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优选演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残留蛋白检测敏感度﹥3ug
1
2
3
4
√
X
XX
XXX
№ ATP生物萤光法检测: 原理是利用虫萤光素酶和 萤光复合物与ATP反应产生萤光,而荧光强度与ATP 的量成正比,通过光电系统转变为读数,ATP检测结 果以相对光单位来表示ATP的浓度,借此反推微生物 或有机物的残留在物品表面的程度。
4.2.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4.1.5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4.1.1
№ 要求受过专门培训,有专业知识及接受 继续教育,满足质量监测工作的需要。严 格执行灭菌监测的放行标准,全过程监测
4.1.2
№ 建议每季度检查 根据我国已有的规范和标准,企业提供的产品标准 要求,具体项目如颜色、气味、有无混浊等,包装 材料是否能满足被灭菌物品的需要,是否有破损、 污迹等,检查结果应符合相关管理规范的要求。
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 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 洗效果的监测。
4.2.2.2.2 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
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 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 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2.2.2.3 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
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 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 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 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 残留蛋白检测法:原理是双缩脲反应,即双缩脲
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离子产生紫红色的络合物。本 方法特异、敏感,使用方便,不受器械处理方式的 干扰,如消毒剂、高温等作用,但价格昂贵,不适 合于常规检测。对于结构复杂的器械及管腔类器械 可作为有目的的检测,可不断改进清洗流程,找出 高危环节和因素,将质量前移。
4.2.1.1 日常监测
№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采用目测和借助带光源
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 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 能完好。
目测敏感度﹥200um
放大镜敏感度﹥50um
4.2.1.2 定期抽查
№ 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 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定期抽查可以根 据物品及手术器械进行分类,然后在每类中根据一定 的比例及存在的问题抽取待灭菌包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
(优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
4 监测要求及方法
4.1 通用要求
4.1.1 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4.1.2 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 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4.1.3 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
4.1.4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 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 和检查。
4.1.3
№ 监测材料是合格产品,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的 卫生许可批件,在有效期内使用。每季度或每半 年进行抽查,要确定产品的批件是否过期或新进 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医院自制的标准测试包,应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制作。
4.1.4
按时间:日常维护、周维护、月保养、季保养、 半年保养及年度保养。 按部位:关键部位、全面维护保养。 按复杂程度:一般保养(基础保养)、中修、 大修。
测试物监测评判
清洗不干净,留 清洗不干净, 清洗基本达标, 清洗干净, 有大量残留物 留有残留物 留有极少残留物 无任何残留物
留有极少残留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清洗机系统运行良好,但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改进 如增加冲洗压力、清洗温度和清洗时间等干预措施 № 提高清洗剂和酶溶液的浓度与用量。
留有残留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2.2.1 日常监测
4.2.2.2 定期监测
4.2.2.1 日常监测
№ 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 转情况,并记录。包括清洗用水质量、水温、 清洗剂、数量与种类、清洗与消毒时间等
..\监测表格\清洗消毒器运行记录.doc
4.2.2.2 定期监测
4.2.2.2.1 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
验证结果判定
№ 应以有关法律法规或厂家要求为准 № 任何检测与验证,均应由厂家指定或有资 质的单位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使用符合有 关法律法规或厂家规定的检测设备及检验方 法 №原始资料均应记录并存档备查 №结果符合有关要求后,灭菌器等方可使用
监测 监测的要求 — 专人、按时、按需 监测的方法 — 符合规范要求 监测的内容 —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
4.1.4
№ 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
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根 据厂家要求制定清洁和检查的流程和要求,记 录保养过程。
№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及高压蒸汽灭菌器一般
每年应至少全面维护一次
4.1.5
№ 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进行验证。 №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压力表和安全阀属于强制检测, 压力表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校验,安全阀每年进行一 次检测校验。 № 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 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 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进行验证
清洗、消毒及灭菌设备
质量监测体系
设备监测
效果监测
环境监测
水化 无
学菌 消物 毒品 剂监
测
清超干 灭 菌
清 洗 效 果
消 毒 效 果
灭 菌 效 果
空 气 ?
物 体 表 面
手
器洗器 器 器
器
4.2 清洗质量的监测
4.2.1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4.2.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A中新增
(2012.4.5)
可采用蛋白残留测定、ATP生物荧光测定等 监测清洗与清洁效果的方法及其灵敏度的要 求,定期测定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蛋白 残留或其清洗与清洁的效果。
几种定量监测方法
№ 残留血检测方法:即隐血试验法,最低检测度为 50ug血红蛋白。本方法快捷简便,实时报告,且非 常经济,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内部质控。该方法应 用于临床的前提是医院在处理复用医疗器械过程中 没有消毒剂的干扰,如戊二醛对该方法有干扰,会 出现假阳性。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器械,导致血红 蛋白中血红素被中和,残留血指标呈假阴性现象。
1
2
3
4
√
X
XX
XXX
№ ATP生物萤光法检测: 原理是利用虫萤光素酶和 萤光复合物与ATP反应产生萤光,而荧光强度与ATP 的量成正比,通过光电系统转变为读数,ATP检测结 果以相对光单位来表示ATP的浓度,借此反推微生物 或有机物的残留在物品表面的程度。
4.2.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4.1.5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4.1.1
№ 要求受过专门培训,有专业知识及接受 继续教育,满足质量监测工作的需要。严 格执行灭菌监测的放行标准,全过程监测
4.1.2
№ 建议每季度检查 根据我国已有的规范和标准,企业提供的产品标准 要求,具体项目如颜色、气味、有无混浊等,包装 材料是否能满足被灭菌物品的需要,是否有破损、 污迹等,检查结果应符合相关管理规范的要求。
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 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 洗效果的监测。
4.2.2.2.2 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
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 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 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2.2.2.3 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
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 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 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 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 残留蛋白检测法:原理是双缩脲反应,即双缩脲
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离子产生紫红色的络合物。本 方法特异、敏感,使用方便,不受器械处理方式的 干扰,如消毒剂、高温等作用,但价格昂贵,不适 合于常规检测。对于结构复杂的器械及管腔类器械 可作为有目的的检测,可不断改进清洗流程,找出 高危环节和因素,将质量前移。
4.2.1.1 日常监测
№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采用目测和借助带光源
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 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 能完好。
目测敏感度﹥200um
放大镜敏感度﹥50um
4.2.1.2 定期抽查
№ 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 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定期抽查可以根 据物品及手术器械进行分类,然后在每类中根据一定 的比例及存在的问题抽取待灭菌包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
(优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培训
4 监测要求及方法
4.1 通用要求
4.1.1 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4.1.2 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 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4.1.3 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
4.1.4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 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 和检查。
4.1.3
№ 监测材料是合格产品,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的 卫生许可批件,在有效期内使用。每季度或每半 年进行抽查,要确定产品的批件是否过期或新进 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医院自制的标准测试包,应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制作。
4.1.4
按时间:日常维护、周维护、月保养、季保养、 半年保养及年度保养。 按部位:关键部位、全面维护保养。 按复杂程度:一般保养(基础保养)、中修、 大修。
测试物监测评判
清洗不干净,留 清洗不干净, 清洗基本达标, 清洗干净, 有大量残留物 留有残留物 留有极少残留物 无任何残留物
留有极少残留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清洗机系统运行良好,但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改进 如增加冲洗压力、清洗温度和清洗时间等干预措施 № 提高清洗剂和酶溶液的浓度与用量。
留有残留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2.2.1 日常监测
4.2.2.2 定期监测
4.2.2.1 日常监测
№ 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 转情况,并记录。包括清洗用水质量、水温、 清洗剂、数量与种类、清洗与消毒时间等
..\监测表格\清洗消毒器运行记录.doc
4.2.2.2 定期监测
4.2.2.2.1 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
验证结果判定
№ 应以有关法律法规或厂家要求为准 № 任何检测与验证,均应由厂家指定或有资 质的单位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使用符合有 关法律法规或厂家规定的检测设备及检验方 法 №原始资料均应记录并存档备查 №结果符合有关要求后,灭菌器等方可使用
监测 监测的要求 — 专人、按时、按需 监测的方法 — 符合规范要求 监测的内容 —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
4.1.4
№ 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
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根 据厂家要求制定清洁和检查的流程和要求,记 录保养过程。
№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及高压蒸汽灭菌器一般
每年应至少全面维护一次
4.1.5
№ 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进行验证。 №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压力表和安全阀属于强制检测, 压力表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校验,安全阀每年进行一 次检测校验。 № 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 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 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进行验证
清洗、消毒及灭菌设备
质量监测体系
设备监测
效果监测
环境监测
水化 无
学菌 消物 毒品 剂监
测
清超干 灭 菌
清 洗 效 果
消 毒 效 果
灭 菌 效 果
空 气 ?
物 体 表 面
手
器洗器 器 器
器
4.2 清洗质量的监测
4.2.1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4.2.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A中新增
(2012.4.5)
可采用蛋白残留测定、ATP生物荧光测定等 监测清洗与清洁效果的方法及其灵敏度的要 求,定期测定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蛋白 残留或其清洗与清洁的效果。
几种定量监测方法
№ 残留血检测方法:即隐血试验法,最低检测度为 50ug血红蛋白。本方法快捷简便,实时报告,且非 常经济,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内部质控。该方法应 用于临床的前提是医院在处理复用医疗器械过程中 没有消毒剂的干扰,如戊二醛对该方法有干扰,会 出现假阳性。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器械,导致血红 蛋白中血红素被中和,残留血指标呈假阴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