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教育孩子的40条家规
美国教育孩子的法则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法则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20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美国人教育孩子“四注重”注重培养平等意识走进美国人家、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充满童趣。
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墙上和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亲也绝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象伙伴似的直呼长辈名字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大人丝毫也不会感到尴尬或认为非礼。
在美国的家庭,就是大人跟孩子谈话时也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孩子虽然小,但也是独立的人,只是他们矮一些,所以应该蹲下来跟他们说话。
同孩子脸对脸互看着说话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提供孩子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
在这样宽松的一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壁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子或乱划,在我们国家大人定会坚决反对。
而在美国父母们看了会笑嘻嘻的,高兴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到美国的饭店吃饭,带着孩子的顾客进门,服务员会马上送上一张高高的椅子,前面有一方桌板,两旁有挡板与背相连,吃饭时家长把食品挟到方板上,由小儿自己动手抓来吃。
美国爸爸的家训

美国爸爸的家训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打出来的孩子——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胡涂
★逼出来的孩子——出格
★磨出来的孩子——坚强
★苦出来的孩子——懂事
★教出来的孩子——传统
★闯出来的孩子——勇敢
★搏出来的孩子——成功
★表扬出的孩子——自信
★溺爱出的孩子——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傲慢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名人育儿】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秘方

【名人育儿】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秘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国外有很多方法值得深思,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规,既简单操作性又强,值得家长们借鉴其精髓。
奥巴马夫妇共育两个女儿,为了培育两个乖女儿更加健康成长,夫妇俩对女儿制定了几条既简单观念性很强的家规。
1、无法存有公然的埋怨、争执或者惹人讨厌的嘲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搞,比如说自己跳麦片或好像牛奶,自己砌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下班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忙父母分摊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后按时点亮。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玛莉亚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9、不许追星。
这九条规定非常简单而具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也能看懂和领会。
这几条家规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有自理能力、有理财观念、勤俭节约、有良好作息习惯、多才多艺的人。
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愿望。
12之下一页写作全文其实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优良的家教传统。
最早有传为美谈的孔子的“庭训”,孔子后人据此“以诗礼传家”绵延至今已77代。
我们不太陌生的还有《颜氏家训》和《弟子规》。
里面的规矩比起奥巴马的来说更详细,更具体,操作性也很强。
可惜现在父母们只把它们当作背诵的材料,并没有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培养孩子。
一部分父母忍不住溺爱孩子,而另一部分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去监督孩子。
不管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国外的教育文化,都很应该家长自学。
好习惯就是一生难能可贵的,这都须要从小培养,不管期望孩子沦为顺利的人、单一制的人、正直的人、欢乐的人或者兼而有之,都须要从小对他的方方面面展开长期的培育。
父母切莫小瞧了这种教育,而耽搁了孩子一生。
签定和继续执行现代家规,重点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家规的制定必须合理,孩子能明白,也有能力做到。
美国爸爸给孩子的十条家训

美国爸爸给孩子的十条家训
1.必须对见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别人任何恩惠和帮助必须口头或者书面表示感谢,做了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一定要当场道歉。
2.公共场合(除了可以放开玩儿的地方以外)说话音量控制在不让第三个人听到。
3.不愿意告诉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妈妈;不愿意告诉妈妈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爸爸。
但是不能对两者都不说。
4.不许撒谎骗人,否则你会失去朋友、家人最宝贵的信任,让你后悔一生。
5.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许用工具和牙,也不许戳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地打,而爸爸则希望你能打赢。
6.掉在地上的硬币可以拣起来拿回家积攒起来,但是钱包却不能据为己有。
7.别人真诚款待你吃东西,如果你不喜欢的话可以说“我吃饱了”,但是绝对不能说“很难吃”。
8.任何食物和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绝对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9.必要时遵从集体和权威的意见,但内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10.每个人都和他的名字、长相一样,都是不同的,用不着和别人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基本法则

美国家庭教育基本法则
导语: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的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
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靠边站”。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40条准则+英国家庭教育10条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40条准则1、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
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Changing a child need to start from changing parents. If parents change, the child can change.2、父母最需要意识到的就是,无论自己所受的教育,还是自己的言行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要一点一滴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配”为人父母。
Parents need to realize that, regardless of his education, or his own words and deeds has many problems, the first thing is to crowd out her body toxin bit by bit,so as to be real parents.3、在一个温和、充满善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不会出现大问题。
孩子性格与品行出问题,责任基本出在父母身上。
A child who grows up in a gentle, well-intentioned family will not have big problems on characters. If children have problems on their characters and conducts, the responsibility is basically on their parents.4、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Every parent should use the power of a lifetime to say "I trust you, my child!"5、任何教育的进步都是极其艰难和缓慢的,与其期待国家的教育变革,不如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
美国小学生行为规范55条

美国小学生行为规范55条1.与大人应对,要有礼貌,有分寸。
2.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3.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
4.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
5.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6.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也要回问他问题。
7.打喷嚏、咳嗽都要说对不起。
8.不可以有不礼貌的小动作。
9.别人送你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
10.接到奖品和礼物,不可以嫌弃。
11.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12.改同学考卷时要谨慎。
13.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在念的一字一句。
14.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问题。
15.不要主动讨奖品。
16.每天都要做完作业。
17.换科目的时候,动作要快,要安静,要守秩序。
18.做什么事都要有条理。
19.老师在指定作业的时候,不要叫苦。
20.别的老师来代课,也要守班规。
21.课堂上发言或起身,应该讲规矩。
22.不可以上课上一半,起身去倒水。
23.见到每个老师,都要说某某老师好。
24.注意洗手间的卫生,把身边的病源减到最少。
25.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6.不要帮同学占位子。
27.同学受罚的时候,不要看着他。
28.对作业有问题,可以打电话来我家,我没接的话,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够了。
29.遵守用餐的基本礼仪。
30.吃完饭,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
31.接受别人的服务要惜福、感恩。
32.坐校车或公车,都要坐好,别打扰到司机,并记得说谢谢。
33.认识新朋友,要记住对方的名字,道别时记得称呼对方。
34.吃自助餐或有人请客时,取菜不可以贪多。
35.别人掉东西,请弯身去帮他捡。
36.进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请帮他扶住门。
37.别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没有错,都要说对不起。
38.进行校外教学时,无论是到哪一个公共场所,都要安安静静。
39.去参观别人的地方,要不吝于赞美。
40.全校师生开会的时候,不要讲话,要自爱自重。
41.接电话时的应答要得体。
42.一趟校外教学结束,要感恩及谢谢所有随行的老师和家长。
美国家教法则

【美国家教法则:】
1、保证孩子在健康中成长。
2、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倾听他们的声音。
6、言传身教
7、尊重并理解孩子的看法。
8、惩罚会产生逆反和报复心。
9、让孩子了解后果。
10、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11、培养独立意识。
12、了解孩子到底做什么。
儿童10大宣言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10、坏人可以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教育孩子的40条家规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40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规:1。
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
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
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
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
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
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
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
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
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l。
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
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
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
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
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
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7。
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
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
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
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
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
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
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
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26。
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
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
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
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
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
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
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
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34。
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
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
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
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
38。
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
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
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