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影响因子科学评价科技期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7-01

作者简介:秦江敏(1959-),女,江苏南京人,空军雷达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研究方向:现代信号处理方法与应用;王 荣(1972-),女,山东文登人,空军雷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传动。

正确认识影响因子科学评价科技期刊

秦江敏,王 荣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编辑部,武汉430019)

摘 要:为了正确认识和利用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重点从源期刊库、不同学科专业、引文、期刊类型、统计差异和期刊自引六方面讨论了影响“影响因子”的因素以及目前认识、利用影响因子存在着误区。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应该构建更为科学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采用更为科学公平的论文评价方法。

关键词:影响因子;期刊评价;科技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39X (2008)0420035204

自我国科技界、期刊界以影响因子(I m pact Fac 2

t or,I F )作为科技期刊和学术论文的评价指标以来,由于对I F 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过分看重I F 在科研、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导致了许多不正确的政策导向,如不加分析地将I F 的高低作为期刊排名、核心期刊评选以及论文学术水平评定的唯一指标等,致使我国大量优秀稿源外流,影响科学创新和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利用I F 的评价功能在目前显得十分必要。

一、影响因子的定义及意义

影响因子(I F )是利用引文分析法评价科技期

刊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已成为科技期刊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对核心期刊的遴选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以期刊为对象,统计一定时域内(通常为2年)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其公式为:

影响因子=

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上述公式表明,当论文总数不变时,I F 值高低取决于被引次数的多少。可见,I F 是用来描述期刊被引用情况的计量指标,或者是用来描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它反映的是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而不是

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的评价计量指标[1]

。同时,期刊的I F 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用它评价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时,必须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它的局限性。

二、影响“影响因子”的主要因素1.源期刊库对I F 值的影响

I F 反映的是一种期刊在源期刊库范围内的影

响,不同的期刊库有不同的源期刊。所以,源期刊库

是对I F 值起决定性的一个因素。现在的大型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出版地、语种等是非均衡的,很难全面公正地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语种和不同规模期刊的情况。如《SC I 》收录各国的期刊数极不平衡,2004年美、英、德、荷等国被《SC I 》收录的期刊数约占80%,中国期刊虽然排名第10,

却只占总数的1.21%[2]

。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喜欢引用自己最容易得到的最熟悉的语种的文献。由于《SC I 》收录中国期刊量小,所以国外作者对中国期刊的引用就少,中国期刊的I F 值就低。对某一特定期刊而言,由于其所在的期刊库收录的期刊构成不同,因而统计的I F 值有较大的差异,如我国《微生物学通报》在《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中2004年的I F 值是0.831,而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

却是0.403,两者相差1倍多[3]

2.不同学科、专业对I F 值的影响期刊的I F 值与期刊所属的科学领域和涉及的学科、专业有密切关系。一个热门学科很大程度上会带来研究人员增多,报道研究成果的期刊也相应增多,进而带来专业知识更新的加快和发表论文被引频次的增加;而一些专业面较窄或处于科研尖端的研究领域,由于从事该领域的科研人员少,相关的

53・第25卷 第4期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25 No .42008年12月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Dec .2008

期刊少,即使论文水平很高,被引频次也较少。一般基础学科研究历史悠长,需要很多人参与,相互间的借鉴也多,工程应用学科相互间借鉴较少,所以基础学科期刊比应用学科期刊的I F 值要高,如生物医学类期刊较之工程类期刊在I F 上有明显优势。实际上学科间期刊的引用与被引用存在显著差异,以至于某一学科最好期刊的I F 值可能比另一学科最差期刊的I F 值还低。如2005年《SC I 》的JCR 中社科版美国最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为《A 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排名第1,其I F 值为12.642,而科学版

中仅排64位的《CA 2Acancer Journal f or Clinians 》的

I F 值却高达49.794[4]

,可见以影响因子来进行跨学科的期刊对比、排名有失公平。

3.引文对I F 值的影响作者的引文动机会对I F 值产生影响。I F 值计算方法是假设所有引文动机是良好的、正确的,所有被引用的文献都规范著录的前提下,不管他引还是自引都认为是科研进程中的一环,且贡献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许多科研人员虽然查阅了很多文献,在撰写论文时只标注主要文献,对一些启迪过思路的文献漏标;有的科研人员作风不严谨,知识产权观念淡薄,在引用他人观点时不标注;有些文献著录项目不全;有的有抄袭行为或想突出自己的独创性,有意漏掉参考文献。作者引文习惯也影响I F 值,有的喜欢引用名人的权威的文献;有的喜欢引用外文文献,认为这样可以提升论文水平;有的作者受某些学派观点的影响,或个人情感影响,有意不引或少引某些文献等等,致使I F 值失真[1]

4.期刊类型对I F 值的影响

由于期刊的办刊方针不同,期刊类型也不同。有的是学术类期刊,主要刊发综述论文和研究论文;有的是技术类期刊,主要刊发技术应用论文。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论文类型也会不同,有的为基础研究论文,有的是应用研究论文,因而形成了多样的期刊类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经大量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其被引高峰期有明显差异,一般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研究论文发表3年后才出现引文高峰期,如数学期刊被引高峰期大于2年的占62%[5]

,被引半衰期较长;而应用研究论文因知识更新快,一般引文高峰期为2年,被引半衰期短。这样2年影响因子,应用研究类期刊明显占优势,像生命科学期刊的

平均I F 值在2.5左右,而数学期刊的I F 值却在1.0

左右,因此,2年影响因子不能反映大多数基础研究类期刊的长期学术影响力。

5.统计差异对I F 值的影响

不同的源期刊库对载文量的统计不同,有的将全部文章视为载文量,有的仅将综述、研究论文算作载文量。由I F 的定义可知:(1)在I F 的计算中,被引用总次数(分子)统计了相应期刊中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而发表论文总数(分母)则只统计论文、综述类栏目的文章数,对评论、来信、简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实际上,这些未被统计部分的被引用频次对I F 值的贡献很大,造成I F 值的不准确性。(2)对于一些工程技术类、科普类等期刊,根据不同期刊的不同办刊宗旨和服务对象,这些期刊的被引用次数可能不高,但是他们的实用技术被广泛采用,在生产中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期刊的被引率并不完全等于利用率。单纯以I F 值高低评价期刊质量也是不科学的。

6.自引对I F 值的影响

期刊自引率是影响I F 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大家对期刊I F 的重视,有些期刊不是采用提高期刊质量,多发表影响力大和学术水平高的论文,而暗示或强制作者不恰当地引用本刊发表的论文,人为地通过大量的期刊自引来提高期刊的被引频次和I F 值,从而提高在学科内的排名。军校学报也有同样现象,如在2006年版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 )中12种军校学报有3种自引率大于42%。[6]

这严重违背了科学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使得用I F 评价期刊的正确性大打折扣,对客观评价期刊水平极为不利。文献[7]

以我国高自引率(平均自引率43%)、中自引率(18.1%)、低自引率(5%)各15种医学期刊为样本,研究分析了自引对期刊I F 的影响,结果发现:

(1)自引率对I F 有显著影响。[7]

自引率高的15种期刊,被引频次中有很大部分来自期刊自引,其中自引率最高达77%的某期刊,I F 值为1.563,去除自引次数后I F 值为0.359,I F 值下降极大,且排名从第2位降至第57位。自引率中等和低的期刊去除自引因素后I F 变化不大,这说明自引率越低对期刊评价的影响越小。应该指出,国外期刊的I F 很高,但自引率却很低,如国际名刊《科学》《自然》的自引率仅2%左右。(2)期刊自引率高而他引率低可能导致

63・ 江汉大学学报总第2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