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第一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1《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追寻文明的足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特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认识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艺术品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明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追寻文明的足迹,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文明时期的特点。
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文明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域的文明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史前时期、古代文明、中世纪、近现代等阶段。
3. 作品欣赏:展示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艺术品等,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讨论,感受文明的艺术魅力。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文明时期进行深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展示海报。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六、板书设计1. 追寻文明的足迹2. 副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3. 正文: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和艺术品、学生合作研究等。
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明时期,深入了解其特点,完成一篇研究报告。
2. 学生绘制一幅描绘文明时期的建筑或艺术品的画作,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表现力强。
(完整版)《追寻文明的足迹》参考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参考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追寻文明的足迹》是“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课内容。
它是继第11册《神州风采》——有关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课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次专题欣赏活动。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智慧和壮举,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本课的编辑指导思想。
在本课学习中,需要师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解答教材中的学习问题。
鉴于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有限,建议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同学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1)知道什么叫文化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文化遗产。
(2)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应会:(1)能够收集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初步认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
(2)能够运用美术知识制作宣传栏,传播世界文化遗产知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方法。
(2)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接纳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通过资料阅读、课上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文化遗产,较细致地了解2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
(2)能够从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审美价值、社会影响、经典特征等方面,介绍2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
难点:有步骤、有层次地介绍2处~3处文化遗产。
二、教学设计参考(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以自主学习为主)设计课前学习卡:1. 你所关注的建筑或雕塑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属于哪个洲?试着在地图上找到这个国家的位置。
2. 你知道它是哪一年建成的吗?离现在有多久呢?3. 从图片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4. 试着找找它的建筑或表现风格,与中国的有什么区别?通过大家分组自主学习,了解到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许多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全人类的财富。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设计)
2.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的尊重与理解。
3.空间感知:让学生掌握古代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对世界地理分布的认知能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追寻文明的足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的现代文明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文明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交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文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文明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最后,整体教学流程中,时间分配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可能过于详细地解释了一些概念,导致后面的实践活动时间略显紧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时间的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和消化知识。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讨论主题的理解。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比分析,认识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发展轨迹。
(2)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3)利用比较研究法,探讨不同文明的共性与个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全球观念,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鼓励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第1课:人类文明的起源1. 导入:介绍文明的定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2. 主体内容:讲述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文明起源。
3. 课堂讨论:分析这些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和各自的特点。
第2课:古代文明的繁荣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
2. 主体内容:讲解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文明的繁荣时期。
3. 课堂讨论:比较这些文明在繁荣时期的成就和差异。
第3课:文明的碰撞与融合1. 导入:介绍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及其影响。
2. 主体内容:分析古代文明之间的战争、贸易和文化交流。
3. 课堂讨论:探讨文明碰撞与融合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用。
第4课:中世纪文明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中世纪文明的特点。
2. 主体内容:讲述欧洲、伊斯兰世界和东亚的中世纪文明。
3. 课堂讨论:分析中世纪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第5课:近现代文明的发展1. 导入:介绍近现代文明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2. 主体内容:讲解近现代欧洲文明以及美洲、亚洲的文明发展。
3. 课堂讨论:探讨近现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发展轨迹。
2. 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文明案例,深入剖析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追寻文明的足迹》优秀教案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主要文明古国的起源、发展、衰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通过分析不同文明的特点,提高比较、归纳能力;(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发展规律;(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文明古国的风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历史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全球观念,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文明的起源1.1 古代埃及文明1.2 古代巴比伦文明1.3 古代印度文明1.4 古代中国文明1.5 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第二章:文明的扩张与交流2.1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2.2 罗马帝国的兴衰2.3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2.4 印度的孔雀王朝2.5 中国的秦汉时期第三章:文明的冲突与融合3.1 拜占庭帝国3.2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3.3 蒙古帝国的征服与交流3.4 西方的宗教改革3.5 中国的隋唐时期第四章:文明的重塑与转型4.1 欧洲的文艺复兴4.2 英国的工业革命4.3 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宪法制定4.4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4.5 中国的鸦片战争与近代化探索第五章: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挑战5.1 第二次工业革命5.2 两次世界大战5.3 冷战与两极格局5.4 第三次科技革命5.5 全球化与多元文明共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明古国的起源、发展、衰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挑战。
2. 教学难点:文明的发展规律;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全球化进程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新课标】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civilization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Briefly review the main topics covered in the class, including the basic concepts, components, and case studies of civilization.
Each group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for the assigned topic.
One representative from each group prepares to present the discussion results to the whole class.
Emphasize the value and role of civilization in real life or academic studie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further explore and apply civilization.
Assign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article or report about civiliz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learning outcomes.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明的定义与特征:学生需要理解文明的概念,掌握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机制。例如,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文明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文明的传承方式,如传统、文化、制度等。
(2)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学生需要了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哲学等方面的成就。例如,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四大发明等。
六年级美术下册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教案:六年级美术下册《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学会通过美术作品来感受和表达文明的足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美术作品来感受和表达文明的足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文明的足迹。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第一章:文明的起源1.1 人类文明的起源1.2 古代文明的代表作品第二章:古希腊文明2.1 古希腊艺术的特点2.2 古希腊文明的代表作品第三章:罗马文明3.1 罗马艺术的特点3.2 罗马文明的代表作品第四章:中世纪文明4.1 中世纪艺术的特点4.2 中世纪文明的代表作品第五章:文艺复兴5.1 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5.2 文艺复兴文明的代表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系列美术作品,让学生自由欣赏,感受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代表了哪个时期的文明?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分别介绍每个章节的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中世纪文明和文艺复兴。
2. 针对每个时期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明足迹。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每个时期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文明足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文明时期为题材,创作一幅表现文明足迹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2. 学生谈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文明的发展是不断积累和演进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代文明的代表: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2. 第二课:古代文明的成就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古代文明的衰落和灭亡原因3. 第三课:中世纪文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伊斯兰文明的兴起和发展4. 第四课: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和主要思想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及其影响5. 第五课:现代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对文明的影响现代文明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明的演进过程。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学生作业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文明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历史图片、视频、音频等。
3. 参考书籍:相关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书籍。
4.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和文化网站、在线视频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
3. 课程进度安排:第一课:文明的起源(2课时)第二课:古代文明的成就(2课时)第三课:中世纪文明(2课时)第四课: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2课时)第五课:现代文明的发展(2课时)剩余课时: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提问等活动。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设计和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设计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追寻文明的足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2.培养学生对世界各个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核心观点和细节。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2.世界各个古代文明的概况;3.课文中的重要细节。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了解和兴趣培养;2.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预测这节课将学什么。
2.阅读(15分钟)让学生在课文中阅读并找出关键信息,然后回答以下问题: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c.文章中提到了几个古代文明?它们分别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d.文章结尾的"我们是否能够走得更远?"是什么意思?3.梳理(10分钟)通过问答,让学生归纳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绘制思维导图或表格。
4.拓展(1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古代文明,并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小组成员合作收集信息,并以海报、PPT、口头报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5.总结(5分钟)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b.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你对古代文明有了更多的了解吗?d.你觉得我们是否能够走得更远?六、板书设计主要内容:-文化与文明-古代文明的贡献和特点主要细节:-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希腊文明:民主-古罗马文明:道路-古印度文明:文学-古中国文明:造纸术、指南针让我们走得更远!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阅读、梳理、拓展和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导入和阅读,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梳理和拓展,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各个古代文明的概况和特点,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研究能力。
整体上,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较好,但在拓展环节中,有的学生在信息收集和整理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提前预测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教案: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明的敬畏和赞美的情感;2. 培养学生对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等的基本认识;3.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和历史上的文明足迹,培养学生对文明的发展历程的探索能力;4. 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1. 文明的起源: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文明的起源;2. 文明的发展: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对文明的影响;3. 文明的传承:学问的传承、语言的传承、科技的传承等;4. 身边的文明足迹:学校、社区、城市等地方的文明建设和文明行为;5. 历史上的文明足迹:古代文明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发学生对文明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文明?文明与野蛮有什么区别?2. 列举一些你身边的文明行为,如尊敬师长、友好待人等,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二、知识点讲解和学习(20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学习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文明的起源;2. 讲解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对文明的影响和推动作用;3. 讲解学问的传承、语言的传承、科技的传承等对文明的继承作用。
三、实践探究(30分钟)1. 分组活动: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地方(学校、社区、城市等),探究其文明建设和文明行为,并列出相关的文明足迹;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所探究的地方的文明足迹,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评价。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文明足迹和相关知识点;2.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文明足迹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有何意义?五、延伸拓展(10分钟)1. 提醒学生观察身边和历史上的文明足迹,并进行记录;2.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探究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了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探究,发现了身边和历史上的文明足迹。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欣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不同文明时期的美术作品特点,如古埃及的壁画、古希腊的雕塑、古罗马的建筑等,以及中国美术史上秦汉、唐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成就。
-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表达出对文明足迹的个人理解和情际操作和图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并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针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作品风格的区分,教师可设计对比分析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各位艺术家的特点。
-在创作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文明足迹知识融入作品中,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突破创作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们去追寻文明的足迹,探索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和文化遗产。整体来看,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对文明遗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理论讲授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美术术语的理解和运用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释和演示这些概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反映文明足迹的作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明足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2. 中世纪文明:欧洲城堡、教堂建筑等。
3. 近现代文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
4. 当代文明: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等。
5. 中国文明:古代建筑、绘画、雕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特点和艺术成就。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不期的美术作品,感受文明的发展。
2. 讲解法:讲解重点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表达对文明的感悟。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美术作品图片。
2. 准备绘画、雕塑等创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与讲解:组织学生欣赏不期的美术作品,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文明的理解,思考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
4. 实践创作:让学生动手创作,表达对文明的感悟。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幅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成就和艺术特点。
第二章:古埃及文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埃及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古埃及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遗址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秦汉、唐宋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2. 西方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3. 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等。
4. 现代文明的发展: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全球化等。
5. 文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历史事件,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历史事件,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现代文明的发展。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文明和西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比较,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的背景和影响,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明、西方古代文明、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现代文明的发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明的发展过程。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文明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材,包括课文、阅读材料、图片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历史文物图片:收集相关的历史文物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明成果。
4.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生动地感受文明的发展历程。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历史事件。
2. 第二周: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历史事件。
《追寻文明的足迹》课件(人美版六一年级美术下册课件)
中国文明
总结词
悠久而连续的历史
详细描述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之一,具有连续性、包容性和创 新性,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
04
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古代贸易路线
01
02
03
古代丝绸之路
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 道,促进了商品、技术和 思想的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海上航行,开拓了新 的贸易路线,加强了沿海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艺术在文明中的作用
表达情感与思想
陶冶情操与提升审美
艺术作品能够深刻地表达人类的情感 和思想,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人们 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艺术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审 美水平,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 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激发创造力
艺术创作过程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 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推动科技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追寻文明的足迹》 课件(人美版六一年 级美术下册)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文明的定义与起源 • 世界主要文明 • 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 艺术在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课程简介
适用年级:六年级下册
课程名称:《追寻文明的足 迹》
01
02
03
教材版本:人美版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 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文明的起源
文明起源于古代农业社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的兴 起,人类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社群,进而产生了文明 。
古代文明的形成受到了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制度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古埃及文明依赖于尼罗河的灌溉,古希 腊文明则发源于爱琴海地区。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设计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设计2.每个学生根据书中的问题,查找最下边一行的图片资料。
生:(1)阿布辛拜勒神庙组:建造于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有什么特点?神庙前的四尊雕像是谁?(2)库库尔坎金字塔组:介绍库库尔坎金字塔所在地、建造的时间、艺术特色。
说一说埃及金字塔和库库尔坎金字塔两者从外形看有什么不同?(3)法隆寺组:法隆寺的建筑特点,它和中国传统的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奥林匹亚遗址组:介绍奥林匹亚遗址所在地、艺术特色。
《掷铁饼者》《竞技表演》表现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一、师生问好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看看老师手里拿得是什么?世界地图!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外出旅游去,好吗?二、故事导入、欣赏、分析拉斯科岩画师:先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1940年,在法国拉斯科地区,4个来自蒙蒂尼的法国少年,想去探究30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
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结果惊奇地发现在洞中的岩壁上画着数百个动物,经考古学家考察后发现,这是15 000年前原始人类艺术家的作品(出示拉斯科岩画)师:从画中你还能看出哪些内容?画面是以粗壮、雄浑的黑色线条勾勒出轮廓,表现出动物的体积感,使整体效果雄伟壮观。
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巨大的财富,地球上还有许多优秀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洋中,感受先人留给我们的辉煌文化----追寻文明的足迹三、小组交流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分小组对世界文明的足迹进行分头收集资料了,下面时间啊,我们就要展开我们的探秘之游了。
我们先到——A 阿布辛拜勒神庙组交流:欣赏非洲文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建筑和雕塑,简单了解非洲其他建筑——金字塔倾听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感悟拉斯科岩画不朽的艺术魅力,体会原始人类创作的艰辛,向学生渗透绘画和生活的关系。
了解古埃及阿1.阿布辛拜勒神庙。
(1)建造于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有什么特点?(幻灯片出示片)(2)神庙前的四尊雕像是谁?这组雕塑给你什么感受?(幻灯片出示图片)生:1(1)阿布辛拜勒神庙约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间,它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
追寻文明的足迹.正式版PPT文档
1953年5月,北京市政府又遵遁上面的指令开始拆除牌楼,同时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也在这个城市蔓延。
方式的成尝试。
阿布辛贝勒神殿深达60余米,最深处建 有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在内的四座神像,而在 每年2月21日(传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 及10月21日(传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 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洞内最深处,而且 会神奇的只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身上, 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 予的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 称作“太阳节”。后来因为阿斯旺水坝的兴 建,联合国决定将神庙切割并上移200米, 以避免神殿遭水淹没,不过因为无法如古埃 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阳光照进的时间 提前了一天。
整个洞窟的结构颇为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主洞、边 洞、后洞与联系三个部分的通道。其洞口由于地质 作用已经被封闭,洞窟被发现后才将洞口重新清理 了出来。洞内总共有近一千五百个岩石雕刻和五百 余幅绘画。这些绘画中有100多幅是动物绘画,内 容包括牛、马、熊、狼、鹿、鸟与人。画面大小约 为1至5米,风格粗犷,多为动物形象的轮廓外形。 这些图画除了用木炭涂抹出的黑色外,还有利用彩 色土壤及石头研磨调制的红色和黄色等颜色。根据 放射性碳定年法,这些图画大致完成于一万五千年 以前。
哈托尔和拉美西斯二世最宠爱的夫人奈 古奥林匹亚遗址是一个体育运动和宗教仪式的混合体。
洞内总共有近一千五百个岩石雕刻和五百余幅绘画。 坐落于纳赛尔湖(Lake Nasser)西岸,由两个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庙组成,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
菲尔塔瑞王后的小神庙。1966年因兴建 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所建,也是新帝国的法老王时代最受保护的遗迹。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一、教学主题:古埃及文明1. 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欣赏古埃及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学习古埃及象形文字,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
二、教学主题:古希腊文明1. 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欣赏古希腊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学习古希腊神话,体会古希腊艺术的浪漫精神。
三、教学主题:古罗马文明1. 引导学生了解古罗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欣赏古罗马建筑、镶嵌画等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学习拉丁字母,感受古罗马文明的严谨。
四、教学主题:中世纪欧洲文明1. 引导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欣赏中世纪欧洲绘画、建筑等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学习基督教艺术,理解信仰对艺术的影响。
五、教学主题:文艺复兴时期文明1. 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体会艺术与思想的碰撞。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文明的艺术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审美素养的提升。
3. 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明的理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主题: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1. 引导学生了解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2. 欣赏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
3. 学习巴洛克与洛可可能手法的运用,感受艺术风格的变迁。
七、教学主题:工业革命与艺术变革1. 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风格的变革。
2. 欣赏工业革命时期的绘画、雕塑和设计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1、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1、《追寻文明的足迹》类型: 欣赏•评述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文化遗产,能说出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②☆通过资料阅读、课上交流等途径,认识几处世界文化遗产,较细致地了解2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从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审美价值、社会影响、经典特征等方面,介绍2-3处世界文化遗产。
③有步骤、有层次地介绍2处-3处文化遗产。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方法。
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接纳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导入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的文化遗产吗?想知道吗?今天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世界上的文化遗产。
师生探讨,表现创新1.出示图片,欣赏、分析拉斯科岩画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韦泽尔峡谷。
1940年9月,4名少年在法国多尔多涅的拉斯科山坡发现。
洞穴的入口处仅有80多厘米宽,当时洞口被一些落叶遮盖起来。
沿洞口往下是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山洞,最后可以看到一些历史遗迹及一些乱石堆。
在随后的几周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活动,洞的入口及山洞内被拓宽到了几米宽。
发掘活动使带有绘画图案的洞穴重见天日,这些带有动物形象的图案大多绘制在洞顶或是墙壁上。
想要到发掘到斯科洞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几千年以前洞窟中不再有居民居住后,从岩洞中逐渐脱落的岩石堆成了废石堆,这些废石堆将洞口严严实实地堵塞起来。
此外,气流的流动及地下水的侵蚀都使拉斯科洞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在冰川时代,拉斯科洞穴内的石灰岩发生了重结晶而转变成方解石,并且岩石的表面覆有一层难融性的粘土层,这些变化使得岩洞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因此,岩洞中的壁画,特别是离洞口不到10米的“独角兽壁画”都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1940年12于27日,拉斯科洞穴被法国当局设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此时,有关部门为了防止大批游人的涌入,在洞口设立了保护栏杆。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1.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1.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2一. 教材分析《1.追寻文明的足迹》是常锐伦美术六下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及各种文明遗址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世界各地的文明遗址,如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中国的长城等,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线条、形状等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在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文明遗址的美,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明遗址,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文明遗址的美,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文明遗址的图片,发现其美,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总结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出文明遗址的特点和价值,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文明遗址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以便展示图片和资料。
3.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以便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文明遗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遗址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地的文明遗址,如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中国的长城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文明遗址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些遗址的理解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瓦西里教堂
2/13/2014
2/13/2014
圣瓦西里教堂
• 瓦西里升天教堂为俄罗斯东正教堂, 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 格。整座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 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八个 色彩艳丽、形体下满的塔楼,簇拥着 中心塔。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 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 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 形的窗子。
2/13/2014
掷铁饼者
2/13/2014
外形特点 • 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 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 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 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 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 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 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 式美感。 • 运动员之所以呈现出裸体的形态,是由古希腊人的社 会风俗所决定的。因为,古希腊人在从事体育运动和宗教 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时,男子往往赤身裸体。他们认为完美 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是神性的体现。这种社会风俗 反过来也促进了希腊人体雕像的发展,并且形成了西方美 术史中崇尚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2/13/2014
2/13/2014
阿布辛贝勒神殿深达60余米,最深处建 有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在内的四座神像,而在 每年2月21日(传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 及10月21日(传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 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洞内最深处,而且 会神奇的只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身上, 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 予的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 称作“太阳节”。后来因为阿斯旺水坝的兴 建,联合国决定将神庙切割并上移200米, 以避免神殿遭水淹没,不过因为无法如古埃 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阳光照进的时间 提前了一天。
2/13/2014
吴哥古迹
2/13/2014
吴哥古迹
2/13/2014
2/13/2014
吴哥古迹
• 吴哥古迹,又名吴哥考古园,位于东 南亚中南半岛的柬埔寨西北方暹(xiān) 粒省,吴哥是高棉语“城市”的意思。 古迹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包括高棉王国从9世纪到15世纪历代都 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吴哥城、巴戎 寺、女王宫等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于1992年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
2/13/2014
2/13/2014
2/13/2014
2/13/2014
遗址简介 • 奥林匹亚遗址(Olympia Site)得名于希腊传说中诸神会聚 的奥林波斯山。在青铜时代中期即有人居住,还发现了迈 锡尼文明的居址。自公元前8世纪起,成为希腊人供奉诸 神之父宙斯的最重要圣地,作为崇拜仪式之一的奥林匹克 运动会据说于前776年首次举行。罗马帝国后期,奥林匹 克运动会遭禁,逐渐荒废。1875~1881年间,德国考古队 开始发掘。古奥林匹亚遗址是一个体育运动和宗教仪式的 混合体。奥林匹亚遗址东西长约520米,南北宽约400米, 中心是阿尔提斯神域,这里有运动员比赛、颁奖的地方, 也是人们祈祷、祭祀的场所。神域内的主要建筑是宙斯神 庙和赫拉神庙,此外还有圣院、宝物库、宾馆及行政用房 等。奥林匹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奥林匹克运动正 是一种祭神的庆典活动。
库库尔坎金字塔
• 库库尔坎金字塔在墨 西哥尤卡坦半岛北部, 有座著名的古建筑称 为库库尔坎金字塔, 是曾经的古代玛雅人 留下的文明遗址。库 库尔坎在玛雅文中是 带羽毛之神蛇的意思, 被誉为是太阳的化身。
法隆寺木塔与中国木塔
2/13/2014
法隆寺
2/13/2014
法隆寺木塔
• 位于奈良县奈良市的法隆寺日 本国内第一个被选入世界遗产 名录(1993年),是成功吸收 丝绸之路文化的世界上最古老 的木结构建筑。 • 法隆寺,是607年由当时的政治 家圣德太子(574~622)建造 的。宽阔的寺院里,珍藏着38 件国宝和151件重要文化遗产, 是日本美术的宝库,也是世界 上最为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 寺院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以金 堂(主要建筑)和五重塔为中 心,东院以梦殿为中心。文化 风格方面,丝绸之路的文化和 日本特有的文化相互融合、交 相辉映是其特点。
2/13/2014
毛阿伊石像 (复活节岛巨像)
2/13/2014
2/13/2014
2/13/2014
毛阿伊石像 (复活节岛巨像) • 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孤岛, 因1772年复活节这一天,被荷兰航海 家罗杰温发现而命名。岛上因有数百 尊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石像面色凝 重,神情孤傲,令人难以理喻。其石 像及所涵盖的文化意义令无数学者所 热衷。
2/13/2014
比萨斜塔
2/13/2014
比萨斜塔
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 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 年),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 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 南。 •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 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 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 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 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
奥林匹亚遗址
2/13/2014
奥林匹亚遗址得名于希腊传说中诸神会聚的奥林波 斯山。在青铜时代中期即有人居住,还发现了迈锡 尼文明的居址。自公元前8世纪起,成为希腊人供 奉诸神之父宙斯的最重要圣地,作为崇拜仪式之一 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据说于前776年首次举行。罗马 帝国后期,奥林匹克运动会遭禁,逐渐荒废。 1875~1881年间,德国考古队开始发掘。古奥林匹 亚遗址是一个体育运动和宗教仪式的混合体。奥林 匹亚遗址东西长约520米,南北宽约400米,中心是 阿尔提斯神域,这里有运动员比赛、颁奖的地方, 也是人们祈祷、祭祀的场所。神域内的主要建筑是 宙斯神庙和赫拉神庙,此外还有圣院、宝物库、宾 馆及行政用房等。奥林匹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 地。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一种祭神的庆典活动。
2/13/2014
• 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 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 它留给未来。
2/13/2014
人美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追寻文明的足迹
大河哺育的文明
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 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 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 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 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 带给我们的震撼。
2/13/2014
2/13/2014
阿布辛贝勒神庙由依崖凿建的牌楼门、 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厅 及神堂等组成,共有两座由岩石雕刻而 成的巨型神庙,分别为:献给普塔赫神、 阿蒙拉神、拉一哈拉赫梯神和神化的拉 美西斯二世的大神庙及附近的献给女神 哈托尔和拉美西斯二世最宠爱的夫人奈 菲尔塔瑞王后的小神庙。1966年因兴建 阿斯旺水坝而整体迁移至高出河床水位 60余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护 方式的成功尝试。
2/13/2014
埃及金字塔 和 库库尔坎金字塔
2/13/2014
埃及金字塔
• 建于4500年前,是古 埃及法老(即国王) 和王后的陵墓。陵墓 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 的方锥形建筑,因形 似汉字“金”字,故 译作“金字塔”。埃 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 小的金字塔110座, 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 时期。
2/13/2014
2/13/2014ຫໍສະໝຸດ 阿 尔 辛 拜 勒 神 庙
2/13/2014
坐落于纳赛尔湖(Lake Nasser)西岸,由两个 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庙组成,建于公元 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 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所建,也是新帝国 的法老王时代最受保护的遗迹。庙高30米, 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 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 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 的风蚀仍完好无损。阿布辛贝勒和它下游至 菲莱岛的许多遗迹一起作为努比亚遗址,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2/13/2014
2/13/2014
2/13/2014
拉斯科洞穴的岩画
2/13/2014
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韦泽尔峡谷。1940年9 月,4名少年在法国多尔多涅的拉斯科山坡偶然发 现了该洞。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 有已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其精美程度有“史前 西斯廷”之称。 整个洞窟的结构颇为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主洞、边 洞、后洞与联系三个部分的通道。其洞口由于地质 作用已经被封闭,洞窟被发现后才将洞口重新清理 了出来。洞内总共有近一千五百个岩石雕刻和五百 余幅绘画。这些绘画中有100多幅是动物绘画,内 容包括牛、马、熊、狼、鹿、鸟与人。画面大小约 为1至5米,风格粗犷,多为动物形象的轮廓外形。 这些图画除了用木炭涂抹出的黑色外,还有利用彩 色土壤及石头研磨调制的红色和黄色等颜色。根据 放射性碳定年法,这些图画大致完成于一万五千年 2/13/2014 以前。
2/13/2014
中国木塔
•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 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 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 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 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 (公元1056年),金明昌 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 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 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 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 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 的典范。
库 库 尔 坦 金 字 塔
2/13/2014
“库库尔坎”金字塔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早期 墨西哥金字塔是一座用土筑成的九层圆形祭 坛,高29米,周边各宽55米多,周长250米 左右,最高一层建有一座6米高的方形坛庙, 库库尔坎金字塔高约30 米,四周环绕91 级 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 的羽蛇神庙,共有365阶,象征了一年中的 365 天。台阶的两侧宽达1米的边墙,北边 墙下端,有一个带羽行的大蛇头石刻,蛇头 高1.43米,长达1.80米,宽1.07米,蛇嘴里 吐出一条大舌头,颇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