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育婴员项目.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
育婴员项目




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
青岛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赛区组委会
2019年7月
目录
1.育婴员竞赛项目描述
2.专家组、裁判员
3.竞赛命题要求
4.竞赛评判方法
5.竞赛的基础设施
6.赛场安全
7.裁判员工作内容
8.选手的工作内容
9.绿色环保
10.安全与健康条例
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
育婴员项目技术文件
1.项目描述
通过竞赛在技能方面展示参赛选手面对0-3岁婴幼儿时独立进行生活照料、保健护理、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技巧;在指导方面展示其指导家长及家庭科学育儿的沟通综合能力。

最终通过大赛有效提升参赛选手在育婴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实际生活操作中科学育儿的能力,并引导整个社会良好的育婴氛围。

2.专家组、裁判员
2.1命题专家组
命题专家组由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聘任,竞赛的技术工作由命题专家组负责。

命题专家组长承担裁判长工作职责。

专家组成员可承担副裁判长及裁判员工作职责,协助裁判长做好安全监督、数据录入、竞赛保密等技术工作。

命题专家组对于竞赛的所有技术问题具有最终解释权和决定权。

2.2裁判员
裁判员的条件及要求
(1)严守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
(2)具有相关专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具有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的命题及裁判工作经历的优先选聘;
(4)原则上从市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选聘,必要时可聘请相关专业优秀专家。

3.竞赛命题要求
3.1 命题要素
3.1.1比赛分为初赛、决赛。

3.2初赛按照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命题,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

3.2.1理论和实际操作命题依据《育婴员(三级)》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命制,参考范围主要依据本职业(工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内容《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初级)》(书号:ISBN978-7-5167-0687-9),《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中级)》(书号:
ISBN978-7-5167-0646-6)《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高级)》(书号:ISBN978-7-5167-0705-0)及《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基础知识)》(书号:ISBN978-7-5167-0782-1)四本。

(封面附后)
理论考试采用机考,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考试时长60分钟。

3.2.2实际操作包含至少三个任务,考试时长45分钟。

3.2.3命题要素包括:命题内容、命题类型、命题结构、评分标准;
3.2.4命题内容包括:理论命题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
3.2.
4.1初赛命题内容包括:
1)生活照料
①婴幼儿喂养与食谱编制
②婴幼儿食品制作
③预防与消毒
2)保健与护理
①婴幼儿生理特点
②常见症状的护理
③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救助
④生长监测及评价
3)教育实施
①婴幼儿心理特点
②训练婴幼儿粗大动作领域
③训练婴幼儿精细动作领域
④训练婴幼儿听和说领域
⑤指导训练婴幼儿认知领域
⑥指导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培养
⑦分别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教育教学的亲子课程完整展示
3.2.
4.2初赛题目中的配分比例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3.3决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PK赛和第二阶段比赛。

都按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的要求,考核参赛选手的综合应急及指导能力,采取实景现场根据家长及婴幼儿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和现实问题及时处理和指导的形式。

3.3.1决赛命题依据《育婴员(三级)》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命制,参考范围主要依据本职业(工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内容《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初级)》(书号:ISBN978-7-5167-0687-9),《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中级)》(书号:
ISBN978-7-5167-0646-6)《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高级)》(书号:ISBN978-7-5167-0705-0)及《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育婴员(基础知识)》(书号:ISBN978-7-5167-0782-1)四本。

(封面附后)
3.3.2决赛第一阶段PK赛,每组每人考核一个任务,考试时长每人
5分钟。

决赛第二阶段比赛,每人比赛时长10分钟。

3.3.3决赛命题内容包括:
1)各种突发状况包括但不仅限于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救助
2)指导
3.3.3.1决赛题目内容
4.竞赛评判方法
4.1初赛评估标准
4.1.1生活照料
①婴幼儿食品制作
②婴幼儿喂养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
③婴幼儿食谱编制的相关知识
④编制婴幼儿一周食谱
⑤照料应用幼儿出行
⑥传染病及其消毒的相关知识
⑦肠道传染病的消毒
4.1.2保健与护理
①婴幼儿患呼吸道疾病的护理
②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③婴幼儿患腹泻的护理
④婴幼儿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操作
⑤生长监测与评价
4.1.3教育
(1)设置游戏名称
①训练领域明确
②根据训练领域确定游戏名称
(2)选择游戏教具
①教具使用正确
②教具选择符合游戏内容
③教具选择符合答题年龄
(3)游戏教育目的
①选择教育实施的领域
②明确答题年龄的发展能力
③设置的游戏教学目的明确
(4)游戏操作
①游戏操作符合实际环境
②游戏内容符合年龄发展特点
③游戏具有趣味性
④游戏操作体现游戏目的
4.2初赛样题示例
4.2.1生活照料
制定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一周食谱并能现场制作演示(包括但不仅限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婴儿)
4.2.2保健与护理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进行生长监测常用指标的操作并参照标准进行结果评价(包括但不仅限于1个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婴儿)
4.2.3教育(操作)
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进行综合性游戏训练(包括但不仅限于1个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婴儿)
4.3初赛成绩评判方式
4.3.1评判流程
为保证评分执裁尺度统一,客观公正,初赛实际操作的三个任务由考生现场抽签决定每人每个任务的具体项目,考生流水作业分别操作三个任务。

4.3.2评判方法
理论考试由考试系统阅卷。

实际操作的三个任务由考评组专家对考生操作过程和结果,现场共同赋分,每个任务至少三名及以上的裁判员,每个任务取平均分为此任务的最终得分。

三个任务平均分相加为选手最终实际操作总分。

4.4初赛成绩计算
4.4.1初赛理论、实作双项合格,颁发育婴员(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4.2参赛选手按照理论成绩占30%、实作成绩占70%的比例,加权赋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遇总成绩相同者,以实操成绩高低排名。

选拔40名选手进入决赛。

4.5决赛评估标准
4.5.1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救助
①婴幼儿四肢骨折的初步急救
②婴幼儿溺水的初步急救
③婴幼儿触电的初步急救
④婴幼儿烫伤的初步急救
⑤婴幼儿气管异物的初步处理
⑥其他突发情况的处理
4.5.2指导
①针对家长的指导
②针对育婴员的指导
4.6决赛样题示例
①婴幼儿四肢骨折的初步急救及指导
②婴幼儿溺水的初步急救及指导
③婴幼儿触电的初步急救及指导
④婴幼儿烫伤的初步急救及指导
⑤婴幼儿气管异物的初步处理及指导
⑥能对婴幼儿进行心肺复苏及指导
⑦其他突发情况的处理与指导
4.7决赛成绩评判方式
4.7.1评判流程
决赛第一阶段,对初赛前40名选手,按成绩分为二组PK, 前20名为守方,后20名为攻方,由守方、攻方两组分别抽签,确定1—20号排序。

由守方1号选手PK攻方1号选手,由守方2号选手PK攻方2号选手,以次类推。

选出前20名,由选出的1号选手PK 2号选手,3号选手PK4号选手,以次类推,决出10名选手。

决赛第一阶段胜出的10名选手进入决赛第二阶段,按照现场裁判随机抽签决定的一组相同竞赛题目,再按抽签决定比赛顺序轮流上场进行操作。

4.7.2评判方法评判采用现场5名裁判员同时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
后,取平均分为最终得分。

4.8决赛成绩计算
决赛第一阶段PK赛的成绩按照两两现场PK的结果即时生效,如遇对方选手缺席或者弃赛,另一方自动进入下一轮。

PK赛成绩不计入最终总成绩。

决赛第二阶段,由PK赛决出的前10名选手,按照初赛理论成绩占30%、决赛第二阶段实作成绩占70%的比例,加权赋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遇总成绩相同者,以决赛第二阶段实作成绩高低排名,决出本次大赛最终名次。

5.竞赛的基础设施
5.1设备要求
实际操作考场应具有满足要求的场地,具有必要的婴儿模型,喂养用具,流动水源,日常保健用品,婴幼儿睡眠、就餐、活动等用具或玩具等。

室内卫生,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设施安全。

5.2 场地要求
初赛比赛场地需要三间独立教室,每间至少20平米,其中一间需要有上下水,另外其中一间需要有展示各年龄阶段玩具柜一组并摆放玩教具。

决赛场地应具有可容纳至少60名人员以上的有小舞台的多功能厅,桌椅齐备并有多媒体设备(投影、音响、麦克等)。

5.3 现场器具清单见表
6.赛场安全
6.1 选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违规者不得参赛;
6.2赛场必须留有安全通道。

竞赛前必须明确告诉选手和裁判员安全通道和安全门位置。

赛场必须配备灭火设备,并置于显著位置。

赛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操作空间的条件。

做好竞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
6.3赛场必须配备医护人员和必须的药品。

7.裁判员工作内容
7.1裁判员应服从裁判长的管理,裁判员的工作由裁判长现场指派决定;
7.2裁判员在工作期间不得使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
7.3现场执裁的裁判员负责检查选手携带的物品。

违规物品一律清出赛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员要命令选手停止操作;监督选手交回试题、U 盘和评分表;
7.4比赛期间,除裁判长外任何人员不得主动接近选手及其工作区域,不许主动与选手接触与交流,除非选手举手示意裁判长解决比赛中
出现的问题;
7.5记录选手比赛时间:包括记录选手比赛期间发生的事件,如:设备材料损坏等。

8.选手的工作内容
8.1选手在操作前通过抽签决定竞赛顺序;
8.2比赛期间按要求完成比赛任务;
8.3选手禁止将移动电话带入比赛工位;
8.4在比赛期间不得使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不得携带和使用自带的任何存储设备;
8.5正式比赛期间,除裁判长同意以外,选手禁止与裁判或相关人员交流;
8.6比赛期间不得接近其他选手及其工作区域,选手有问题只能向裁判长反映;
8.7比赛结束哨声响起以后,选手应执行完当前语句后立即停止工作,走出自己的比赛区域,除个人物品外,其他与比赛有关的物品一律不允许带出场地;
8.8未经裁判长允许,选手不得拖延比赛时间;
8.9参赛选手只允许在自己的比赛场地工作;
8.10在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准离开比赛场地,如果有特殊重要原因,必须通知裁判长。

9.绿色环保
9.1竞赛任何工作都不应该破坏赛场内外和周边环境。

赛场内禁止吸烟;
9.2提倡绿色制造的理念。

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应分类处理和收集。

10.安全与健康条例
10.1 每个选手都对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负责。

10.2 每个选手必须保持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场地、材料和设备的清洁。

10.3在开始之前,裁判进行安全检查。

10.4禁止在比赛场馆吸烟。

10.5参赛者必须确保工具和手的清洁。

参考教材封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