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对句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B . 海日生残夜(夜将尽未尽)
C . 我寄愁心与明月(和,跟)
D . 枯藤老树昏鸦(黄昏时要回巢的乌鸦)
2. (2分)(2019·平房模拟)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相关媒体指出,沉迷手机游戏是部分未成年人厌学的主要问题。

(将“问题”改为“原因”)
B . 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在句末加“的参考”)
C . 看了电影《芳华》的上映,使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小说家严歌苓。

(删去“看了”)
D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将“巡查”与“整治”互换位置)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从河dī________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

这个时候,庄jia________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liáo________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héng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20七下·交城期末)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竹里馆》王维
(2) 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 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岑参
(4)草木知春不久归,________。

《晚春》(韩愈)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登飞来峰》王安石
(7)陆游的的《游山西村》中蕴含“逆境中充满希望”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5. (7分)《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夏阳(今陕西韩城)人,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

他所撰写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九下·福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诗中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操心,伤心落泪。

B . 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C . 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D . 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2)简要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
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阿庆
丰子恺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

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

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

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

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

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

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

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

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

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

他不喝酒,不吸烟,惟一的嗜好是拉胡琴。

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两出戏,收几个钱。

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受,都不吝惜。

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

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

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

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

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

皓月当空,万籁无声。

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

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

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

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

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

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

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

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

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

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
六五乙上——教给他。

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怪异,不成腔调。

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

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

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

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感悟佛法而出家为僧者,亦犹是也。

——选自《缘缘堂随笔集》
(1)根据上下文,解释第2段“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一句中“佣钱”的意思。

(2)第3段描写了许多人旁听留声机卖唱的场景,阿庆与一般旁听者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浔阳江头的琵琶”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的美妙乐曲,作者为什么说“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
(4)第4段写“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的故事,用意何在?
(5)第4段写西洋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的“一段插话”有何作用?
8. (27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幸福
苇岸
①哲学家培根一生写了五十九篇小品文,他仿佛谈论了人世所有大的事情,但惟独没有论幸福。

或许他缺少了时间,因为他最后的《论谣言》便是未完笔的残篇。

培根没有论幸福,但他论证了那些往往被世人误解拥有便幸福,因而盲目和疯狂追求的事物。

譬如财富。

关于财富,培根把它称作德能的障碍物。

因为财富之于德能正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是不可无,但过量的辎重会阻碍行军,有时因为顾虑辎重而失却或扰乱胜利。

②唐朝诗人韩愈写了一句意味深远的诗:“。

”把幸福完全寄托在财富上者,常常是那些尚未获得财富的人。

这是人类无数错觉中最大的错觉。

③幸福不是时代、国度、地区或阶层的专有物,幸福也不为财富的多寡所左右。

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人类在寻求幸福的终极目的驱动下,创造出愈来愈广的器具帮助自己,机器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电脑解放了人类的脑力。

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代这样,人类的生活如此紧张和匆忙。

中非洲的洛美人反对把电灯引入进他们生活的丛林,南美洲的爱尔人阻止公路穿越他们定居的区域。

他们并不认为是在拒绝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幸福,他们保持着自己纯洁原始的传统。

在高度体现人类物质文明的欧洲边缘,有一座马德拉群岛,那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汽车和工厂,没有竞争和效率,劳动的人们面带微笑,在太阳下唱着舒缓悠长的歌谣。

当工业社会的游客慕名而至,他们紧张的心弦倍感松弛,躁动的情绪复归宁静。

人类的心灵向往什么呢?这向往如同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

④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

当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时,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

“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

我们费尽心机,仅仅为增加几枚银币;然而书内有黄金般的文字——历代最聪明的智者的话,我们无视,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市场和物价;然而壮
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有限的地球除了要养活人类,还要养活人类的奢侈和虛荣。

工业革命发生仅仅二百年间,人类便为此走到了自身所造成的各种毁灭性灾难的边缘。

⑤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认为,人类与世界存在着三种关系,即理性关系、实用关系和美的关系。

理性关系让我们了解世界的秘密,实用关系使我们满足肉体各种所需,美的关系则赋予我们的心以爱,消除我们行为中的功利主义。

与世界的理性关系好比是我们的学校,与世界的实用关系好比是我们的办公室,而与世界的美的关系则是我们的家庭。

我们不会完全呆在学校里,也不会完全呆在办公室里,而家是我们最后的栖身之地。

由于有美的关系,我们与万物的距离消失了,我们同它们是近邻和兄弟。

在万物中完整地获得自己的价值和人性,是人类心灵的天然属性,也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人在其中将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1)本文标题为“幸福”,但开篇却由哲学家培根写起,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的划线处,应填入下列选项()
A . 白雪却嫌春色晚
B . 草色遥看近却无
C . 山净江空水见沙
D . 百般红紫斗芳菲
(3)第③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种进行分析。

(4)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②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5)第④段中提到的“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在当今社会中也不乏其例,请选取三个事例用排比句式写出。

(6)第⑤段作者的幸福观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9. (8分)(2019·四川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小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
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出使
B . 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C . 天下缟素缟素:这里指“白色的丧服”
D . 秦王色挠色挠:神色变得沮丧,挠,指“屈服”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喜洋洋者也
B . 徒以有先生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余之勤且艰若此
D . 挺剑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并守护它,即使方圆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才价值方圆五百里吗?
B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译文: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从宫殿上扑下来。

C .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D .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文: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首先,面对秦王的无理要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B .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劲敌,不辱使命。

C . 全文主要从人物对话、神态、心理等方面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


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唐雎和秦王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是刺杀秦王。

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是进攻国家。

于此,人物形象鲜明地立在读者面前。

D . 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神态的变化,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只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狡诈狡猾。

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的压倒性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

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我们慢慢长大。

剪一节青春片段,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3-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5-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8-5、
8-6、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