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安全第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的安全第一
作者:邓自胜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3—0097-01
湖北省房县城关四中(简称我校,下文同)位于房县城关镇西南科技馆旁,学生绝大多数居住209国道和305省道沿线,上学、放学须穿过新十字街,科技馆等交通要道和繁华闹市区,遭遇突发交通事故几率较大,几乎每学期都要发生多起交通事故。

学生的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

指导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应对交通事故,避免或减轻学生伤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

因此,我校政治教研组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科学应急,减轻伤残”为主题,“正确享受救助权利,自觉履行自救互救义务”为内容,以“让学生少一点点痛”为目标,将学生安全问题列为相关研究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如每学期初组织学生学习《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道路安全法》,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理解并践行“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公民既有获得救助的权利,也有参与自救互救的义务”。

一、强化生命意识,学习实践急救常识,培养自救能力
每学年初都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白生命高于一切,应珍惜生命。

另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第三十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等相关文件,我校积极开展了“三进”活动,即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大脑,聘请交警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法规教育,引导学生熟悉交通事故救助信息管道、急救常识。

我们还举行《道路安全法》讲座,让学生观看“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的专题片,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使大多数学生在遇到突发交通事故后,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减轻痛苦。

二、设立救助信息管道,提升应急能力
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牢记并学会运用救助信息管道。

第一:120急救电话→110或122报警电话→家长电话、班主任电话;第二:家长电话→学校电话→保险公司电话;第三:医院结算→交警裁决→向肇事司机索赔、保险公司理赔。

另外,我校将公路沿线的医院编制成救治网络图,张贴在教室、学校门口,使学生心中有医院,就近处置。

具体如下:《房县城关四中交通事故急救网络指南》南线:房县人民医院——城关医院温泉门诊部——炳公医疗室——三海医疗室;北线:房县中医院东关门诊——向氏骨科医院——民康医院;东线:房县卫校门诊—
—花宝医疗室——八里医疗室——温泉医疗室;西线:房县中医院第一门诊——房县中医院——房县人民医院西关门诊。

依据应急救治指南争取时间,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三、多样灵活求救,争取尽早获救
各位教师利用政治课时间,分析120急救系统,110或122报警系统的功能,将应急点分解反复讲解训练,直到能娴熟运用。

并指导学生在事发现场应因地制宜,灵活选择求救方式,如电话求救,烟火求救,灯光求救,旗语求救,等等。

2009年12月九(五)班学生刘某某、王某某在209国道炳公和三海交接处,早上上学时由于大雾被汽车撞倒在路边,压成重伤。

同行的同学敲击饭盒、点燃三堆大火紧急求救,周边群众闻讯赶到,过路车辆看到求救火光迅速向出事点靠拢,将两位同学送往县医院急诊科紧急处置后转送太和医院,赢得了救治时间。

四、坚守“黄金时刻”,积极实施现场救护
突发交通事故,造成伤害在最初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是实施抢救的重要时刻,医学上称为“救命黄金时刻”。

受害者和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患者进行及早、正确救护。

能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减轻伤残。

我校聘请县医院急诊科医生对学生进行紧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并进行演练,提高了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我们的学生基本具备:止血、固定、心肺呼吸技能,对骨折能直觉做到不轻易翻动和自行转移;车起火,快撤离;车碰撞,护头胸;车翻滚,固自身;高速行,勿跳车;说明情况,报告事因,描述伤害等等,争取“救命黄金时刻”为及时救助创造条件。

平安是福。

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学生能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