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生平

合集下载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的介绍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的介绍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的介绍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的介绍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耀州区关庄镇柳家塬村)人,享年88岁,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

他创立的“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柳体”书法艺术,对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

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是“颜柳欧赵”四大家之一。

柳公权历经唐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七代,累官右拾遗、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翰林侍书学士、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郎等职,封河东郡公,赠太子太师。

独具风格的柳体书法,得以法度森严,内紧外拓,用笔斩截,骨力清劲久负盛誉,有“颜筋柳骨”之称。

他生性耿直,以笔为谏,“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成为柳公权“笔谏”的千年美谈。

柳公权书法的代表作有《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神策军碑》、《冯宿神道碑》、《淳化秘阁帖》、《金刚经》、《迥元观钟楼铭》等,柳体字今由国家教育部列为学生习字范本,已走进学生课堂。

柳公权的介绍世学书者的楷模:柳公权曾经利用为皇帝讲解书法的机会,向皇帝阐述做人的道理。

在他看来,写字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是统一的,只要为人正直,则笔下的书法也有清正刚廉的气息。

他们认为,书法不但使人身心愉悦,还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

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柳公权的人生经历早期这一时期是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岁。

宋赵明诚《金石录》载:贞元十七年(801),柳公权二十四岁时已书碑《河东节度李说碑》;此碑由郑儋撰文,原石在洛阳,已佚,但或可想象其为年少妍华之书。

柳公权的故事10字

柳公权的故事10字

柳公权的故事10字摘要:一、柳公权简介二、柳公权的学习经历三、柳公权的书法成就四、柳公权的故事及其启示五、总结正文: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行书。

他的书法与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并称“四大家”,他的字被誉为“柳体”。

今天,我们来了解柳公权的故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柳公权简介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的家族世代簪缨,可谓名门望族。

柳公权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极高的书法天赋。

二、柳公权的学习经历柳公权自幼酷爱书法,初学颜真卿,后遍观历代名家的墨宝,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日夜刻苦练习,堪称“临池泼墨”。

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三、柳公权的书法成就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笔画流畅,刚柔并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在当时被誉为“神品”,与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并称“四大家”。

四、柳公权的故事及其启示柳公权一生勤奋好学,虚心向前人学习。

他曾说:“吾岂敢与人比肩,惟日日自勉耳。

”这种谦虚、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柳公权还强调书法的实用性,认为书法应该为社会服务,造福人民。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都要注重实际应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总结柳公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谦虚、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注重实际应用,将所学贡献给社会。

中国历史故事-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人物结局

中国历史故事-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人物结局

中国历史故事-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柳公权人物结局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唐朝诗人,京兆华原人氏,字诚悬,生于公元778年,去世于公元865年。

柳公权以楷体著称,是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在当时与另一个楷书大家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有“颜精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柳正礼曾任汾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为丹州刺史,兄长柳公绰唐代名臣,封河东郡公。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柳公权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而柳公权本人也十分喜欢学习,本身又聪明伶俐,十二岁的时候就能作辞赋。

元和三年,柳公权高中进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为夏州掌书记。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去世,唐穆宗李恒继位为皇。

新皇登基,柳公权进京回禀政事,得到唐穆宗的召见。

柳公权被后世所熟知,是因为他写的一手好字。

后来他被唐穆宗重用,也是因为他字写的好。

唐穆宗在召见他的时候,表示自己曾经在佛寺看见过柳公权的笔迹,早就想见他了。

于是就将柳公权调回京师,先任右拾遗,后又补翰林学士,又升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柳公权一生在仕途上成就不高,但是却深受皇帝的宠信。

他是三朝侍书,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都被皇帝任命为侍书。

最搞笑的是,他不是一直是侍书的,本来已经担任有其他职位的,但是皇帝想念他了,于是就又为侍书了。

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是唐朝名臣,仕途上成就很高。

看见自己的弟弟,一直在侍书的位置上待着,也看不下去了。

柳公绰在太原任职之时,就写信给李宗闵,希望能够给柳公权调换一个职位。

当然柳公绰不是想让柳公权掌握职权,只是觉得侍书的职位和占卜小吏差不多,不需多少,就调换一个闲散职位就行。

在哥哥的帮助下,柳公权终于得以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

但是不久之后,唐文宗因为思念他,又调他为侍书。

柳公权后来升任谏议大夫,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

据说有一次文宗召见六位学士,无意间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于是举起自己的衣袖表示,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

柳公权

柳公权

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

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

舍此无以为丈夫也。

背此无以为达道也。

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

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教法。

言讫而灭。

既成人,高颡广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

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相奇表与?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

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

具威仪於西明照律师,禀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於安国寺素法师。

通涅槃大旨于福林寺,崟法师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

自是经律论无敌於天下。

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

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辨与?无何谒文殊於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於太原,倾都毕会。

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

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

赐紫方袍。

岁时锡施,异於他等。

复诏侍皇太子於东朝。

顺宗皇帝深仰其风。

亲之若昆弟。

相与卧起。

恩礼特隆。

宪宗皇帝数幸其寺。

待之若宾友。

常承顾问。

注纳偏厚。

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

虽造次应对,未尝不以阐扬为务。

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可思议事。

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干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

诏和尚率缁属迎真骨於灵山,开法场於秘殿。

为人请福,亲奉香灯。

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声,沧海无惊浪。

盖参用真宗以毘大政之明效也。

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与?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标表清众者十一年。

讲涅盘唯议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乘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

运三密於瑜伽,契无生於悉地。

日持诸部十余万遍。

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

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

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

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773年—819年),字谷梁,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其祖籍为汝南郡新蔡县,后迁居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

柳公权出身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在学问上注重实践,研究天文、地理、数学、音律等诸多领域,为唐代广泛博大的文化氛围下的多面手。

柳公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地方长官。

先后担任过镇北、
镇南、魏博、益州等地的刺史或节度使,由于其勤政廉明、善于营救民生,备受人民敬爱。

唐德宗即位后,柳公权因其才干得到重用,在被任命为司空的时候,柳公权明确了科举考试的范围和标准,树立了科举制度的大致框架,对后世科举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贡献。

另外,柳公权还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在《唐人千字文》和《资治通鉴》等文献中,均有他的题签或碑刻。

柳公权的书法风格以笔力雄健、端庄大方、工整清秀著称,尤其是楷书方面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总的来说,柳公权是一位才学俱佳、治政能力强而又文
艺才华过人的杰出政治家。

他一生致力于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提倡以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为核心的治理思想,在唐朝贞观、开元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高超的书法水平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颂。

柳公权

柳公权

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 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 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 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 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 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 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是唐代的大书法家。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 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 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 老人才在地上铺(pu)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 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 便皱(zhou)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 塌(ta)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 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geng),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 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 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 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 (he)彩。

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

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

二、神策军碑 神策军原是唐制边防军队,后驻军禁中,便成为皇帝的卫队了,分左右神策两军。此碑建立于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是柳公权在六十五岁时书写的。内容记载唐武宗李瀍巡幸左神策军的事。由于碑置左神策军驻地,驻军禁地,不准摹拓,所以对外流传很少,因此碑文字口没有受到捶拓损伤,锋鋩棱角,俨然如新。其书法结体严峻,除多出欧法外,并以斩钉截铁之笔,游刃于颜法势雄力厚之中,刚柔相济,骨肉停匀,是高度概括了前人楷法的珍品。世人评述此碑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确实,在柳书大字碑版中,《神策军碑》是继《玄秘塔碑》之后,另以雄胜面貌出现的又一精心杰作。现存拓本,据记载,为五代或宋初时所拓,是仅存而稀有之迹。特别是此碑由于勒刻精良,所拓字迹,神完气足,几与真迹无甚差别,诚是难能可贵。
(二)
柳字流传下来的大字碑版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种;
一、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是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达法师建立的,由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时年六十三岁。全碑文共一千二百余字,原石现存西安碑林。千余年来,虽历经传拓,字画仍清晰完好。
此碑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乃此碑之最大特色,是柳书的代表之作。明代大书画家兼鉴定家董其昌评论柳书说;“余于虞褚颜欧皆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意思是如学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法入手,乃是捷径。这从柳书《玄秘塔碑》的字迹来看,可以观察其内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浅出之妙,也足以说明董的评论是经过实践考证的。
一 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
(一)
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以翰林院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累官太子少师,所以又称“柳少师”。为人秉性刚直,从小工诗文,擅长篆、草、真,行,而对楷书致力尤深,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

柳公权
柳 公பைடு நூலகம்权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 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 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 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 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 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 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 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 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 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 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 《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 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正 确 的 握 笔 方 式
柳体笔画介绍
1.点:点又称“侧”,落笔爽快,沉着有力。点贵紧而重,聚墨 成点,引点成线,各种笔画均出自于点,点有圆点,方点, 垂点,竖点等。 2.横: 横又称“勒”,在字中于竖一起搭成字的骨架,对字起平衡与 稳定的作用。横有长横,短横,中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3.竖:竖又称“弩”古人云:“无横不斜,凡竖皆直。”竖是一个 字的骨干,要写得正且直,竖主要有三种形态,即垂露竖, 悬针竖和短中竖。 4.撇:撇又称“掠”,写撇时要下笔俊利,行笔迅速,出锋有力, 力到笔尖,力求舒展生动。撇主要有长直撇,短撇,竖撇, 弯头撇,回锋撇,兰叶撇等。 5.捺:捺又称“磔”,捺画需要丰满,从容,有力,伸展,豪放。 捺画可以分为斜捺,平捺和反捺三种。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介绍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介绍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介绍柳公权书法作品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的非常不好,父亲和老师费了很多心思,来教他写字技巧。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介绍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

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后柳公权封河东郡公,亦称“柳河东”。

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

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生平早期这一时期是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岁。

宋赵明诚《金石录》载:贞元十七年(801),柳公权二十四岁时已书碑《河东节度李说碑》;此碑由郑儋撰文,原石在洛阳,已佚,但或可想象其为年少妍华之书。

元和十五年,四十三岁时柳书《左常侍薛苹碑》;长庆四年(824),四十七岁时书《大觉禅师塔铭》等。

虽然这些书迹都已不存,但可以看到他二十多岁时的书艺已为社会重视,否则是不会被这些权贵所青睐的。

柳在五十岁以前的作品,今只有《洛神赋十三行跋》、《金刚经刻石》(敦煌本)可睹风采(见下文介绍)。

从中可见其学锤繇、王羲之的书体,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的体态。

柳公权五十岁以后的作品,据《金石录》载,有:《涅盘和尚碑》(五十一岁),《李晟碑》(五十二岁),《王播碑》(五十三岁),《将作监韦文恪墓志》(五十四岁),太清宫钟铭》(五十四岁),《升玄刘先生碑》(五十六岁),《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五十九岁),《赠太尉王智兴碑》(五十九岁)等。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柳公权(773年-819年),字公绩,唐朝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文宗”。

他出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年,是唐代宰相柳文庄的后代。

柳公权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杰出的成就,成为了唐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那么,柳公权是属于哪个朝代的呢?柳公权的生平柳公权出生于贞元二年(773年),他的父亲柳文庄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家族世代以文学才华著称。

柳公权小时候机智聪明,深受家人的赏识和期望。

柳公权年轻时就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和聪慧的头脑,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爽,最终成为了一名有名望的进士。

他在官场中得到了许多机遇,逐渐崭露头角。

在唐代的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了一个混乱不堪的时期。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柳公权为解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被任命为朝廷官员,并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

柳公权在担任宰相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柳公权所属的朝代柳公权所属的朝代是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公权作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他在位期间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但凭借其杰出的才能和聪明的头脑,他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问题,并推动了唐朝的发展。

柳公权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挑战,他被称为“文宗”,不仅因为他在政治上的才能,还因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他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作品影响深远。

柳公权的成就柳公权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文学两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柳公权在担任宰相期间,领导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推动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他致力于整顿政府机构,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同时,他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柳公权的故事600字

柳公权的故事600字

柳公权的故事600字
摘要:
一、柳公权简介
二、柳公权的书法成就
三、柳公权的故事
四、柳公权的思想影响
五、总结
正文: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极高天赋。

柳公权的书法造诣极高,尤其擅长楷书,与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他的书法作品有《乌程白莲阁序》、《祭侄文稿》等,至今仍被世人传颂。

柳公权的书法成就,源于他对笔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他继承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笔法,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楷书笔画刚劲有力,结构紧凑,给人以严谨、秀丽之感。

同时,他的行书也颇具韵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柳公权的生平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柳公权戒尺”。

当时,有一位官员贪污腐败,皇帝命柳公权去调查。

柳公权没有直接搜查官员的家产,而是拿出了一把戒尺,告诉官员:“这是我为陛下管理的尺子,用来量度你们的品行。

”官员听后,深知柳公权的威名,立刻交代了罪行。

这个故事传颂千古,体现了柳公权公正无私的品质。

柳公权的思想影响深远。

他提倡正直、廉洁的品质,强调书法家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行和才华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品行端正,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这一观点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之,柳公权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

他在书法领域的创新和成就,以及他高尚的品德,使他被后人传颂。

柳公权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他的才华,更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

柳公权的生平

柳公权的生平

柳公权的生平柳公权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对我国的字体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那么,你对柳公权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的人物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柳公权的生平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柳公权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字诚悬。

祖父柳正礼,时任唐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中进士,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守夏州,任他为掌书记之官。

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

”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皇帝面带愧色,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

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

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

”于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

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

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

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问,常常是蜡烛烧完了,而谈兴正浓,不肯花工夫去取蜡烛,宫中婢女便用蜡油谌纸来照明。

他曾随从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

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

”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

”宫人催他亲口念给皇帝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文宗听了很高兴,赞赏了好大一会儿。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

柳公权的生平简介_柳公权墓在哪里

柳公权的生平简介_柳公权墓在哪里

柳公权的生平简介_柳公权墓在哪里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都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柳公权的生平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柳公权的生平简介柳公权生于唐代年间,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和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等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

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65年,共享年88岁,是陕西铜川人。

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柳子温曾经担任刺史一职,哥哥柳公绰是唐代朝廷有名的官员。

官宦之家出生的柳公权受到家庭的熏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分,十二岁的时候柳公权就能作诗写赋。

柳公权二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以此入朝为官成为校书郎。

柳公权曾经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担任侍书以职。

柳公权在朝期间,敢于大胆谏言,以此受到唐文宗的赏识。

一次,唐文宗说起了汉文宗在生活习惯上非常节俭,便以自己的衣袖为例,声称自己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

在场的大臣们都赞颂文宗节俭的品德,只有柳公权不言不语。

文宗问他为何不说话?柳公权说,君主的大节在于任用贤能,听正直大臣的谏言,洗衣服方面只是小节,君主不应该看中。

唐文宗很欣赏柳公权谏言能力,便任用他为谏议大夫。

唐文宗去世后,唐武宗即位,柳公权得到唐武宗的赏识和重用,官至太子太保一职。

柳公权去世后,皇帝追封为太子太师。

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柳公权认真学习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

随后,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

柳公权墓在哪里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都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

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65年,共享年88岁,是陕西铜川人。

柳公权的故事200字

柳公权的故事200字

柳公权的故事柳公权(773年-819年),唐朝著名宰相和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清廉正直的品德被后世称为"文宪"。

柳公权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天赋异禀。

他勤奋刻苦,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尤其擅长诗词和文章的创作。

因此,他很快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一颗新星。

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

然而,柳公权始终保持着廉洁的作风,他坚守原则,不为权力所腐蚀。

他以清正廉洁的品行和出色的才能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柳公权的政治生涯始于进士科考试。

他凭借过人的才华,一举夺得了进士第一名的好成绩。

随后,他被任命为国子监的助教,开始了他的仕途之旅。

柳公权在官场中并不张扬,他更注重实际工作的落实和改革的推动。

他深入了解百姓疾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和整顿官场风气。

他力主削减官僚机构,压缩冗员,降低赋税,改善百姓生活。

他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公正与公平。

柳公权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屡建奇功。

他先后担任过国子监祭酒、集贤院校书郎等职务,最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他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亲自主持编纂《新唐书》等重要著作。

他的才华和智慧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柳公权的一生并不如意。

由于他坚持原则,追求清廉,对抗腐败势力,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嫉妒。

最终,他遭到了一次冤案的陷害,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尽管遭受了种种不公和困境,但柳公权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他用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在流放期间,柳公权没有放弃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化的热爱。

他与当地的学子们交流讨论,继续撰写诗词和文章,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柳公权最终在流亡地去世,年仅四十七岁。

他的一生,虽然历经风雨,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

他的才华、品德和精神将永远被后世铭记。

柳公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清廉正直、有远见和勇于改革的政治家是多么珍贵。

柳公权的资料

柳公权的资料

柳公权的资料柳公权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字体受到后世人的称赞,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字体进行临摹。

那么,关于柳公权,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柳公权的人物生平侍书生涯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字诚悬。

其祖柳正礼,唐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当年宏词登科。

从此,柳公权开始了漫长的仕途生涯,竟然历仕七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在宪宗时,柳公权任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旧唐书》)。

李听与柳有此交谊,故柳晚年还为其书过碑。

穆宗即位,柳公权入奏事。

穆宗召见柳公权,说:“朕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

”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从此他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侍书禁中。

皇帝的宠幸、生活的优裕,并不给柳公权带来欢乐。

他内心却有无法排遣的苦闷与隐隐的羞愧。

他酷爱书法艺术,但他不想以此作为自己全部的生活;建功立业的进取雄心,时时跃动在胸间。

而随从皇帝的侍书,其地位仅与“工祝”一类相等。

因此其兄柳公绰曾写信给宰相李宗阂,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于是改为右司郎中,累换司封、兵部二郎中,弘文馆学士。

唐文宗颇爱柳公权书法,又召为侍书,迁谏议大夫,后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

开成三年又转工部侍郎,累迁学士承旨。

武宗朝,罢内职,授右散骑常侍。

宰相崔珙用为集贤学士、判院事。

宣宗时,左授大子詹事,改宾客,累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

复为左常侍,国子祭酒,历工部尚书。

懿宗时,咸通初年,柳公权改为太子少傅,改少师;在咸通六年(865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柳公权仕途通达,只是在八十二岁那年,因年老力衰,反应稍迟钝,在上尊号时不慎讲错,御史弹劾他,结果被罚了一季的俸禄。

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的故事引言柳公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宰相,出生于河南殷县柳村(今河南洛阳市洛龙区)。

他以文采卓绝、才华出众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唐代文坛的巨星。

本文将致力于探讨柳公权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

生平事迹柳公权生于唐朝元和九年(773年),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

他自幼聪明好学,天资过人,深受家庭的注重和培养。

在十四岁时,他就已经能够写出精湛的文词,颇受当时文人的赞赏。

柳公权18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中式魁首。

以他的才华和学识,很快引起官方的注意。

他随即进入官场,并在不同的职位中展现了惊人的能力。

一次他在教授王德旻的指导下几次考中状元,造成轰动。

由于他的政绩卓越,柳公权被唐玄宗任命为御史大夫,并晋升为中书侍郎。

他睿智且勇敢,不畏强权,曾多次指正皇帝的错误决策,并为国家的长远利益提出智慧的建议。

文学成就柳公权以他优美的诗词和散文作品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情感深沉,意境独特。

尤其是他的山水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相结合,以及他的七言绝句,多情而含蓄,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柳公权的作品遵循古典诗歌的传统,并融合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类情感的洞察,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贡献柳公权在政治领域也有显著的贡献。

他作为中书侍郎和御史大夫,积极参与朝政,并且以他的智慧和正直闻名。

他主张以德治国,强调君主应该以仁义为本,重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柳公权还主张减轻人民的负担,推动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关国家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建议。

他的财税制度改革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不伤及民生。

他的农业改革方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提高了农业产量。

柳公权的才智和正直受到当时统治者的赞赏和尊重。

然而,因为他的政治立场与王室不合,他被贬谪到岭南地区。

尽管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柳公权并没有气馁。

他继续写作,并致力于文化事业。

柳公权小故事

柳公权小故事

柳公权小故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大书法家。

任侍书数十年,因书见重,历仕数朝,位至太子少傅,封河东郡公,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柳骨”的美誉。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名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蒙诏帖》等。

步入仕途波澜不惊01生平趣事一年夏天,烈日当空,唐文宗和一些他喜爱的大学士,在大殿中以对联对诗消遣时光。

文宗以炎炎夏日为题,出了上联:“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大殿之中垂手而立的学士们相继对上下联,虽然大都工整对仗,但是缺乏意境,都不能使文宗满意,于是他扭过头来看着柳公权。

柳公权不紧不慢,对了一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文宗终于会心一笑,称赞柳公权的对句:“辞清意足,不可多得!”柳公权以文宗本意延伸,巧妙运用“南来熏风”委婉地说明在这样的南来热风之中,只有文宗一人能从中感受到徐徐凉意,凸显了文宗不同于常人的一代帝王身份。

就这样文宗下旨要柳公权把这首诗题在大殿的墙壁之上。

有关柳公权的简介

有关柳公权的简介

有关柳公权的简介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在我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那么,关于柳公权的介绍,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的人物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柳公权的人物简介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

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

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

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

其书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

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

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柳公权、贺知章、王维等人皆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状元。

文化繁荣,书法艺术名家辈出。

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

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

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柳公权的故事戒骄成名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

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

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

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

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

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

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公权的生平
柳公权的生平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柳公权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字诚悬。

祖父柳正礼,时任唐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中进士,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守夏州,任他为掌书记之官。

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

”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皇帝面带愧色,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

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

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

”于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

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

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

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问,常常是蜡烛烧完了,而谈兴正浓,不肯花工夫去取蜡烛,宫中婢女便用蜡油谌纸来照
明。

他曾随从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

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

”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

”宫人催他亲口念给皇帝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文宗听了很高兴,赞赏了好大一会儿。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

”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

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

”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

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

”第二天下旨,任他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学士衔仍旧。

开成三年,调转为工部侍郎,只不过是备员而已。

文宗曾召他问事,对他说:“近来外边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日文被任为分阝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文宗说:“郭日文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的叔父,在职也没有过错。

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分阝宁节度使,还议论什么呢?”柳公权说:“凭郭日文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

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日文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文宗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

”柳
公权说:“常言说,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他因而举出王王圭劝太宗送卢江王妃出宫的事例来说明利害,文宗当即派内使张日华把二女送还郭日文家。

柳公权忠正直言匡求失误,大都和这事一样。

柳公权屡次升迁,在文宗朝升为学士承旨。

唐武宗即位,罢去内府学士官职,任命他为右散骑常侍。

宰相崔珙举荐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

李德裕本来对柳公权不错,当柳公权被崔王共举荐时,很不高兴,降他为太子詹事,改为太子宾客。

再历升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封邑二千户。

又任为左常侍、国子祭酒。

历升工部尚书。

咸通初年,改任太子少傅,又改任太子少师,在三品、二品的官位上达三十年之久。

咸通六年去世,赠衔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岁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形成自己遒劲、妩媚的书风,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

外国使者来进贡,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作的专款。

长安西明寺的《金刚经碑》为柳公权所书,兼收钟繇、王羲之、欧阳徇、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等人的笔法,更是他得意之作。

文宗在夏天和学士们联句作诗,文宗的首联是:“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柳公权续作:“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当时丁、袁等五学士都相继联句,文宗只吟诵柳公权两句诗,论道:“词句清丽,诗意表达充分,不可多得。

”于是命柳公权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每字方圆五寸,文宗看了以后,赞叹说:“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啊!”宣宗大中初年,升为少师,柳公权进宫答谢,宣宗召他上殿,让他当面书写三幅字,
军容使西门季玄替他捧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替他伸纸。

一幅写的是正楷十个字,“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一幅是行书十一个字,“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幅是草书八个字,“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赏赐给他锦缎、瓶盘等银器,并命令他亲自书写答谢表,不拘楷书、行书,宣宗对他的谢表,特别珍惜。

柳公权专心于书法艺术,没有精力管理家务,他替勋臣贵戚家书写碑文,每年得到大量的金钱馈赠,这些钱大都被主管财物的奴仆海鸥、龙安等人偷去。

他存放着一筐酒具杯盘等银器他发现筐上的封条原封未动,但器皿却不翼而飞。

他审问海鸥,海鸥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丢的。

”柳公权微微一笑,说道:“大概银杯长出翅膀飞去了。

”就不再说什么。

他珍视的只有笔砚和书画,都亲自锁起来。

他曾品评砚石的高下,他认为青州的石末砚为第一,轻磨即可发墨;黑石砚次之。

他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

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

”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柳公权的人物简介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

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

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

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

其书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

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

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
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柳公权、贺知章、王维等人皆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状元。

文化繁荣,书法艺术名家辈出。

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

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

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柳公权的作品特色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宗为之动容。

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

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

”《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