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送东阳马生序相关知识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望尊的长者,而马生是籍籍无名的后生,宋濂完全可以居 磨就会发现这正是宋濂先生的平易厚道之处。马生是个普通
高临下地对他教诲训诫,然而这篇赠序中丝毫没有空洞死板 的太学生,以同乡晚辈之礼拜见位高德隆、声名卓著的宋
●-…●_…·_…●_…-_…-●…●_…●●…●o…●_…oo…-o…●_一 的训诫,也没有恃才骄人的傲慢,只有情真意切的关怀和语 濂,二者无论在地位、年龄还是在学问、声名I-.都有极大的
宋濂先生在与马生谈心时没有做抽象的说教,也没有生 硬的训斥,而是把道理蕴含在对自身经历的讲述之中,表述 时语言非常的精练生动。比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屈伸。弗之怠”,寥寥数语就把自己艰占读书的情形生动形 象的描述了出来,而其中“砚冰孥”、“手指不可屈伸”等 细节非常传神,让人感同身受,未有亲身经历不能感受得如 此深刻,义把恶劣艰苦的条件和勤奋苦学的意志都表现了出 来。作者没有直接地告诫马生:你要勤奋苦读方能有所成 就,但这种意思在字里行间已经清晰地表露,比如“当余之 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 J辽,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 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简短的旬式,配合着连用大量 的动词,使得人们可以感受到宋濂从师的艰难,而他坚韧的 毅力、坚定的决心也已经隐含其中了。作者没有对事件进行 过分渲染,而是简洁白描式地叙述,似乎平淡无奇,散漫平 易,其中却深藏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文章从“余幼时即嗜 学”,“既加冠”…直写到“今虽耄老”,可以说是把自己 一生的学习经历进行了回顾总结,字数不多,但选材精当, 语言精练,让人难以忘怀。
《宋濂评传》)。这里作者虽然是要表达明朝文字狱的黑暗 可怖,但从中也可看出位尊权重者的占行态度会对别人的精 神造成的巨大压力。宋濂先生肯定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他 很善意地化解这个矛盾,弱化他与马生的距离,为马生着 想,倒宾为主,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热情耐心地 与其谈心。在表述上作者不讲你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说我曾 经如何如何,从自己说起,讲二者都熟悉的求学经历,现身 说法拉近距离,以事说理,寓理于事,含蓄婉转,容易'止人 接受。同时,宋濂对马生有极大的尊重,在提出勉励劝诫时 也是说:“今诸生学于太学……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似乎 是针对太学生群体发出的勉励,和马生则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事实L是柬濂先生故意回避了对马生个人直露的缺点,以 免马生局促不安,所以泛化了表述对象,而这泛化的对象中 自然包括了屿生。这样写非常含蓄,而马生心里也是明白 的。文章之巾,作者没有摆…盛气凌人的样子,反而是处处 为对方细心周详,循循善诱,使伞文具有了一种崇高的人格 感召力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汪琬《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等都
篇赠序是宋濂晚年的作品,当时宋濂在京城朝见朱元璋,同 是如此,很少涉及对作者自身的叙述。然而综观《送东阳马
乡的后辈太学生马君则前来向他问学,宋濂于是写了这篇文 生序》,全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都是在描述自己
章送给马生,勉励他进德修业。从当时的情形看,宋濂是德 的亲身经历,这似乎违背了赠序写作的一般原则,但细细琢
1999.
[7】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I 9 8 7.
鼓励的话,晚唐诗人则是连这最后的微光也看不到了。“细 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厅。汉武玉常人岂在?石家金 爷水空流!光阴自』i还将暮,草木从春义剑秋。闲事与时俱 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薛逢《悼古》)“春只在天 涯,天涯同又斜。莺啼如有汨,为湿最高花。”(李商隐
中国分必文学研笼
雍容浑穆 醇和蔼如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语言赏析
。彭新有
摘 要: ((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赠序是宋濂晚年的作品,丈中语言平易亲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硕德长者对晚 生后辈的殷切期望与勉励,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能力. 关键词: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语言 赏析
宋濂是我国元末明初的著名散文家,在当时就颇负盛名 重心长的勉励,读来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这与作者高超的
万方数据
【8】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 000. [9】许总.唐诗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I 9 9 4. 【1 0】王明居.唐代美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 005.
(董立梅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0024)
中国古熊文学研究
差距,这使二人的沟通无形巾有了很大的距离。马生拜见宋 濂,心中肯定已经忐忑不安、有很大压力了,如果宋濂先生 再扳起面:fLiJll示,定会给弓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宋濂身 边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新涂有位诗人名叫邓伯占,宋濂 见其《游王笥II J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两句: ‘洞天明月一 双鹤,涧水碧桃千树花’,乃向朱元璋推荐。廷试《钟111晚 寒诗》,其中‘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深得朱元璋喜 爱。他边拍御案,边诵诗句。俯伏丹墀下的邓伯言误以为皇 上发怒,惊死过去,抬出东华门,方才缓过气来”(王春南
参考文献: [1】刘刚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 84. 【2】查屏球.唐学与唐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00. [3】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 J.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 6. [4】霍然.唐代荚学思潮【M】.长春出版社,I 99 7. [5】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8 7. [6】吴功正.唐代美学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伤情绪,这一力面是优美理想重抒情写意的表现,另一方面 乃是卒十会与时代走向没落的必然哀响。从文化的角度一卜讲, 这哩有儒家的忧患意识,但这意识并不能转化为建功立业的 社会彳J:动;有道家的出世情怀,但这情怀并不能彻底摆脱亲 情故田的尘世烦恼;有佛教的虚幺J体验,但这体验并不能真 Ⅱ:达到六根清静的空彻澄明。它们是杂糅的,义是。。体的, 这种有机的杂糅构成了晚唐咏史诗无穷的韵味、特有的伤 感。如将其与《春江花月夜》式的初唐诗歌加以比较的话, 真彳『恍若隔世之感。初盛唐诗歌所具有的乐观向}i、气势开 张的情怀,已被低沉颓废、纤柔脆弱的心绪所代替。如果 说,巾唐文人虽身处逆境,但仍有一线光明给他们以温暖和
句中,我们时时可以通过。一砦复杂的暗示和微妙的象征来体 验诗人所特有的那种迷离惆怅的情绪。
晚唐咏史诗无一例外地表现I叶I哀婉12lil怨、反躬自悼的忧
《天涯》)时代的困窘在诗人心头打下痛等而绝望的印痕, 不可避免地使晚唐咏史诗染上悲哀的色调和伤悼情绪。它们 仿佛是一支支挽歌。为走上覆灭之路的唐于朝送行。
影响远大。与他同时代的刘基就曾说:“当今文章第一,实 语言艺术有直祖朱元璋推为
通常而言,在赠序的创作中,被赠的对象应该是文章表
“开国文臣之首”,而且在当时他的文章传播就已经远及海 述的重点,文章要对对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如韩愈的
外.许多外国人都慕名索求他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