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3篇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3篇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3篇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1近些年,不论改制前的农信社,还是如今的农商行,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

反观案件,有手段拙劣有辱智商的作案手法,也有视内控制度于虚设的作案动机,更有作案性质恶劣团伙的协同。

案件发生,当事人不但面临牢狱之灾,更多的是员工利益受损,给单位信誉及社会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合规经营,坚决遏制案件发生势头,确保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防案控险发人深思。

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在一念之间1、基层网点案防意识停滞农商行营业网点,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基层,多年来,注重业务开展,忽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常见。

尤其突显在基层网点,受于管理岗位数量限制,一旦官本位思想一上头,便会削尖脑袋往上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败下阵来的将士要么图东山再起,要么感慨东方不亮西方亮,仕途不畅便转战商场。

往往造就了重主要考核指标多拿奖金,轻合规文化塑造流于形式。

2、年轻员工合规意识不强从最初的农信社,六十多年的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农商行历经老中青三代。

奋勇开创、艰苦卓绝老一代前辈已经退去;久经沙场、历经考验的中年一代,他们在单位长达几十年的大熔炉中,留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作为入行不久的青年一代,既没有经历老一辈农信人开疆扩土时的辛劳,又无中年一代大浪淘沙般的历练,我们不能深刻体会出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这一耳熟能详的论断,我们往往对于案防经历不多、认识不深、感悟不透,支离破碎的印象中仅收集于道听途说、来源于文件资料、感悟于会议传达。

合规似乎印象派,刹那间画面效果、纯粹视觉上感受,对于所处行业岗位、经办的具体业务,有时单纯想当然。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认识不到位,潜藏案件风险。

3、心理调控欠佳盲目攀比从大规模社招开始,一批批有志青年投身入社、服务三农。

但不可否认,安逸铁饭碗银行躺着赚钱陈旧腐朽思想,也是一部分人入行的动机,他们或是受于父母之命、或是亲朋媒妁之言、或亦是自身性格索然。

银行市场乱象整治措施

银行市场乱象整治措施

银行市场乱象整治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面临了一系列的乱象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经营不规范、信息泄露、服务质量不达标等方面。

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监管部门和银行业主体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本文将从整治措施的背景、具体措施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部门,其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然而,近年来银行市场出现了一些乱象问题,比如:1.利用金融创新套利行为频繁发生,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2.涉及隐瞒负债风险、违规信贷等行为的银行增加了系统性风险。

3.信息泄露事件屡禁不止,客户的个人隐私不受保护。

4.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涉及售后服务不到位、手续繁琐等问题。

面对这些乱象问题,银行业主体和监管部门密切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来恢复市场秩序、保护客户利益,并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具体措施1. 强化合规管理为了解决金融创新套利问题和涉及违规行为的银行,监管部门加强了合规管理的监督,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

银行业主体也加大了合规管理的投入,修订内部制度,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审查,减少不完全充分信息的泄露,保障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了降低系统性风险,银行业主体加强了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

他们通过完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加强对贷后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的监管,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效果。

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银行的风险评级和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3. 强化信息安全保护为了解决信息泄露问题,银行业主体加强了信息安全保护的措施。

他们通过加强内部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同时,银行采用更加安全的技术和设备,加密客户的个人数据和交易信息。

监管部门也对信息安全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监管,加大了信息泄露事件的打击力度。

4. 提升服务质量为了提升服务质量,银行业主体加大了对客户的服务投入。

银行业常见习惯性违规行为表现

银行业常见习惯性违规行为表现

银行业常见习惯性违规行为表现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列举银行业常见的惯性违规行为表现,以加强对银行业监管的理解和规范。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银行机构和监管要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内容
1. 收受贿赂
银行员工或管理人员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接受他人的财物、礼品或其他利益,以影响其决策或行为。

此类违规行为可能导致银行失去公信力,并对客户利益造成损害。

2. 内幕交易
银行员工或管理人员获取未息并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以牟取利益。

这种违规行为涉及到非息的滥用,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银行的信誉。

3. 虚报财务信息
银行提供虚假或夸大的财务信息,以误导投资者或监管机构。

这种违规行为给银行带来了不正当的利益和风险,并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4. 涉嫌洗钱行为
银行未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未进行正当的客户身份验证、交易监察和报告等程序,从而被用于非法资金流动。

此类违规行为既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声誉和风险管理能力。

5. 违规销售金融产品
银行通过误导宣传、不适当的推销手法或利益冲突等方式,向客户推销与其需求不匹配的金融产品。

这种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客户投资损失,破坏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结论
银行业常见的习惯性违规行为包括收受贿赂、内幕交易、虚报财务信息、涉嫌洗钱行为和违规销售金融产品等。

银行机构和员工应积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合规运营和客户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明确监管要求,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什么叫银行“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

什么叫银行“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

什么叫银行“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1、三违反“违法、违规、违章”行为。

2、三套利“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

3、四不当“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行为。

4、要求是:银行先自查、银监再检查、最后整改问责。

5、十乱象:这包括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业廉政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行为非法金融活动。

什么叫银行“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1、三违反“违法、违规、违章”行为。

2、三套利“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

3、四不当“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行为。

4、要求是:银行先自查、银监再检查、最后整改问责。

5、十乱象:这包括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业廉政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行为非法金融活动。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失信情形什么意思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没有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要向法院报告其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的,就属于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行业乱象整治自查报告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行业乱象整治自查报告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行业乱象整治自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进行自查,并总结乱象整治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自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改进的建议,进一步提升乱象整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1.现状分析1.1 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和特点银行业市场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假宣传:某些银行在产品推介过程中,夸大收益、隐瞒风险,误导客户;- 不合规经营:部分银行存在违规操作,涉嫌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行为;- 高额罚款:部分银行因不当行为被监管机构处以高额罚款;- 信息泄露:部分银行存在信息泄露事件,客户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

1.2 目前乱象整治工作的进展和效果乱象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 监管加强:监管机构对银行业乱象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加大对规则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处罚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一些银行被处以巨额罚款;- 增强风险防控:银行加强了内部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了业务合规性。

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银行在整治乱象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投机取巧行为;- 某些乱象得到了暂时的遏制,但可能重新出现;- 对一些乱象行为的预防和发现仍然有待加强。

2.自查结果分析自查结果显示,我行在乱象整治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内部教育不到位:对于不合规行为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员工对于乱象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内部监控不完善:对于关键业务环节的监控不够全面,容易造成风险漏洞;- 外部合作管理不到位:对于与合作方之间的业务合规性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内部信息保护不足:缺少完善的信息保护机制,客户隐私有泄露的风险。

3.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内部教育宣传:加大对员工的乱象教育力度,提高其对不合规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对关键业务环节的监控和风险防控,减少风险漏洞;- 加强业务合规管理:与合作方加强合规管理,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完善信息保护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客户隐私的保护。

商业银行整治市场乱象专项检查方案(最新)

商业银行整治市场乱象专项检查方案(最新)

整治市场乱象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根据《S银监局转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5号)和《J银行进一步整治市场乱象实施方案》(银发〔2018〕57号)等文件要求,特制订分行2023年整治市场乱象专项检查方案,请认真学习,加强自查,落实整改并积极配合分行检查。

一、组织领导分行成立2023年整治市场乱象专项检查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支行负责人检查人员:各部、支行业务骨干(根据工作情况抽调)二、检查范围及时间本次采取“上查下”的现场检查方式,检查范围覆盖所有支行机构,重点抽查2023年发生的相关事务(抽查比例不低于50%),必要时可追溯。

按季度开展整治乱象专项检查,检查时间分别为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

三、检查内容本次检查围绕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开展,检查重点如下: (一)违反宏观调控政策1、违反信贷政策。

违规将表内外资金直接或间接、借道或绕道投向股票市场、“两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特别是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债务融资,放大政府性债务;违规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且整改无望的落后企业提供授信或融资;违规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资本金,或向不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导致资金滞留或闲置;不尽职审查和管理,导致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民生领域的贷款被侵占或挪用;人为调整企业标准形态,规避小微企业贷款指标等。

2、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

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支付土地购置费用提供各类表内外融资,或以自身信用提供支持或通道;向“四证”不全、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发放首付不合规的个人住房贷款;以充当筹资渠道或放款通道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为各类机构发放首付贷等行为提供便利;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用于购房等。

(二)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3、违规开展理财业务。

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

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

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近年来,在银行机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乱象现象,对客户利益保护和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银行业监管部门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以推动银行业乱象整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银行机构市场乱象的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革,银行机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乱象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违规经营行为。

一些银行机构为了获取更高的业绩和收益,采取了违规的经营方式,如虚假发票、合同抵押、资金池等。

这些行为既有违法违规的因素,又有违背客户利益的行径。

二是服务不规范。

一些银行机构在服务过程中,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如未及时提供服务、未对客户的资质和风险做出评估等,导致客户的利益受到影响。

三是存在信息不对称。

一些银行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充分、不规范的现象,客户难以了解银行机构的真实情况和产品信息,影响客户自主选择与知情。

二、《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主要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银行业监管部门制定了《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整治核心。

此项工作要点将整治核心明确为: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主体责任要强化;市场监管主题要落实;融入监督责任建议;重大突破要加强。

二是整治重点。

此项工作要点明确了整治重点包括:整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银行机构服务行为;促进信息公开和服务透明度。

三是整治方法。

此项工作要点提出应当采取行业自律要求,加强场景化、专项化、问题化的整治,建立调查核实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行业治理的透明度和公平度,形成预警机制和防止渠道。

四是整治责任。

此项工作要点强调要加强银行业的信用监管,完善追责机制,落实银行业乱象治理长效机制。

五是整治保障。

此项工作要点提出应当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领导核心作用,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手段,建立和完善银行业乱象信息化举报和处理系统,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金融乱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金融乱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金融乱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也逐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产业。

但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乱象问题的加剧。

金融乱象问题不仅仅是个别违法行为的问题,它牵涉到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因此,金融乱象问题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表现金融乱象是指出现在金融领域的一些违法行为和不规范行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管理混乱和资金流失。

例如:银行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客户资金;保险公司员工以高额补贴吸引客户,但待客户购买了保险产品后却不兑现承诺等。

2.非法集资活动频发,涉及到的资金巨额流失。

例如: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以高额利息诱惑投资人,但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控制不力,导致资金大量流失;不法分子以“保本”“高回报”为诱饵,组织各种非法集资活动,骗取投资人的钱财等。

3.金融市场失真,暴利行为横行。

例如:离岸公司通过虚假交易来获得“股权通道”减税优惠;一些私募基金追逐高额收益,采取不理性投资方式,导致资金大量流失等。

二、问题的原因导致金融乱象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因素等。

其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心理因素。

一些从业者心急功夫,贪求利益,为了博取高额收益,采取不合法、不道德的手段。

他们认为只要能获利,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违反法律规定。

2.监管不力。

金融行业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非法行为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金融乱象问题逐渐严重。

3.造成社会不公的原因。

少数人能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高额财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社会制度存在严重不公现象。

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会逐步撕裂社会的稳定,对社会和谐造成巨大的威胁。

三、解决方案针对金融乱象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需要改进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种监管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考核,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1.12•【文号】银监发〔2018〕4号•【施行日期】2018.0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银监会决定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面开展评估工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层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确保组织到位、推进到位、落实到位。

要全面评估2017年已开展的“三三四十”、信用风险专项排查、“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等专项治理工作,对照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梳理本机构、本部门、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评估自查是否全面深入、问题是否真实准确、整改是否及时彻底、问责是否严格到位、发现的风险是否有效化解、制度短板是否得到弥补、制度执行力是否得到加强以及当前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等。

各级监管机构重点评估是否存在检查不深不透、应查未查、发现问题隐瞒不报、应罚未罚及处罚偏松偏软等问题和下一步监管重点,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

二、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坚持即查即改。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与业务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合规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整治乱象转化为内控管理自觉行为,边排查边整改,边问责边教育,边规范边提升,真正敬畏规则、合规经营。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业市场乱象整改自查报告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业市场乱象整改自查报告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
业市场乱象整改自查报告
前言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行在金融业市场乱象整改工作方面的自查结果,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以确保银行业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自查结果概述
经过全面的整改自查,我行发现了以下金融业市场乱象问题:
1. 贷款利率违规操作:部分员工存在以高于法定利率收取贷款
利息的行为;
2. 虚假宣传:存在虚假宣传产品、服务内容的情况;
3. 资金流失问题: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流失,造成不良信用风险;
4. 内部管理漏洞:存在人员配备、风控体系不健全等管理漏洞。

整改措施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行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内部监管:完善内部人员配备,建立健全的风控体系,
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管;
2. 严格贷款利率管理:严格按照法定利率收取贷款利息,加强
对贷款利率的监控和管理;
3. 加强宣传审核:对产品、服务宣传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杜绝
虚假宣传行为;
4. 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资金流失风险的监测和控制,建立合理
的资金管理机制。

自查总结
本次自查工作发现的问题虽然给我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通
过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相信能够有效解决金融业市场乱象问题,提升我行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行将持续加强对金融业市场乱象的整治工作,确保金融市场
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后记
以上为我行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请相关部门认
真研究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希望我行能够
积极主动地推动整改工作的落实,确保金融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感谢各位对整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日期:XXXX年XX月XX日。

金融行业中金融市场乱象的原因与整顿措施

金融行业中金融市场乱象的原因与整顿措施

金融行业中金融市场乱象的原因与整顿措施一级标题:引言近年来,金融市场乱象不断浮出水面,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逐渐增多。

本文将分析造成金融市场乱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顿措施。

二级标题1:监管政策不完善造成金融市场乱象在金融市场乱象问题中,监管政策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需求。

监管政策落后于金融创新步伐,导致了许多灰色地带存在。

例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部门对于新产品和业务形态缺乏明确指导性意见,容易滋生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监管政策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监管政策应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以适应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其次,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运营规范、风险防控要求,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处罚制度。

二级标题2:信息不对称引发金融市场乱象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金融市场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金融交易中,买卖双方信息差异较大,一方往往掌握着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

这种不平等导致了交易过程中的非法操纵、内幕交易等问题的出现。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内幕消息泄露和虚假宣传成为一些投资者获取非公开信息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首先,在相关领域建立起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及时向投资者公开重要内部信息。

其次,加强对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的监督审查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法律、准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最后,加强投资者保护意识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的认知水平。

二级标题3:存在道德风险引发金融市场乱象在金融市场中,存在道德风险也是导致乱象的根源之一。

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诚信意识,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责任之上,出现了违法违规的行为。

例如,在借贷市场中,一些非法集资、高利贷、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频发。

解决道德风险问题需要加强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乱象整治销售方面

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乱象整治销售方面

一、目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准确领导下,保险业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保障水平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但是,因为部分市场主体动机不纯、急功近利、贪快求全,加之一些监管人员位置不正、责任不强、履职不力等原因,金融市场乱象问题在保险业同样存有,集中体现为部分保险机构资本失实、治理失效、投资失控、营销失信、数据失真等方面,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面对这些市场乱象问题,保监会将坚持不回避、不遮掩,以更强担当精神履职尽责,从严整治、从快处理、从重问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稳定。

二、工作部署(一)着力整治虚假出资,切实解决资本不实问题。

集中整治保险公司股东利用保险资金自我注资、循环使用;通过增加股权层级规避监管、使用非自有资金出资;入股资金未真实足额到位或抽逃资本金。

各保险机构要对入股资金来源认真核查,确保入股资金真实、自有、合法。

如存有提供虚假信息或故意隐瞒的情况,自愿接受监管部门的处置措施。

监管部门要展开资本真实性专项整治,重点注重股东是否直接或间接通过以下方式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债务资金; 信托资金、委托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利用保险公司投资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的相关资金;利用保险公司存单质押获取的资金;通过质押保险公司股权获取的资金。

对存有入股资金来源或股东关联关系申报不实,以及编制提供虚假材料等违规行为的股东,一经发现,依法采取限制行使表决权、派驻董事等股东权利,直至责令转让或拍卖股权等监管措施,并将相关当事人列入保险业黑名单,限制其在保险业展开投资活动。

(二)着力整治公司治理乱象,提升治理机制有效性。

集中整治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因控制权争夺或重大利益分歧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决策机制缺乏制衡,形成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一言堂”的情形。

各保险机构要提升对公司治理理念的理解,培育优秀的公司治理文化,完善公司治理架构,明确职责和权力边界,严格落实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报告要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针对存有的问题实行整改。

银行违规问题总结汇报材料

银行违规问题总结汇报材料

银行违规问题总结汇报材料银行违规问题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在近期对银行违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此份报告。

以下是我对银行违规问题的总结和分析。

一、背景介绍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变革,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管理不善,银行违规问题屡见不鲜。

这些违规行为对银行的声誉、客户以及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银行违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银行违规问题的主要表现银行违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贷风险管理不规范银行在审批贷款时未充分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导致不良贷款风险增加。

同时,有的银行为了达到业绩指标,存在着放贷门槛过低、审批程序松懈等问题,加大了信贷风险。

2. 不当销售、推销产品一些银行员工为了提高推销业绩,向客户推销不适合其需求的产品,给客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银行销售员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信息,侵犯客户隐私。

3. 内部控制失效一些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薄弱,导致员工违规行为难以监管。

例如,员工滥用职权、挪用客户资金、虚报业绩等违规行为频发。

4. 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对银行的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一些银行未能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导致客户数据泄露。

5. 管理人员失职一些银行的管理人员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员工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给员工留下违规行为的空间,从而助长了员工的违规意识。

三、影响及应对措施银行违规行为对银行和金融体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威胁金融稳定银行违规行为加大了金融风险,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广泛的冲击。

2. 损害银行声誉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信誉和声誉对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违规行为的曝光将严重损害银行的声誉,并可能导致客户流失。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市场乱象整顿自查报告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市场乱象整顿自查报告

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金融市场乱象整顿自查报告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自查报告1.项目介绍本报告旨在对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进行自查,并总结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2.自查过程我们对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包括以下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市场乱象的情况;分析市场乱象的成因和影响;调查相关银行的整治措施和成效。

3.问题发现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市场乱象问题:不合规的银行业务操作,如违规销售理财产品、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行为;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如搞垄断、打压竞争对手等;客户信息保护不力,存在信息泄露等问题。

4.自查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业务操作合规;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加密存储,建立健全的安全措施。

5.成效评估通过自查和采取的措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银行业务操作合规率提高;消费者对银行业的信任度提升;市场竞争环境得到改善;客户信息保护水平提升。

6.后续计划为了进一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我们将继续努力,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制度和流程,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持续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保护客户信息。

7.结论本报告对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进行了自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问题。

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提高服务质量,保护客户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信用卡中心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考试题

信用卡中心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考试题

信用卡中心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考试题1. 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中明确重点整治8个方面22项要点。

A正确B错误2. 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重点围绕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三个方面开展。

A正确B错误3. 股东乱作为包括频繁变更或违规变更股权,或挪用银行资金进行股权交易和并购活动,或滥用权利损害商业银行、存款人、其他股东利益。

A正确B错误4. 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重点中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包含:不当销售、不当收费、不当输送利益三个方面。

A正确B错误5. 案件风险是银行业市场乱象最集中、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A正确B错误6. 我中心员工可以直接或变相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员工以优于其他同类客户条件获取本行贷款。

B错误7. 授信集中度管理不力,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等情形,超授权额度审批并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等行为,均为本次乱象整治要点。

A正确B错误8. 2018年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要点中,“违法违规展业”包含未经审批设立机构并展业、违规开展存贷业务、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三方面。

A正确B错误9. 我中心严禁员工内外勾结盗用、挪用、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

A正确B错误10. 我中心员工不能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充当资金掮客、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也不能利用职权违法违规对外担保。

A正确B错误11. 我中心严禁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违反国家规定索取、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A正确B错误12. 我中心严禁员工违法违规查询、获取、使用、泄露、出售客户信息或商业秘密,以谋取私利。

B错误13. 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目标是:使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大案要案高发频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使促进资金脱虚向实、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基础得到切实巩固。

A正确B错误14. 2018年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要点中,“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包含违规开展表外业务、违规开展合作业务等8个方面内容。

银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银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银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银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营销行为不规范在银行业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营销行为不规范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一些银行为了达到业绩指标,会采取过分激进的销售手段,如隐瞒风险、夸大收益等。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客户的权益,还对整个行业的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存款利率过低另一个问题是存款利率过低。

由于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储户的实际收益率较低,这不利于储蓄和财富积累。

此外,低利率也会导致一些资金流向高风险的投资渠道,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3. 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尽管有一些监管政策的出台,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导致一些银行可以逃避监管和规则,从而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银行业工作中的不足1. 客户服务质量不高银行业在客户服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些银行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客户可能需要长时间等待,更难接触到真正的服务人员。

此外,一些简单的问题需要经过多次转接才能解决,给客户带来了困扰和不满。

2. 支付体系的安全性问题支付体系的安全性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银行需要更加重视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一些银行在防范支付风险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容易出现支付信息泄露、密码被盗等情况,给客户财产安全带来了风险。

3. 科技创新应用不足在科技创新方面,银行业的应用相对滞后。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但一些银行在应用新技术方面进展较慢,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提高工作效率。

4.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另一个不足是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一些银行存在员工素质培训不足、内部流程不够透明、风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风险控制。

这些问题需要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解决银行业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的措施1. 强化监管机构的角色为解决银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管和监察,确保各类营销行为符合法规和道德准则。

银行违规行为

银行违规行为

银行违规行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中介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的配置。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银行违规行为的层出不穷。

银行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也对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银行违规行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银行违规行为的表现形式银行违规行为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下列举了其中一些常见的情况:1. 利率操纵:某些银行通过操纵市场利率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他们可能会与其他银行勾结,以人为方式影响利率,从而牟取暴利。

2. 不当销售行为:一些银行在销售金融产品时,存在向客户隐瞒风险、误导宣传等不当行为。

他们可能会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对客户进行欺诈行为。

3. 内幕交易:有些银行内部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获取非法利益。

他们可能会通过泄露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等手段来实施内幕交易。

4. 风险控制不力:银行应该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但一些银行在此方面存在不足。

他们可能忽视风险管理,造成资产质量下降、经营困难等问题。

上述情况只是银行违规行为的一部分,实际情况还存在其他形式和表现。

银行违规行为的发生不仅涉及个别机构的问题,还反映出金融监管的不完善和银行内部管理的不规范。

二、银行违规行为的危害1. 损害客户利益:银行违规行为往往会导致客户利益受损。

例如,隐藏产品风险的销售行为可能使客户承担无法承受的亏损。

2. 损害金融系统稳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能会对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威胁。

例如,利率操纵可能导致市场失真,影响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3. 扰乱市场秩序:银行违规行为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扰乱市场秩序。

例如,内幕交易会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4. 影响金融监管形象:银行违规行为的频发给金融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对金融监管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可能削弱监管部门的威信,影响其有效发挥监管职能。

三、解决银行违规行为的对策要解决银行违规行为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监管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改善监管机制,确保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和制止银行违规行为。

银监会“三三四十”大检查收官查出问题近6万个涉及资金17万亿

银监会“三三四十”大检查收官查出问题近6万个涉及资金17万亿

银监会“三三四十”大检查收官:查出问题近6万个波及资本万亿“CFIC导读:在防风险、强看管的背景下,银监会于2017年3月底启动大张旗鼓的“三违犯、三套利、四不妥、十乱象”收官,查出问题万个,波及金额万亿元。

”在防风险、强看管的背景下,银监会于2017年3月底启动大张旗鼓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妥、十乱象”收官,查出问题万个,波及金额万亿元。

所谓“三违犯”,是指违犯金融法律、违犯看管规则、违犯内部规章;“三套利”,是指看管套利、空转套利、关系套利;“四不妥”,是指不妥创新、不妥交易、不妥激励、不妥收费。

银监会从3月底陆续下发这些内容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45号文、46号文及53号文),展开银行业全系统大检查,被称作“三三四”。

“十大乱象”则来自于《对于集中展开银行业市场乱象整顿工作的通知》(5号文),包含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勤政风险、看管行为、内外勾通违纪、非法金融活动这十大乱象。

值得注意的是,“三三四”的系列动作早在2016年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已经部署完成,多是2014年终启动的“两增强、两截止”(“增强内部管控、增强外面监察,截止违规经营、截止违纪犯法)及“回头看”等银监会例行检查的延长。

2017年3月初,银监会换帅,原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回北京接棒尚福林,今后整顿金融乱象力度空前,并很快推出治理十大乱象的行动。

据财新记者认识,郭树清在上任伊始即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市场乱象的严重性,实事求是反应问题,决不可以搪塞了事走过场。

总结专项治理状况,银监会数据显示,各级看管机构分别检查发现“三违犯”问题11534个,波及金额万亿元;发现“三套利”问题4060个,波及金额万亿元;发现“四不妥”问题万个,波及业务金额万亿元;发现“十乱象”问题万个,波及金额万亿元。

银监会党委决定,在2018年进一步深入整顿银行业市场乱象。

正如郭树清此前所言,“整个趋向是金融看管会愈来愈严,严格履行法律、严格履行法例、严格履行纪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形式
一、股权和对外投资方面
(一)股东。

初始入股或增资扩股时不符合规定资质条件;未经批准持有股权,或行使股东权利;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自有资金要求,或入股资金未真实足额到位;未经批准超过规定比例持股,或抽逃资本金等。

(二)股权。

自然人之间、公司或事业法人之间、自然人与公司或事业法人之间代持股份;频繁变更股权,股东行为短期化,或借机牟利等。

(三)对外投资。

违规对外投资;违法持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为大股东融资进行对外投资;以贷款、理财、信托计划等形式为实际关联方提供资金用于股权投资或兼并重组等。

(四)员工持股。

违规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变相为员工代持股份;为员工持股提供杠杆配资等。

二、机构及高管方面
(一)机构设置。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网点,包括异地事业部、业务部、管理部和业务中心、客户中心及其分部、分中心;未经批准设立境内外代表处、办事处;分支机构或专营机构超法定范围开展业务等。

(二)分支及附属机构管理。

超范围授权分支机构开展票据、
同业、对外签署合同等表内外业务;向关联方提供授信或担保、转移资产、利益输送;集团对附属机构的机构设置未进行统一管理;未将境内外全部附属机构按照监管要求纳入综合并表管理等。

(三)从业资质。

董事、各级高管人员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或未经监管部门核准任职资格而履职;风险总监、合规总监、内审及财务负责人未取得任职资格而履职等。

三、规章制度方面
(一)公司治理。

公司章程在机构新设或修订时,未报监管部门批准;两会一层工作规则和制度不科学不完备;未按照法律规章建立党委会、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与有效协调的规则;党委会审议重大事项流于形式,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不健全等。

(二)绩效考评。

董事会未建立有效制度,确定科学合理的年度经营计划;经营层对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附属机构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不适应实际,不符合监管要求;监事会未对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行监督;分支机构、事业部、利润中心的绩效考评规则不科学,实行简单的层层加码、人人加压分派任务指标等。

(三)风险管控。

内部授权、授信制度未充分体现分支机构、不同业务的差异性;并表管理制度无法确保会计并表、业务并表、风险并表、信息系统并表、数据并表等。

(四)员工行为准则。

未制定员工管理办法和员工行为准则,或虽有制度规定但未严格执行;制定的员工行为准则未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操守规定不严谨,合规导向不明确,不利于稳健经营和风险防控等。

四、业务方面
(一)超业务范围经营。

超授权开展资产业务,违规开展业务创新,违规授信放贷或投资,包括不符合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规定以及尽职调查不真实等。

(二)账户管理不严格。

未严格按规定及要求开立账户;出租账户给市场中介公司进行票据买卖等业务,定期收取固定费用;外包业务,为非本机构员工设立业务部门,实行收益分成。

搭便车,不独立开展尽职调查,跟着其他机构放贷等。

(三)不同性质业务界限不清。

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划分没有遵循严格统一标准,存在故意模糊界限、随意腾挪以逃避监管的行为;自营业务和代客业务统一核算,未设置风险隔离;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存在交叉销售;同业往来改变正常性质,机构之间进行大额、频繁负债、理财、信贷业务,产品结构复杂,投机性强等。

(四)虚假业务。

虚存虚贷、虚假转让、虚假交易、虚假报表,包括存贷款冲时点、资产规模鼓肚子、资产转让附回购协议、抽屉合同、对倒互转,或在不合规定的交易场所转让资产;资产质量分类不准确,或人为调整分类掩盖不良等。

五、产品方面
(一)拉长或叠加。

将传统金融产品“香肠式”拉长,发放贷款后要求一部分转为存款,作为全额保证,开出等额承兑汇票;贷款转存定期存单后,质押发放贷款。

将资管产品“套娃式”叠加,无法识别底层资产,无法判断最终债务人的偿债能力等。

(二)不当销售。

未进行投资者适当性测试而销售产品;将公募产品与私募产品统一营销和管理,将私募产品销售给大众投资者;私售“飞单”,私自推介销售未经审批的产品;代销其他机构产品而没有清楚说明,使客户误认为是本银行产品;允许其他机构或个体经营人员进入银行场所营销产品;开展强制性捆绑、搭售产品;销售非保本理财时,承诺回报、虚假宣传、掩饰风险、误导客户等。

(三)乱拉存款。

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甚至欺骗、行贿、其他方面利益交换和远期利益输送等方式获取存款。

要重点整治针对公共机构和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六、人员行为方面
(一)关系人员。

未实行基本的任职回避和业务回避;与亲友任职机构发生有可能影响公平公正交易而没有主动报告说明;区域性机构以优惠条件录用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家属子女;机构之间以低于同等条件相互接纳家属或子女就业;以低于同等条件,招收或调入客户的亲属或子女;存在完全“吃空额”或变相“吃空额”问题,或给予关系人员显失公允的薪酬福利待遇等。

(二)辞退员工。

员工假借本机构名义谋私利而形成风险,在客户要求赔偿但责任未分清的情况下,辞退员工,声明其行为与本机构无关;出现案件或风险事件后,未进行内部问责和监管问责,先行辞退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等。

(三)非正常流动。

高管、中层、基层人员大批量同时期流动,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失效等。

七、行业廉洁风险方面
(一)业务经营。

不执行法律法规或内部规章要求,开展业务经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好处。

包括在信贷审批、资金拆借机构资质、担保公司准入等环节设租寻租;发放贷款直接或间接用于承接本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出现风险的贷款;同业市场交易报价与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不匹配;利用所在机构信用为他人借贷提供担保或协助用款人从其他机构获得融资等。

(二)招标投标。

重大项目采购及业务外包未按照规定程序招标、投标。

金融机构要求客户接受指定会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的服务,作为开展业务的前置条件等。

(三)市场营销。

业务经营和产品营销过程中,为大众客户提供现金或非现金好处;对大客户、大企业、大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变相商业贿赂;违规与非法中介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代销不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发行的产品等。

(四)资产处置。

低估资产价值,贱卖资产谋取私利;将正常和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资产一起打包处置;未尽职催收债务,核
销贷款;附带回购协议打包处置不良资产;不良处置弄虚作假,利用空壳公司或设立其他平台与关联账户融资承接不良贷款等。

(五)泄露信息。

银行业金融机构员工泄露本行商业秘密或客户信息,谋取私利等。

八、监管履职方面
(一)持续监管不力。

机构筹建尽职调查不到位,数据不真实;超权限审批机构网点、业务范围和董事、高管资格;未按照规定标准实施监管评级,人为抬高或降低机构年度评级;现场检查不尽责,对违法违规机构和人员不问责,准入限制低于法律法规要求等。

(二)监管行为不规范。

未按照要求简政放权;权利下放后,又以规划、总结报告等形式实质性上收;将本不该审批的事项,以事前或事后报备的形式进行实质性审批;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不健全,或者随意实施等。

(三)滥用职权。

利用监管职权,未履行必要手续,直接安排本机构人员到监管对象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介绍关系人与被监管对象开展业务;安排关系人到被监管机构工作;离职到被监管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原有工作关系谋求监管机构取消或放松监管要求以及其他特殊照顾等。

九、内外勾结违法方面
(一)监管部门与被监管机构。

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意接受被监管单位提供的虚假文件、证明资料、未审计的财务报告,进
行市场准入审批;向当事人或关系人泄露现场检查、案件核查信息。

(二)金融机构与其客户。

未尽职调查接受壳公司贷款、关联方融资、重复抵押、违规担保;办理权属证书不真实、抵质押行为不合法、账实不相符的抵质押业务;私刻、盗用印章为客户办理开户、支付、存贷款业务或账外经营;超出授权额度审批信贷、债券交易以及其他业务交易报价等。

十、涉及非法金融活动方面
(一)非法集资。

银行业从业人员利用机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银行业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银行为非法集资组织者提供资金、开户、支付等服务;监管部门未及时向地方政府报告监测到的非法集资情况等。

(二)地下钱庄。

未及时监控和发现异常账户;银行境外分支机构为非法移民提供金融服务等。

(三)无照乱办金融。

银行业从业人员违规让他人在营业场所开展非法金融业务;未经批准开展跨业、跨境业务经营;对非法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办理银行业务打击、取缔不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