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说明Word

热水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说明Word
热水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说明Word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目:热水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3

专业:自动化

班级:0

指导教师:师

热水采暖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锅炉是工业生产或生活采暖的供热源,按其供热的方式分为蒸汽和热水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及间接供热;后者主要用于生活供暖和生活热水。

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为了保证锅炉系统一次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安全,需要有许多辅助低压电气设备为之服务。这些设备要有以下功能: (1)自动控制功能:高压和大电流开关设备的体积很大,一般都采用操作系统来控制分、合闸,特别是当设备出故障时,需要开关自动切断电路,要有一套自动控制的电气操作设备,对供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2)保护功能:电气设备与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故障,电流(或电压)会超过设备与线路允许工作的范围与限度,这就需要一套检测这些故障信号并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自动调整(断开、切换等)的保护设备。 (3)监视功能:电是眼睛看不见的,一台设备是否带电或断电,从外表看无法分辨,这就需要设置各种视听信号,对一次设备进行电气监视。 (4)测量功能:监视信号只能定性地表明设备的工作状态(有电或断电),如果想定量地知道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还需要有各种仪表测量设备,测量线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和功率的大小等。

关键词:锅炉系统、、低压电气设备、电机、变频器

Hot water heating boiler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

Heating of the boiler i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r the life of the heating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heating way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steam and hot water. The former is mainly used for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indirect heating; The latter is mainly used for heating and living hot water of lif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the secondary control circuit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order to guarantee a boiler system equipment running reliability and safety, need many low auxiliary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the service. The equipment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1) automatic control function: the volume of a high voltage and large current switch equipment is very big, generally USES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control points, closing, especially when the equipment is out of order, need to switch to cut off the circuit automatically, to a set of automatic control electric equipment ope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2) protection func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line that breaks down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the current (or voltage) is beyond the scope of equipment and line allowed to work with, which requires a set of detecting the fault signal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 for equipment and lines (disconnected, switch, etc.) the protection of the equipment. (3) the monitoring functions: electricity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 whether a device is charged or blackout, outwardly is unable to distinguish, it is need to set up all kinds of audio and video signals, electrical monitoring

on a device. (4) measurement functions: monitoring signals can only be qualitatively show that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equipment (electricity or without electricity), if you want to know quantitative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also need to have all kinds of gauge measuring equipment, measuring circuit of the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ize of the voltage, current, frequency and power, etc.

Key words: boiler system, low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motor, frequency converter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锅炉系统 (1)

1.1锅炉系统概况 (1)

1.1.1锅炉的分类 (1)

1.1.2锅炉设备配置 (2)

1.2锅炉设备工艺要求 (3)

1.2.1 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简介 (3)

1.2.2 锅炉及部分辅机设备的功能 (4)

1.2.3 锅炉运行中的有关参数 (5)

1.2.4锅炉工作的基本过程 (7)

1.2.5锅炉供暖系统主要包括的两个控制任务 (8)

1.2.6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任务主要 (8)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10)

2.1常用的控制线路的基本回路的组成 (10)

2.2 常用电气图举例 (11)

2.2.1点动控制线路 (11)

2.2.2连续运转控制线路(自锁) (11)

2.2.3两地控制线路 (12)

2.3 热水采暖锅炉辅机电气图设计 (12)

2.3.1设计控制系统的要求 (12)

2.3.2 各辅机电气图设计 (13)

第三章执行器部分 (15)

3.1电缆的选择 (15)

3.2接触器的选择 (16)

3.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7)

3.4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18)

3.4.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18)

3.4.2压阻效应 (18)

3.4.3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优缺点 (18)

3.5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19)

3.5.1热电阻 (19)

3.5.2热电偶 (20)

第四章相关仪表选型 (22)

4.1 交流电流表选择 (22)

4.2数显表 (23)

4.2.1数显表简介 (23)

4.2.2数显表的选用 (23)

4.3电磁阀 (25)

4.3.1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25)

第五章变频柜、配电柜和软启动器介绍 (26)

5.1变频柜的功能 (26)

5.2变频柜、配电柜的选择 (27)

5.3 软启动器介绍 (27)

第六章变频器的选择与使用 (29)

6.1变频器 (29)

6.2变频器基本原理 (29)

6.2.1变频器控制原理 (29)

6.3变频器选型 (29)

6.4变频器与电机的距离确定电缆和布线方法 (31)

6.5三相变频器主回路端子说明 (33)

6.5.1注意及警告 (33)

6.5.2配线注意事项 (33)

6.6变频器操作与显示 (35)

6.6.1面板示意图 (35)

6.6.2指示灯说明 (36)

6.6.3操作面板的操作流程 (37)

6.7变频器参数设定 (39)

6.8变频器的接地 (44)

6.9变频器的防护问题 (44)

6.10常见故障分析 (45)

参考资料及文献 (46)

总结 (47)

致谢 (48)

第一章锅炉系统

1.1锅炉系统概况

一、锅炉是工业生产或生活采暖的供热源,按其供热的方式分为蒸汽和热水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及间接供热;后者主要用于生活供暖和生活热水。从80年代石横工程全套引进第一台300MW机组到至今,锅炉厂房控制系统、控制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设计己基本成熟。由原来的继电器实现控制功能转化为用PLC实现控制功能,随着电力系统市场的开放,减人增效越来越得到工厂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视,如何优化车间的控制已成为每个工程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二、本次设计为热水采暖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为:1、设计出引风机、鼓风机、循环泵等辅机的电气控制线路。选择相应的电器,对有联锁控制要求的设备应既可联锁控制、又可单独控制,通过转换开关切换。所有辅机电气设备均应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缺相保护。2、设计出电气控制系统图,要求有电源进线柜、配电柜及上述辅机的电气控制柜,选择出柜体型号。3、锅炉除上述辅机外还有照明用电、小型吊车用电、临时用电,设计出配电线路图。4、对需要显示的量应选择出合适的传感器及仪表,各测量信号送入仪表。画出其电路图。

1.1.1锅炉的分类

锅炉的燃料多分为煤和燃油,还有天然气等。按其蒸发能力大小可分为三类:

(1)小型锅炉蒸发量在10t/h及以下,多用于工业生产及采暖。主要是火箭或火箭管组合及小型水管式。

(2)中型锅炉蒸发量为10~75t/h,多用于发电厂。国内生产多为“II”型。

(3)大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t/h,多用于发电厂。国内生产多为“II”型。

本次设计锅炉为15t,属于中型锅炉。

1.1.2锅炉设备配置

一、锅炉设备配置六大系统

(1)点火系统。锅炉点火,保护及控制。

(2)燃料配给系统。上煤机、碎(粉)煤机、煤仓及输煤皮带运输机,燃油(汽)输送泵。

(3)燃煤系统。炉排电动机(有些类锅炉不用),除渣机。

(4)水循环系统。循环水泵往往是多台,且有备用(本次设计一用一备)。

(5)补水系统。补水泵,往往为备用设置,以防断水(本次设计一用一备)。有时还有水处理系统的系列水泵,搅拌电动机。

(6)送引风系统。引风机(有时还有一次、二次送风之分)又称送风机、配风机又称抽风机,本次设计用引风机送风。

二、设备特点及注意事项,从控制角度有下述特点需引起重视

(1)设备相互之间往往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控制顺序。如点火时,循环泵先启动,然后除渣;引风机起动数秒后鼓风机启动;停炉时,先停鼓风和炉排,数秒后停引风和和除渣,最后停循环泵。

(2)设备间往往有联锁:如循环泵、鼓风机和引风机,炉排和上煤机。

(3)设备间往往有联动,如锅炉故障时,汽泡极低水位;蒸汽压力过高时,应自动停止排风、炉排,起停循环泵等。

(4)一般锅炉属于二级负荷,无起动给水的蒸汽锅炉,以补水定压的高温热水锅炉的给水泵应保证可靠供电。

(5)配电宜以锅炉机组为单元,放射式配电。蒸发量为6.5t/h及以下的锅炉宜设有低配室。锅炉房内就地配电,起动设备宜用保护、防水、防尘型。

(6)每台锅炉宜单独设置控制屏,宜由锅炉配套、宜设集控室、并将其置于室内。

(7)线缆宜穿金属管及金属桥架,必须注意敷设时与高温设备的间距。

(8)锅炉间、除氧间、水处理、风机间、顶层料仓等的检修照明,宜采用12V安全电压。对就地指示仪表,宜设局部照明。

1.2锅炉设备工艺要求

1.2.1 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简介

热水供暖系统就是以热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制备)、热循环系统(管网或热媒输送)及散热设备(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按热水温度的不同,又可再分为低温热水供暖系统(水温低于100℃)和高温热水供暖系统(水温高于100℃)两种;根据循环动力的不同,分为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是由锅炉、输热管道、散热设备、水泵及空压设备等组成。系统的作用压力主要是由水泵提供的。

热水供暖锅炉控制系统属于过程控制系统,其控制的目标是控制锅炉燃烧过程中的出水温度、回水温度、出水压力、回水压力、炉膛负压等参数,使锅炉燃烧工况良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满足用户的供热要求。

热水锅炉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经过燃烧放出热量,并传递给水,从而使低温水变成高温水的设备,在我国主要用于取暖和热水供应。目前,国内热水锅炉常用的燃烧设备主要是固定炉排手烧炉、双层炉排反烧炉、抽板顶升反烧炉、链条炉排炉和往复推饲炉排炉。在工业机械化燃煤设备中,链条炉排锅炉是历史悠久、结构完善、性能稳定的一种,从1.4 MW到30 MW的热水锅炉都有采用链条炉排的产品,国内生产的大容量热水锅炉几乎都是链条炉排炉。本文研究的热水锅炉为链条炉排炉。

热水锅炉与蒸汽锅炉相同,由三个系统组成,即煤渣系统、烟风系统和水系统。与蒸汽锅炉不同的是,热水锅炉的水系统(除汽水两用炉外),只产生温度较高的水,而不产生蒸汽,而且常常与整个供暖系统串联在一起。热水锅炉在这三个系统中,同时完成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和水的吸热升温过程,从而实现热能的转换。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三、电气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97;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2、消防负荷 本工程的应急照明、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消防泵、喷淋泵及消防电梯潜水泵为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进行切换。 消防负荷的电源设置在科研楼地下室的专变提供,地下室专变配电房的两路~10kV电源由供电部门的不同区域变电站引来,当其中一路~10kV电源故障时另一路不应同时受到破坏,互为备用,满足所有消防负荷双电源供电的要求。 3、应急照明 在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通道等处设置疏散通道及疏散指示照明;在安全出口处设置"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灯;在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等处设置备用照明。一般疏散平面区域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1.0IX,竖向疏散 区域及地下疏散区域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5.0IX,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的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正常照明照度。疏散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备用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 n。火灾时,疏散通道照明强制点亮;疏散指示照明常亮。各类应急灯具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并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 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消防应急

2015高职 电气控制系统 任务书7-西门子(赛项赛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总时间:240分钟) 工 作 任 务 书 场次号工位号

注意事项 一、本任务书共17页,如出现缺页、字迹不清等问题,请及时向裁判示意,进行任务书的更换。 二、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电气安装和电气维修的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中,低压电器安装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验收。 三、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已有器件位置和线路,若现场设备安装调试有疑问,须经设计人员(赛场评委)同意后方可修改。 四、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认定竞赛设备的器件有故障,可提出更换,器件经现场裁判测定完好属参赛选手误判时,每次扣参赛队3分;若因人为操作损坏器件,酌情扣5-10分;后果严重者(如导致PLC、变频器、伺服等烧坏),本次竞赛成绩计0分。 五、所编PLC、触摸屏等程序必须保存到计算机的“D: \工位号”文件夹下,工位号以现场抽签为准。 六、参赛选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得在任何地方标注学校名称、选手姓名等信息。

请按要求在4个小时内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按“动车空调系统控制说明书”,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并按图完成器件选型计算、器件安装、电路连接(含主电路)和相关元件参数设置。 二、按“动车空调系统控制说明书”,编写PLC程序及触摸屏程序,完成后下载至设备PLC及触摸屏,并调试该电气控制系统达到控制要求。 三、参考X62W铣床电气原理图,排除X62W铣床电气控制电路板上所设置的故障,使该电路能正常工作,同时完成维修工作票。

动车空调系统控制说明书 一、动车空调系统运行说明 在CRH 动车组的车厢均配置有独立的空调系统,空调装置(压缩机、冷凝机)安装在地板下,空气处理单元(通风排风装置)车厢随着气压变化、温度进行通风换气,如图1所示。 图1 动车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动车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电气控制回路组成,压缩机M1控制回路【M1为单速电机,由变频器进行多段速控制,变频器参数设置为第一段速为15Hz ,第二段速为30Hz ,第三段速为40Hz ,第四段速为50Hz ,加速时间0.3秒,减速时间1秒】。冷凝风机M2、M3控制回路【M2为三相异步电机(不带速度继电器),M3为三相异步电机(带速度继电器),需要考虑过载、联锁保护,只进行单向正转运行】。通风机M4控制回路【M4为双速电机】。车辆运行电机M5控制回路【M5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参数设置如下:伺服电机旋转一周需要1000个脉冲,正转转速为1圈/秒,反转转速2圈/秒;】,通过编码器检测动车行驶路程。竞赛以电机旋转“动车右移动为正向,动车左移动为反向”为准。 二、动车空调系统安装方案要求 1、本系统使用三台PLC ,网络指定Q0CPU/S7-300/S7-1500为主带变频压缩机 通风单元 冷凝机

T611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现代加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对加工机床特别是工作母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人们也将注意力集中到机床上来,数控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发展的产物,他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制造业的进步。机床的控制系统的优劣与机床的加工精度息息相关,特别是PLC广泛应用于控制领域后,已经显现出它的优越性。可编程控制器PLC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自动控制。在机械加工领域,机床的控制上更显示出其优点。由于镗床的运动很多、控制逻辑复杂、相互连锁繁多,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时,需要的继电器多、接线复杂,因此故障多维修困难,费工费时,不仅加大了维修成本,而且影响设备的功效。采用PLC控制可使接线大为简化,不但安装十分方便而且工作可靠、降低了故障率、减小了维修量、提高了功效。 1.2 关于课题的一些介绍和讨论 1.2.1 设计目标、研究内容和拟定解决的关键问题 完成对T6113机床的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控制核心是PLC,并使其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加工范围扩大,控制更可靠。 研究内容: (1) T6113的电气系统(PLC)硬件电路设计和在机床上的布局。 (2) PLC程序的编制。 解决的关键问题:PLC对机床各个工作部分的可靠控制电气电路的安全问题的解决 1.2.2题目的可行性分析 虽然目前数控机床以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是其昂贵的价格是一般用户望尘莫及的,所以改造现有的机床以达

到使用要求是比较现实的,也是必须的。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造是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精度和其他加工要求,并且在实践中已取得的相当好的效益。 1.2.3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利用PLC作为控制核心,替代传统机床的继电器控制,使得机床的控制更加灵活可靠,减少了很多中间的机械故障的可能。利用PLC的可编程功能使得变换和改进控制系统成为可能。 1.2.4设计产品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镗床是一种主要用镗床刀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用于加工尺寸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特别是分布在不同表面上、孔距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如各种箱体,汽车发电机缸体等零件的孔。一般镗刀的旋转为主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在镗床上除镗孔外,还可以进行铣削、钻孔、扩孔、铰孔、锪平面等工件。因此镗床的工作范围较广。它可以应用于机械加工的各个领域,但因其价格比一般机床贵好多,所以在比较大的加工车间才可见到。 1.3 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 电气控制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迅速发展的,从最早的手动控制到自动控制,从简单的控制设备到复杂的控制系统,从有触点的硬接线控制系统到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存储系统。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精密测量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生产机械的电机拖动,已由最早的采用成组拖动方式,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自动化功能还是生产安全性方面都相当完善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主要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组成,其控制方式是断续的,所以又称为断续控制系统。由于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容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至今仍是机床和其他许多机械设备广泛采用的基本电气控制形式,也是学习先进电气控制的基础。这种控制系统的缺点是采用固定的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 论文上传:ttt001 论文作者:不祥您是本文第193位读者 摘要: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关键词:设计说明图书馆 --------------------------------------------------------------------------------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 【建筑概况】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 (2)应急电源系统; (3)照明配电系统; (4)防雷接地及电磁脉冲防护系统; (5)楼宇自控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8)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 (9)停车场管理系统; (10)有线电视系统; (11)同声传译系统。 2.变、配电系统 (1)一级负荷包括: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如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其中保安监控系统、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所有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客梯、排水泵、生活水泵等其他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 (2)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Pe=9720kW~总计算负荷约为Pjs=5832kW。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8000kV A。 (3)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每路10kV电源均能承担全部负荷。另外,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 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冷冻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站、消防中心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本工程的消防动力设备、计算中心、应急照明、重要书库的空调设备、计算机设备、电话机房、变配电所所用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 (4)在本楼地下一层设置一处变、配电所,内设四台2000kV A变压器。 3.应急电源系统 本工程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给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供电。 4.照明配电系统 (1)照度标准参照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 阅览室500lx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2013版)

电气防火设计专篇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消防电源和配电 1. 在地下一层设一变、配电房及发电机房,内设台KV A变压器及台KW 应急发电机组。 高压从市政引入一路10KV电源,采用环网供电的结线方式,在市电停电时,从市电开关辅助触点取发电机启动信号,发电机自启动,30秒内恢复对重要负荷的供电。 高压采用环网柜,低压采用型配电柜,变压器选用型干式环保低损耗变压器。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室、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消防电梯排水井及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弱电机房)均为一级负荷。 2.本建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用电由两个电源供电。且在最末端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 3.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设明显标志。 4.消防用电配电线路采用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和电线,控制电缆采用低烟无卤耐火电缆。消防用电配电线路暗敷时穿管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三).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 1.本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采用集中式报警控制系统。在首层通往室外出入口附近设置消防控制室,控制室内设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系统和综合手动控制台、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具有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传输这些系统信息的功能。 消防控制室接受火灾报警后,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联动消防水泵、灭火装置、非消防电源断电、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防排烟装置、电梯等设施。启动相关楼层警报装置或消防广播,强制点亮应急疏散照明。并显示、记录各种报警及联动状态。消防泵、防排烟风机除自动控制外,尚可在综合手动控制台上手动控制(通过硬线控制电缆)。 2.按火灾自动报警规范的要求,在不同场所设置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或它们的组合。在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设可燃气体探测器。 3. 按火灾自动报警规范的要求,在不同场所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警铃。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250V的铜芯电缆,控制线路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500V的铜芯电缆。各分支线路均穿钢管或PVC管暗敷。主干线路在地下室平面、裙房平面、标准层平面或楼层竖井穿钢管或用金属线槽明敷。暗敷时穿管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

电气控制柜设计步骤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控箱设计步骤 一、设计工艺 1、根据图纸(系统图、原理图)选主要部件; 2、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制造标准排布主要器件; 3、根据排布结果选定箱(柜)尺寸(尽量选通用尺寸),校验器件排布结果; 4、根据图纸选其它辅助材料、元件; 5、绘制装配图、接线图,编制加工工艺卡; 6、采购所有器件、材料; 7、加工、或委托加工箱(柜)壳体; 8、按工艺卡装配主要器件,加工连接件、连接线; 9、按工艺卡装配附件、配件、接线; 10、整体装配完成,检验,试验(按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项目进行); 11、按标准及合同要求进行产品包装,附检验合格证、试验记录。 12、送货出厂。 二、设计规程规范要求。 1、熟读设计方案任务书。掌握任务书中几点重要信息及参数,如果是在大型项目中,设计任务书会以合同的技术附件形式出现。这样就关系到控制箱的先进程度和设计制造的成本控制。只要掌握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就行了,这关系到你下面的选型等工作。 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方案性设计。如果是较大的项目这可以升级为可行性研究。即使是小的电控系统,起码也要列出不少2种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要有详细的计算说明书,这样为你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也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你的制造成本。 3、进行设备控制设计,选择最佳的方案后,再进行设备设计,这个设计阶段,主要是设备的选型,选择各种合理元器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能实现设计任务中要求的控制功能。 2)要保证设备一定的先进性(在一些技术附件中为有具体说明), 3)要控制好成本,不要盲目最求先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确定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设备后,就要进行原理图的设计,设计原理图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再结合所选电气元件的电气接线原理进行。 4、施工图设计。这里就不扯大工程设计步骤和要求了,单仅电控箱而言,根据所选元件的尺寸,综合考虑和选择电控箱的规格(国家有统一标准规格的电控箱柜台,也有非标的,非标的可根据你选择的电气元件进行规格设计)。 选择好或设计好电控箱的规格后,就可以进行箱内布置图的设计了,这个可以参照相关的电工工艺要求进行。 以下注意要点: 1)设备元件摆放布局合理、保证设备安全; 2)便于施工、检修等。 三、采购和安装调试规范要求。 1、根据上面的设备设计,设计出详细的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进行电气设备元件采购,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过剩浪费,或是设备出现短缺不足的现象。 2、根据上面的施工图设计,可以将采购回来的设备交予生产制造部门进行安装和接线了,并进行出场前的检验和测试。

学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说明

第一章,编制讲明 一,编制依据 1.三新中学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 2.上海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三新中学工程施工图. 3.上海市**区有关建筑工程治理,市政治理,环境爱护等地点性法规及规定. 4.**三新中学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地点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三,编制内容 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系本公司对三新中学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将依据公司技术治理程序,按照本大纲确定的差不多原则,进一步完善细化,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确保该工程优质高速完成.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上海市**区三新中学工程 工程地点:**区方松街道施贤路北侧\三新路东侧 设计单位: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院 建设单位: 上海**新城建设进展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 建筑面积:24500M2 结构层数:框架二\三层 (一) 建筑设计概况 **三新中学工程是经上海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一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工程位于**区方松街道施贤路北侧\三新路东侧,建设用地场地平坦已完成,地面高程和坐标操纵点有甲方现场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建筑面积约24500M2(招标文件).本期实施

6栋各类教学楼,行政楼,食堂等,均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 结构设计概况 1. 结构型式及特点:框架二\三层 2. 结构构件混凝土材料:本工程均采纳商品混凝土(部分自拌砼). 3. 砌体材料及砌体砂浆: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砌筑砂浆标号:M5.0 ,M10 (三) 安装设计概况 1.给排水部分 各楼要紧包括卫生间给排水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部分实验室实验用水等. 2.电气部分 各单位工程含照明,防雷接地系统. 二,工程特点与施工条件 1. 本工程施工现场场地已平坦,场地宽敞,施工用电由场区外引入, 场区内沿校园环形主干道设置临时架空线路(在建房侧);业主提供施工用水,可沿校园环形主干道(施工时临时铺设)铺设自来水供水管道(每30m留一个水阀).施工现场内将建成校园环形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要求和步骤.doc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要求和步骤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要完成好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除掌握必要的电气设计基础知识外,还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深入生产现场,将不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设计中来。课程设计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安排的实践性教案环节,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工作,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本章主要讨论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要求、内容、深度及工作量。并通过实例介绍,进一步说明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 电气设计包含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任何一面,对于应用型人才更应重视工艺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属于练习性质,不强调设计结果直接用于生产。 设计的目的、要求、任务及方法 一、设计目的

电气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电气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为保证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拟定设计任务书和工作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 (2>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教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意见,依据充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 (3>所有电气图纸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型符号、工程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件明细表以及图纸的折叠和装订。 (4>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 (5>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 (6>如果条件允许,应对自已的设计线路进行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13T17:23:35.3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作者:张健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今后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了将控制模块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自动化模块设计上要充分实现规范化设计,总结典型的设计思路,从而使典型设计起到部分标准和规范性的作用。 (13063819880924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今后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了将控制模块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自动化模块设计上要充分实现规范化设计,总结典型的设计思路,从而使典型设计起到部分标准和规范性的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电站设计应用 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工程设计工作,它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在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设计工作对项目的工期、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竣工后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对从事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对传统专业电气知识掌握纯熟,还要掌握学习不断发展的自动化网络知识,对计算机软件运用娴熟。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供应商、项目工程设计工作者或企业管理的所有电气设备可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技术支持和调试。 1 电气控制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电气控制量与热工控制量相比在控制要求及运行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同点,电气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电气控制系统相对热机设备而言对信息的掌握不大,目标少,操控次数少,不过,速度更快,准确度也更高。 (2)电气设备保护自动装置对稳定性要求更高,更快速,并且,有一定抗干扰的能力。 (3)热力系统需要大容量来满足处理信息的需要,并且内部情况复杂,过程掌握十分严格,对于电控系统(ECS),强调数据提取和顺序的掌握作为主要方面,有助于实现连锁保护。 因此,机组的电气系统纳入DCS控制,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除了能够进行一般的启动和停止,对于异常问题的显现和控制的数据也要精确显示。并给出可行的操作意见,以及意外控制办法,使电气系统控制处于科学、有效、合理的情况之中。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2.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 Lonworks 总线, 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2.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 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3 探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OPC(OIJEfor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 的颁布,以及 Microsoft 的 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EC61131 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Pc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 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 IT 平台的融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Internet/Intranet 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正从单一的设备转向集成的系统。 4 提高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4.1保护电子设备的环境 潮湿、霉菌、灰尘、气压、盐雾和污染气体等恶劣环境都对正在使用的电子设备有很大的影响,较轻的表现为电子设备的灵敏度降低,严重的会使电子设备报废。在这些因素中,潮湿的影响最严重,特别是在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达到湿度饱和的情况下导致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上出现凝露和产色现象,降低设备性能,致使设备不能使用;除此之外,当店子设备遭到潮湿空气后,材料会有一层水膜凝聚在表面,并且渐渐渗透到材料的内部,增加了绝缘材料的导电能力,降低体积电阻率,增加介质消耗导致电气漏电、短路甚至击穿,引发设备故障。 4.2切合实际开发控制 设备控制设备设计的开发阶段的关键是设备的可靠性,在设计的科学和切合实际才能产出实用的产品。所以在这个阶段,要认真研究设备、零部件、元器件的技术环境、技术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出设备的设计参数,从而制定使用的设计方案;然后在掌握了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范文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专篇

电气施工图消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建筑概况 1.1.1工程位于省市区。 1.1.2(对于建筑群的工程概况,由我院总体负责工程) ·总建筑面积㎡,一、二类建筑面积㎡。 ·工程由个单体组成,单体性质。 ·工程供电电压。电源为路(回)。 ·消防控制室设在。 ·消防水泵房设在。 1.1.3对单项工程(本单体工程为建筑群的一个子项) ·总建筑面积㎡。地下层,主要功能。地上层,主要功能。 ·消防控制室设在。 ·本工程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 m,裙房建筑高度 m。耐火等级为级,按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 1.2 消防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3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1.4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1.5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 等。 2、设计范围 本项目设计包括红线以内的以下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火灾警报及应急广播系统。 (3)消防电话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3.1.消防控制室 3.1.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层,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且门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3.1.2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港中旅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设计依据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 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 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 B50198-201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 B50200-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标准》DBJ01-611 -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 -2006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6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1-615-2003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 二、设计范围 1. 强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 10kV变配电系统 380V低压配电系统 动力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2. 弱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 CCTV监控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广播系统 汽车库管理系统 信息化应用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弱电系统可根据甲方要求增加或减少,本次设计只负责预埋管, 具体设计由甲方指定的弱电深化设计公司完成。

某学校设计说明

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专业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关于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建设用地选址的通知》(台规选[2016]40014号) 2. 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电子文件) 3.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管理)的通知》台建规[2012]187号 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法规及标准。 二、项目概况 新桥小学位于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城区,椒新线和镇南路交叉口,本次工程位于新桥小学现有校园内,原教学楼和综合楼东侧,工程新建一幢食堂,并对原有教学楼进行扩建。其中食堂占地㎡,面积㎡,新教学楼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台州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市中心处北纬28度,东经122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全年平均气温为度,7、8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气温度,日最高气温≥37度的日数年平均有15天。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度。夏季常遭受台风影响。 三、方案设计构思及特点 1. 基地环境分析 本次工程位于原校园内,是整体校园东扩工程的一部分,是将原有食堂和教学楼向东的功能延伸。设计应做好流线、功能和建筑造型上的衔接。 2、建筑方案设计特点 基于以上对本项目的分析,本案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做好新教学楼和原有教学楼之间的衔接,因新教学楼布置综合教室,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利用原有教学楼的功能设施和交通疏散楼梯, 降低造价。 (2)建筑形态和色彩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并寻求新的创新,体现新的校园风貌。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面临多方面的难题和许多需要攻克的难关。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直接关系到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能。安全问题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需确保建筑物安全平稳运行,对建筑消防电气系统的实际运用和价值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安全设计至关重要,要求提升设计的专业性能,保证消防配电发挥出重要效果,确保建筑消防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故文章重点研究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消防配电设计 1、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重要价值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当中的建筑设施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设施的性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合理的设计消防配电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设施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有效的减小建筑设施出现火灾的概率,及时的抑制火灾,防止火势进一步的蔓延,尽可能的降低火灾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常见的问题 2.1、消防设备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 首先,在电气设备标准保护对象的设计中,要考虑电气设备的使用水平。受影响建筑物及最大火灾面积内的灭火器,配电系统优化设计保证消防设备及消防车安全工作能源需求。 2.2、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设计要求 自动消防设备的设计和消防设备的报告应严格执行有关消防规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布置和设计,通过设置火灾报警门和监控设备,科学合理地运行计算机网络实时火灾报警,监控和连接设备,实现消防设备的功能明确,实现消防设备的自动化管理。 2.3、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 消防联动控制严格遵循相关标识设计,消防设备、控制逻辑和接收反馈。不仅如此,房间内应安装直接控制装置。 3、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供电设备选择不科学 一般状况下,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都会选择应用复式脱扣器保护消防配电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线路过载等的问题,使得其消防设施无法正常的运行,甚至还会产生消防设施瘫痪的现象,进而引发火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施工范围不会依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标准合理的使用共同电源,让其设备供电状态受到影响,拉低了相关装置设施的使用性能,并给其埋设下了安全隐患。

智能小区电气设计方案

智能小区电气设计方案 智能小区电气设计方案 前言: 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之一的住宅,已逐步向小康型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新型智能住宅小区已成为住宅建设的热点。 目前兴建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多为数幢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组成,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等设备在家庭中功能综合一体化,各电子设备的广泛采用,对电气的安全设计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下面将主要部分介绍如下: 1、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1.1基本功能 1.1.1对建筑设备进行控制、监视和测量,以实现设备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以完成预防和控制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 1.1.2对控制器、远程终端单元的监控; 1.1.3操作者人机界面; 1.1.4被监视建筑设备在CRT上的视频显示集成; 1.1.5数据采集和历史化; 1.1.6警告管理 1.1.7趋势分析 1.1.8报告生成 1.2开放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应具备基本的开放功能,包括对ActiveX、DDE、ODBC、API、Access 等标准技术均可实现无缝连接。系统可实现与这些系统的通讯,从而实现有关的联动控制以及方便物业管理和系统集成。 1.2.1系统控制器配置原则: 控制器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否则将被认为是重大技术偏离,可能作为废标处理:系统应采用中央站为核心,DDC与中央站实现数据通信。DDC应设在受控对象附近,按功能和管理类别实现区域划分,每栋楼的送排风、给排水、照明和电量计量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DDC进行控制,即每栋楼至少配置4个可独立运行的DDC控制器。其中计量用DDC应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电源。系统共设置29个区域(室外照明为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可独立管理。每个可独立运行控制器的控制点数应小于120点,使系统的故障产生的影响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器I/O点应具有一定的冗余,各类型I/O点的预留量不小于15%。控制应采用标准的模块化设计,控制器应具备标准的开放协议如LON通信协议。为保证单个设备的维护不影响其它设备的运行,所有模块应支持热插拔功能,更换或维护单个模块不影响同区域其它设备运行。 1.2.2系统控制及监控内容: VRV空调机组;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给排水系统。 (1)VRV空调机组系统。 通过VRV机组通讯接口实现以下基本监控内容:启/停状态;故障报警;电量计量。通过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接入DDC,检测环境温度。 (2)通风系统 风机基本监控内容:送排风机启/停状态;送排风机故障报警;送排风机开关控制;地下车库CO监测。 (3)变配电系统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 综合楼一、二,库房一、二,生产车间一~四 消 防 设 计 说 明 书 *****有限公司 2012-10

法定代表人: 总建筑师: 设计总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 结构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设计文件目录 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说明 第二章消防给水设计说明 第三章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第四章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经新都区规划委员会通过审查通过的成都市新都区梦迪嘉沙发厂总平图。 (2)由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 (3)设计任务书,即,设计合同 (4)该项目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即,地勘报告 (5)主要国家及地方规范

建筑专业: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3、项目组成:综合楼一、二,库房一、二,生产车间一~四 设计范围:单体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四个专业的方案图及施工图设计。 4、总指标 用地面积:35 亩;净用地面积:31.3亩合2088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2.597平方米;容积率:0.996 5、采用新技术新结构 生产车间采用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形式 6、总平面 建设地点:本工程用地位于四川省新都新繁家具工业园 竖向布置为:平坡式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港中旅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标准》DBJ01-611-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6《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6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1-615-2003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 二、设计范围 1.强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 10kV变配电系统 380V低压配电系统 动力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2.弱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 CCTV监控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广播系统 汽车库管理系统 信息化应用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弱电系统可根据甲方要求增加或减少,本次设计只负责预埋管,具体设计由甲方指定的弱电深化设计公司完成。 三、10/0.4KV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和配电能源监测管理系统 1.负荷等级 本工程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高度不超24米。根据本工程的功能及规模,消防负荷等级按二级考虑,其他负荷等级按三级考虑。 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源等;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电信机房电源,主要通道照明,排污泵、客梯、生 活水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 采用单位指标法每平米按60va估算,在地下设1个变电所,内设2台1000KVA变压器,由 10kV市政电网为本工程提供两路独立10kV电源,10kV电缆埋地进入本工程红线之后由设计院统一规划路由。电源分界点为本工程10kV配变电所10kV电源进线柜的进线开关。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各负担50%负荷,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供全部二级负荷。 3、功率因数补偿

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2) 2.1配电系统 (2) 2.2管线回路系统 (5) 2.3照明系统 (6) 供配电施工部分 (7) 2.1配电盘安装 (7) 2.2金属线槽敷设 (8) 2.3电缆、电线放线施工及工艺 (9) 2.4线缆接线施工工艺 (10) 2.5电气钢管施工工艺 (10) 2.6插座、开关安装施工 (11) 2.7照明灯具安装施工 (15)

电气系统方案 计算机机房提供电能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也影响机房内其它附属设施的正常工作,同时机房对接地、雷电防护、机房屏蔽等均有特定要求。为了保证计算机的可靠运行,必须建立一个优质、稳定、安全、可靠的供配电系统。 2.1配电系统 机房进线电源采用TN-S三相五线制,建议从大楼总配电室引双回路电源到机房空调配电间。 配电柜内设电压电流指示、防雷、防过压、短路、过载、过流等保护器,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2.1.1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照明系统、维修插座、UPS主机供电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要求配电系统应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电源进线采用TN-S三相五线制。在设计电源分配时,充分考虑负荷情况,计算功率平衡,将负荷均匀分配在电源的三相上,并要留出一定的冗余以满足将来增加设备的需求。 2.1.2计算机设备UPS配电系统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小型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 电源经UPS稳频稳压、调整电压波形后为计算机设备供电,与此同时也为UPS的后备电池充电;一旦市电回路停电后,UPS的后备电池立即放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