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三年级上册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巴女谣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4.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村晚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观村童戏溪上宋代: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7.牧竖唐代: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8.牧童词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9.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0.牧童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1.桑茶坑道中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2.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3.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4.幼女词唐代: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15.与小女唐代: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6.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7.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第二单元秋天
山行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4、《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0、《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1、《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6、《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7、《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8、《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19、《秋思》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0、《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3、《客亭》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4、《秋芸有春绿》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5、《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6、《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7、《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8、《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9、《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0、《望秦川》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31、《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吟。

33、《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4.《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7.《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8. 立秋刘翰
乳鸭啼散玉屏空,一阵新凉一阵风. 睡起秋生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3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0.《菊花》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1.《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第三单元童话
第四单元预测
第五单元留心观察
第六单元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望天门山李白 (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刘禹锡 (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归园田居》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6、《青溪》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7、《终南山》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8、《秋登万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3.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7.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8.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9.《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2.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3.《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4、《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27.《关山月》[ 唐 ]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8.《观沧海》曹操 (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9.《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0.《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1.《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3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33.《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35.《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6.《题金陵渡》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37.《巴水》【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38.《大水》【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39.《湖亭晚望残水》【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40.《湖亭望水》【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41.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2.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3.《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宋 ] 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第七单元大自然留心观察生活
采莲曲[ 唐 ]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金陵图》: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6.《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水龙吟苏轼.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车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游山西村[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2.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蝶恋花》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4.曲歌无名氏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15.相和歌辞·乌栖曲李端
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

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16.晦日重宴周彦晖
春华归柳树,俯景落蓂枝。

置驿铜街右,开筵玉浦陲。

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

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17.太岁日杜甫
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

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

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

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

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

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

18.乌栖曲李端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

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19.青门柳【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0.独柳【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21.柳绝句【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22.新柳【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2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4.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5.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朝代】宋代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八单元品质
司马光《宋史.司马光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先秦: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辩日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牧童逮狼清代:蒲松龄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

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
此趋彼,号抓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3.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石灰吟作者: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7.雪梅·其一_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出自:《水调歌头·咏竹》唐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10.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11.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梅花 / 梅王安石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3.宁雪梅·其一_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4.芙蓉楼送辛渐_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渔父_佚名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