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〇2〇年2月第4卷第3期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曹璐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1 )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诊断要点,以及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实用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一2019年7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孕晚期超声检查病例4399例纳入本研究。

对超声诊 断为胎盘早剥的病例进行追踪回访,比对术后病理结果。

结果;4399例孕晚期超声检查中,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病例7例,术后病理结果比对均证实为胎盘早剥,发现率0.15%。

其中4例病例声像图表现为:胎盘边缘见混合回声团块,血肿形成,与胎盘边缘分界不清,CDFI周边及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占比57.1%; 2例病例声像图表现为:胎盘与子宫肌层之间探及 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CDFI未见血流信号,占比28. 6%; 1例病例声像图表现为:胎盘增厚,厚度大于5CM,向羊膜 腔方向膨出,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占比14.2%。

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快捷、可重复检查 等优势,能在病理确诊胎盘早剥前帮助临床准确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胎盘早剥;产前超声;孕晚期
【中图分类号I R445 【文献标识码I A
胎盘早剥属于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国内报道胎盘
早剥的发生率为1/217-1/47,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150-
1/55。

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
母儿生命,胎盘剥离出血广泛时,母体可能发生休克和 DIC,胎儿可能出现宫内缺氧或胎死宫内,因胎盘早剥导
致的围生儿死亡占所有围生儿死亡的15%〜20%[1]。

所以
通过超声检查和临床症状诊断胎盘早剥并及时处理至关重
要。

本研究通过对术后追踪确诊为胎盘早剥病例的产前超
声图像分析,探讨胎盘早剥超声声像图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一2019年7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行孕晚期超声检查病例4399例纳入本研究。

孕妇年龄18岁〜46岁。

孕龄28周至40周。

入选孕妇均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方法
1.2. 1仪器采用G E Volusi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断仪,1-5M H低频凸阵探头。

1.3方法
受检孕妇取仰卧位,对其实施常规检查项目,观测胎
儿的脏器发育情况,胎方位,羊水量及脐血流等,重点观
察胎盘的形态、厚度、位置、回声,扫査胎盘与子宫肌层
间的分界是否清晰、是否可见异常回声,及胎盘两侧边缘
是否光滑、是否存在异常团块回声。

同时采取彩色多普勒
超声观查胎盘边缘、可疑区域及基底部血流信号情况[2]»【文幸编号】2096-3807 (2020) 03-0133-03
2结果
2. 1产前超声结果
4399例孕晚期超声检查中,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病例 7例,发现率0.15%,以上7例病例超声表现不尽相同。

其中4例病例声像图表现为:胎盘边缘见混合回声团块,血肿形成,与胎盘边缘分界不清,CDFI周边及其内未见血 流信号(如图1.2),占比57. 1%;2例病例声像图表现为:胎盘与子宫肌层之间探及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CDFI 未见血流信号(如图3.4),占比28.6%; 1例病例声像图 表现为:胎盘增厚,厚度大于5CM,向羊膜腔方向膨出,CDFI显示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如图5),占比14. 2%。

用CT及磁共振诊断后,研究组脑包虫疾病、结核性脑膜 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酵母菌脑膜炎 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磁共振诊 断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更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及增强扫描后的特征性征象和优势.并可以与肿瘤性病 变作出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C T及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均 有临床诊断价值,且磁共振诊断率更优于CT诊断,CT 及磁共振结合检查综合分析应被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安庆华,郑玉明,孙志宝,等.3种诊断技术对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6,26 (8):1721-1723.
[2] 李飞,张文静,吕粟,等.2017年第25届国际医学磁共 振学会年会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研究进展U].中华放射学杂 志,2018, 52 (2):158-160.
[3] 张耐萍.颅内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磁共振表现分析 [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 2581-2583.
13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 0年2月第4卷第3期
图1、图2胎盘边缘血肿
n s0.4 C! 5 D
Tib 0.4 OB D24M-18.明‘2S-1 2018^08/25 02J4:07Ml 1.1 12-9t m/L3
图3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混合回声团块
图4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无回声区
图5胎盘增厚
2.2临床随访结果
以上7例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病例均行急诊剖宫产手 术终止妊娠,术后确诊为胎盘早剥7例,确诊率100%。

3讨论
妊娠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3]。

主要病理改 变是底蚁膜出血并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

胎盘 早剥根据出血去向可分为:显性、隐性及混合性。

出血经 宫颈阴道向外流出时称为显性早剥;出血积聚在胎盘与子 宫壁之间时称为隐性早剥;而当出血达到一定程度后,血 液冲开胎盘边缘与胎盘而外流,形成混合性出血时称为混 合性早剥。

根据出血程度可分为:轻型及重型。

轻型是指 剥离面不超过胎盘的1/3,以显性出血为主,多见于分娩 期;重型是指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以混合性出血及隐 性出血为主,多见于重度妊高症[4]。

胎盘早剥临床症状通常为:阴道流血、血性羊水、腹 痛、子宫张力高等。

然而在孕晚期孕妇中,阴道流血及腹 痛较为常见,前置胎盘、宫缩发动等都是常见原因。

其中 隐性胎盘剥离更是常无阴道流血症状,因此超声检查对临 床诊断胎盘早剥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胎盘早剥的7例病 例中,1例病例就诊时出现血性羊水,无腹痛,3例病例 就诊时出现阴道流血及腹痛,1例病例无阴道流血,有腹痛, 2例病例为常规孕晚期检査,无临床症状。

胎盘早剥的直接超声表现为:(1)胎盘与子宫壁之 间形成血肿。

血肿内部回声杂乱,随出血时间不同而表现 多种多样;(2)胎盘增厚。

隐性剥离时,由于受剥离部 位积聚血液的影响,剥离区的胎盘增厚,向羊膜腔方向膨 出,胎盘厚度> 5cm;(3)胎盘边缘肿物,回声可表现 为中等回声或混合回声,最常见的胎盘剥离部位是胎盘边 缘。

同时胎盘早剥发生时可出现以下间接征向:(1)血 液破入羊膜腔内后,羊水透声差,可见漂浮的低回声点或 团块;(2)胎儿多普勒血流频谱改变:胎心减慢,脐血 流S/D值增高,舒张期血流消失,剥离过大时甚至胎死宫
13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2 0年2月第4卷第3期f匾学影魚1
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的临床
应用价值
曹伟,余翠凤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喀什844000 )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一 2019年4月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给予 对照组X光检查,给予观察组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〇5)。

结论: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中,运用超声检查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准确的提供相 关信息,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超声检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X光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 (2020) 03-0135-0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 病,发病率约占儿童疾病总发病率的1%,其中包括髋关 节脱位、半脱位以及髋臼发育不良[1_2]。

发育性髋关节发 育不良属于先天性畸形,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特点主 要表现为髋关节不稳定[3]。

由于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 不良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导致该疾病被家长所忽略,致 使患儿髋关节运动受限,如任由其发育,会导致患儿跛行 或行走困难,从而致使患儿未来的劳动能力丧失。

随着我 国二胎政策的开放,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如何较 为有效的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已经成为了当前较为迫切的 问题。

为了探究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 84例,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分析对比了当前小儿发育 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主要诊断方法的效果,相关报道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 1—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一2019年4月收治的发育性髋 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

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均 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2)患儿无其他影响结果的先天 疾病。

(3)经相关检查,被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内;(3)母体多普勒血流频谱改变:子宫动脉P I值升高,出现舒张早期切迹。

胎盘早剥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其起病急、变化快,不 良妊娠结局率高,临床一般处理方式为一旦确诊为胎盘早 剥应及早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儿安全。

而目前对于胎盘早剥 的诊断金标准为临床病理诊断,病理诊断需要孕妇在行剖 宫产或者分娩时肉眼观察胎盘和子宫壁的结构关系,并进 一步经临床病理检査确诊。

因此胎盘早剥的确诊方式和处 理措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5]。

而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快捷、可重复检查等优势性,能在病理确诊胎盘早 剥前帮助临床准确判断,对母儿提前采取合理措施是较为 理想的。

因胎盘附着部位、剥离面大小等原因,B超对胎 盘早剥的产前检出率较低,仅为2%〜50%,超声表现阴性者,排除标准:(1)患儿家属不同意进行研究;(2)因其他 原因不适合参与此次研究的患儿。

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 儿25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为1〜6个月,平均年龄 为(2.97土0.29)个月;观察组中有男性患儿24例,女 性患儿18例,年龄为1〜6个月,平均年龄为(3.02±0.28)个月。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X光检查,护理人员促使患儿仰卧体 位接受检查,采用X光平片扫描以获取患儿骨盆平片。

观 察组患儿实施超声检查,护理人员将患儿放入检测区,并 促使患儿保持侧卧,并将患肢曲髋、屈膝90度,将探头 置于患儿股骨外侧,对患儿股骨头及髋白的冠状面进行扫 描。

观察患儿髋臼窝、髋白股性外缘、髋关节孟唇,将两 侧髋关节作为超声检査的重点,避免遗漏潜在病变,并对 比两侧髋关节的发育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 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又土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能排除胎盘早剥。

但一旦当超声发现胎盘早剥时,确诊 率很高,可帮助临床做出准确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胜利,罗国阳.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17: 877-879.
[2] 雷俊华.超声检查在中重度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19): 156-157.
[3]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29.
[4]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46-448.
[5] 张杰,陈玉红,牛学利.超声诊断胎盘早剥与临床病理结果 对照分[J].贵州医药,2019, 43(8): 1274-1276.
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