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志
太原人必须知道 太原的街道名称典故和由来
太原人必须知道太原的街道名称典故和由来2014/01/21 16:25 来源:山西日报0条评论逛街时路牌林立,大家看熟看惯太原的路名、街名、巷名、建筑名,有没有人对太原各地命名的来源产生好奇呢?追根溯源,从名字中了解太原历史,现将太原地名由来的说法整理成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绍太原的历史文化。
柳巷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
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
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
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
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
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
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
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
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
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哄走。
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
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
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
”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
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
由于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
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
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
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
刘裕元墓志考释
□刘晓芬2015年春,笔者对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马庄镇新沟村的刘家大院进行调查过程中,悉知刘家后人在迁徙祖坟时,从“刘公坟”里发现一通墓志。
墓志字数虽不多,但通过碑文,结合史籍记载,我们对刘家及其先祖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新沟,现存的刘家大院,据村民及刘家后人讲,是刘家先祖建造的祖屋。
而刘公坟为刘家的祖坟。
刘家大院以前是名不见经传的,它发现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2009年被公布为太原市文物单位。
一、墓志基本情况2012年,刘家后人在迁徙祖坟时从“刘公坟”里发现了一通墓志,拓后回填。
墓志高0.95米,宽0.45米,志文楷书,11行,共211字。
志文未见著录,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碑文如下:“皇清例授奉直大夫乾一刘翁墓志略迹翁姓刘氏,讳裕元,字乾一,太原府阳曲县马南都六甲民籍,世居马庄镇。
翁曾祖讳鼎、李氏;祖讳起华、庞氏;父讳达、薛氏,生翁一。
翁一生于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十六卯时,终于嘉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未时,享寿六十二岁。
由国学生报捐直隶州同知,加二级,例授奉直大夫,例封宜人。
元配蒋氏,继配赵氏、李氏、孟氏。
翁生而颖异,秉性孝友,其立心制行,持己接物,平生诸大端,具载于墓前碑志,无事再述也。
第恐代远年湮,风雨飘零,碑志剥落,不无记载之失,因约举大略,勒诸石,藏诸墓,以志永垂不朽云。
”二、相关内容考释1.墓主人生平考略据碑文,墓主为刘裕元,字乾一,太原府阳曲县马南都六甲民籍,世代居住马庄镇(今迎泽区郝庄镇新沟、马庄一带),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享年62岁。
捐直隶州同知,按先前惯例授封为“奉直大夫”(从五品文散官)。
文中记述刘裕元“生而颖异,秉性孝友,其立心制行,持己接物……”,可知刘裕元生来聪明,才能出众,本性孝顺,与人友爱,为人正直,待人接物大气端正。
刘裕元,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中有两处记载。
其一,卷六吏书七“职衔附”中载:“刘裕元直隶州同加知州衔”,与志文吻合。
太原古城各地名称由来
太原古城各地名称由来龙城太原城的龙头和龙尾“太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
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但仅为地理上的泛称,并非专指一地,其实际处所不尽相同。
战国末年,秦国在汾河中游设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谓之太”,“高而平坦谓之原”之意。
此乃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取名之缘起。
秦汉及以后各代,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区遂有“太原”之专名。
晋阳(太原)古城979年被宋太宗烧毁,后就搬到唐明镇(就是现在的旧城街到庙前街附近),后来逐渐扩大为今天的市区规模。
太原出过很多皇帝,按风水学说,太原北面的系舟山是“龙角(龙头)”,南面的龙山、天龙山是“龙尾”,太原是“龙身”,宋太宗怕太原再出皇帝,所以就切掉龙头龙尾---派士兵铲去上述山的山头,并在太原城中建丁字街就是为了“钉”住龙脉。
太原阳曲县搬家的过程!①东汉末,由今定襄县移于太原县北45里阳曲湾,即今太原市阳曲镇。
②北魏时,移于木井城南四里,即今阳曲县洛阴村。
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
③隋开皇十年,移于木井城东北40里,即今阳曲县古城村。
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
④隋炀帝时,改汾阳县为阳直县,移于木井城。
⑤唐武德三年,于木井城西15里置汾阳县,即今阳曲县黄寨镇。
⑥宋太平兴国四年,移于三交口,即今太原市十里铺。
⑦金天会六年,移于太原府城,即今太原市区。
⑧1948年11月阳曲县人民政府迁驻黄寨。
太原特色的城中村寇庄(南内环街),IT之村亲贤(亲贤北街),饮食之村后北屯(漪汾街),娱乐之村北张和许西(附近有十多所大学),大学生之村小王村,(南内环街),彭村,(和平北路)临县人之村郝庄(朝阳街),服装商业之村太原街道之最(市区内的)最宽的街道---龙城大街110米最窄的街巷---草市街平均1米,最窄处0.7米最长的街道---滨河东路17000米(17公里)最短的街道---绿柳东巷和后营坊头条,都是20米得名最早的街道--智家巷(北宋末年)街名字数最多的街道--桃园南路西里南一(二、三)条9个字街名字数最少的街道--柳巷靴巷都是2个字街名笔画最多的街道--桃园南路西里南三条共71划街名笔画最少的街道--一人巷共11划太原市区内的颜色街道(现存的)红沟路黄陵路白龙庙街黑土巷金刚堰绿柳巷太原的数字地名(序数词不算)一人巷二市场三圣庵四岔楼五福庵六平巷七府坟八吊沟韶九巷十里铺街百货市场(已消失,在柳巷西)千家坟太原村落街道地名的由来尖草坪原来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多生野草,据说叫菅草,既草菅人命的的那个菅草,由于是生僻字,人们误传成尖草,所以就管这一带为尖草坪,太钢70年前开发此地建设工厂,宿舍,渐渐繁荣起来,万柏林得名于阎锡山的坟墓,他在太原时就想死后埋在那里,他小名万喜子,所以有个万字,他字柏川,所以有柏字,因为帝王坟墓叫陵,圣人的叫林,官员的叫墓,百姓的叫坟,而他自认为是山西在关公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所以有个林字,合起来就是万柏林,基本跟柏树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坟地肯定有松柏的,因为他1949年后去了台湾,实际坟地就没有建亲贤乡、村名。
中国地方志集成目录
目录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 (2)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4)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6)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7)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8)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 (9)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9)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1)安徽府县志辑(全63册)1998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4)福建府县志辑(全80册) 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6)江西府县志辑(全87册)1996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8)山东府县志辑(全95册)2004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20)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200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2)湖南府县志辑(全86册)2002年7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4)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2003年上海书店 (26)海南府县志辑(全7册)200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7)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1992.8 成都巴蜀书社 (28)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2006年成都巴蜀书社 (34)西藏府县志辑(全一册)1995年成都巴蜀书社 (36)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2007 南京凤凰出版社 (37)宁夏府县志辑(全9册)2008.12 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2009-05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青海府縣志輯(全5册)2008年12月鳳凰出版社 (41)台湾府县志辑(全五册)199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42)乡镇志专辑( 全32 卷共33 冊) 1992年 (42)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至三册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第四册康熙昌平州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光绪顺天府志十八卷光绪昌平外志六卷第五册康熙宛平县志六卷康熙延庆州志九卷、续补一卷光绪延庆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康熙怀柔县新志八卷第六册民国密云县志八卷首一卷民国顺义县志十六卷、首一卷康熙通州志十二卷民国通县志要十卷金士坚修第七册民国平谷县志六卷康熙大兴县志六卷乾隆房山县志一卷民国房山县志八卷民国良乡县志八卷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一第二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二第三册民国天津县新志第四册民国薊县志 , 乾隆宝坻县志第五册康熙静海县志 , 民国静海县志第六册光绪武清县志 , 光绪宁河县志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第一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二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三册光绪正定县志第四册光绪获鹿县志、乾隆行唐县新志、同治续修行唐县新志第五册同治灵寿县志、嘉庆束鹿县志、同治续修束鹿县治、民国晋县志第六册康熙藁城县志、光绪藁城县志续補、民国续修藁城县志、光绪直隶赵州志第七册民国高邑县志、雍正井陉县志、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咸丰深泽县志第八册乾隆新乐县志、光绪重修新乐县志、民国重修无极县志第九册乾隆赞皇县志、光绪续修赞皇县志、民国元氏县志、同治藁城县志第十册咸丰平山县志、光绪续修平山县至、光绪平山县续志、民国宣化县新志第十一册乾隆宣化府志第十二册乾隆赤城县志、同治赤城县续志、民国龙关县志、光绪怀来县志第十三册光绪蔚州志、民国张北县志第十四册道光保安州志、光绪保安州续志、民国怀安县志第十五册民国阳原县志、民国万全县志、民国隆化县志第十六册道光承德府志第十七册第十八册光绪永平府志第十九册光绪永平府志第二十册民国迁安县志、民国昌黎县志、民国卢龙县志第二十一册康熙玉田县志、光绪玉田县志、民国临榆县志第二十二册康熙遵化州志、光绪遵化通志第二十三册光绪抚宁县志、光绪乐亭县志、民国安次县志第二十四册民国滦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丰润县志、光绪丰润县志、康熙三河县志、民国三河县新志第二十六册同治霸州志、民国霸县新志第二十七册民国香河县志、乾隆永清县志、光绪续永清县志第二十八册民国固安县志、光绪大城县志第二十九册民国文安县志、民国清苑县志第三十册光绪保定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涞水县志、光绪定兴县志第三十二册第三十三册民国涿县志、民国容城县志第三十四册道光安州志、乾隆新安县志第三十五册光绪蠡县志、乾隆博野县志、民国定县志第三十六册同治阜平县志、光绪唐县志、光绪广昌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直隶易州志、民国新城县志第三十八册民国雄县新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民国高阳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祁州志、光绪祁州续志、光绪重修曲阳县志第四十册民国望都县志、民国完县新志、民国满城县志略第四十一册乾隆河间府新志、乾隆河间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沧县志第四十三册康熙盐山县志、民国盐山新志、乾隆肃宁县志第四十四册康熙吴桥县志、光绪吴桥县志、乾隆衡水县志第四十五册光绪东光县志、民国交河县志第四十六册康熙青县志、民国青县志、雍正阜城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南皮县志、乾隆饶阳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任丘县志、道光任丘县志续编第四十九册康熙献县志、民国献县志第五十册民国景县志第五十一册嘉庆枣强县志、枣强县志補正、康熙安平县志第五十二册同治深州风土记、道光武强县志重修第五十三册同治武邑县志、民国冀县志、雍正魏县志第五十四册雍正故城县志、光绪续修故城县志第五十五册光绪广平府志第五十六册光绪广平府志、民国广平县志第五十七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八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九册民国大名县志第六十册康熙元城县志、同治续修元城县志、民国邯郸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永年县志、顺治曲周县志、同治曲周县志第六十二册雍正馆陶县志、民国续修馆陶县志、嘉庆涉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成安县志、民国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鸡泽县志、民国武安县志第六十五册民国肥乡县志、光绪临漳县志第六十六册民国磁县县志、民国刑台县志、民国宁晋县志第六十七册乾隆顺德府志、民国柏乡县志第六十八册乾隆隆平县志、光绪唐山县志、民国任县志第六十九册民国南宫县志、光绪钜鹿县志第七十册康熙沙河县志、民国沙河县志、民国威县志第七十一册康熙临城县志、道光内邱县志、民国新河县志第七十二册民国清河县志、同治平乡县志第七十三册民国广宗县志、康熙南和县志、光绪南和县志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乾隆太原府志(一)第二册乾隆太原府志(二) 道光阳曲县志道光太原县志第三册光绪续太原县志第四册乾隆大同府志第五册道光大同县志光绪天镇县志第六册崇祯山阴县志第七册雍正阳高县志第八册乾隆广灵县志第九册雍正朔平府志第十册民国马邑县志光绪左云县志雍正朔州志第十一册乾隆宁武府志咸丰续宁武府志光绪代州志第十二册乾隆忻州志光绪忻州志第十三册雍正定襄县志光绪定襄县补志第十四册光绪五台新志乾隆崞县志光绪续修崞县志第十五册道光繁峙县志光绪繁峙县志乾隆保德县志第十六册同治河曲县志同治榆次县志光绪榆次县续志第十七册光绪平遥县志第十八册民国昔阳县志第十九册乾隆太谷县志民国太谷县志第二十册嘉庆灵石县志民国灵石县志第二十一册光绪平定州志光绪平定州志补第二十二册光绪盂县志光绪寿阳县志第二十三册乾隆兴县志光绪兴县续志光绪祁县志第二十四册乾隆介休县志嘉庆介休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永宁州志光绪交城县志乾隆孝义县志第二十六册光绪汾阳县志雍正石楼县志第二十七册乾隆汾州府志第二十八册康熙文水县志光绪文水县志乾隆长治县志第二十九册光绪长治县志乾隆应州续志第三十册乾隆潞安府志(一)第三十一册乾隆潞安府志(二) 康熙宁乡县志民国临县志第三十二册雍正泽州府志(一)第三十三册雍正泽州府志第三十四册民国襄垣县志第三十五册道光壶关县志康熙黎城县志光绪黎城县续志第三十六册乾隆高平县志同治高平县志光绪续高平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凤台县志光绪凤台县续志第三十八册乾隆阳城县志同治阳城县志光绪续阳城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沁州志光绪沁州复续志第四十册雍正沁源县志光绪沁源县续志民国沁源县志第四十一册乾隆武乡县志民国武乡县志光绪潞城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平顺县志乾隆陵川县志第四十三册民国重修安泽县志光绪屯留县志第四十四册光绪汾西县志雍正平阳府志(一)第四十五册雍正平阳府志(二) 光绪吉州全志第四十六册乾隆临汾县志民国临汾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永和县志光绪翼城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新修曲沃县志乾隆续修曲沃县志第四十九册光绪续修曲沃县志民国新修曲沃县志第五十册民国襄陵县新志乾隆蒲县志光绪蒲县续志第五十一册民国洪洞县志民国洪洞县水利志补第五十二册道光赵城县志道光太平县志(一)第五十三册道光太平县志(二) 光绪太平县志第五十四册道光直隶霍州志光绪续刻直隶霍州志第五十五册同治浮山县志光绪浮山县志第五十六册民国浮山县志光绪解州志第五十七册乾隆乡宁县志第五十八册民国解县志第五十九册光绪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第六十册乾隆闻喜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垣曲县志乾隆绛县志光绪绛县志 *第六十二册光绪河津县志同治稷山县志第六十三册光绪续修稷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芮城县志乾隆解州平陆县志光绪平陆县续志第六十五册光绪夏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蒲州府志第六十七册光绪永济县志第六十八册光绪虞乡县志民国虞乡县新志第六十九册乾隆荣河县志民国荣河县志第七十册民国万泉县志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宣统承德县志书/(清)都林布修;(清)李巨源,徐守常纂;(清)金正元增修;(清)张子瀛,闻鹏龄增纂民国沈阳县志/赵恭寅修;曾有翼等纂宣统新民府志/(清)管凤苏纂修民国新民县志/王宝善修;张博惠纂民国辽中县志/徐维淮修;李植嘉等纂第二至四册康熙辽阳州志/(清)杨镳修;(清)施鸿纂民国辽阳县志/裴焕星,王煜斌修;白永贞等纂光绪辽阳乡土志/(清)洪汝冲修;(清)白永贞编第五至六册光绪海城县志/(清)管凤和龢,陈艺等修;(清)张文藻等纂民国海城县志/廷瑞,孙绍宗修;张辅相纂第七至八册民国抚顺县志/张克湘修;周之桢纂民国海城县志/陈荫翘,常守陈修;戚星岩纂第九册宣统怀仁县志/(清)马俊显修;(清)刘熙春等纂民国桓仁县志/侯锡爵修;罗明述纂民国续修桓仁县志/常荷禄修;赵国栋纂第十册宣统抚顺县志略/(清)赵宇航,(清)程廷恒修;(清)黎镜蓉等纂民国兴京县志/沈国冕,苏显扬修;苏民等纂宣统昌图府志/(清)洪汝冲纂修民国昌图县志/程道元修;续文金纂宣统康平县乡土志/(清)李绍纲等编康熙铁岭县志/(清)贾弘文修;(清)董国祥纂;(清)李廷荣补辑第十一册民国铁岭县志/陈艺修;蒋龄益,郑沛纶纂民国铁岭县志/黄世芳,俞荣庆修;陈德懿等纂民国铁岭县续志/杨宇齐修;张嗣良纂第十二册万历开原图说/(明)冯瑗纂康熙开原县志/(清)刘起凡修;(清)周志焕纂民国开原县志/李毅修;王毓琪纂民国西丰县志/萧德润修;张思书纂;曹肇元补修;希廉等补纂第十三册康熙盖平县志/(清)骆云纂修民国盖平县志/石秀峰,辛广瑞修;王郁云纂光绪盖平县乡土志/(清)张国珍编民国盖平县乡土志/章运熺修;崔正峰,郭春藻纂光绪盘山厅乡土志/(清)柴朴编民国复县志略/程廷恒修;张素纂第十四册民国凤城县志/马龙潭,沈国冕等修;蒋龄益纂民国庄河县志/廖彭,李绍阳修;宋抡元等纂第十五册咸丰岫岩志略/(清)台隆阿修;(清)李翰颖纂民国岫岩县志/刘景文,高乃济修;郝玉璞纂民国宽甸县志略/程廷恒修;陶牧纂宣统彰武县志/(清)赵炳荣纂修第十六册民国安东县志/关定保等修;于云峰等纂康熙锦州府志/(清)刘源溥,(清)孙成修;(清)范勋纂康熙锦县志/(清)王奕曾修;(清)范勋等纂民国锦县志略/王文藻修;陈善格,朱显廷纂第十七至二十一册民国义县志/赵兴德等修;薛俊升,王鹤龄等纂康熙广宁县志/(清)项蕙修;(清)范勋纂光绪广宁县乡土志/(清)萧春雨编康熙宁远州志/(清)冯昌奕等修;(清)范勋纂民国兴城县志/恩麟,王恩士修;杨荫芳等纂第二十二册民国北镇县志/王文璞等修;吕中清纂;杨焕文续修;刘振翮续纂民国建平县志/田万生修;张滋大纂民国锦西县志/张鉴唐,刘焕文修;郭逵等纂第二十三册民国绥中县志/文镒修;范炳勋等纂民国朝阳县志/周铁铮修;沈鸣诗等纂乾隆塔子沟纪略/(清)哈达清格纂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民国长春县志/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绂纂民国德惠县乡土志/石绍廉编民国双阳县乡土志/吉人修;吴荣桂,陈永奉纂光绪打甡乌拉乡土志/(清)打甡乌拉总管衙门纂修第二册民国农安县志/郑士纯修;朱衣点纂民国延吉县志/吴录贞修;周维桢纂第三册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民国磐石县乡土志/姚祖训修;毛祝民纂民国珲春县乡土志/林珪修;徐宗伟纂宣统辉南厅志/(清)薛德履修;(清)张见田,于龙辰纂民国辉南县志/白纯义修;于凤桐等纂第四册民国辉南风土调查录/王瑞之编民国安图县志/马空群,陈国钧等修;孔广泉,臧文源纂光绪柳河县乡土志/(清)邹铭勋,奎斌编民国通化县志/李春雨,李镇华修;邵芳龄等纂第五册光绪通化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临江县志/刘维清,张之言修;罗宝书,邱在官纂民国临江县乡土志/俞荣庆编民国抚松县志/张元俊修;车焕文纂宣统西安县志略/(清)雷飞鹏等修;(清)段盛梓等纂光绪西安县乡土志/(清)孟宪彝,(清)金正元编第六册光绪海龙府乡土志/(清)海龙府劝学所编民国海龙县志/白永贞纂修民国海龙县志/王永恩修;王春鹏纂第七册民国辑安县志/刘天成,苏显扬修;张拱垣,于云峰纂光绪辑安县乡土志/(清)吴光国修;(清)于会清纂民国双山县志/李筠生修;李安仁纂民国双山县乡土志/牛尔裕编光绪东平县乡土志/(清)赵国熙编宣统奉天省靖安县志/(清)朱佩兰纂修光绪靖安县乡土志/(清)赵炳南编第八册宣统长白汇征录/(清)张凤台等修;(清)刘龙光,王大经纂民国怀德县志/赵亨萃,李宴春等修;赵晋臣,孙云章等纂光绪怀德县乡土志/(清)孙云章编光绪怀德县乡土志续补/(清)孙云章编宣统辽源州志书/(清)佚名纂民国辽源县乡土志/佚名纂第九册光绪奉化县志/(清)钱开震修;(清)陈文焯纂光绪奉化县乡土志/(清)陈嘉言编民国梨树县志/佚名纂民国梨树县志/包文俊修;李溶纂;曲廉本续修;范大全续纂民国奉天省洮安县志略/蒋国铨纂修光绪开通县乡土志/(清)忠林编第十册民国东丰县志/邢麟章,王瀛杰修;李耦纂光绪洮南府乡土志/(清)孙宝瑨编宣统安广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大赍县志/于英蕤纂修民国镇东县志/陈占甲修;周渭贤纂光绪伯都讷乡土志/(清)伯英纂修民国扶余县志/张其军纂修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黑龙江府县志辑1 宣统呼兰府志/(清)黄维翰纂修民国双城县志/高文垣等修;张鼒铭等纂民国双城县乡土志/魏绍周修;温广泰纂黑龙江府县志辑2 民国呼兰县志/廖飞鹏修;柯寅纂光绪阿勒楚喀乡土志/(清)廖飞鹏编黑龙江府县志辑3 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黑龙江府县志辑4 民国绥化县志/常荫廷修;胡镜海等纂民国望奎县志/严兆霖修;张玉书等纂民国庆城县志/佚名纂修民国青冈县志/兆麟纂修民国安达县志/佚名纂黑龙江府县志辑5 -6 民国宁安县志/王世选修;梅文昭纂民国安达县志/高芝秀修;潘鸿威纂民国肇州县志略/张樾纂修康熙宁古塔志/(清)方拱乾纂修康熙宁古塔纪略/(清)吴桭臣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7 光绪三姓志/(清)佚名纂修民国吉林依兰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宝清县志/齐耀珷修;韩大光纂黑龙江府县志辑8 民国汤原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桦川县志/郑士纯,朱衣点等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9 民国拜泉县志/张霖如修;胡乃新等纂民国林甸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依安县志/梁岩修;何士举纂民国讷河县志/崔福坤修;丛绍卿纂黑龙江府县志辑10 民国瑷珲县志/孙蓉图修;徐希廉纂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熊良弼纂修民国嫩江县志/赵富安纂修民国布特哈志略/孟定恭纂民国景星县状况/佚名编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松江府志(一)第二册嘉庆松江府志(二)第三册光绪松江府续志第四册民国上海县志光绪重修华亭县志重修华亭县志拾补校讹第五册乾隆娄县志光绪娄县续志光绪南汇县志民国南汇县续志第六册光绪青浦县志民国青浦县续志第七册民国川沙县志康熙嘉定县志康熙嘉定县续志第八册光绪嘉定县志民国嘉定县续志第九册光绪宝山县志民国宝山县续志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光绪重修奉贤县志第十册光绪金山县志康熙崇明县志民国崇明县志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新修江宁府志第二册同治续纂江宁府志第三册道光上元县志第四册同治上江两县志第五册光绪浦埤乘光绪靖江县志第六册光绪六合县志民国六合县续第七册同治苏州府志(一)第八册同治苏州府志(二)第九册同治苏州府志(三)第十册同治苏州府志(四)第十一册民国吴县志(一)第十二册民国吴县志(二)第十三册乾隆长洲县志第十四册乾隆元和县志第十五册道光崑新两县志第十六册光绪崐新两县续修合志(一)第十七册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第十八册宣统太仓州镇洋县志第十九册民国镇洋县志雍正昭文县第二十册光绪吴江县续志乾隆吴江第二十一册康熙常熟县志第二十二册光绪常昭合志稿第二十三册乾隆震泽县志震泽县志续第二十四册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第二十五册光绪江陰县志第二十六册民国江陰县续志第二十七册乾隆镇江府志(一)第二十八册乾隆镇江府志(二)第二十九册光绪丹徒县志(一)第三十册光绪丹徒县志(二)第三十一册光绪丹阳县志民国应阳县第三十二册嘉庆溧阳县志光绪溧阳县第三十三册民国重修金壇县志光绪溧第三十四册民国高淳县志乾隆句容县第三十五册光绪续纂句容县志第三十六册康熙常州府志第三十七册光绪武進阳湖县志第三十八册光绪武阳志馀第三十九册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第四十册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光宣_ 第四十一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第四十二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二)第四十三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一)第四十四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二)第四十五册道光重修仪徵县志第四十六册嘉庆高郵州志道光续增高第四十七册光绪再续高郵州志民国三第四十八册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民国续_第四十九册民国宝應县志第五十册道光泰州志泰州新志刊谬民国续泰泰州志第五十一册光绪泰兴县志宣统泰兴县第五十二册光绪通州直隸州志第五十三册民国南通县图志光绪海第五十四册光绪淮安府志第五十五册同汉重修山阳县志民国续第五十六册光绪安东县志民国泗阳县第五十七册民国重修沐阳县志乾隆重第五十八册光绪盱眙县志稿民国宿遷_第五十九册光绪盐城县志民国续修盐第六十册民国阜宁县新志嘉庆东臺第六十一册同治徐州府志第六十二册民国铜山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沛县志咸丰邳州志第六十四册嘉庆海州直隸州志道光云第六十五册光绪丰县志光绪睢宁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江都县志嘉庆江都县第六十七册光绪江都县志民国江都县第六十八册民国泰县志稿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民国杭州府志. 一第二册民国杭州府志. 二第三册民国杭州府志. 三第四册康熙钱塘县志嘉庆钱塘县志补第五册康熙仁和县志嘉庆余杭县志光绪余杭县志稿第六册光绪富阳县志富阳县新旧志校记富阳县新志补正民国昌化县志第七册宣统临安县志临安县志补第八册光绪严州府志第九册民国建德县志民国寿昌县志第十册光绪於潜县志光绪淳安县志民国遂安县志第十一册康熙萧山县志第十二册光绪嘉兴府志. 一第十三册光绪嘉兴府志. 二第十四册光绪嘉兴府志. 三第十五册光绪嘉兴县志第十六册民国鄞县通志. 一第十七册民国鄞县通志. 二第十八册民国鄞县通志. 三康熙鄞县志第十九册乾隆桐庐县志光绪重修嘉善县志校勘光绪嘉善县志剳记第二十册光绪平湖县志民国平湖县续志第二十一册康熙海盐县志海盐县志补遗光绪海盐县志第二十二册民国海宁州志稿第二十三册光绪桐乡县志第二十四册同治湖州府志. 1第二十五册同治湖州府志. 2第二十六册光绪石门县志光绪乌程县志第二十七册光绪分水县志民国续修分水县志光绪归安县志第二十八册同治长兴县志民国德清县新志第二十九册同治安吉县志道光武康县志第三十册同治孝丰县志雍正宁波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奉化县志民国奉化新志万历秀水县志康熙秀水县志第三十二册民国天台县志稿第三十三册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志文存疑第三十四册民国南田县志民国镇海县志镇海县新志备稿第三十五册光绪慈溪县志. 1第三十六册光绪慈溪县志. 2。
太原地名起源
尖草坪:原来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多生野草,据说叫菅草,既草菅人命的的那个菅草,由于是生僻字,人们误传成尖草,所以就管这一带为尖草坪,太钢70年前开发此地建设工厂,宿舍,渐渐繁荣起来。
万柏林:得名于阎锡山的坟墓,他在太原时就想死后埋在那里,他小名万喜子,所以有个万字,他字柏川,所以有柏字,因为帝王坟墓叫陵,圣人的叫林,官员的叫墓,百姓的叫坟,而他自认为是山西在关公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所以有个林字,合起来就是万柏林,基本跟柏树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坟地肯定有松柏的,千峰路:原系农田耕地。
一九五六年,随着太原工学院的兴建而开拓成路。
因驻有太原工学院,群众习称工学院路。
一九八二年太原市革命委员会办公厅60号文件以石千峰(是西山的顶峰)命名为千峰北路。
漪汾街:很好解释的,漪就是水波纹,漪汾就是汾河的水波,杏花岭:原先是明朝太原城内晋王王府的私家花园,载有大量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得名杏花岭。
日军占领太原后,砍伐所有杏树,开辟成空地作为操场练兵,解放后,利用原先操场修建成杏花岭体育场,现在已成为住宅区开化寺:它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宋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6年)重修,名汉封寺。
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6年)改称延寿寺。
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朱棡孙子朱美坚重修。
寺院坐北向南,正面迎着现在的开化寺街。
门前建一牌坊,上写“敕赐开化禅林”六字,所以叫“开化寺”。
校尉营:金朝大定(公元1161——1189年)年间,史纯以忠显校尉兼阳曲知县,做过好事,取得人们的纪念,因此有校尉营一名,校尉营另外是明代晋王府警卫队即校尉营房驻地,故名。
有东校尉营,南校尉营,西校尉营,中校尉营。
南内环街:是合并了大营盘东、西街的统称,根据市政府规划,要在城市周边次第建设内环街,中环街,外环街,所以命此名大营盘是因为民国初年阎锡山修建兵营在此(旧址在今武警总队),故名大营盘。
再讲讲二营盘,三营盘二营盘是日军占领太原期间修建的军营,后来阎锡山在此驻扎骑兵部队,三营盘的原因同二营盘,只是按顺序称呼黑龙潭得名于青龙王庙。
太原各地名称由来
九院村——相传此村有九户人家,同建一样的院落,故名.
狄村 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杰故里。道光《阳曲县志》载,狄梁公故里碑,“在狄村官道西,康熙年知县戴梦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张廷铨重修”。碑北,原唐梁国公祠旁有一古槐,传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张廷铨撰记立石,题曰“唐槐”。
呼延村 元称呼延社,道光《阳曲县志》作呼延村。相传此地为宋将呼延赞的养马场。村建于呼延氏宅院地址,以呼延为名,明清时,山西省按察使,掌管司法,简称察院。这里地处察院之后,故名。呼延村是宋朝南征猛将(梁山好汉双鞭呼延灼),的故居,
皇后园 道光《阳曲县志》作皇后园村、皇后园镇,又曰:薄太后驻跸处“即今皇后园村”。又传,新莽时,刘秀败走南阳,王莽兵追至现皇后园村,刘秀求一姑娘相救,姑娘用鸡笼将他盖住,坐在上面用衣裙遮住鸡笼仍做针线活。追兵问时,姑娘故意支走,刘秀得救,感恩不尽,立誓说日后登基定封她为皇后。后刘秀果做了皇帝,派官员来接姑娘,姑娘已死。刘秀封她为皇后葬于此地,在坟前植树种花如同花园,故名。
⑥宋太平兴国四年,移于三交口,即今太原市十里铺。
⑦金天会六年,移于太原府城,即今太原市区。
⑧1948年11月阳曲县人民政府迁驻黄寨。
太原特色的城中村
寇庄(南内环街),IT之村
亲贤(亲贤北街),饮食之村
后北屯(漪汾街),娱乐之村
北张和许西(附近有十多所大学),大学生之村
“沙堰,在风峪口,先年筑,以障风峪暴水。”
东、西太堡村:原名太堡庄,为汉清河太后的堡子,故名,有清河太后墓。唐贞元间(785年~805年)建太堡庄千福寺。以寺分为东西两村。清道光《阳曲县志》记曰东太堡庄、西太堡庄。民国初年称东太堡、西太堡。
金胜村:乡、村名。十六国前赵帝刘渊在此筑城名金城。后城废,用为村名。《中州集》载:“金王万钟,住于平晋金城里。金城,刘渊筑。”元称金盛,明始称金胜。清《太原县志》记载:“大云寺在县西北十二里金胜村。”
傅山建筑考略
傅山建筑考略作者:张杰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21期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傅山在太原停驻过的各处居所以及为纪念他修建的各种建筑,结合明末清初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初步探析傅山高尚人格和伟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揭示傅山精神对今人的启迪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傅山;傅青主;傅山建筑;傅山精神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21.035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真山、侨山、公它等,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人。
傅山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诗人,经、史、子、集,涉猎甚广,儒道皆通,开一代新风。
他的书法大巧若拙、朴质自然,诗歌奇崛清新、风骨遒劲,绘画率性自然、崇尚天然,医学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一代圣手良医,可谓全才、奇才。
①傅山生逢明清之交,乱世飘零,一生铁骨铮铮。
年轻时为老师的冤案伏阙上书,震动天下。
中年投身反清运动,投笔从戎。
抗争失败之后,拒不与清朝合作,气节凛然,出家为道士。
晚年隐居家乡,著书立说,是明末遗民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傅山一生走遍大江南北,在出生地太原,他经历了人生的诸多重要时刻。
傅山曾在西村、上兰村窦大夫祠、崛围山多福寺、土堂净因寺、松庄、晋祠朝阳洞、傅家巷等多处隐居。
后人为纪念他,兴建了傅公祠、晋祠傅山纪念馆、太原碑林公园等②。
1 傅山在太原的各处建筑及主要活动1.1 西村西村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是傅山的出生地。
傅山故居坐落在霜树园街,坐北朝南,三进院落。
一进院东房五间;二进院过厅三间,院内东、西厢房各五间;三进院正房五间,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
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宁静淡雅。
后被洪水淹没,迁至村北前街(即现在西村至兰村公路之南,西村供销社南对面)。
20世纪50年代初,院落仍存,20世纪70年代,迁至公路以北。
现故居已毁。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傅山7岁入家塾中读书③,在此度过童年时光。
他博闻强识,家学渊源,十五岁时参加童子试,便成为博士弟子员。
剔尖背景
千古名食说剔尖信息来源:太原日报绵山是清明寒食的发源地,民间相传还是山西四大面食之一剔尖的始创地。
《传统面食》载,唐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李世民急火攻心。
魏征荐绵山高僧田善友,旨令祈雨。
后大雨倾盆,解救了庄稼,济助了万民。
李世民为报祈雨之恩,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还愿。
皇妹八姑亦随同前往,却叩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在绵山诵经修行,为乡民采药医病。
一日,八姑为一患病老妪配药、做饭,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
眼看锅中水开,八姑急中生智,随手拿起一块木板,将软面团放于板上,用一根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竟拨出了一根根面条。
煮熟盛碗,老妪吃得上口,就问:“孩子,这叫什么?”八姑将“这”误听为“你”字,脱口说:“叫八姑。
”老妪误听为“拨股”,从此介休就有了“拨股”面,是最早的剔尖。
后来人们将“用筷子拨出的面条”还称为“剔拨股”,如太谷、忻州、介休等地的居民用高粱面、豆面与白面配成二合面、三合面,糅合面团,置于特制圆形带把的铁板或木板上,剔拨出的面条都称“剔拨股”。
榆次、祈县、太原等地民间则把和好的面置于大碗内,用筷子剔拨,面呈鱼肚形,所以又称拨鱼。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湿面食品”中就记有“山药拨鱼”、“玲珑拨鱼”等各种面食制法。
到明代,《阳曲县志》记载:“附近居民各种面食曰:河漏,荞面为之;拨鱼子,豆、麦二面为之”。
清乾隆年间,榆次一个名叫常万达的晋商,在恰克图城开设的“四乡联合商行”饭庄里,专营拨鱼等山西面食,声闻边野。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途中路经太原府,山西巡抚陆忠祺,以“蟹翅拨鱼”贡奉慈禧一行,西太后食后大加赞赏,后流传民间,成为高档餐馆的招牌名面。
1959年,彭真、薄一波等应一大批山西籍老革命要求,在北京开设了经营山西菜的晋阳饭庄,拨鱼面始名传京城,老舍写诗曰“驼峰熊掌岂堪夸,拨鱼猫耳实且华。
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由《近溪隐君家训》碑说吕坤
由《近溪隐君家训》碑说吕坤作者:刘涛来源:《文物世界》 2013年第6期在太原市永祚寺(即双塔寺)碑廊内保存有一通《近溪隐君家训》碑。
此碑原本不是永祚寺之物,据道光《阳曲县志》所载:“城隍庙山门东墙,嵌近溪隐君家训石刻。
高六尺,宽二尺,楷书字方二寸。
”由此可见,此碑原为太原城隍庙所藏,后迁入永祚寺。
《近溪隐君家训》碑为明万历年间曾任山西提刑按察使的吕坤所刻,是一通颇有特色的石刻。
论其历史并不太久远,为明万历年间的遗物,迄今有400余年历史。
论其书法艺术,为柳体楷书,用笔苍健,结构严谨。
究其碑文内容,则较为少见。
“家训”通篇,都是教诲晚辈如何做人、处事的至理名言,字里行间流溢着我国古人做人做事的标准,表现了我国古代“训有方”的传统教化。
现摘录全文供大家品读。
原文:“存阴隲心,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把天理先放在头直上。
处人只要个谦□,居家只要个和平,教子只要个学好,吃穿只要个饱暖,房舍家火只要个坚牢,有□冠婚丧祭只要个合礼。
才开口便想这话中说不中说,才动身便想这事该做不□做,才接人便想这人可交不可交,才见利便想这物该取不该取,才动怒便想□□该忍不该忍。
处身要俭,与人要丰。
见善就行,有过便认。
尤可戒者,奢侈一节,今人□作无益,只图看相强。
似费了财帛夸俗人眼目,不如那些钱粮救穷汉性命。
锦上添花何用?彼冬无破絮者皆天地生灵。
案前积肉何为?彼日无饱糠者皆同胞赤子。
看那悭吝儹钱之人,生骄奢破家之子。
天道甚明,愚夫不悟,尔切记吾言!”万历辛卯山西按察使仲男吕坤刻石从全文短短的251个字中,可以看到华夏仁人淳朴、诚厚、笃实和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体现出吕坤为民为国的大儒风范,实令人受益匪浅。
一、吕坤生平吕坤,字叔简,别号新吾、心吾,晚号抱独居士,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南宁陵县人。
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任襄垣知县。
后调往大同,征授户部主事,历郎中。
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
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太原环境卫生史话:清末时期的环境卫生
清朝末期,太原时称太原府,太原府城的环境卫生由阳曲县县衙管辖。
据原任阎锡山政府时期的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太原市卫生二队工作的肖寿凯撰写的《近代太原城区环卫工太原环境卫生史话清末时期的环境卫生◇时中瑛连载二作概述》记载,太原府由官府出面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约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立巡警总局开始。
环境卫生属于警政管辖的范围。
实际上“警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police表示“秩序”和“社会和平”。
我国在西周就有了类似现在治安管理的职能机构,国家设司民(户籍)、司稽(捕盗)、司寇(刑狱纠察),孔子就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县、乡两级创设了最早的治安机构——亭,专司缉捕盗贼、维护治安等,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长。
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于当年11月病逝,清廷令袁世凯代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按照《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不得在天津租界周围20公里区域内驻扎军队。
为了维持治安,袁世凯进行了变通,从北洋新军中抽调3000名老兵,组成了警察队,创设了中国警察制度,使天津成为当时全国治安最好的城市。
据2014年出版的《太原公安志》载,太原建立警察机构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任山西巡抚岑春煊遵照御旨,将山西保甲总局改为山西省巡警总局,初时只管太原府城的警政事务。
据肖寿凯记述,1905年,警务部门正式承担了府城的环境卫生。
1906年,逐步在全省各厅、州、县设立了警务分局。
到清宣统年间,阳曲县衙从每街道各抽调劳役3人,全城共抽调约210余人,组成了“省城清道队”。
在警察署的监督下,由清道队开展日常的环境卫生工作,主要负责将官府衙门所产生的垃圾,从府城城内运送到城外进行倾倒和填埋处置,同时,清道队还负责整修城内的街道,清理道路公共卫生等相关工作。
时任清道队队长杨沛霖,山西霍县人,是同盟会会员。
清道队除队长外,下设了工巡长(班长),普通工巡一般俗称“清道夫”,此外还有石工巡(石匠)和木工巡(木匠)等。
太原环境卫生史话:太原城发展简史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位于山西省中部,东西诸山巍峨,汾晋诸川逶迤,控带山河,地势险要。
古人云“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
“太原”一词非常久远,《尚书·禹贡》篇即有“既载壶口,治滩及岐。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的记载。
据《战国策·赵策一》载,晋阳城系由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所肇筑。
《春秋》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晋定公十五年(前495年)载,“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史记·秦本记·白起传》载,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司马梗北定太原”,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初置太原郡”。
从上可知,晋阳城最迟肇建于公元前497年。
至2023年,太原已有2520年的建城史。
据相关资料记载,太原在西周时为狄人所处,春秋后期属晋,战国属赵。
秦置太原郡,郡治晋阳县。
汉初为韩国,都于晋阳。
汉武帝设并州刺史部。
东汉为太原国,西晋属并州。
北魏置太原郡,北齐为别都。
隋置太原郡,唐为太原府,武则天、唐玄宗置北都、北京。
五代为北汉都城。
宋为太原府,为河东路治。
元属冀宁路,明、清为太原府。
民国初属冀宁道,1921年设市政公所,1927年称太原市,1949年建太原市太原城发展简史◇时中瑛太原环境卫生史话连载一人民政府。
可以说,太原为九朝之都、龙兴之地,孕育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大盛世,故有着“先有晋阳,后有汉唐”之说,在中国的古都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在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此起兵,建立唐朝,将晋阳称为“龙兴之地”。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派并州长史、英国公李勣(即《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英雄徐茂功,跟随李世民,后因战绩卓著,被赐姓为“李”,改为李勣)在汾河东岸的旧太原县城新建了东城。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派并州刺史崔神庆在晋阳东、西二城的汾水上架桥联堞,筑起中城,使得晋阳东、中、西三城浑然一体,形成了东西长12里、南北长8里的北都,是当时仅次于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第三大都会。
“晋祠源泉”八景诗
72文史月刊·2021年第9期无论是翻读地方志,还是游历山川古迹时,常有“八景”一说。
“八景”是对地方风物景观的归纳、提炼,通常指某一地域范围内约定俗成的八处或八处以上景观,常见于地方志。
就太原地区而言,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阳曲县志》卷二“古迹”载太原八景:“汾河晚渡、崛围红叶、土堂怪柏、烈石寒泉、天门积雪、古城夕照、蒙山晓月、晋祠源泉。
”古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情结,使其在置身山水风光之余仍不忘加以吟咏,赋予这些景观独特的精神内涵,由此衍生出八景诗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随着创作形式日益灵活,八景不再拘泥于八首诗,而是选取其中几个或一个加以吟咏。
基于此,笔者以清康熙二十一年《阳曲县“晋祠源泉”八景诗◇ 狄 瑞“晋祠源泉”为太原古八景之一,包括难老泉、善利泉、鱼沼。
八景诗随着八景的兴盛而兴起,其较好地呈现了“晋祠源泉”的自然景观、祷雨与祭祀、作者情感表达等内容。
此外,八景诗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意义的文学类型,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73文史月刊·2021年第9期志》所载太原八景为基础,借鉴近年来关于八景诗在诗歌内容、艺术特色、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对“晋祠源泉”的八景诗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对丰富和保护晋祠历史文化提供借鉴。
“晋祠源泉”“晋祠源泉”作为太原八景之一,《阳曲县志》载:“旧志曰:悬瓮山在城西南,乃晋水发源处。
叔虞始受封,剪桐为唐侯,至子燮因晋水更国号曰晋,而祠亦名之。
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后人凿池沼建祠水侧,又名女郎祠,以祷雨有应加封广惠显灵昭济圣母。
晋源之神祠,下有善利泉、难老泉,疏为二池,分为三河,灌溉田壤奚止千顷云。
入祠内,石如叠如削,水如泻如洒,水石相薄,溅玉跳珠,傍岩洞异卉蔓生,更有松柏森森。
每风自西山而来,摇动其巅,韵响岩谷,若登云天之渺茫也。
明末清初奇人傅山
四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社会巨变之际,一位思想巨子降生太原,成为后世所敬仰的贤哲,他就是傅山。
他气节凛然,不屈不挠反抗异族;他思想独立敏锐,领中国启蒙思想之先河;他学问渊博,享誉南北,被尊为一代宗师;他诗文高古,书画奇崛,以独特风骨立于明清文坛;他任侠豪放,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杰;他真率自然恣意随性的书作,在17世纪的中国,屹立于历史风云之巅。
傅山(1607—1684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他初名鼎臣,后改名山。
字青竹,后改为青主。
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几十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傅山是个奇人,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先生说:傅山有“独特的政治思想”、“独特的经济思想”、“独特的哲学思想”、“独特的文学思想”、“独特的美学思想”、“独特的史学思想”、“独特的教育思想”、“难能可贵的治学特色”和“突出的民族气节”。
傅山也是个全才,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对经学、史学、诸子学、道教、佛教、诗、文、杂剧、字、画、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医学等无所不长。
傅山出生在诗书世家,父亲傅之谟是个教书先生。
与所有这种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样,傅山“十五岁时,家塾严书程。
眼界局小院,焉得出门庭。
”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和性格。
傅山的记忆力远非常人所能比。
二十岁左右读《文选·京都》诸赋,念三遍即能背诵。
三十岁时,他的老师、山西按察司提学佥事袁继咸到山西上任前曾两次上书,提及当朝首辅温体仁,并触犯了温及其同党的利益。
温体仁的同乡和走卒上奏诬陷袁继咸,以至袁继咸被送京师监狱。
傅山大义凛然,不畏强权,与同学薛宗周等商定,共同倡议步入京师为袁继咸“伏阙讼冤”。
他变卖家产,带领一百多名三立书院的同学前往京师。
他们联名给崇祯皇帝上书为袁继咸鸣冤,因言路堵塞,他们便到处散发揭帖,盼望有人能上达皇上。
岭南钟楼的设计规范
岭南钟楼的设计规范按照记载,太原钟楼,建于明代。
明中叶时,在傅山的祖父傅霖倡导下集资重修。
钟楼分台基和楼阁两部分,上部楼阁高三层五丈,重檐宏甍,椽拱飞扬,十字结顶。
楼阁中高悬巨钟一口,高达丈余,重千余斤。
每逢清晨报时,声闻四达远及十余里,与鼓楼巨鼓日暮发出的鼓声,互为珠璧,是为全城士民的计时依托。
民国年间,因年久失修,钟楼颓废残败,遂被拆除。
1931年,在其旧址上辟建了“斌记五金行”;太原沦陷期间,改为“同仁医院”;1956年,改建为“上海饭店”。
复建钟楼,是本次钟楼街改造最大的亮点,它将成为钟楼街上的标志性建筑。
原址复建,位置怎么确定?楼体如何设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中心副所长张文进说,钟楼街提质改造工程,复建修缮了部分明清时期历史建筑,其中有钟楼、按察司牌坊、开化寺牌楼、说书楼4个重要建筑。
在做设计方案时,最初启动的工作就是搜集历史资料,理清历史脉络,让每一处改造、保护或复建的建筑都有出处。
据史料,钟楼正对泰山庙(今天泰山庙仅为清代泰山庙的一部分),即今天的二市场巷。
因此,为了在原址复建钟楼,规划设计时将“占据”钟楼原址的上海饭店移到了钟楼的东侧。
“钟楼的设计基本上依据老照片复原,在修建过程中也做了不少修正。
”张文进介绍说,钟楼复原建成后下部基座承台高8.1米,准确的总高度为25.89米,是整个钟楼街最高的一栋建筑。
钟楼基台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外包深灰色墙砖,雄浑厚朴。
钟楼门洞南北相通,内部留有一条拱形甬道,站在门洞向北望去,已完成“修旧如旧”的二市场巷,中式歇山顶建筑错落有致,像是被框在了一幅画中。
钟楼东西两侧是青砖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到了阁楼平台。
放眼望去,整条钟楼街尽收眼底,一派原汁原味的老街风貌。
钟楼的三层阁楼是传统木结构,采用榫卯工艺,不见一颗钉子。
站在对面国民报馆的楼顶平台,可以完整看到钟楼孔雀蓝色的“重檐宏甍,椽拱飞扬,十字结顶”。
像钟楼街上的其他建筑一样,复建完成的钟楼前额被一块红布遮盖,静待撩开面纱的那一刻。
太原近代建筑掠影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
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近代中国建筑,“在外来影响下摆脱传统营造方式,并在建筑生产的各个方面走向现代化”[1],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相互作用、交叉、融合的产物。
太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为山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作为内陆城市,近代的太原也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建筑。
太原现存的近代建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类型齐全,风格迥异,形式多样。
它们将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相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晋洋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
按照建筑的使用功能可将其分为宗教建筑、工业建筑、金融商贸建筑、文化教育建筑、住宅建筑、行政建筑等六大类。
(一)宗教建筑太原近代宗教建筑中,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尤为突出,这些教堂分布较广,在太原近郊县的农村中,都有此类建筑。
现存较好的教堂主要有太原天主堂、阪寺山圣母堂、圪燎沟天主堂、万寿宫基督教堂等。
这些教堂多为西式教堂,尖顶高耸,两侧设钟楼。
阪寺山圣母堂位于阳曲县阪寺山腰。
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1898年)由意大利籍太原教区主教艾士杰主持,教内著名建筑师李有刚督工兴建。
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3年(1914年)希坚任太原主教时续建。
圣母堂全名“天神之后圣母博俊古辣殿”,东西走向,立面分为二层,平面呈“工”字形,采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券柱式手法[2],正中设门楼,二层顶部砖雕“博俊古辣殿”五字,尖顶置十字架,两侧建钟楼,堂内设3座祭台(图一)。
教堂古朴典雅,造型秀美,是太原近代宗教建筑的佳作。
(二)工业建筑创办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太原火柴局,是太原最早的近代工业。
自此开始至辛亥革命,以官办、民办等形式相继创建了太原机器局、太原工艺局、太原电灯公司等近代工业。
笔补造化天无功——试论傅山碑法帖之作用
笔补造化天无功——试论傅山碑法帖之作用堀川英嗣;张笑萍【摘要】明清书家的碑法帖往往被忽略,得不到最视,很少作为研究的对象。
究其原因在于明清书家真迹流传数量之多,且存在翻刻、伪刻等问题。
【期刊名称】《紫禁城》【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4页(P98-121)【关键词】法帖;傅山;造化;明清;真迹【作者】堀川英嗣;张笑萍【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1明清书家的碑法帖往往被忽略,得不到重视,很少作为研究的对象。
究其原因在于明清书家真迹流传数量之多,且存在翻刻、伪刻等问题。
其实,明清书家在各地散在的痕迹及其相关拓本,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同时具有弥补真迹、判断真伪、证明足迹、补正年谱四个功能。
傅山碑法帖亦是如此。
拙文以傅山专帖为主,介绍傅山碑法帖,为今后大家研究傅山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山西省各地的博物馆、文物局、图书馆及个人所藏傅山的碑法帖中,专帖和集帖共十一种,本文分为以下四类进行探讨。
《太原段帖》四册长二十六厘米,宽十八厘米,共计二十八块。
由元、亨、利、贞四部分组成,内容包括《朋友之难》《三日不读老子》以及杜甫、戴复等的古诗、杂记等。
此外还包括王鳦所书《太原段帖序》和段叔玉的《俚言自序》。
《俚言自序》中写道《太原段帖》完成前后的状况:「癸亥春,丁艰家居,思镌石,力未逮。
亲友义助,二载告成。
」二十八块《太原段帖》刻成后,其后半部分为太原晋源的段家收藏,其余的则散落于民间。
一九四三年,晋泉县(现太原市晋源镇)县长常毅夫将其中的二十四块移送至晋祠,现藏于晋祠博物馆内的翰香馆碑廊。
《段帖》中可以看到五种字体,但是在傅山的作品中确经常看到古字、奇字等。
《俚言自序》中明确说明了其原因:「不敢自私,公诸海内,今搨出,具眼者留神,默识以别夜光鱼目如何。
」《龙池法帖》该帖为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将刘雪崖所藏傅山真迹刻于碑上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片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阳曲县位于忻定盆地和晋中盆地之间,是省城太原上风上水之北部门户,绿色生态之屏障。
辖4镇6乡124个行政村,20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15万勤劳善良的人民。
地上,玉米、谷子、苹果等物产丰富,地下,石灰岩、煤炭等矿产蕴藏。
2500多年的历史赋予了阳曲深厚的人文底蕴。
郭子仪、狄仁杰、傅山、以及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的书写者马文蔚等英才辈出,华国锋曾出任阳曲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境内1处国家级、88处省市县级文物,见证了阳曲作为全国传统文化旅游大县的昔日辉煌。
这片土地生态宜居,文明和谐
全县拥有森林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59%,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8%,人均绿化面积9.77平方米。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工程提档升级,营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卫生县城”、“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全省绿化先进县”、“全省文物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
这片土地海纳百川,包容开放
全县公路总里长1066公里,由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架构的“四纵四横”交通网络赋予阳曲热情大气的气质和包容开放的品格。
阳曲日益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落户扎根,铝镁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得到培育、发展、壮大,工业、农业、生态旅游、人文四大类优惠招商政策更让阳曲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这片土地创新卓越,活力四射
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核心区”,面对太原建设“三个一流”的机遇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飞跃,围绕“三保一促”(保环境、保收入、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实施“四化三区”(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县城东部新区)发展战略,初显强劲态势,一个新型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大县、绿色生态示范县将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工业强县,打造新型工业园区
占地50平方公里,承载着全县科学转型发展任务的太原(阳曲)转型发展产业园区已启动建设。
“一心、两带、五区”的园区功能,将形成以镁铝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高效农业、新型材料为主的“二高一绿”(高效节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产业集群。
第一期建成10.4平方公里的园区,以给排水、强弱电、天然气、自备铁路站台等齐备的工业要素承载不低于32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建成后可供天然气3亿立方米、煤气3亿立方米,水20万吨,电
容量475KV,铁路货运吞吐量500万吨)。
目前,园区已落户的29家企业,总投资55亿元,年产值50亿元,税收1.6亿元。
正在落户的企业18家,总投资123亿元。
正在深入对接和洽谈的数十家,预计投资千亿元。
阳曲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委市政府转型跨越要求迈出工业强县的坚实步伐,正全力打造振兴太原市工业发展的承载区和增长极。
农业富民,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以“5万亩农业科技示范田、10万亩优质小杂粮、7万亩干果经济林、10
万亩设施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高效农业、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生态观光四大园区发展为依托,形成龙头带动、园区示范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县城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5%,人均绿化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畜牧业占农业产值50%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率居全省前列的目标。
城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阳曲县沟壑环绕的台基现状,严重制约了县城的容量和城镇化进程),按照“一轴三区多组团”的县城总体控制性规划布局,“十二五”期间,在加快旧城改造的同时,下穿铁路,激活县城东部的台基地,运用行政和会展要素以及低密度住宅,将县城原来的4.8平方公里扩大至9.1平方公里,拉大县城框架,增加县城容量。
(让人们真正进得来、住得下和发展好;让人们体会历史感、文化味和生态性),到“十二五”末,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2%提高到40%,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通过提高县城的综合能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县域城镇化服务和推动工业新型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生态化,形成产业联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大格局,重振阳曲雄风,再现昔日辉煌,打造一个生态美好、宜居创业、和谐富强的新阳曲。
得天时,风正帆悬,占地利,物华天宝,聚人和,奋勇争先。
一个集聚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新阳曲必将在三晋大地快速崛起!
开放的阳曲欢迎您!
特产
县土特产品也极为丰富,名声远扬。
农产品以玉米、谷子、葵花、豆类、山药蛋、油料等为主产,并盛产苹果、酥梨、桃(张拔白桃)、葡萄(阳寨葡萄)、(石城、韩寨)、花椒、核桃、仁用杏等干鲜果品和无公害蔬菜。
小国光苹果为部优产品,小国光、红富士、酥梨为省优产品,花椒、核桃为国际博览会金奖,二次灭菌奶填补了山西的空白,畅销省城市场。
山杏、山桃、黄芩、柴胡、串地龙、山枣、蘑菇、木耳、野菜等各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
在阳曲县城。
太原府隶一州八县,阳曲县为府直隶县,县治所驻县前街(今太原市县前街)。
民国至今
中华民国初,废除府、直隶州、州的建置,裁府留县,实行省、县两级建置,后又于省、县之间增设道的建置,以道辖县,阳曲属冀宁道,省直辖县,县衙驻府城皇华馆(今太原)。
民国16年(1927),废道。
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
民国26年(1937)10月,山西全省划为7个行政区(政治区),阳曲县属第四区。
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民国阳曲县政权移驻河口镇,皇华馆改驻日伪阳曲县政权,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设阳曲办事处。
同年12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成立,驻杨兴村,隶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
民国27年(1938),阎锡山调整行政区划,阳曲县改属第八行政区。
9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被迫取消。
1940年2月,以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东成立晋察冀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习称东阳曲县),同年改称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温川乡麻黄沟,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
铁路西成立晋绥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习称西阳曲县),县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隶属晋西北第八专署。
次年,西阳曲县划归晋西北第三专区。
1942年9月,东阳曲县东部地区与盂县西部地区合并成立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先后驻温川乡麻黄沟和盂县铜炉,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
10月,西阳曲县改属晋西北第八专署。
1943年1月,在东黄水、黄寨、侯村、小返等地组建东阳曲县中心区抗日民主政府。
次年2月,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驻今东黄水镇马驼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
秋,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改称第二专署,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和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
1945年2月,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凌井店乡凌井店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
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9月后,西阳曲县政府先后改驻今古交市解家滩、县境西庄乡官庄村),隶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八专署。
至此,阳曲县境内出现西阳曲县、东阳曲县、盂(县)阳(曲)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的局面。
同年8月,民国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国阳曲县政府仍驻皇华馆。
9月,撤销盂(县)阳(曲)县建制,原盂(县)阳(曲)县所辖地区归东阳曲县管辖,县政府先后驻凌井店、石槽、贾庄、杨家掌、北温川等村,隶属冀晋区第二专署。
日伪时期,恢复道制,阳曲县属伪雁门道,道尹公署驻榆次,阳曲县仍为一等县。
1948年8月,经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晋中行署。
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治所在今县境高村乡辛庄村。
同年11月2日,黄寨解放,3日,阳曲县人民政府迁到黄寨村,隶属晋中行署第一专署。
次年3月,晋中行署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合并,阳曲县改属太原行署第一专署。
4月24日,县城(今太原城)解放,阳曲县人民政府接管小组随军入城,在皇华馆接管民国阳曲县政府。
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阳曲县改属忻县专署。
1958年,阳曲县划归太原市。
此后,阳曲县建置归属再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