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8
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程技术与创新
中国设备工程 2024.04(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 之后的全球第3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
卫星导航系统关系到国家空间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北斗发展,推动实施国家北斗战略,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北斗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应用。
为了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满足电网安全生产需要,自2018年起,电力行业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契机,积极推进电力北斗在输变电工程的实质化应用,加快推动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的创新融合,在此期间,产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有效助力电力生产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1 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中应用的政策背景
国家针对北斗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深化北斗系统应用。
中办、国办、发改委、能源局、国资委等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应用、产业生态构建、GPS 替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推进重点企业电力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终端应用试点;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北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一是要完善电力北斗时空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应用
张学松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摘要:北斗卫星技术自全面推广使用以来,已逐渐在各行各业内深度应用。
该技术与电网传统业务有机融合,赋能电网安全操作流
程迈入智能化时代。
随着用户群体和业务需求的扩大,北斗应用在电力行业正在从“北斗+”向“+北斗”的模式转变。
本文通过总结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应用的政策背景、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3个方面为下一步该技术在电网基建领域的推广及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斗技术;电网基建;导航定位;短报文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4)04(下)-0228-03
智能服务基础设施,实现电力领域深化应用及规模化推广,建设北斗应用服务平台、北斗时频服务网络。
二是在电力领域开展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应用,加强北斗在无公网地区电力设施中的技术融合应用。
中央网信办在《关于商请提供重点行业领域“GPS 优先”情况及工作建议的函》中提出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现状摸排,分析风险隐患,研提整改计划,摆脱对GPS 系统的依赖。
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自2018年起,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积极统筹电力北斗的建设与应用,探索北斗技术在提升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经营管理方面的潜在应用场景,通过建设电力北斗精准定位位置服务网,完成电力北斗卫星综合服务平台设计开发和部署实施,加快推进北斗技术在电网领域的应用进程。
2 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实用化应用上,主要围绕业务场景、适用范围、设备管理、应用管理、费用管理和支持保障等维度,构建以实现现场人员状态实时化、现场安全管控智能化、现场施工作业便利化、现场应急管理可控化、现场环境监测精益化的五化北斗创新应用融合示范样本,为工程现场人员与装备定位产品优化升级和推广应用提供实践支撑。
具体来说,就是以北斗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利用北斗智能定位设备,实时监控现场的人员、车辆、机械以及车辆等动态信息,结合管理平台实时对基建现场、作业现场的全方位动态感知,烈腐蚀性,会对传统的处置装备造成严重腐蚀;有些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性,对处置装备的防爆性能具有很高的要求;有些化学品极易挥发,要求处置装备整体要有很好的密封性。
对于特殊性质化学品事故,需要研究专用的处置技术与装备。
目前,相关的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还比较滞后,无法满足事故处置需求。
(2)内河液体化学品事故处置缺乏有效技术手段。
内河运输是液体化学品的重要运输方式,同时内河一般也是沿岸居民的饮用水源。
内河具有流速大的特点,发生化学品事故扩散速度快、影响面广。
传统的水上化学品处置装备主要针对海洋环境,在内河大流速环境下作用有限。
内河液体化学品事故处置技术与装备将是重点
发展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瑞昌.化学品船浸没式货油泵安装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9):114-116.
[2]陈轩,耿红,刘广强等.船载散装液体化学品事故应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3]胡永攀,张世富,卢康等.加强钢索式船载危化品的事故应急输转系统[P].中国,202020739273.9. 2020-05-08.
[4]刘伟,张增猛,孙坐福等.沉船水下开孔抽油技术的研究现状[J].船舶工程.2017,39(1):235-239.
[5]宁伟婷,邹云飞,周家海.水下钻孔抽油一体化装备的发展前景[J].中国水运.2014,14(5):149-150.
※
段的报警,做到运输问题的快速纠偏。
此外,在某些特殊基建作业过程中,对于车辆与高压设备或导线的安全
230
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程技术与创新
中国设备工程 2024.04(下)
测的基础沉降采用的是全站仪人工监测,这种方式是周期性的监测,且受雨雾天气和人工误差的影响,无法做到全天候连续性的实时监测。
在围护墙(边坡)顶部、周边地表、周边建筑基础等部位建设高精度北斗监测站,采用高精度北斗监测技术对基坑沉降进行毫米级监测,实现全天候连续性的高精度实时监测。
采用高精度北斗监测技术对基坑沉隆进行监测,可以不受气候及通视条件的影响,做到全天候连续性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及时监测基坑沉降及周边建筑沉降的数据的变化,实现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为基坑工程安全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可实现输电线路弧垂的实时监测,通过在导线上安装北斗定位装置,实现导线弧垂位置信息的实时计算与上传,后台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将结果反馈于现场工程管理人员,进而实现对输电线路搭设的技术规范要求,保障施工工艺,提升工程质量。
2.6 其他探索
在变电站或其他工程施工阶段,北斗+三维模型技术的深化应用可将施工场所的设计模型对等比例还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远程施工指导,如施工前期划线指导、建筑结构施工指导、机电管综工程施工指导等,特别是针对复杂的管线结构及相关施工项目,通过北斗+三维模型技术,可基于北斗定位在移动终端上准确的对使用者所在区域进行现场“还原”,可提供合理准确的施工指导,大幅度减少因施工错误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和工期延误。
该技术还被应用于施工质量验收,如预埋管线的回填前校验、钢结构完整性校验、机电管综工程校核等,保证各项施工建设准确合规,确保符合变电站建设的工程质量要求。
融合北斗、5G 以及智能Wifi 技术的自组网通讯终端可以建立可靠、快速的现场通讯保障,其中的5G 和Wifi 功能可以显著延伸网络覆盖,在终端孤立运行时可利用卫星快速建立通讯,实现应急通讯。
该技术的优点:(1)兼容具备兼容能力强的,融合5G、北斗、WiFi 通讯技术与接口,完全覆盖现场视频采集、感知设备及边缘代理设备的接入需求。
(2)适用场景广。
自主形成自愈型IP 无线通信网络,实现视距50~70km、非视距3~5km 的单点传输,攻克山区、荒原、地下作业的通讯问题。
(3)部署速度快。
无中心无线自组网,无须架设复杂的中心基站,现场加电5s 内即可展开通信。
此外,北斗定位技术虽然定位精度高,但是该技术同样具有卫星定位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即室内定位信号差,使用效果不佳。
所以采取北斗+UWB (超宽带)的融合定位技术可以构建室内外测量、定位机制,该融合定位技术可应用于实景导览、检修定位、辅助施工、高效调度等电网基建场景。
施工人员通过佩戴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自身位置数据的实时上传,工作监护人员通过远程系统实时查看作业人员行动轨迹,极大地降低了监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规避了人员误入间隔或误操作等情况的发生,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发展方向
下一步,电网行业要推进北斗技术在电网基建中的
实用化水平。
在强化基础设施服务方面,优化电力北斗精准位置网,建设统一时频服务网,加快输电走廊北斗地面增强基站建设,完成电力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性能优化。
在实现关键领域北斗应用方面,加强北斗三号短报文技术在应急通讯、配电自动化等运检领域场景的应用;完成北斗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规模化推广应用。
在培育产融互动生态方面,首先,是提升专业化的专业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其次,是实现电网行业与交通等行业的合作共赢,扩大中央企业北斗影响力。
在加快北斗应用国际化发展方面,依托国家影响力和跨国公司的海外工程项目,探索北斗海外应用新模式。
电网企业要深化北斗在电网基建中的创新化融合,持续深入应用融合创新,聚焦高价值业务场景,进一步理清应用对北斗的技术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场景完善和关键技术攻关,做精做深北斗在电网基建的规模化应用。
在做精做深核心业务场景应用方面,围绕无人机巡检,地灾监测等高精度定位场景,聚焦安全、高效、易用,深化北斗技术有机结合应用。
围绕无公网地区设备安全运行等场景,聚焦应急通信、灾情排查等方面,做精北斗短报文应用。
在结合业务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北斗平台服务状态、数据质量、服务覆盖等全链路监测分析,提升平台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推动各类终端安全接入统一服务平台。
在加快关键技术攻关验证应用方面,着力提升解算定位服务成功率、收敛速度,规范北斗终端在通信方式、通信规约、数据传输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并结合行业需求,联合推进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北斗终端研发和产品迭代。
4 结语
北斗导航技术自诞生以来,已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它的推广使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助力国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未来,北斗技术将被继续聚焦于典型应用场景,不断被应用于新基建的全过程管理,将有效推进电网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带动输变电现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韩立岩.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J].人民论坛,2023,No.754(03):72-76.
[2]殷礼明.导航卫星与经济安全[J].国际太空,2008,(2):17-22.
[3]庞辉.电力行业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需求及标准化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20,(15):51-52.
[4]黄秋云.探究输变电施工现场的控制要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3):393.
[5]黄抒艺.配网作业不安全行为预警智能安全帽研究与实现[J].机电信息,2018,(18):58-59.
[6]柴桂林.基于网络智能化管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2-15.
[7]邱峰.压裂酸化施工远程指挥决策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1,(10):62-63.
[8]刘宏志.BIM 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推进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6,(9):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