复医学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增强社会参与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康复医学的历史进程:-古代:康复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其中被称为“父亲的神奇行李”的爱斯库拉皮乌斯是早期的康复医学家之一-19世纪:残疾人的照顾和康复开始进入正规化,如伦敦圣托马斯医院成立了最早的康复中心。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主要关注战争伤员的康复,同时新的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出现也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
3.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生理学: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康复医学的工作原理和疾病对人体的影响。
-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对康复过程的影响。
-康复医学的治疗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功能恢复、终身康复、多学科合作等原则。
4.康复医学的分类:-体力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运动治疗等,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体能和运动能力。
-言语康复:用于改善患者的语言和交流能力。
-心理康复:用于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康复:通过社会支持、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5.康复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评估方法:包括身体功能评估、社会和心理评估等,用于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6.康复医学中的团队合作:-各学科合作:康复医学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康复过程中,家庭和社区的支持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提供患者需要的情感和物质支持。
7.康复医学的应用领域:-神经康复:针对中风、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骨科康复:帮助患者康复从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等手术中。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康复: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理能力,是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尽管有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个体最佳生存状态。
2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学科。
3运动治疗: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4吞咽障碍:由于下颌、唇、舌、软腭、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以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称为吞咽障碍。
5作业治疗: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贡献社会。
6骨关节炎(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7康复评定: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
8ADL(日常生活活动)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必须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9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一、康复医学的概念
康复医学,是一种专门从事患者身体和精神功能恢复的医学专业。
它既包括正常躯体功能的恢复,又包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改善。
康复医学不仅仅涉及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着重于恢复患者的精神功能。
二、康复医学专业知识
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一种把信息及决策结果从现实世界中提取出来的能力。
认知能力主要负责识别、记忆、理解和表征等实践活动,是有效的康复护理计划的重要基础。
2、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思维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技术。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从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修正错误的心理价值观、改变患者对外界事件的反应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3、理疗
理疗是一种采用自然资源,如物理因素、医学知识和手法,并结合护理理论,对患者康复医学疾病的有益治疗方法。
理疗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体内的康复作用形成一定的活动处理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损伤部位的正常功能,促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4、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改善患者精神健康和心理状态为目的的医疗技术,它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康复医学复习资料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帮助人们恢复和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医学中,医生和治疗师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克服疾病、损伤或残疾带来的身体障碍。
康复医学的学习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神经科学、运动学、康复工程学等。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康复实践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复习康复医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解剖学和生理学: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疾病和损伤对身体的影响至关重要。
掌握骨骼、肌肉、神经和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康复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2. 病理学:学习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对于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3. 神经科学:神经系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损伤和神经再生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神经康复的原理和方法。
此外,学习神经科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中风、脊髓损伤等。
4. 运动学和康复工程学:学习运动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变化。
康复工程学则关注如何设计和使用康复设备,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掌握运动学和康复工程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5. 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学习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教材、学术论文和临床案例来加深对康复医学的理解。
此外,参加康复医学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会议,与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和观点,也是提高自己的康复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
康复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学习康复医学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
通过不断复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康复医学领域中的挑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⒈康复医学特点:⑴以功能为中心:康复服务对象是伤、残者、老年病和急、慢性病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亚健康人群;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诊断-即功能评定为切入点;康复医学目标是应用医学方法促使有功能障碍者在身体、个人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三个层面上达到最大程度恢复或改善。
⑵康复医疗强调患者主动、积极参与康复过程:治疗师起帮助和引导作用⑶康复医学依靠团队协作,在康复医师主导下全面、协调地完成康复医疗工作以工作小组方式开展工作:即多专业、跨专业、专业协作模式 ⒉康复医学三项基本原则:⑴功能训练:包括运动、感知、心理、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职业、社会活动等能力恢复或改善⑵全面康复:包括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康复⑶重返社会:包括患者各种功能及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⒊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⑴康复预防:①一级预防:预防导致身体结构损伤因素(预防残损),全社会参与(安全设施、饮食、围产期)②二级预防:预防个体活动能力障碍,损伤后及时合理地治疗,预防造成残疾,临床医疗,临床康复的尽早介入③三级预防:预防社会参与能力障碍,发生轻度缺损或残疾后积极矫治和康复,预防新的残疾或残障,临床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职业和社会康复)⑵康复评定:康复评定即功能评估,不同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
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
⑶康复治疗:①物理疗法(PT ):包括理疗和运动疗法②作业疗法(OT )③言语矫治(ST )④心理疗法(PST )⑤药物及注射疗法⑥康复护理⑦假肢及矫形器装配⑧康复工程器械的使用⑨文娱疗法⑩康复疗养○11传统中医、中药疗法○12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等 ⒋康复评定的意义:掌握患者现存功能、评估其功能恢复潜力;制订有效的康复方案;评定康复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是康复循证医学的要素和学术对外交流依据⒌康复评定的内容:①运动功能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③语言及交流能力(听、说、读、写等)④心肺功能及体能⑤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⑥医学心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⑦职业能力⑧社会生活能力⑨小儿智力发育及活动能力发育等⒍康复评定基本方法:⑴直接定量:肌力、关节活动度、肌电图、心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等⑵评定量表测量:心理状态、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随意或不随意控制功能、工作和职业能力等 ⒏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Brunnstrom6阶段分级:Ⅰ弛缓、无反射阶段:臂-弛缓性瘫痪;手-无功能;下肢-弛缓 Ⅱ联合反应,痉挛出现阶段:臂:痉挛出现,现联合反应;手:能粗的抓握,最小范围的屈指;下肢:出现痉挛,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 Ⅲ共同运动出现,痉挛达峰点:臂:屈肌共同运动;手:可做钩状的抓握,但不能释放;下肢:伸肌共同运动 Ⅳ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弱:臂:痉挛开始消退,复合运动出现(肘伸直;手触及腰骶部);手:粗抓握仍存在,侧捏形成,有少量伸指和拇指的运动出现;下肢:坐位时,足向后滑动膝屈曲>90°,足跟不离地时使踝背屈,并屈膝达90° Ⅴ开始独立活动;痉挛明显减弱:臂:分离运动成分增多,臂可旋前、旋后;手:掌伸抓,能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下肢:站立下可伸髋伴屈膝,踝背屈时可伴髋膝的伸直 Ⅵ分离、协调的运动大致正常:臂:痉挛仅在快速运动时可出现;手:可做所有类型伸抓,手指可独立运动,有充分的伸指;下肢:坐和站位时髋伸展时,可有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背屈 ⒐电疗法解决哪些临床问题:骨折后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废用性肌萎缩;促进创面愈合;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疼痛;神经炎、神经损伤;偏瘫、截瘫;软组织扭挫伤、血肿;软组织粘连;瘢痕软化;血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失眠症、高血压病等。
康复医学考试重点复习

康复医学考试重点复习康复医学名词解释:1、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尽管有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个体最佳生存状态。
2、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是指通过医学或医疗的手段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或者说是通过医学的手段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3、康复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专科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
4、旋转轴:骨骼会在一个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内围绕关节旋转,而轴的位置就在关节的凸面.(例如:肩关节在三个平面上运动即有三个旋转轴.屈曲和伸展沿内外轴即冠状轴旋转,外展和内收沿着前后即矢状轴进行,内旋和外旋沿着垂直轴进行.)5、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维持中一直起主动作用的肌肉.6、拮抗肌:指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或发动和维持相反运动的肌肉.7、固定肌:为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的动力作用,需将肌肉近端附着的骨骼充分固定,起这一作用的肌肉为固定肌.8、协同肌:一块原动肌跨过一个单轴关节可产生单一运动,多个原动肌跨过多轴或多个关节,就能产生复杂的运动。
这就需要其他肌肉收缩来消除某些因素,这些肌肉可辅助完成某些运动,称为协同肌。
9、等张收缩:在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10、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但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11、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可变,但关节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
等速收缩也分为向心性和离心性收缩,等速收缩产生的运动称为等速运动。
12、作业治疗: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贡献社会。
康复医学专业复习资料

1.医学康复:医学康复通过一切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帮助残疾者减轻功能障碍,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即通过临床诊断、手术、药物康复功能评定和各种康复治疗技术,使病伤残者最大限度改善和补偿其功能,使残存的功能和潜在能力得以发挥,从而获得生活自理能力。
医学康复是康复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实现康复目标的根本保证。
2.康复工程:是指应用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工程技术问题。
3.教育康复:是通过教育和训练的手段,提高残疾者的素质和能力,如智力、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心理能力等。
4.职业康复:是残疾后需重新就业时对残疾后的就业能力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应的就业前训练,促使其能够参加就业。
包括:①职业评定:②职业训练:③职业介绍和④就业后的随访。
5.社会康复:是研究和协助解决残疾人经过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以后,重返社会时遇到的一切社会问题的工作,包括改善法律环境、建立无障碍环境、改善经济饮境和改善社会环境等内容。
6.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早期同步、主动参与、全面康复、团结协作、回归社会。
7.传统治疗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1)传统治疗:①对象:疾病②目的:治愈疾病或稳定病情③诊断或评价:疾病诊断。
(2)康复治疗:①对象:功能障碍②目的:功能恢复③诊断:功能评定。
8.治疗组的组长是康复医师,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言语治疗师ST、传统康复治疗师TCM、假肢矫形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护师、社会工作者、职业咨询师等。
9.运动发育:小儿运动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
粗大动作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精细运动是指手指的动作。
10.国际残疾分类:1980年WHO制定了ICIDH将残疾分为残损、残疾、残障。
11.常用的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MMT及器械肌力评定。
MMT简便.易行.科学.实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⒈康复医学特点:⑴以功能为中心:康复服务对象是伤、残者、老年病和急、慢性病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亚健康人群;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诊断-即功能评定为切入点;康复医学目标是应用医学方法促使有功能障碍者在身体、个人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三个层面上达到最大程度恢复或改善。
⑵康复医疗强调患者主动、积极参与康复过程:治疗师起帮助和引导作用⑶康复医学依靠团队协作,在康复医师主导下全面、协调地完成康复医疗工作以工作小组方式开展工作:即多专业、跨专业、专业协作模式 ⒉康复医学三项基本原则:⑴功能训练:包括运动、感知、心理、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职业、社会活动等能力恢复或改善⑵全面康复:包括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康复⑶重返社会:包括患者各种功能及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 ⒊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⑴康复预防:①一级预防:预防导致身体结构损伤因素(预防残损),全社会参与(安全设施、饮食、围产期)②二级预防:预防个体活动能力障碍,损伤后及时合理地治疗,预防造成残疾,临床医疗,临床康复的尽早介入③三级预防:预防社会参与能力障碍,发生轻度缺损或残疾后积极矫治和康复,预防新的残疾或残障,临床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职业和社会康复) ⑵康复评定:康复评定即功能评估,不同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
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
⑶康复治疗:①物理疗法(PT ):包括理疗和运动疗法②作业疗法(OT )③言语矫治(ST )④心理疗法(PST )⑤药物及注射疗法⑥康复护理⑦假肢及矫形器装配⑧康复工程器械的使用⑨文娱疗法⑩康复疗养○11传统中医、中药疗法○12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等 ⒋康复评定的意义:掌握患者现存功能、评估其功能恢复潜力;制订有效的康复方案;评定康复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是康复循证医学的要素和学术对外交流依据 ⒌康复评定的内容:①运动功能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③语言及交流能力(听、说、读、写等)④心肺功能及体能⑤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⑥医学心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⑦职业能力⑧社会生活能力⑨小儿智力发育及活动能力发育等 ⒍康复评定基本方法:⑴直接定量:肌力、关节活动度、肌电图、心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等⑵评定量表测量:心理状态、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随意或不随意控制功能、工作和职业能力等 ⒏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Brunnstrom6阶段分级: Ⅰ弛缓、无反射阶段:臂-弛缓性瘫痪;手-无功能;下肢-弛缓 Ⅱ联合反应,痉挛出现阶段:臂:痉挛出现,现联合反应;手:能粗的抓握,最小范围的屈指;下肢:出现痉挛,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 Ⅲ共同运动出现,痉挛达峰点:臂:屈肌共同运动;手:可做钩状的抓握,但不能释放;下肢:伸肌共同运动Ⅳ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弱:臂:痉挛开始消退,复合运动出现(肘伸直;手触及腰骶部);手:粗抓握仍存在,侧捏形成,有少量伸指和拇指的运动出现;下肢:坐位时,足向后滑动膝屈曲>90°,足跟不离地时使踝背屈,并屈膝达90°Ⅴ开始独立活动;痉挛明显减弱:臂:分离运动成分增多,臂可旋前、旋后;手:掌伸抓,能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下肢:站立下可伸髋伴屈膝,踝背屈时可伴髋膝的伸直Ⅵ分离、协调的运动大致正常:臂:痉挛仅在快速运动时可出现;手:可做所有类型伸抓,手指可独立运动,有充分的伸指;下肢:坐和站位时髋伸展时,可有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背屈⒐电疗法解决哪些临床问题:骨折后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废用性肌萎缩;促进创面愈合;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疼痛;神经炎、神经损伤;偏瘫、截瘫;软组织扭挫伤、血肿;软组织粘连;瘢痕软化;血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失眠症、高血压病等。
⒒直流电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⑴利用不同电极下组织的变化治疗疾病阴极:兴奋性↑—治疗神经损伤,防治肌肉萎缩 含水量↑—组织松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膜通透性↑—细胞代谢率↑—促进伤口愈合,治疗慢性炎症碱性产物↑—钙沉积↑磷酸盐沉积↑—促进骨折愈合 阳极:兴奋性↓—镇静作用—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痛 含水量↓—治疗渗出性炎症,治疗血栓(促血栓退缩、血管再通)⑵改善血液循环①直流电电极下酸、碱物质产生,刺激支配血管的神经末梢②直流电阴极对神经末梢及血管平滑肌直接兴奋作用③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微量蛋白分解、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④轴突反射和节段反射导致小动脉扩张⑶弱直流电阳极心前区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促进心律恢复正常。
治疗剂量:1uA/cm2 ⑷细胞破坏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烧除疣、痣,拔除倒睫) 临床适应证:血栓再通、良恶肿瘤、骨折愈合、陈旧溃疡、冠心病、瘢痕软化主要禁忌证:高热、恶病质、心力衰竭、出血倾向、局部皮肤破损或过敏⒓药物离子导入影响因素:⑴电流强度与通电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⑵离子的活泼性成正比⑶药物浓度(西2~5%,中10~20%)⑷溶剂性质(离解性好、介电常数大)⑸杂质的影响(竞争抑制)⑹治疗部位(汗腺分布越多导入量越多)⑺其它物理因子作用(导电性和通透性增加) ⒔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作用特点:⑴选择性强-有效成分:离子或胶粒⑵无损伤性⑶电疗、药疗的综合作用⑷神经反射治疗作用⑸远隔组织器官发挥作用⑹导入药量表浅量少治疗: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神经衰弱、脑外伤后综合征⒕低频电疗法生理作用特点:低频小电流、低电压、可调节;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减弱;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无明显热作用⒖低频电疗法治疗作用:⑴兴奋神经肌肉组织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⑶镇痛作用⑷消除慢性炎症(改善血液循环,间接消炎)⑴断续直流电疗法(在直流电路中,串联一断续器获得、其脉冲时间在100-300毫秒)。
生理作用:通、断电流瞬间,对运动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肌肉收缩。
治疗: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弛缓性麻痹。
⑵感应电疗法:①对运动神经和肌肉的作用:感应电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作用、对部分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作用减弱治疗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
②对感觉神经的作用:较大剂量—兴奋作用—恢复知觉;治疗:皮肤感觉障碍。
小剂量—抑制作用—止痛。
③对植物神经的作用:兴奋作用,提高平滑肌张力。
治疗:胃下垂、尿潴留。
④其他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治软组织粘连。
⑶电兴奋疗法(用较大剂量(患者能耐受为准)感应电、断续直流电在患部或穴位作短时间(一般为2 ~ 5分钟)通电治疗的方法)。
治疗作用:①神经衰弱②皮神经炎③癔症性肢瘫、失语等④腰肌劳损⑤尿潴留、胆道蛔虫症⑷电睡眠疗法。
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①加强皮质抑制过程,诱发脑内5-HT↑:诱导睡眠,治疗失眠症;治疗儿童神经症,如多动症、遗尿症②激活中枢调节系统,促阿片样物质产生:减轻应激反应、止痛、消除疲劳、促心身功能康复;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⒗低频电常用治疗病种举例:①“三瘫”-- 偏瘫、截瘫、脑性瘫痪②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癔病性麻痹,尿潴留③各类神经疼痛,各部位扭挫伤④血管性病变(雷诺氏病,动脉内膜炎,高血压等)⑤神经衰弱,失眠症等⒘低频电疗法禁忌证:出血倾向、恶性肿瘤、全身衰竭。
皮肤感觉过敏或破损。
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化脓性炎症。
痉挛性麻痹。
脑血管病急性期、癫痫。
高度近视者禁眼部电极。
⒙中频电疗法:应用1-100KHz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⒚中频电治疗作用:镇痛。
恢复。
恢复肌肉功能。
软化瘢痕。
松解粘连。
改善血液循环⒛中频电生理作用特点:⑴无电解作用、无极性区别⑵皮肤阻抗降低(较直流电、低频电)⑶对运动神经的综合效应⑷对感觉神经无强烈刺激21、中频电疗法主要种类:干扰电疗法: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输入人体,在体内相互干扰产生低频电场的治疗方法。
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镇痛作用明显、持久。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明显。
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有良好刺激作用。
对内脏平滑肌作用优于低频电(作用部位深、干扰场电流强度大)。
调节自主神经—降血压。
促进骨折愈合22、中频电临床应用举例:⑴神经炎、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⑵肩周炎、腰肌劳损、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⑶胃下垂、习惯性便秘⑷盆腔炎、前列腺炎⑸术后粘连、术后尿潴留。
23、中频电禁忌证:出血倾向。
恶性肿瘤。
活动性结核病。
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孕妇腰、腹部(宫缩无力治疗除外)。
急性化脓性炎症。
24、高频电疗法:应用频率高于100KHz的交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25、高频电流作用原理:在高频电场作用下,人体组织可形成导体、电介质、电容体和导磁体性质构成高频电对人体作用效应物质基础(1)热效应(2)非热效应27、高频电磁场治疗作用:组织修复。
改善微循环。
镇静止痛。
消炎消肿。
29、高频电疗临床应用举例:软组织急慢性炎症、血肿。
各类关节炎。
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肺炎。
术后伤口、骨折。
急性肾衰少尿期。
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
周围神经疾病。
静脉血栓形成30、高频电疗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
活动性肺结核。
出血倾向。
心肺功能衰竭。
妊娠期腹部。
带心脏起搏器或金属异物者31、高频电磁场生理作用:无电解作用;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未达到兴奋神经肌肉的阈值;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32、高频电磁场治疗作用:消炎消肿、镇静止痛、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
1.低、中、高频电疗法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共性:改善血液循环2.低频电疗特点:低频小电流、低电压、可调节。
电解作用较弱。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有较强刺激作用。
无明显热作用3.低频电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
消除慢性炎症4.中频电疗特点:无电解作用、无热作用。
组织电阻降低(较低频电)作用可达较深层组织。
对运动神经有综合效应,可兴奋肌肉组织。
对感觉神经无强烈刺激,多为舒适感和振动感。
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中、低频电流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缺点5.中频电治疗作用:镇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锻炼肌肉。
消肿、消慢性炎症。
软化疤痕,松解粘连。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6.高频电疗特点:无电解作用。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容抗显著降低,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
产热明显,有非热效应7.高频电治疗作用:止痛、消炎。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⑴康复医学: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让他们重新走向生活,走向工作,走向社会。
⑵康复:疾病痊愈,完全恢复健康,为疾病转归的最佳结局。
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
⑶医疗康复:属于临床医学工作内容,是应用临床医学的方法作为康复治疗技术手段,以改善功能或为功能康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