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毽子变乖了_语文S版

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 毽子变乖了|语文版(2016)[003]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 毽子变乖了|语文版(2016)[003]](https://img.taocdn.com/s3/m/59fa7aa5102de2bd9705881d.png)
(像蝴蝶在飞。)
(毽子踢得很稳,不会掉落。)
„„
出示图一:你看看,老师在踢毽子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如果是你看到老师踢得这么好,你会怎么想?
(旁边的小朋友在帮老师数数,在为老师鼓劲。)
(要是我也能踢得像老师那样棒,该多好啊!)
„„
师领生读此句,读出欢快的语气。
问: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踢不好毽子是因为平时没有练习,所以不能掌握踢毽子的方法。只要多练习,也能像老师一样踢好毽子。)
学生读句子,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话。
3. 学习课文第 4 自然段
学生小组内读文,思考: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我们每天都抽时间练习踢毽子。结果毽子变乖了,我们也能踢好毽子了。)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从“每天、抽时间”两个重点词中感受“我们”能坚持练习。
指导读句:当毽子能在“我”的脚上飞舞时,“我”的心情怎么样?
(很高兴、很骄傲„„)
学生读句子,感受“我”的快乐心情。
(二)、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 明理:读了课文,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踢好毽子就得多练习。)
(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得多练,孰能生巧。)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互说)
课文中“毽子不听话”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孩子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了唤起他们的共鸣,设计贴接孩子生活的话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便能联系自身经历来感受文中的情景,收获道理。
课时作业
课外作业
课堂达标作业
学情分析:课文中“毽子不听话”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孩子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说的话,采用反复朗读的形式,体会其中的含义:无论学什么,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它。
一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毽子变乖了语文版

引导学生从“毽子变乖的原因”去思考。
2. 拓展:你碰到过“毽子变乖了”的事吗?一起来说说吧!
课件出示话题: 变乖了
(例:补充“足球”“羽毛球”“溜溜球”“铁环”,或补充“扫帚”“筷子”“鞋带”“拉链”等。)
3. 总结:当我们刚接触一件事,刚学习一种本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困难。
当我们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不放弃,认真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就一定能做好,学好。
不乖——到处乱飞
熟
能
生
巧
变乖了——在我的脚上飞舞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互说)
课文中“毽子不听话”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孩子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了唤起他们的共鸣,设计贴接孩子生活的话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便能联系自身经历来感受文中的情景,收获道理。
课时作业
课外作业
课堂达标作业
朗读感悟,引导学生领悟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法教具
教法:讲授法、启发诱导法 (读——思——议)
教学具:多谋体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补充
一、游戏引入
1. 教师:哪些同学会踢毽子?
请几名同学上台为大家展示踢毽子。
2. 评一评:谁踢得最好。
教师:别小看这小小的毽子,要想把它踢好还真要有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毽子变乖了》
(老师在课间活动的时间,教我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毽子。)
2. 学习课文第 2、3 自然段
(1)指名读文,指导学生正确评价。
思考:老师踢得怎么样?我们踢得怎么样?
(老师的毽子听话极了,我们的毽子到处乱飞。)
(2)问:你是读课文哪些句子知道的?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 毽子变乖了|语文版(2016)[004]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 毽子变乖了|语文版(2016)[004]](https://img.taocdn.com/s3/m/04230d64e2bd960591c6771d.png)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毽子为什么变乖了。
2、能用()一点儿也不()说话,学会高和低、陌生和熟悉两组反义词。
3、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用()一点儿也不()说话,学会高低、陌生和熟悉两组反义词。
教学难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本课词语,敢迎接挑战吗?(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每个两次。
(大家的词语读得真标准,课后肯定都下了功夫,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键子变乖了》。
二、学习新课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
读完后,请你告诉老师,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师:大家读得真认真。
你的小手举得真高,你来说一说。
生:(老师教我们踢毽子。
)(你真是会总结呀!)师:课文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出示图片)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生观察图画,说图)(请你说请你还有补充吗?)(同学们说得真精彩,我们班的孩子真是会观察),我们刚刚读过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请你说。
(第二自然段)(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读得真响亮)。
(2)你能用文中的话说说老师踢得怎么样吗?(请你说)生:毽子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
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你找得可真准确呀!你真是个火眼金睛的孩子!)(出示句子)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这个句子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呢?(请你,没错,你的小眼睛真是太厉害了,就是高——低,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能说一说吗?你们太厉害了,能说出这么多的反义词,老师呀,你今天也准备了一些反义词宝宝,我们以对对歌,鼓掌的形式一起来朗读好吗?(学生鼓掌齐读)师:老师把这些反义词宝宝送给同学们,请同学们仔细地收好它,以后我们就能用它们来进行写话训练了。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毽子变乖了|语文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 毽子变乖了教学目标:1、认识19个新词,会写“久、们、你、师、话、先、处、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新词教学难点:课文朗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九宫格及字卡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毽子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是什么?2、出示踢毽子图片。
师:他们都在干什么?3、师:前几天,老师带来一个毽子,想说和同学们和同学们一起踢毽子。
等天气好些,老师带你们一起踢毽子好不好?想踢的举手。
二、初读课文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毽子有关。
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
听!嘘!安静听!2、播放课文音频。
3、师:听完录音,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看谁读得既认真又准确。
4、请一名学生带读,其它学生跟读。
表扬带读及认真跟读的学生。
三、字词学习1、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
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从刚才大家读的课文中找一些词语,再由你们在你们的书里圈起来。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老师依次出示词语,大声读出词语并拼读,让学生一边在文中圈划一边看着书上的拼音小声跟读。
随词提问如何记住字词。
毽子变乖时候老师我们先脚上飞舞肩上听话开始到处乱飞跟你们陌生熟悉不久没错3、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后由学生齐读。
老师评价齐读情况。
4、指名抽读词语。
表扬读音准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5、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字卡,请大家来认一认,看看会不会读,并在字卡上用笔写上拼音。
6、发放生字字卡。
指导书写。
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7、生字读音教学。
注意鼻音“你、们”与边音“老”。
利用字卡抽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
表扬能正确认读的学生。
8、师:我们把难度提升一下,请在字卡的下面写上每个字是什么结构,共几画。
9、生字笔顺教学。
学生按课文第40页第4题中的生字笔顺书空。
10、小练习:生字九宫格出示九宫格,要求学生按照九宫格中每一格的说明摆放字卡。
表扬又静又快的学生。
九宫格题面:答案:左右结构,7画半包围结构,6画半包围结构,5画你老处左右结构,5画独体字,3画们久左右结构,8画左右结构,6画上下结构,6画话师先注意“老”字第三笔是长撇,第四笔是短撇;“师”的第二笔是竖撇;“久”的捺不能穿过横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之四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之四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踢毽子的快乐,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领悟踢毽子的快乐和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毽子变乖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复习生字,词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生字,词,敢迎接挑战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每个两次。
(出示不带拼音的词)我们来开火车读,好吗?大家的生字,词难关都闯过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三、学文1、读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次,读通后再往下读。
2、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家读得都很认真。
老师也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把耳朵竖起来,脑子动起来,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师读;(课间活动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
)3、图文结合,学习第二自然段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观察图画,说图)(1)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第二自然段)读这个自然段(2)你能用文中的话说说老师踢得怎么样吗?(指名读,出示课件)老师把毽子踢得像只美丽的蝴蝶在飞舞一样,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老师踢得好吗?(生读,教师做出相应评价)(3)老师也想读读。
(师读)(4)(赛读,练读,齐读)我看见了毽子在自由翻飞,美妙极了!4、结合生活实际,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同学们,去年元旦大家参与了学校组织的踢毽子比赛,能告诉我你踢毽子的感受吗?(生畅所欲言)(你踢得好吗?能踢几个?告诉大家你踢毽子的秘诀好吗?)情况一:不好。
文中的小朋友和你们有同感,刚开始他是怎么踢的?从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读一读。
(指名读,出示课件)评价指导:你的毽子很听话呀,再读一次。
师:你的毽子太不听话了!(板书:不乖)情况二:好。
告诉大家你踢毽子的秘诀好吗?看来只有经常练习,熟悉了,才能掌握它。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书写8个汉字,掌握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毽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会踢毽子吗?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2、学生表演后,评一评谁踢得好。
3、刚才一些同学踢得好,一些同学踢不好。
为什么同是一个毽子,会出现两种情况呢?4、指名发言,导入新课。
5、板书课题。
二、认识生字,读准课文。
1、学生听录音范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读、认认。
3、教师出示文中本课生字认读。
4、从词中抽出本课生字认一认。
5、回到课文,分段指名读课文内容。
6、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问题导学,读懂课文。
1、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在老师脚上听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指名反馈。
(3)出示图一,引导理解:毽子听话极了。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2、看着毽子这么听话,我们真想踢,可是刚开始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呢?(1)指名反馈。
(2)出示图二引导感受:毽子变乖了。
四、课时总结:毽子原来是很不听话的,可是练习多了它就会很听话了。
我们做事情、学东西也一样,刚开始学不好,做不好,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就能做好学好了。
第二课时一、巩固全文、练习说话。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
2、指名说说:毽子是怎样变乖的?3、齐读课文中老师的话。
4、引导说话: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刚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桌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谁说得好。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毽子变乖了》教学设
计与反思资料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8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结构:久生先
(2)左右结构:低话听她师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5、毽子变乖了
开始:一点儿也不听话(陌生)
每天都抽时间玩
不久:变乖了(熟悉)。
《毽子变乖了》教案

《毽子变乖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培养学生朗读、讨论、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相关毽子活动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毽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毽子的兴趣。
(2)板书课题《毽子变乖了》,提问:“毽子为什么会变乖呢?”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问。
(3)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句子,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family tree。
(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毽子活动,体验课文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
2. 生字新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 句子构造能力: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有时……有时……”“又……又……”句型的熟练程度。
课文毽子变乖了的教学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毽子变乖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写作纸张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毽子的故事或经验。
(2)板书课题《毽子变乖了》,引导学生思考毽子为什么会变乖。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5. 创意表达与写作(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一个关于毽子的故事。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
7. 课后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图片和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谈论关于毽子的故事或经验。
在朗读课文环节,我注重指导学生的语气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交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我让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并讨论其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教学设计1:毽子变乖了

第14课《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12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 揭示课题。
(2) 齐读课题。
(3)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美妙飞舞开始练习陌生经常熟悉不久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 毽子在老师脚上听不听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 我们刚开始踢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
(3) 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我执教的《毽子变乖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讲读课文。
2、教材简介这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每天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全文一共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讲课件老师教我们踢毽子。
第二自然段讲老师表演踢毽子给我们看,毽子很听老师的话。
第三自然段讲我们刚开始练习踢毽子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
老师告诉我们要经常练习。
第四自然段讲“我”每天练习踢毽子,后来毽子也听“我”的话了。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方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
钍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我以读代讲,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踢毽子的感受,使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踢毽子的快乐,而且渗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本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认读生字词。
研究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今天,我执教的是这课的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认识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教学难点:理解毽子为什么在“我”的脚下不听话。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 毽子变乖了|语文版(2016)[006]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1 毽子变乖了|语文版(2016)[006]](https://img.taocdn.com/s3/m/fad89b26b84ae45c3a358c1d.png)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师范读课文,初感大意
1、师读课文,生认真听。
2、交流听读课文情况。
三、生自由读文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圈出生字并自主识记。
四、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话说说图意。
2、读第二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意思,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理解:
(1)毽子在老师脚上听不听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感情朗读课文。
3、看第二幅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1)读文想:我们刚开始踢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
(2)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今后该怎样做?
板书设计
15、毽子变乖了
开始:一点儿也不听话(陌生)
每天都抽时间玩
不久:变乖了(熟悉)
教学反思:
主备教师:董志宏时间:2017年3月23日
课题
11、毽子变乖了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认识生字,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
难点
认识生字,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出示“乖”字并理解“乖”和“不乖”“变乖”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1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 4 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 ........................................................ ...................................... 1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5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 8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13 语文 S 版一年级下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15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 17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 13 个生字及新词,书写 8 个汉字,掌握一种偏旁:1 / 19(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踢毽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引导看图,读懂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用心与坚持。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难点、关键:21、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2、读懂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41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 13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教学准备:毽子、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出示各种体育用品。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最喜欢玩什么揭示课---------------------------------------------------------------最新资料推荐------------------------------------------------------ 题。
师:有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踢毽子,她是怎样踢的呢?我们这节课一起去瞧一瞧,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 14 课《毽子变乖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了再往下读。
如果有不会读的字,可请教周围的小伙伴。
同桌互读,当个小老师,帮助你的伙伴纠正读音。
出示拼音词语卡片:指名读。
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字音。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
边读边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创设情景,细读感知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注意一句一句地读,读通顺,边读边想:从哪可以看出毽子真是听话极了过渡:老师和毽子成了好朋友,所以毽子在她的脚下真是听话极了。
而在我们的脚下呢,还是一样听话吗默读课文第 3 自然段,小组交流:3 / 19怎样才能让毽子听我们的话呢?老师是怎样说的?用画出来。
用△画出这段话的两对反义词。
学习第 2 自然段,自由读一读:说说读了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训练说话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交流:你碰到过毽子变乖了这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
老师作总结。
第二课时 42 4教学目标:1、巩固全文,练习说话。
2、识记生字,积累词汇,练习书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同学已经学习了课文,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呢? 二、指导朗读自由选段落读,你最有把握读好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
小组读一读:互相学一学,你的伙伴读得好在哪分小组比赛读。
三、句子训练出示句子: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
天气一点儿也不。
---------------------------------------------------------------最新资料推荐------------------------------------------------------ 一点儿也不。
引导学生仿例子说句子。
四、指导书写出示生字:久生先低很话她始自主学习生字:你发现了这些生字有几种结构?哪些字你 5认为最难认最难写?你是怎样记的指导学生学习左右结构的字,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再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指导书写左右结构中最难记最难写的字。
指导学生学习 3 个独体字,注意看清楚笔画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欣赏,看谁写得美。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一、课标相关要求语文 s 版第二册第 14 课《毽子变乖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识字和理解课文两大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要是生字的书写教学。
其中识字分为会认字和会写字。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对会认字和会写字提出了的不同要求。
会写字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认清字形;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④正确书写。
5 / 19课文中有 12 个会认字,其中就包括了两个会写字,依据此要求特设计了书写生字的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认清字形,观察字的占格,认真书写。
6在第二课时再进行其它留个位生字的书写教学。
对会认字课标中明确要求只要读准字音,可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读,故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给生字交朋友,排火车认读生字的方法,旨在认会生字。
理解课文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标中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互相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去理解词句,去培养语感,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每天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课文不仅表现了踢毽子给孩子带来的快乐,而且渗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无论学什么,只有掌握技巧、经常练习,才能掌握它。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 13 个生字:变、教、先、演、脚、肩、始、练、生、经、抽、久。
---------------------------------------------------------------最新资料推荐------------------------------------------------------ 会写久、生、先、低、很、话、她、始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会踢毽子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7(1)引导看图,读懂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用心与坚持。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会认生字,正确书写久、生、先、低、很、话、她、始。
2.读懂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明白掌握技巧、经常练习的道理。
(四)教材课型:识字课型、阅读课型(讲读) 、写字课型课时:两课时三、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一个毽子。
学生课前准备: 课文应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会认生字,有踢毽子的经历(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教师经常组织学生练习踢毽子),上课时准备生字本。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课教学主要分为识字和理解课文两大部分。
其中,识记会认生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识7 / 19记生字。
教学 8时,教师用朋友借指生字,采用找朋友、交朋友、介绍朋友的活动,轻松有效地识记生字。
为减轻第二课时的写字教学负担,设计了久字的书写训练,同样采用请朋友回家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观察,把朋友送回家。
在第二课时再进行其它六个生字的教学。
理解课文的教学主要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领悟无论做什么,只要掌握技巧,反复地练习,就能学会。
教师在理解课文中不要讲解的过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设计《毽子变乖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出示实物,引入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毽子) 2.师:它特别想和你们一起玩儿,谁愿意和他玩一玩? 3.毽子在他们脚上乖吗?怎样才能让毽子变乖呢?老师请来了一名踢毽子的高手,毽子在她的脚上特别听话,你们想不想请教她?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 14 课《毽子变乖了》。
9(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最新资料推荐------------------------------------------------------ 通过学生最喜欢的体育用品引入课文,激起学习兴趣。
同时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平时观察,发现学生踢毽子很不熟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毽子的不乖】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写生字(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 60 页,轻声的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找一找生字朋友,和他们打声招呼。
2.师:和同桌互相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生字朋友。
3.师:老师把新朋友都请到了黑板上,有谁愿意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呀? 4.师:他们也很想交上更多的生字朋友,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5.排火车认读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