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段云涛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vs.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12
【总页数】2页(P188-189)
【关键词】硫酸羟氯喹;他克莫司软膏;玫瑰痤疮;临床疗效
【作者】段云涛
【作者单位】大理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大理 6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733
玫瑰痤疮(酒渣鼻)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主要发生于面部,多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1],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严重的患者还有面部肿胀、丘疹以及脓疱等[2]。
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
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固有免疫反应改变以及血管神经功能失调有关[3]。
我科联
合应用硫酸羟氯喹片与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了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4]中有关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
其中,研究组男8例,女40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4±7.6)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9.2±2.7)个月。
对照组男10例,女38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9.1±7.2)岁;病程5~15个月,平均病程(9.0±2.5)个月。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之间均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2次/d,连续治疗4周后,改为1
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片进行治疗,0.1 g/次,2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
观察患者面部炎症性红斑、丘疹,不考虑鼻赘的体积变化,使用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进行评价,其中治疗指数=(治疗前PASI评分-治疗后PASI 评分)/治疗前PASI评分×100%。
(1)治愈:患者的皮损完全消退,或者治疗
指数≥90%;(2)显效:患者的皮损消退超过75%,或治疗指数60%~90%;(3)进步:患者的皮损消退超过30%,或者治疗指数30%~60%;(4)无效:患者的皮损消退不足30%,或治疗指数低于30%。
以治愈率与显效率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17.0分析处理本次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5.00% vs.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玫瑰痤疮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的颜面中部,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脓疱以及鼻赘等炎症性皮肤病[6],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灼热以及刺痛等感觉,不仅对患者的外观产生影响,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
临床上主要采用抗过敏、抗感染、抗炎以及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满意[8]。
他克莫司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外用免疫调节剂,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性以及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和炎性反应,间接的降低毛细血管的扩张,以此治疗玫瑰痤疮[9]。
硫酸羟氯喹片是一种抗疟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光线性皮肤病以及某些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可以通过抗炎、免疫抑制以及抗增生等多种药理作用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10-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5.00% vs.58.33%)。
综上所述,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1]商进,李海霞,杨越楠.玫瑰痤疮的治疗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41(2):86-88.
[2]张肖平,赵杰,李春阳.中药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3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5):306-307.
[3]孔嵘.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5,37(5):304-305.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8-939.
[5]杨宪鲁,王海燕,雷旭光,等.ALA-PDT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2):55-57.
[6]杨赛,谢红付,邓宇瑄,等.421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2):119-122.
[7]杨怡,王祎琳,丁香玉,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玫瑰痤疮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3):235.
[8]邢飞,廖薇,江平,等.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8):995-998.
[9]冯炼,李仲贤,刘宇.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6):68-70.
[10]袁斌,陈志健,王炼.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74-75. [11]夏登梅,张然,徐飞,等.硫酸羟氯喹、雷公藤多甙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落叶型天疱疮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6):648-649.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1)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2)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3)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
其包括:(1)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2)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3)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