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试验.ppt

合集下载

实训七凝集试验.

实训七凝集试验.
项目六 免疫诊断
实训七 凝集试验
项目六 免疫诊断---凝集试验
主要内容
• 目的要求 • 仪器及材料 • 方法与步骤
• 结果判定 • 注意事项
项目六 免疫诊断---凝集试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平板凝集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判定。明确 凝集试验在生产中的应用。
项目六 免疫诊断---凝集试验
二、仪器及材料
生理盐水、玻璃板、微量移液器(带吸头)、羊待 检血清、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布鲁 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牙 签等。
项目六 免疫诊断---凝集试验
六、布置作业
• 掌握凝集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 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六 验
五、注意事项
• 抗原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出现污染或有摇不散的凝块时不 得使用。
• 待检血清必须新鲜,无明显的蛋白凝块,无溶血和腐败气 味。
• 抗原和血清应在室温中放置30~60分钟后,再进行试验。 • 失效或废弃的试剂、包装物及血清等应无害化处理。
项目六 免疫诊断---凝集试验
三、方法与步骤
• 取一洁净的玻板,在上面划出4cm2的若干小格,分 别标记待检血清号。
• 取待检血清0.03ml加入相应小格,然后依次滴加抗 原0.03ml与其相混合,同时做阴性和阳性对照。
项目六 免疫诊断---凝集试验
四、结果判定
4分钟内观察结果,每份血清在规定时间内出现凝 集反应者判为阳性,未出现凝集反应者为阴性。

肺炎支原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ppt课件

肺炎支原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ppt课件
特异性IgA的免疫反应与IgM类似,但其在成年人尤 其是老年人中的反应水平更高
肺炎支原体的血清学试验(一)
冷凝集试验:冷凝集素是对Mp最早的体液反应,50% 的病人在Mp感染第2周时的滴度可达到1:32以上,而6 周内即降至感染前的水平。冷凝集试验虽然简便、快 速,但它不是针对Mp的特异性试验,多种其他微生物 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克雷伯菌)和自 身免疫性疾病时冷凝集素滴度均可升高。同时,该试 验的敏感性也只有50~60%,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其敏 感性则更差
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很多,单凭临床症状和影象 学检查不能明确区分Mp和其它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因此 实验室检测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实验检查
白细胞计数(25%升高);血沉(30%升高);痰液检查 (无革兰阴性菌);肝肾功能(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异常) 培养
根据临床上的情况,咽拭子、痰液、胸水、肺活检组织 等均可用于培养。应注意床边接种及使用运送培养基(SP4 肉汤)。培养需要营养要求很高的专用选择性培养基,耗时 长(3~5周)且敏感性一般 • 血清学试验
对仅有上呼吸道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不需要进行 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肺炎虽然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仍应进行抗生素 治疗以缩短病程并减少其传染性
在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未完全确定时,可以采取一 些经验用药,对Mp有效的药物也能覆盖一些其他病 原体(非病毒类)
Mp特异性的IgM抗体在发病后不久即可出现升高, 1~4周内达到峰值,然后在几个月内逐渐下降到没有 临床意义的水平。急性感染后IgM的持续时间在不同 个体中差异较大。儿童的IgM反应一般强于成人,约 50%的成人患者无法在Mp感染后测到IgM的升高
IgG的出现时间晚于IgM,5周左右达到峰值,上升 速度较慢且在体内的持续时间较长(4年左右),但 在感染数月后就会下降到较低水平。有些儿童无法 测得明显的IgG反应

凝集反应PPT

凝集反应PPT

1
2
345
67
阴性对照
步骤:
④每管内都加鸡红细胞0.5ml ⑤混匀后放入恒温箱内1.5h,观察结果
1
2
3
4
567
阴性对照
血清稀释倍数:
1:20 1:40 1:40 1:80
1:80 1:160 1:320 1:640 1:160 1:320 1:640 1:1280
方 法:
①拿出七只试管标号; ②用玻璃吸管在每管内都加生理盐水0.5mL;
实验内容
一、试管凝集实验(半定量) 二、玻片检测实验(定性)
实验目的
掌握: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抗体 效价的判定 熟悉:血型检测方法 了解:凝集反应的应用
一、试管凝集试验
抗原、抗体在试管中反应故名试管凝集 试验,帮助诊断疾病兔细。抗胞鸡抗红体 原鸡理红:细取胞 待检血清倍比稀释后,加入某种 己知抗原,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 抗体效价。属于半定量试验。 抗体效价的判定:产生明显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方法。 原理:用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抗原 如菌液或红细胞悬液各加一滴在玻片上混匀,数分 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出现颗粒凝集的为 阳性反应。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得到 的菌种的诊断或分型,还用于红细胞血型的鉴定。
实验器材:
• 酒精、消毒棉棒、采血针、双凹玻片、记号笔、 牙签、废物缸; • ABO、Rh血型诊断试剂。
实验方法:
抗A
抗B
抗D
结果判定:
• 若在玻片凹孔中出现凝集反 应,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团, 即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 状凝集块浮起;
• 若无凝集反应出现,红细胞 散在均匀分布于诊断血清中;

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
发展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在操作简便性、特异性、 敏感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布鲁氏菌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试验材料与步骤
试验材料
布鲁氏菌抗原
搅拌棒 试管
试验血清 抗凝剂
试验步骤
1. 将抗凝剂与试验血清混 合,制备待测血清。
3. 用搅拌棒充分搅拌,使 血清和抗原充分混合。
试验应用
01
02
03
诊断布鲁氏菌病
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 布鲁氏菌抗体,用于诊断 布鲁氏菌病。
监测动物感染情况
对动物进行布鲁氏菌抗体 检测,了解动物感染情况, 评估疾病控制效果。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检测人群中布鲁氏菌 抗体阳性率,了解疾病流 行情况,为防控措施制定 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血清标本采集
采集血清时,应确保血 液自然凝固,避免溶血
实验安全与防护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 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口罩、手套等, 以降低感染风险。
废弃物处理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 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微生 物的传播。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可疑
表示受检血清中存在低滴度的布 鲁氏菌抗体,需要进一步确认。
案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A出现持续高热、多汗、关节疼痛等症状,经过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 ,结果为阳性,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经过及时治疗,患者A康复。
病例二
患者B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经过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排 除布鲁氏菌病的可能性。患者B按普通感冒进行治疗,症状逐渐缓解。
该准则规定了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应当遵守的通用规则,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第十章 凝集试验

第十章 凝集试验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indirect 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载体 可溶性抗原 致敏
用特异性抗 原致敏载体, 检测标本中 的相应抗体 的方法。
待测抗体
致 敏 颗 粒
NS
凝 集 颗 粒
已知抗体
载体

致敏
致 敏 颗

用特异性抗 体致敏载体, 检测标本中 的相应抗原 的方法。
• 将标本进行一系 列对比稀释后反 应,以出现阳性 反应的最高稀释 度为效价(滴度)
第一节 直接凝集技术
(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
•直接凝集试验:细胞性抗原在有电解质的
参与下,直接与相应抗体结 合出现的凝集现象。
•凝集原(agglutinogen):凝集反应中的抗原。
•凝集素(agglutinin):凝集参与反应的抗体
三、间接血凝试验(被动血凝试验)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 原理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操作步骤
吸附人的“O”型血红细胞 或绵羊或家兔的红细胞,
•方法评价: 敏感性较强、
制成致敏血红细胞,与相应
简便、快速、
抗体(或抗原)作用,在
成本低廉
适宜电解质参与下,出现 红细胞凝集现象。
直接与待测标本中相
RBC稳定、均一性好
应抗体(或抗原)发 2.与抗原结合的能力
生凝集反应。
及凝集性能不如RBC
年 五、间接凝集试验的应用
1. 抗体的检测
①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②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抗体的检测 ③变态反应患者的抗体的检测
2. 抗原的检测

凝集试验

凝集试验


2.3 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胰蛋白胨20克
氯化钠 蒸馏水
葡萄糖
5克
10克
20克
琼脂
1000毫升
先把琼脂放在蒸馏水中加热熔化,然后将上 述其余各成分加入熔化,用纱布脱脂棉过滤, 调pH6.8 ~ 7.0,分装,13磅高压30分钟备用。

二、防止与个人防护 1 防止经皮肤感染、粘膜感染和呼吸道 感染
结果分析:共检样品多少,其中阳性多少,可疑多少,阴性多少 备 注(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使用试剂厂家及批号 检验人员: 复核人: 年 月 日
试管凝集反应试验原始结果记录表
稀 释 度 编号 1 2 3 1 2 3 阳性 对照 阴性 对照
1:50
1:100
1:200
1:400
4 5
# -
# -
# -
# -
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牛)
1 血清稀 释度
0.5% 石 炭酸生 理盐水 被检血 清或阳 阴性血 清对照 总 量 加抗原 (1:20)
2 1:100
3 1:200
4 1:400
5 1:800
-
n
1:50
1.2
0.5
0.75
0.5
0.5
0.5
0.5
弃去 0.5
0.05
弃去 0.25
0.5
0.5
0.5


3.2.3.8 将0.5ml 20倍稀释的抗原加入已 稀释好的各血清管中,并振摇均匀,羊 和猪的血清稀释则依次变为1:25 ; 1:50 ; 1:100和1:200,牛、马和骆驼的血清稀释 度则依次变为1:50 ; 1:100;1:200和1:400。 大规模检疫时也可只用2个稀释度,即牛、 马、骆驼用1:50 和1:100,猪、山羊、绵 羊和狗用1:25 和1:50 。

免疫学实验课件:实验二直接凝集试验

免疫学实验课件:实验二直接凝集试验
实验二 凝集试验
一、目的要求
理解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 掌握玻片凝集反应的操作技术与结果
判定; 掌握试管凝集反应的操作技术与结果
判定。
二、凝集反应的原理
通常,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悬液中带弱负电荷, 在悬 液中相互排斥而呈均匀的分散状态。 凝集试验的发生分两阶段,当特异抗体与相应抗原颗粒相遇时, 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 静电排斥力。第二步在电解质的参与下进一步中和复合物外层 的电荷,从而聚集成较大的凝集块。
凝集反应的类型
两大类
玻片法:定性 直接凝集试验
试管法:定量
间接凝集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碳素凝集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三、实验材料
1. 玻板凝集试验
(1)玻片、移液枪、牙签等; (2)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 (3)待被检血清
2. 试管凝集试验
(1)试管(1 ㎝×8 ㎝ )、试管架、恒温箱、各规格移液枪等; (2)布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及布氏杆菌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3)待被检血清; (4)灭菌0.5%石碳酸生理盐水。
四、操作方法
1. 玻板凝集试验
(1)在洁净玻片上,各加15-20ul布氏杆菌阳性血清、阴性 血清、待检血清与生理盐水。
(2)加入布氏杆菌平板抗原15-20ul,滴在血清附近,不 与血清接触。用牙签将血清与抗原混匀,轻轻摇动玻板使 液滴呈旋状运动。
阴性血清(ຫໍສະໝຸດ )结果判定:待检 阳性 血清 血清
• 出现颗粒状或块状凝集者为阳性反应;
• 未出现凝集者为阴性反应。
生理盐水
2. 试管凝集试验
(1)取试管八支,按下表加入生理盐水; (2)取布氏杆菌血清进行梯度稀释; (3)加入布氏杆菌检测抗原; (4)充分20.35混匀,置37℃ 温箱24小时。

课件:直接凝集试验

课件:直接凝集试验
实验一 直接凝集反应
一、试管凝集试验
1.实验目的
• 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和条件。 • 学习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与观察结果的方法,了
解其临床意义。 • 掌握血清凝集效价的定义。
2.实验原理
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与一定 比例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 集现象,即凝试验敏感性不高,特异性受检抗原不稳 定、易自凝的影响,如果电解质浓度和pH不适当, 也可引起非特异性凝集,出现假阳性。
6.临床应用
• 主要用已知抗原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某种特异性 抗体及其含量(效价),以辅助临床诊断疾病或 流行病学研究,如肥达反应。
• 肥达反应抗伤寒沙门菌H凝集价>160才有诊断价 值。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 更有意义。
• 3)1号管加入0.1ml待测血清,混匀,吸取0.5ml混 合液加入2号管,混匀,再吸取0.5ml混合液加入第 3管,依次类推至第6管,弃去0.5ml混合液,第7管 不加。
• 4)各管加入0.5ml已知抗原(伤寒沙门菌H抗原)。
• 5)混匀,37℃孵育4h。
• 6)观察每支试管内抗原的凝集程度,判断待测血 清中抗体的效价。
0.1 0.9
5.结果判断
• 凝集分五级:
– ++++ (100%)抗原全部凝集,液体澄清, 有大片凝集块
– +++ (75%) 大部分凝集,轻度混浊,凝 集块较小
– ++ (50%) 部分凝集,较混浊,凝集块 小
–+
仅少量凝集,液体混浊
–-
不凝集,液体浊度与对照管相

• 待测血清抗体的效价——出现明显凝集 (++)的血清最高稀释度。
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抗体在试管内直接结合而出 现的凝集现象称为试管凝集试验,该方法多用于 半定量试验。

免疫05 第五章 免疫凝集试验

免疫05 第五章 免疫凝集试验

本章小结
免疫凝集试验是指颗粒性抗原或覆盖了可溶性抗原(或 抗体)的致敏载体颗粒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后,在适 宜的电解质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包括直接免疫 凝集试验、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等。
根据载体不同有多种试验类型,如协同免疫凝集试验、 间接免疫血凝试验、胶乳颗粒凝集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炭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等。Coombs试验 也是临床常用的免疫凝集试验之一。
二、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的临床应用
抗原的检测: 用于原体可溶性抗原的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原,细菌、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的抗原鉴定和细菌可溶 性产物如外毒素等。 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成分:如尿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纤 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成分等。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的临床应用
抗体的检测: 用于检测细菌、病毒、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后产生 的抗体:如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溶血素O、梅毒螺 旋体抗体等。 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 DNA抗体和抗甲状腺蛋白抗体等。 用于超敏反应患者的抗体测定:如青霉素抗体、某些 花粉抗体等。
(一)正向间接免疫凝集试验:测抗体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的类型
(二)反向间接免疫凝集试验:测抗原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的类型
(三)间接免疫凝集抑制试验:可测抗原,也可测抗体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的类型
(四)协同免疫凝集试验:测抗原,原理与反 向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相似。
所用载体是细胞壁含有A蛋白(SPA)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SPA具有与IgG(IgG3除外)的Fc段结合 的特性。
免疫凝集试验可作定性检测,也可进行半定量检测。 适当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可保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检 测结果的可靠性。
Thank you !

55.2间接凝集试验PPT

55.2间接凝集试验PPT
间接凝集试验定义
可溶性抗原
Y +
电解质
(致敏载体)
(抗体)
凝集原
凝集素
(肉眼可见)
间接凝集反应
致敏载体
+
可溶性抗原
载体
致敏载体
间接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验的类型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Ag 载体
Ab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Ab 载体
Ag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在-20℃可保存1年以上; 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
间接血凝试验
Y
Y
Y
+Y
致敏红细胞
抗体
Y
凝集
思考题
间接血凝试验与协同凝集试验有何异同点?

正向: Ag 载体 + Ab
Ag

反向: Ab 载体 + Ag
Ab
A
?Ag
Ab
B
无Ag Ab
抗原致敏颗粒
Ag--Ab
不凝集(+)
+
抗原致敏颗粒
凝集(-)
游离抗体
协同凝集反应
Ab
金葡菌
查 Ag
SPA
?Ag 脑膜炎球菌
流脑抗体
抗体致敏金葡菌
凝集 (+)
醛化的红细胞特点
耐热,能耐60℃加热; 可反复冻融不破碎,在2-8℃可保存3-6个月,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立克次体凝集试验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立克次体凝集试验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临床意义:
常不出现凝集现象。复发性斑疹伤寒患者 阳性率仅20%。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于 病程第1周末阳性率仅30%,第2周末为63%, 第3周末达87%,效价可达l∶80~l∶640, 偶有l∶l280阳性者,第4周开始下降, 8~9周多转为阴性。变形杆菌OX19凝集效 价在1∶80以上可协助诊断,
相关检查: 立克次体补体结合试验。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相关症状: 伤寒面容。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相关疾病: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立克次体病、立 氏立克次体斑疹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斑 疹热、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立克次体 痘。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Leabharlann 凝集试验 >>>
临床意义:
但少数患者始终阴性,必要时可做动物接 种进行诊断。各种立克次体感染患者的血 清与变形杆菌OXl9、OX2、OXK株所产生的 凝集反应不同,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指标之 一(表1)。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正常值: <1∶40。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医学检验·各论 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简介:
1961年Weil-Felix发现变形杆菌OX19 与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矶山斑 疹伤寒病原体有共同抗原;OXK与恙虫病病 原体有共同抗原,可以用变形杆菌OX19菌 液代替普氏立克次体作血清学试验,用于 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同时以3种菌液做 外斐反应,用于鉴别诊断立克次体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定量试验 简便、快速 敏感度低 可有假阳性
临床应用:
肥达试验 外斐试验 Wright test:布鲁菌病 交叉配血试验
二、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表面, 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在电解质的作 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Titer
64 8
512 <2 32 128 32
4
血凝试验强度
胶乳凝集试验
一种以聚苯乙烯胶乳为载体颗粒的间接凝集反 应。
通过物理吸附、化学交联的方式结合蛋白质抗 原/抗体
分为试管法和玻片法
胶乳为人工合成的载体,性能比红细胞稳定, 均一性好,但与蛋白质结合能力以及聚集性能 不如红细胞,因此作为间接凝集反应,胶乳凝 集的敏感度不及血凝试验。
可分为四类: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 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协同凝集反应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用抗原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相应抗体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载体颗粒
可溶性抗原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用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相 应的抗原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载体颗粒
抗体
可溶性抗原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诊断试剂为抗原致敏载体和相应的抗体, 用以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 同的抗原,先将标本与抗体反应,再加 入致敏抗原,若出现凝集,说明标本中 不存在相同的抗原,如凝集抑制,说明 存在相同的抗原。
凝集试验
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是指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或 附着在载体上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 适量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 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参加反应的抗原称为 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 凝集反应是经典的血清学反应,使用历史悠久 并一直沿用至今。 1896年, Widal——诊断伤寒病; 1900年,Landsteriner——发现人类血型并 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抗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利用抗球 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 原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使红细胞凝集,是检测 标本不完全抗体的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分为两种方法: 直接Coombs试验 间接Coombs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
检测标本中结合到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 抗体
一、直接凝集反应
原理: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 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常用的凝集反应有玻片法和试管法
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 凝集素
玻片凝集试验
方法评价: 定性试验,简便和快速,敏感度低 临床应用: 菌种鉴定、血清学分型、血型鉴定
+
试管凝集反应
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评价:
结果: RBC沉积孔底,集中于一圆点为阴性 RBC凝集,分布孔底周围,可根据凝集程度判 断阳性反应的强弱,以++为滴度终点
Patient
1 2 3 4 5 6 7 8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Pos. Neg.
凝集反应的特点
凝集反应的发生人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速 2、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阶段,反应较慢
实际上这两个阶段是难以严格区分的, 所需的时间也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
凝集反应的原理
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悬液中带弱负电 荷,周围吸引一层与之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 面又排列一层松散的负离子层,构成一个双层 离子云。在松散层内界和外界之间的电位差形 成Z电位。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愈大,Z电位也就 愈大。Z电位使颗粒相互排斥。当特异抗体与 相应抗原颗粒互补结合时,抗体的交联作用克 服了抗原颗粒表面的Z电位,而使颗粒聚集在 一起。
凝 ①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
集 反 ②出现可见的颗粒凝集




负抗电原荷
负离子层
负抗电㈠原荷
正离子
凝集试验按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直接凝集试验 二、间接凝集试验 其中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球蛋白参 与的凝集试验是两种特殊的凝集反应。
方法学评价
凝集试验是一个定性的检测方法,也可 进行半定量检测,操作简单,敏感度高, 临床上应用广泛。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双功能抗体: 1、抗人O型红细胞抗体:能与各种血型的红细胞结合, 但不引起凝集反应 2、待测抗原特异性抗体
待测标本:全血 1、未经致敏的红细胞与抗人O型红细胞抗体结合 2、待测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应用:HIV、HBV等检测,敏感度与间接血凝试验相仿
双功能抗体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一)
醛化的红细胞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能 力,能耐60℃加热,可长期保存不溶血。
致敏 致敏用的抗原/抗体要求纯度高,并有良好的免 疫活性
直接法:低PH、低离子强度下,醛化红细胞直 接吸附。
间接法:需用偶联剂将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结合 到红细胞上。
血凝试验 可在微量滴板或试管中进行,将倍比稀释的标 本滴一滴到板孔中,同时设一空白孔,再滴入 一滴0.5%致敏RBC悬液,混匀,室温静置1-2h.
三、胶乳凝集试验
明胶凝集试验
将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吸附于粉红色明胶颗粒 上,当致敏颗粒与样品血清作用时,若血清含 有抗病毒抗体则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粉红色凝集
间接凝集反应的应用
抗原的检测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可溶性 抗原,也可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成分。
抗体的检测 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双功能抗
抗球蛋白试验
IgM类抗体:分子量大,在凝集反应中能 与两个或以上相应的抗原牢固的结合, 起到桥接作用,发生可见的反应。
IgG类抗体:分子量小,在凝集反应中能 与一个相应的抗原牢固的结合,不能很 好的起到桥联作用,在一般条件下不出 现可见反应,故又称不完全抗体。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待检样品
凝集
待检样品
凝集抑制
协同凝集反应
抗体致敏载体,载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 蛋白(SPA)
SPA具有与IgG的Fc段结合的特性。
间接血凝试验
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
载体 常用的有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人O 型红细胞。新鲜红细胞吸附蛋白质抗原/ 抗体能力较差,不耐热,易变脆、溶血, 保存时间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