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三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三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
1. (2分) (2015高一上·涡阳期末) 目前,有关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 . 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 . 植树种草,改造沙漠,增加水循环的数量
C .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 . 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2. (4分) (2019高一下·宿迁期末) 南宁到贵阳高铁是“一带一路”陆路南北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
路线穿过黔桂高原过渡带及桂西岩溶峰丛洼地、峰林平原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岩溶不良地质特别突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贵南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为()
A . 地形因素
B . 经济因素
C . 人口因素
D . 科技因素
(2)贵南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使两省市()
A . 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B . 矿产资源加速外运
C . 就业困难得到解决
D . 缩短货物运输距离
3. (2分)(2020·奉贤模拟) 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心城区()
A . 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
B . 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C .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 . 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
4. (4分) (2017高一下·洛阳月考) 据广州市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A . 环境人口容量
B . 人口合理容量
C . 环境承载力
D . 土地承载力
(2)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 .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 .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 . 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0分)
5. (15分)(2017·邯郸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
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6. (15分) (2017高二下·郑州月考) 伊塞克湖(下图)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
该区域的平原低地主要分布在伊塞克湖湖盆区内东西两侧。
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迁徒、过冬、繁殖之地。
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
(1)说明伊塞克湖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分析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
7. (5分) (2018高三上·东莞期末)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据报道,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后,越来越多的人都想一窥天眼之貌。
十一黄金周,住于贵州省黔南州“天文小城”平塘县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景区可谓是游客爆满,给景区承受力带来极大的考验,按测算,黄金周期间进入“中国天眼”景区的游客将达每天10000人以上,而观景台每天限量游客为2000人。
记者10月4日一大早来到景区,见景区内已是人山人海。
在前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观景台的安检门前早已经排起了两条40多米的长龙。
有的游客甚至是早上7点就已经在此等候。
试分析当地游客爆满的原因。
8. (5分) (2019高二下·惠州期中)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在近岸内湾发展浅海网箱养殖己有20多年历史。
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近海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解决污染问题,近年来该市积极在外海水域推行更接近于自然的深海网箱养殖。
下图为深海网箱养殖景观图和网箱示意图。
与浅海养殖相比,深海养殖减少了养殖区海水的污染,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0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