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两种饮食护理效果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两种饮食护理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经鼻胃管鼻饲,实验组采取经口进食,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选取经鼻胃管进食或经口进食。
【关键词】饮食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5-0174-02
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其中中重度吞咽障碍的病人往往需要借助胃管
方可进食,而长期接受非生理性的经胃管饮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生理不适感,还会引起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变化,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可否选择经口进食的方式对经胃管进食进行替代[1]。
本文评价饮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病人为本院近3年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排列法分成
两组,各64例。
对照组为38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年龄30~87岁,平均(62.5±7.2)岁;其中脑梗死34例,脑出血30例。
实验组为39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年龄31~86岁,平
均(63.7±7.3)岁;其中脑梗死35例,脑出血29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护理人员学习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评估并通过康复
师的指导开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营养师全面评估后再决定摄入的食材和量。
对照组经鼻胃
管鼻饲,具体操作:将粥、鱼汤、肉泥、牛奶、蛋羹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作为主要饮食,鼻
饲1次为200~300ml,1d进行5~6次,间隔鼻饲时间为2~3h。
鼻饲前需对胃管处于胃中
进行确定,同时胃残留量在500ml以上时需将鼻饲量、次数相应减少。
鼻饲前后以20ml温
开水注入到胃管中进行冲洗。
鼻饲后协助患者保持30min的半卧位或坐位,临睡前1h不进
行鼻饲。
按照2次/d的标准进行口腔护理。
实验组经口进食,具体操作:①做好进食前准备工作:为患者提供轻松、安静的进食
场所,确保其处于最佳进食状态中,将氧气装置、负压吸引器等准备好,对患者吞咽功能加
以评估;②食物的准备工作:以藕粉羹、蛋羹等胶冻状或糊状食物为主,可将维生素、电解
质丰富的食物加入其中,确保食物温湿度符合标准,最适宜的为偏凉食物,禁止生硬、刺激
性饮食;③喂食工具和体位调整:以5~10ml容量的薄而小的勺子作为喂食工具,进食前协
助患者调整为头正中直立的坐位,略微曲颈和后倾躯干;或选择健侧卧位,将床头抬高30°~60°,用枕头垫高偏瘫侧肩部。
首先予以5ml食物,逐渐向10ml增加。
由健侧进行喂食,缓慢的速度,确定患者充分咀嚼、吞咽后再进行下一口的喂食。
出现咳嗽或哽咽时要马上将
喂食停止,避免引起误吸;④进食后干预:进食后需要进行口腔护理,以确保口腔清洁度达标。
进行15min的观察,避免出现食物反流或误咽。
保持30min的半卧位或坐位,禁止在此
期间吸痰、叩背或翻身。
1.3 观察指标
以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方法为依据对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其中相比于入选时评级
升高≥3级为显效,1~2级视为有效,0级为无效[2]。
1.4 统计学评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上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对比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n(%)]
3.讨论
脑卒中发病后约50%以上者会出现程度各异的吞咽障碍,其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会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从而大大降低存活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应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管理作为开展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3]。
以往临床会以患者不同的吞咽障碍程度对饮食护理措施进行决定和选择,但经胃管进食
和经口进食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其中前者虽然可使误吸风险降低,但长期使用与患者的生理
过程相违背,会影响其康复信念,增加吞咽肌肉废用性萎缩、口咽部感染的发生危险[4]。
而
早期经口进食,可确保营养充足和患者生理安全,提升其恢复吞咽功能的信心,积极主动的
配合康复护理。
并且只要护理方法适宜,则不会引起食物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安全可行[5]。
本次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吞咽障碍改善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鼻胃管进食或经口进食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玲,李德香.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疗效研究[J].湖北科技
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04):345-348.
[2]刘海燕,方伟.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5):27-29.
[3]曾小娟,罗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
生,2016,32(11):1642-1643.
[4]楼巍敏,邢欢,林坚.饮食干预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对照研究[J].护
理与康复,2016,15(05):413-415,418.
[5]张娟.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J].现代医学,2018,40(05):60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