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专职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比例,本年度占比提升百分点×10分。
办赛提升
(60分)
赛事评估(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办赛效果的反馈收集
定期听取参赛运动员、观赛人员、主承办及合作方的意见建议和服务评价。
设置意见箱(簿)、网上收集、业界人士交流、满意度测评、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赛事评估等方式收集反馈(需具有满意度报告、赛事评估报告等),每具备一项得5分,最高40分。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发展能力
(180分)
(发展度)
发展定位
(60分)
发展理念(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发展理念、价值观念等
1.有明确的使命宗旨、发展愿景、组织文化、企业精神、核心价值等,每具有1项得5分,最高20分;
2.加分项:体育赛事活动运营在机构业务中的比重,超过50%加5分,超过70%加10分,不累加。
财务管理(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最近一年的财务管理情况
机构最近年度在财务制度建立、审批程序、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纳税规范、预算管理等方面表现良好,需提供年度审计报告。有近两年审计报告得10分,财务制度每项得5分,总分不超40分。
流程管理(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业务流程管理情况
考察近三年来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被主流新闻媒体、官方网站正面宣传报道情况
主流媒体报道,国家级(由政府直接管辖,直接服务于国际及政府的官方媒体)每次得5分,省级(由省级政府直接管辖)每次得3分,市级每次得1分。网络及新媒体报道,每次得1分。同一事件报道,按最高级别计,不累加。最高30分。
荣誉认证
(60分)
岗位设置(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部门岗位设置的合理性
机构各部门岗位划分、职责范围规定、人员分工等与服务运营内容科学匹配、高效合理,岗位设置合理得20分,岗位设置一般得15分,岗位设置欠佳得0-10分。
组织建立(1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党团工会组织建立情况
机构建立党团、群团组织的,每有一项得5分,总分10分。
累计最高30分。
团队成长
(60分)
运营能力(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工作团队运营水平提升的重视程度
1.一年内专职从业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比例×20分;
2.参加省级培训比例×12分;
3.参加市级培训比例×8分;
累计最高40分。
队伍结构(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队伍结构的优化情况
1.较上年度兼职人员每增加一名国家级裁判员得5分,一级裁判员得3分,二级裁判员得1分,最高10分。
建立清楚的业务流程,有业务流程图、流程说明和进度表,包括从赛事活动运营竞争、赛事运营准备、启动、进行到结束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进度、组织、沟通、成本、风险管理等;每个环节得8分,最高40分,无流程图、流程说明不得分。
安全管理(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安全管理情况
安全管理方案齐全,有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和设备、职业病防治举措、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每具备一项得5分,最高20分,无安全管理方案不得分。
表A.1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内部管理
(250分)
(规范度)
制度体系
(170分)
档案管理(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赛事运营业务的档案管理情况
具有项目运作档案备份,留存实施方案、日程安排、竞赛规程、秩序册、成绩册等,每具备一项得4分,最高20分,无不得分。
(120分)
(品牌度)
客户反馈
(30分)
客户忠诚(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赛事运营的延续性情况
1.在本年度继续组织的上年度赛事数量/上年度赛事数量×20分;
2.加分项:具有连续举办3届、4届的赛事,每项加2分,具有连续举办5届及以上的赛事,每项加4分,最高10分。
媒体关注
(30分)
媒体关注(30分)
体育+旅游、体育+人文特色、体育+自然资源、体育+历史传统、体育+风俗民俗、体育+娱乐、体育+购物等相关体育融合经验,每满足一项得4分,最高20分。
知识产权(20分)
考察机构参与开发体育赛事活动知识产权的情况
1.参与设计体育赛事活动专属名称、会徽、吉祥物、音乐、主题口号、奖牌等元素,得5分;
2.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每具有1项,得5分,最高15分;
表A.1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项目运作
(250分)
(专业度)
资源储备
(80分)
合作伙伴(30分)
考察机构具有的合作单位情况
有长期的合作方或供应商,包括但不限于裁判员团队、志愿者服务、商务招商、赛事文创产品开发、会议服务、媒体宣传等。每有一类长期合作(1年以上合作协议,合作金额不低于10万)得5分,每类中每多1家合作单位加2分,最高不超过30分。
改进工作(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赛事运营的改进情况
持续改进赛事活动质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有持续改进工作记录;三年内工作记录(完整包含问题、原因、措施、整改记录)每次得4分,最高20分。
场地资源(50分)
考察机构具有的赛事活动运营场地设施情况
1.自有场地设施,每处得10分;长期合作场地设施,每处加5分,最高30分;
2.赛事活动设施器材,每类得2分,最高20分;
累计最高50分。
经营绩效
(200分)
(效益度)
经济效益
(140分)
机构收入(80分)
近三年体育赛事活动运营的总收入
总收入(万元)×0.1分,最高得80分。
发展规划(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发展规划的合理性
制定符合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发展和运营机构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根据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拓展业务领域。
1.有中长期规划,得10分;
2.有市场调研分析、可行性报告,得10分;
3.上一年度每拓展一项赛事相关业务领域得5分,最高10分。
附 录 A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见表A.1。
表A.1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内部管理
(250分)
(规范度)
组织岗位设置(50分)
部门划分(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部门划分的合理性
机构具有综合协调、竞赛组织、场地器材、招商运营、文案设计、新闻宣传、市场营销等部门,部门完备,每有一项得4分,总分不超20分。
制度体系
(170分)
人事管理(50分)
考察机构专、兼职从业人员数量及相关资质情况
1.专职人员(签订两年以上工作合同)每人得1分,兼职裁判员(签订短期工作合同)每人得0.5分,最高25分;
2.在职人员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认证、专业学历、工作履历(签订两年以上工作合同)的占比×15分;
3.加分项:具有省级及以上从业资格认证或全国大型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经验,每人加2分,最高10分。
办公场所
(30分)
办公场所(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办公场所的所属权情况
1.办公场所是自有产权,得分为:自有产权占比×30分。
2.办公场所为租赁,得分为:期限(年)×3分,最高30分。
项目运作
(250分)
(专业度)
平台建设
(50分)
信息平台(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开发系统的情况
累计最高20分。
赛事认可(30分)
考察机构参与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获得支持、认证、推荐及表彰情况
政府部门单位、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等给予机构所参与的赛事活动目前有效的荣誉、表彰或等级认证,或者政府部门优选项目推荐、认定情况。
国家级每项得10分,省级每项得8分,市级或县级每项得5分;列入地方发展规划的加5分,政府部门列入支持单位的加3分;可累加,最高不超过30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或局域网等建立在线报名、编排、成绩发布等系统;具有战略合作系统;系统为自主开发并有知识产权;每满足一项,得10分,最高30分。
推广平台(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自有宣传推广渠道打造情况
拥有自己的宣传推广平台,并能够及时更新(近一个月有更新内容),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官方头条号、官方快手号、官方微博、贴吧等。每有一项得5分,最高20分。
机构荣誉(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获得政府部门单位、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荣誉、表彰或认证情况
政府部门单位、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等给予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目前有效的荣誉、表彰或等级认证,或者近三年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扶持或政府部门优选项目推荐、认定;国家级每项得10分,省级每项得5分,市级或县级每项得2分,最高30分。
机构利润(60分)
近三年体育赛事活动产生的利润
利润(万元)×0.2分,最高60分。
社会影响
(60分)
机构输出(60分)
近三年机构履行的社会责任义务情况
履行的社会责任义务,举办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扶危助困、体育消费监测或产业统计等的次数,每次得3分,最高60分。(需提供主办单位的证明材料或证书)
外部评价
成果发布(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近三年来研究成果或工作经验总结推广情况
规划编制、标准研制、刊物论文发表、会议典型发言、政府部门采用或认定的机构成果。国家级得每项得10分、省级得5分、市级得2分。同一内容按最高级,最高30分。
表A.1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续)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标
二级指标
办赛经验
(120分)
赛事级别与场次
(50分)
考察机构曾经参与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级别及场次
上一年度承办的国际性赛事每场(次、届)得10分,国家级赛事每场(次、届)得7分,省级赛事每场(次、届)得5分,市级及以下赛事每场(次、届)得1分,最高50分。
体育融合(20分)
考察机构已有的体育赛事活动与相关领域、行业的融合经验
办赛提升
(60分)
赛事评估(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办赛效果的反馈收集
定期听取参赛运动员、观赛人员、主承办及合作方的意见建议和服务评价。
设置意见箱(簿)、网上收集、业界人士交流、满意度测评、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赛事评估等方式收集反馈(需具有满意度报告、赛事评估报告等),每具备一项得5分,最高40分。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发展能力
(180分)
(发展度)
发展定位
(60分)
发展理念(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发展理念、价值观念等
1.有明确的使命宗旨、发展愿景、组织文化、企业精神、核心价值等,每具有1项得5分,最高20分;
2.加分项:体育赛事活动运营在机构业务中的比重,超过50%加5分,超过70%加10分,不累加。
财务管理(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最近一年的财务管理情况
机构最近年度在财务制度建立、审批程序、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纳税规范、预算管理等方面表现良好,需提供年度审计报告。有近两年审计报告得10分,财务制度每项得5分,总分不超40分。
流程管理(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业务流程管理情况
考察近三年来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被主流新闻媒体、官方网站正面宣传报道情况
主流媒体报道,国家级(由政府直接管辖,直接服务于国际及政府的官方媒体)每次得5分,省级(由省级政府直接管辖)每次得3分,市级每次得1分。网络及新媒体报道,每次得1分。同一事件报道,按最高级别计,不累加。最高30分。
荣誉认证
(60分)
岗位设置(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部门岗位设置的合理性
机构各部门岗位划分、职责范围规定、人员分工等与服务运营内容科学匹配、高效合理,岗位设置合理得20分,岗位设置一般得15分,岗位设置欠佳得0-10分。
组织建立(1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党团工会组织建立情况
机构建立党团、群团组织的,每有一项得5分,总分10分。
累计最高30分。
团队成长
(60分)
运营能力(4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工作团队运营水平提升的重视程度
1.一年内专职从业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比例×20分;
2.参加省级培训比例×12分;
3.参加市级培训比例×8分;
累计最高40分。
队伍结构(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队伍结构的优化情况
1.较上年度兼职人员每增加一名国家级裁判员得5分,一级裁判员得3分,二级裁判员得1分,最高10分。
建立清楚的业务流程,有业务流程图、流程说明和进度表,包括从赛事活动运营竞争、赛事运营准备、启动、进行到结束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进度、组织、沟通、成本、风险管理等;每个环节得8分,最高40分,无流程图、流程说明不得分。
安全管理(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安全管理情况
安全管理方案齐全,有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和设备、职业病防治举措、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每具备一项得5分,最高20分,无安全管理方案不得分。
表A.1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内部管理
(250分)
(规范度)
制度体系
(170分)
档案管理(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赛事运营业务的档案管理情况
具有项目运作档案备份,留存实施方案、日程安排、竞赛规程、秩序册、成绩册等,每具备一项得4分,最高20分,无不得分。
(120分)
(品牌度)
客户反馈
(30分)
客户忠诚(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赛事运营的延续性情况
1.在本年度继续组织的上年度赛事数量/上年度赛事数量×20分;
2.加分项:具有连续举办3届、4届的赛事,每项加2分,具有连续举办5届及以上的赛事,每项加4分,最高10分。
媒体关注
(30分)
媒体关注(30分)
体育+旅游、体育+人文特色、体育+自然资源、体育+历史传统、体育+风俗民俗、体育+娱乐、体育+购物等相关体育融合经验,每满足一项得4分,最高20分。
知识产权(20分)
考察机构参与开发体育赛事活动知识产权的情况
1.参与设计体育赛事活动专属名称、会徽、吉祥物、音乐、主题口号、奖牌等元素,得5分;
2.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每具有1项,得5分,最高15分;
表A.1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项目运作
(250分)
(专业度)
资源储备
(80分)
合作伙伴(30分)
考察机构具有的合作单位情况
有长期的合作方或供应商,包括但不限于裁判员团队、志愿者服务、商务招商、赛事文创产品开发、会议服务、媒体宣传等。每有一类长期合作(1年以上合作协议,合作金额不低于10万)得5分,每类中每多1家合作单位加2分,最高不超过30分。
改进工作(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对赛事运营的改进情况
持续改进赛事活动质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有持续改进工作记录;三年内工作记录(完整包含问题、原因、措施、整改记录)每次得4分,最高20分。
场地资源(50分)
考察机构具有的赛事活动运营场地设施情况
1.自有场地设施,每处得10分;长期合作场地设施,每处加5分,最高30分;
2.赛事活动设施器材,每类得2分,最高20分;
累计最高50分。
经营绩效
(200分)
(效益度)
经济效益
(140分)
机构收入(80分)
近三年体育赛事活动运营的总收入
总收入(万元)×0.1分,最高得80分。
发展规划(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发展规划的合理性
制定符合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发展和运营机构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根据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拓展业务领域。
1.有中长期规划,得10分;
2.有市场调研分析、可行性报告,得10分;
3.上一年度每拓展一项赛事相关业务领域得5分,最高10分。
附 录 A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见表A.1。
表A.1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定要点
评分办法
内部管理
(250分)
(规范度)
组织岗位设置(50分)
部门划分(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的部门划分的合理性
机构具有综合协调、竞赛组织、场地器材、招商运营、文案设计、新闻宣传、市场营销等部门,部门完备,每有一项得4分,总分不超20分。
制度体系
(170分)
人事管理(50分)
考察机构专、兼职从业人员数量及相关资质情况
1.专职人员(签订两年以上工作合同)每人得1分,兼职裁判员(签订短期工作合同)每人得0.5分,最高25分;
2.在职人员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认证、专业学历、工作履历(签订两年以上工作合同)的占比×15分;
3.加分项:具有省级及以上从业资格认证或全国大型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经验,每人加2分,最高10分。
办公场所
(30分)
办公场所(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办公场所的所属权情况
1.办公场所是自有产权,得分为:自有产权占比×30分。
2.办公场所为租赁,得分为:期限(年)×3分,最高30分。
项目运作
(250分)
(专业度)
平台建设
(50分)
信息平台(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开发系统的情况
累计最高20分。
赛事认可(30分)
考察机构参与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获得支持、认证、推荐及表彰情况
政府部门单位、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等给予机构所参与的赛事活动目前有效的荣誉、表彰或等级认证,或者政府部门优选项目推荐、认定情况。
国家级每项得10分,省级每项得8分,市级或县级每项得5分;列入地方发展规划的加5分,政府部门列入支持单位的加3分;可累加,最高不超过30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或局域网等建立在线报名、编排、成绩发布等系统;具有战略合作系统;系统为自主开发并有知识产权;每满足一项,得10分,最高30分。
推广平台(2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自有宣传推广渠道打造情况
拥有自己的宣传推广平台,并能够及时更新(近一个月有更新内容),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官方头条号、官方快手号、官方微博、贴吧等。每有一项得5分,最高20分。
机构荣誉(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获得政府部门单位、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荣誉、表彰或认证情况
政府部门单位、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等给予赛事活动运营机构目前有效的荣誉、表彰或等级认证,或者近三年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扶持或政府部门优选项目推荐、认定;国家级每项得10分,省级每项得5分,市级或县级每项得2分,最高30分。
机构利润(60分)
近三年体育赛事活动产生的利润
利润(万元)×0.2分,最高60分。
社会影响
(60分)
机构输出(60分)
近三年机构履行的社会责任义务情况
履行的社会责任义务,举办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扶危助困、体育消费监测或产业统计等的次数,每次得3分,最高60分。(需提供主办单位的证明材料或证书)
外部评价
成果发布(30分)
考察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近三年来研究成果或工作经验总结推广情况
规划编制、标准研制、刊物论文发表、会议典型发言、政府部门采用或认定的机构成果。国家级得每项得10分、省级得5分、市级得2分。同一内容按最高级,最高30分。
表A.1 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机构评定规范评价指标(续)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标
二级指标
办赛经验
(120分)
赛事级别与场次
(50分)
考察机构曾经参与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级别及场次
上一年度承办的国际性赛事每场(次、届)得10分,国家级赛事每场(次、届)得7分,省级赛事每场(次、届)得5分,市级及以下赛事每场(次、届)得1分,最高50分。
体育融合(20分)
考察机构已有的体育赛事活动与相关领域、行业的融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