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

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

银河星布,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

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身为家长,如果(),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
B . 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
C . 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
D . 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人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
B . 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
C . 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
D . 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人
(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4)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

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朱光潜《咬文嚼字》(节选))
材料二:
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黄庭坚)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

苏小妹为了显示她的才华,抢先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请哥哥在这两句各自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即前句加了一个“摇”、后句加了一个“映”。

苏小妹不屑地说:“还尚好。

不过,只能算为下品,这个‘腰’不够美。

”那么,怎样的“腰”才算美呢?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即分别加了“舞”与“隐”这两个“腰”。

苏小妹笑道:“好是好,但仍不属上品。

”坐在一旁的黄山谷也认为加这样的“腰”很好,心想,是不是苏小妹在故弄玄虚?于是忍不住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得意地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三谷拍手称绝。

(清·褚人获《坚瓠集》)
(1)下列有关“推”“敲”二字优劣的理解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 . “敲”“推”二字在意境上是有分别的,“推”字给人冷寂之感,更能表现僧人独来独往,兴尽而归的情境。

B . “敲”“推”二字所用的场景是不同的,“推”字表明寺门是自掩的,更能表现僧人来去自如的潇洒气度。

C . “推”是无声的,“敲”是有声的,“敲”字打破夜的岑寂,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僧人孤独、寂寞情怀。

D . “推”“敲”二字各有妙处,诗中用哪个字更恰当,关键要看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和当时的心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要想把思想情感表达得透彻和凝练,就得咬文嚼字,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好习惯。

B . 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意味就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写文章在换一种说法时,一定要弄清两种说法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C . 朱光潜结合“鸟宿池边树”一句,以为“推”要比“敲”要更调和,因此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称颂的那样妥当。

D . “咬文嚼字”看起来是斟酌文字,实质是推敲文字所表达的意味,如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为下品,
即这两字没能很好表达诗句的意味。

(3)根据朱光潜的理论,分析材料二中“扶”“失”二字的妙处。

3. (9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

联合国设立它的初衷是讨论一些由厕所引发的问题,希望通过全球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环境卫生问题。

但是,拥有干净、数量充足的厕所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世界厕所组织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球仍有高达40%的居民(26亿)从未使用过冲水厕所。

每年,全世界由于卫生设施缺失致使150万名未满5岁的儿童死于腹泻,比艾滋病和疟疾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

“全球没有厕所的人高达数十亿,这意味着,维持人类生命的水和土壤被大量未经收集或处理的人类排泄物污染,我们将环境变成了一个开放的下水道。

如此大规模的人体排泄物被直接排入环境之中,从而传播致命的疾病,对全球公共健康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卫生、干净的厕所可以拯救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环境卫生的改善,结合安全饮水和良好的卫生服务,每年可以防止84.2万尺死亡。

其次,经过安全处理的废水很有可能成为能源、营养和水的负担得起的可持续来源。

因而,厕所的革命,应体现在技术引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以技术革新为代表的厕所革命,将生活环境改造与生态环境发展相结合,将卫生清洁技术与自然的生态环保理念融为一体,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厕所革命也将有力推动卫生厕所向生态厕所转型。

目前,我国的厕所革命取得明显成效,厕所覆盖率已经由20年前的不到10%增加到今天的80%左右,但是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厕所设施和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问题比较突出,仍然有24%的人口没有卫生厕所。

(摘编自《中国周刊》,2018年第l2期)
材料二:
(摘自《2018—2024年中国公共厕所市场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建国以来,我国的公厕经历了由露天公厕到传统旱厕再到水冲公厕的转变,同时公厕的设计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还兼顾到环保、城市的品位和人文关怀。

现在进行的“厕所革命”需要进一步通过文化教化与理论引导,倡导培养良好的文明如厕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我国农村地区厕所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水,这就需要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资源化处理厕所废物,变废为宝,让“厕所革命”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重要一环。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

只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坚持不懈推进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加长制约城乡文明提升的这块短板,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厕所革命:折射一个乡村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材料四:
眼下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各地城乡开展的厕所革命,终将逐渐地改变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那些最难以为人们所自觉到的深层的观念,亦即涉及排泄的行为、观念和环境的全面改观。

但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中国的厕所文明已经和将要发展到怎样的高度,它也无法避免地具有脆弱性,这是因为支撑着现代厕所文明的基础设施,亦即复杂的城市上下水道体系,原本就始终是脆弱的。

如果我们不把厕所问题局限于“卫生间”及其周边的那些有限的事项,而是把它和更为庞大的废水处理系统,和中国社会的水资源、水环境,和中国社会的公共性缺失等问题相互联系起来,那么,厕所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社会总问题的冰山一角。

眼下的厕所革命之于中国社会而言,还有很漫长的路程要走。

(摘自《厕所革命在中国》,《新华月报》2019年第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拥有足够数量的卫生、干净的厕所,可以避免水和土壤被污染,减少致命疾病的传播,对于维护全球的公共健康来说意义重大。

B . 2017年我国公共厕所投资市场规模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超过30%;2012—2017年,我国公共厕所投资年增幅一直处于20%以上。

C .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简陋的厕所设施使厕所问题成为制约着城乡文明提升的一块短板,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D . 我国的厕所革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依然任重道远,厕所文明的脆弱性增大了支撑现代厕所文明的基础设施瘫痪的风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拥有足够数量的卫生、干净的厕所,可以避免水和土壤被污染,减少致命疾病的传播,对于维护全球的公共健康来说意义重大。

B . 2017年我国公共厕所投资市场规模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超过30%;2012—2017年,我国公共厕所投资年增幅一直处于20%以上。

C .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简陋的厕所设施使厕所问题成为制约着城乡文明提升的一块短板,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D . 我国的厕所革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依然任重道远,厕所文明的脆弱性增大了支撑现代厕所文明的基础设施瘫痪的风险。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厕所的演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厕所革命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卫生厕所向生态厕所转型。

B . 由材料二的数据可知近几年我国旅游厕所新增及扩建投资规模增速要明显高于普通公厕,这可能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关。

C . 厕所能反映个人和公众的生活气质,因而也能映照出文明的程度,可以说,探讨文明的差距,可以把厕所
的面貌作为切入点。

D . 原本平常的生活设施,却被赋予“革命”之意,可见厕所革命绝不是盖个房了而已,而是直接关乎社会稳定与否的制度革命。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厕所的演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厕所革命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卫生厕所向生态厕所转型。

B . 由材料二的数据可知近几年我国旅游厕所新增及扩建投资规模增速要明显高于普通公厕,这可能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关。

C . 厕所能反映个人和公众的生活气质,因而也能映照出文明的程度,可以说,探讨文明的差距,可以把厕所的面貌作为切入点。

D . 原本平常的生活设施,却被赋予“革命”之意,可见厕所革命绝不是盖个房了而已,而是直接关乎社会稳定与否的制度革命。

(5)如何有效推进我国的厕所革命?请结合全文,按照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顺序简要概括。

(6)如何有效推进我国的厕所革命?请结合全文,按照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顺序简要概括。

4. (12分) (2019高二下·定陶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地址的信
傅昌尧
这是G省,山是大山,村是穷村。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蒋晓梅来说,喜悦和愁苦几乎同时挂在她那弯弯的眉梢上。

虽然对于蒋瘸子家的丫头考上大学早有预料,但这一天真的来了,那些七老八十的留守老人还是异常兴奋,他们把蒋瘸子家那又矮又黑的小屋挤得水泄不通。

但立即哀叹声也塞满了屋子。

面对接下来四年高昂的学费,不要说一条腿的蒋瘸子,就是把整个小村都抖搂个底朝天,也供不起啊!人们至今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蒋瘸子一个人死撑硬顶愣是要女儿读书,还非得送进大学不可。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穷山村里,不要说一个丫头,就是男孩,也没几个读完初中的,人们都说蒋瘸子中了邪了……
送走了乡亲、蒋晓梅对父亲说:“爹,我们老师说,现在大学有绿色通道,先入学,学费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啥的慢慢解决……”
蒋瘸子猛吸一口土烟,点点头,没吭声。

爹,我今天……可不可以问你,你到底为啥这样苦巴巴地供我念书?”蒋晓梅怯生生地小声问父亲,因为以前她只要一问这个,父亲就瞪眼,甚至还打过她。

这次蒋瘸子没有瞪眼,更没有打骂女儿,而是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破旧的木箱子,然后从里面抠出一个塑料皮包襄的布袋子,解开布袋子。

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

蒋晓梅接过纸条,发现上面有几行字。

丫头,你念给我听听。

蒋瘸子郑重地坐直腰板,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

蒋晓梅伃细辨认着有些模糊的字迹,念道:“缺衣少食只是一时的贫穷,没有文化,将永远难以摆脱贫困。

希望穿上这件衣服的小朋友一定要读书,好好读书直到上大学。

如果今后孩子上学有困难,请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全力帮助你!绝不食言!联系地址:海光市文昌路建德巷九号,电话:2678336……”蒋晓梅念完一头雾水,问:“爹,这是哪儿来的?”
蒋瘸子说:“丫头,还记得十年前、咱们这里遭过雪灾吗?全国各地给咱捐钱捐物……那天,我去乡里领救灾衣物、看见那件小孩穿的红色羽绒服,就给你领回来了,你说从没穿过那么暖和的衣服……这张纸条就是在那件羽绒服的口袋里找到的,我问村里会计写的啥,他当时念给我听,我……不知道为啥,当时就觉得这城里的好心人说得在理,就……”
蒋晓梅问:“你联系过人家?”
蒋瘸子摇头:“以前从来没有!”
蒋晓梅心头一颤:“爹,那……你留着这个啥意思?”
“我留着它,是在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就偷偷拿出来看看,虽然你爹一个字不识,但这上面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停了停,蒋瘸子说,“但是,今天在镇上,我打了那个电话……”
“爹,你想问人家要钱?”
“不,我是想告诉好心人,我女儿没有像村里的其他女孩那样早早地就嫁人了,然后就像她们的母亲一样祖祖辈辈都这么活下去……我女儿考上大学了,不会跟其他的山里女孩一样了,熬出头了!我要谢谢他……”
蒋晓梅问:“人家怎么说?”
蒋瘸子摇摇头:“电话打不通,说是没这个电话……我想,可能是人家把电话号码写错了,或者換了号码,但是不还有地址吗?丫头,你给人家写封信吧,告诉他,没有十年前的那张纸条,就没有你的今天……”
对于十年前的那次捐赠,胡美娟几乎没了印象,可当她打开那封由原驻地街道辗转而来的挂号信,看到那熟悉的字迹时,心里咯噔一下子。

世事沧桑,她的住址已经变换了多次,原来的地址不复存在,更要命的是,那个电话号码现在不仅升了八位数,当时匆忙中还忘了写区号。

她把那张复印的纸条拿给老伴儿看,老伴儿也惊愕不已,说:“老婆子,真没想到啊!人家不仅把咱写的纸条保留到现在,还真的兑现了我们的期望。

人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肯定需要帮助啊!”可老两口反复看信,里面除了说些感谢的话,没有半个字提到钱或者需要帮助。

更为奇怪的是,寄信地址一栏写着“地址内详”,可里面却没留下地址。

信的末尾落款是: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山里女孩。

胡美娟说:“老头子,这是怎么回事啊?”
老伴儿说:“怎么回事你还不明白吗?人家十年后才跟咱联系,并且不提帮助的事,不留地址,就是告诉咱,他们接受了我们的嘱托,并且兑现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倔强而自尊的山里孩子啊!”
“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当年发生雪灾的地区,至今还是国家定点扶贫的特困地区,你想把一个女孩子一步步送进重点大学,该付出多少艰辛啊!“胡美娟越说越激动,“老头子,我们立即动身,去找到那个家,也兑现我们十年前的许诺。


“对,就算她不告诉我们地址,也不说是哪个大学;就算找不到那个穿羽绒服的孩子,找不到保留这张纸条的家庭,我们也要去兑现承诺,因为,那里还有许多渴望帮助的孩子和家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篇凝练,写蒋晓梅接到大学通知书后“喜悦和愁苦的矛盾心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小说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一句然后从里面抠出一个塑料皮包裹的布袋子”,就写出了蒋瘸子对纸条的珍惜。

C . 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没有地址的信“不仅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还能表现出蒋晓梅的自尊与自强。

D . 大灾面前人与人之间充满爱心的温情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的现实问题:扶贫先扶志。

(2)小说中的蒋瘸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构思独特,请结合全文简析小说构思的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
归有光
刘氏之先,自大梁来居华亭,曰亨叔。

亨叔生仲礼,始徙上海。

仲礼生庆;庆生四子。

长曰铣,次曰钝。

铣坐法,被系京师。

钝阴乞守者,代其兄,令出得一见家人而归死。

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

”钝久系而其兄不至。

京师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食饮。

久之,赦归。

家人惊以为鬼物,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

”钝具言不死状。

乃开门纳之。

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遂不知所之。

君自少举止不类凡儿。

嘉靖四年,中应天府乡试。

先是,其所亲有诬害君者,及君得举,则又曰:“吾固称德资聪明,今果然矣。

”君益厚遇之。

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

君独闭门读书,虽兵阵、风角、占候之书,皆手自抄写。

时从野老散发箕踞乐饮,不自表异。

计偕还,渡江,登秣陵诸山,呼古人名,举酒与相酬,不醉不止也。

嘉靖某年,选调怀庆,先太守已迁去,会中使衔命,降香王屋山。

民苦供应,多逃亡。

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

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冤,君察其诬,系狱已二十年,遂出之。

武陟富人,以女许巨室,因借其资,以致大富。

而婿家后贫,遂结诸豪为证,欲离婚。

君责令归其女,而疑富人家多女婢,即归,恐非真女。

乃问有老妪,尝识其女面有黑子。

已而果非真女。

君怒,欲按籍其家,竟以其女成婚。

君为人宽和,至持法,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

寻以病去官。

至淮阴道卒。

临卒于邑,曰:“吾始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宁知有今日耶?我死于此,无亲知故人为诀。

男未成,女未嫁,负用世之志而不施,命也夫。

”时嘉靖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铣坐法,被系京师系:囚禁
B . 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逸:逃跑
C . 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矜:夸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