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规范5.2图根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图根控制测量
5.2.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图根三角、图根导线、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或交会点等方法。

条件受限制时,可布设支导线。

5.2.2图根点的精度,应不大于所测比例尺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5.2.3图根点的密度(含平面控制点)应按测图比例尺和地区难易程度等级确定。

当视距长度超过表5.3.2或表5.3.4规定值,或地形复杂、隐蔽及建筑群密集等,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应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5.2.4图根三角的边长应不超过测图最大视距的1.7倍,传距角不应小于25°,线形锁三角形个数应不超过13个,且应布设检查边,其较差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1500。

用重合点检查时,其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图根三角测量的水平角,采用方向观测法,各项要求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图根三角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表5.2.4
注:n为测站数。

5.2.5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5的规定。

术要求表5.2.5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
②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5.2.6图根导线的边长,宜采用光电测距仪单向施测,也可用普通钢尺往返丈量,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钢尺丈量边长时,当坡度大于2%,温度超过钢尺鉴定温度±10℃或尺长修正大于1/10000时,应分别进行坡度、温度、尺长的修正。

5.2.7图根导线布设成支导线时,平均边长不应超过测图最大视距长度,边数不应多于4条。

边长应往返丈量,角度应分别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

5.2.8采用光电测距仪用极坐标法布设图根控制点时,水平角及边长测量采用一测回,并应进行本站校核。

方向较差不应超过40″,高程较差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5,测距较差不应超过图上0.1mm,边长不得超过测图最大视距长度。

5.2.9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

1.图解交会点,前、侧方交会均不得少于三个方向,后方交会不得少于四个方向。

交会角应在30°~150°之间。

2.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视距支点,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视距长度2/3,并应往返测定,其较差不应大于1/150。

5.2.10图根高程一般采用图根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可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5.2.11 图根水准测量应起讫于不低于五等的水准点上,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5.2.11
注: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 计;n 为测站数。

5.2.12 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路线应起闭于高级控制点,其边数不应超过12条。

垂直角应采用不低于
DJ 6型经纬仪,中丝法两测回测定,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均不应大于25″,测距边可单向观测、仪器高、觇标高观测值应取至1mm ,三角高程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不应大于mm D ∑40(D 为光电测距边长度,以km 计)。

5.2.13 图根三角高程测量,应起讫于不低于图根水准精度的高程点上。

图根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3的规定。

图根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5.2.13 注:①S 为边长(km );
②H d 为基本等高距(m ),n 为边数;
③边长大于400m 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5.2.14 图根控制测量一般采用近似平差的方法,成果取位至1c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