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整式的加减 第2课时 去括号
解:原式=2a2-2ab-6a2+3ab=-4a2+ab.当 a=-2,b=3时, 原式=-4×(-2)2+(-2)×3 =-22.
20.为了绿化校园,学校决定修建一块长方形草坪, 长30米,宽20米,并在草 坪上修建如图所示的 等宽的十字路,小路宽为x 米. (1)用代数式表示小路和草坪的 面 积 是 多 少 平 方米? (2)当x=3米时,求草坪的面积. 解:(1)小路的面积= 50x-x2(m2).草坪的 面积 =20×30-(50x -x2 ) =x2 -50x + 600(m2);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2 整式的加减 第2课时 去括号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核心素养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去括号
1.去括号后等于a-b+c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C
2.2(x-y)去括号后结果正确的是
()
A.2x-y
B.2x+y
C.2x-2y
C.x-2(y+1)=x-2y-2
D. x - 2 ( y - 1 ) = x - 2 y - 2
5.将a-(b+c)去括号得
.
6.已知-a=5,则-[+(-a)]=
.
a-b-c
-5
7.下列去括号正确吗? 如有错误,请改正. (1)+(-a-b)=a-b;
(2)5解x-(:2x错-1误)-x,y=改5x正-2:x++1(+-xay-; b)=-a-b
快求出结果.
即1+2+3+…+100=(1+100)+(2+99)+(3+98)+ … + (50 + 51)=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2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代数运算指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等。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整式加减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问题解决策略》: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包括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学习到更多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重点题型整理
1. 去括号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例题:去括号:-(a + b)= -a - b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例题:去括号:-(a - b)= a - b
2. 合并同类项
(1)找出整式中的同类项,即具有相同字母和相同指数的项。
(2)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找零、面积计算等。
例题:综合应用:计算购物找零:28 - 5(3 + 2) - 1 = 28 - 5*5 - 1 = 28 - 25 - 1 = 2
5. 整式加减的实际应用
(1)将整式加减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例题:实际应用:计算购物找零:32 - 5(4 + 2) = 32 - 5*6 = 32 - 30 = 2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这两个重点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特别强调了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小组讨论,我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设计
总而言之,本章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整式的加减去括号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1.学生对整式概念的理解程度,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整式的定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2.学生在去括号和整式加减运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符号错误、运算顺序混乱等,教师应适时纠正,帮助学生巩固运算规则。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法。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针对整式的加减去括号知识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从基本的去括号题目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强调运算规则和符号变化。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检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整式加减去括号知识。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整式的定义、性质以及加减去括号法则。接着,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最后,教师强调整式的加减去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行程安排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整式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
2.2整式的加减
第2课时去括号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化简 去括号化简的应用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某人带了a元钱去商店购物, 先后花了b元和c元,他 剩下的钱可以怎样表示?有几种表示方法?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去括号法则
知1-讲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两个式子,你们知道该怎样化简吗? 100t+120(t-0.5) ① 100t-120(t-0.5) ② 探究: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00t+120(t-0.5)=100t+120t-60③ 100t-120(t-0.5)=100t-120t+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知识点 2 去括号化简
知2-练
例2化简下列各式: (1) 8a+2b+(5a-b) ; (2) (5a-3b)-3(a2-2b).
解: (1) 8a+2b+(5a-b) (2) (5a-3b)-3(a2-2b)
=8a+2b+5a-b
=5a-3b-(3a2-6b)
=13a+b;
=5a-3b-3a2+6b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t+60④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知1-讲
去括号是式子的一种恒等变形,去括号时必须保证
式子的值不变,即“形变而值不变”.
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时,既要注意
符号,又要注意各项系数的改变.
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合并同类项之后的一个课题。
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这节课所学与前面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括号法则是建立在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之上,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
因此,本节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由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正确的去括号并化简整式。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这节课学法设计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
我设计的主要方法是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中的独立思考问题等);小组合作探讨(包括小组交流议论、同桌交流议论);归纳总结、倾听老师讲解等具体的学习方法。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配合学生自主学习,教法是教师学前进行点拨指导、学后进行重点强调;配合小组合作探讨,教法是老师在学生思考问题前明确要求,讨论中随机指导、启发,讨论后总结归纳、拓展提升;鉴于问题超出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已有学习方式与习惯,理解掌握有难度,我采用讲解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课件
96÷ [(12+4)×2 ]
1
2
96÷ [(12+4)×2 ]
=96÷ [16ⅹ2]
=96÷32 =3
请注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3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96÷12+4×2
1
2
3
96÷(12+4)×2
1
2
96÷ [(12+4)×2 ]
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大括号“{
}”,
又称为花括号。大括号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在1593年第一
使用的。
化简:
-(+5) = -5 +(+5)= +5 -(-7) = +7
+(-7) = -7
想一想:
根据分配律,你能为下面的式子去括号吗?
表示-a和-c的
(1) +(-a+c)
(2) -(-a-c)
和,即-a+(-c)
解:原式=+1× (-a+c) 解:原式=(-1)×(-a-c)
=1× (-a)+1 × c =-a+c
=(-1) × (-a)+(-1)×(-c)
=a+c
视察这两组算式,看看去括号前后,括号里 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a+符c号)不变=-a+c
符号不变
-(-a符-号c)相反 =a+c
符号相反
分析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 掉,括号里各项符号都不变;
2.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七年级数学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2.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由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是是以后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这个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就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还不太熟悉,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字母表示数”的问题,接下来要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类比数学习式,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充分体会“数式通性”,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从而实现数到式的飞跃。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三)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所呈现出的具体、直观、形象之特点,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选用“类比——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去括号的基本原则:同号括号相乘得正,异号括号相乘得负。
-去括号的方法:将括号内的每一项分别乘以括号外的系数,并保留符号。
-去括号的应用:解决整式加减问题,简化计算过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习去括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的基本规则,提高他们在数学问题中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去括号法则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包括同号括号相乘得正,异号括号相乘得负的规律,并能将其应用于整式的加减运算中。
举例:对于表达式3(x - 2y + z) - 2(x + y - z),学生需要能够去掉括号,得到3x - 6y + 3z - 2x - 2y + 2z。
-重点二:整式加减运算的顺序与法则。强调在进行整式加减时,先去括号,然后按照同类项合并的顺序进行运算。
举例:在解决2(x + 3) - 5 + x - (2x - 1)的问题时,学生应先去掉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得到2x + 6 - 5 + x - 2x + 1。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符号的运用。学生在去括号时,容易在正负符号上出错,特别是在多层括号或括号前有负号的情况下。
举例:对于表达式-2(-3x + 4y - z),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去掉括号后变为-6x + 8y - 2z,而正确的应该是6x - 8y + 2z。
-难点二:括号内项的分配律应用。学生需要理解并正确应用分配律,将括号外的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
举例:在处理5(2x - 3) + 4(3x + 1)的去括号过程中,学生应正确地将5乘以2x和-3,将4乘以3x和1,得到10x - 15 + 12x + 4。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整式的加减(3)——去括号》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主动
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体
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我所教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
学生学习能 弱,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
力分析 转换过程,特别是对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还比较
陌生。学生学习归纳总结能力弱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弱。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字母也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
化简吗?
+120(t-0.5)=+120t-60;
-120(t-0.5)=-120t+60 3、想一想: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发现去括号时 符号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特别讲解:+(x+3)与-(x-3)这两种情况。+(x+3) 可以看作+1 与(x+3)相乘,-(x-3)可以看作-1 与(x-3) 相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 4、想一想:通过上面的式子,让学生思考去括号 时符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去括号后项数有什么变化 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 讨论,最后提问 2—3 个同学说说他发现的规律。 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的结果是:括号前面是“+”号, 去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变号,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都变号;去括号后项数 不变,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带领学生用自己的术语概括总结上面的语句,得出 去括号的法则的口诀: 去括号,看符号, 是“+”号,不变号, 是“-”号,全变号。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它是整式
教材分析 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第三章一元
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因此它在整个初中
数学代数部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例子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同时,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够灵活运用到整式的加减运算中。
-能够正确识别和合并同类项,提高整式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实际应用题:布置2道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运算。这类题目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4.思考总结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短文,内容包括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整式加减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还包括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运用。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教学拓展:
-结合本章节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整式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更广泛应用。
-开展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2.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时是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第2单元第2节课,主要内容是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整式的加减法则,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和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原理和运用去括号方法解决问题。
3. 教学准备为了能够有效地教授本节课,我准备了以下教学准备:•教案和课件•学生的课本和作业本•黑板和粉笔•各种整式的例题和练习题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整式的定义和加减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介绍整式的去括号方法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向学生展示括号中的项如何进入的去括号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的原理和规则。
3. 整式的加减法则结合具体例子,向学生展示整式的加减法则,包括同类项相加减和不同类项相加减的步骤和规则。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整式的加减法则和去括号的方法。
5. 拓展思考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整式的运算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法则和去括号的方法。
2. 合作学习法在练习与巩固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智慧板教学法结合智慧教育技术,使用智慧板进行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各种整式的加减过程和去括号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回答、解题过程,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整式的加减法则和去括号的方法。
2. 学生评估通过给学生一些作业题目,让他们在课后完成,再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去括号公式:(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法则和去括号的方法。
2.2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2.2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整式的去括号规则;2.掌握整式去括号的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2.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学习态度。
3.学习策略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的方式掌握知识;2.通过课堂合作,发扬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精神;二、教学内容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三、教学重点1.掌握多项式去括号的方法;2.发现多项式去括号规律。
四、教学难点1.解释整式去括号的规律;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黑板、彩笔、教具、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1.讲师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及目标;2.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教学活动(1)授课环节1.教师介绍整式去括号的概念;2.教师演示整式去括号的方法;3.教师让学生模仿练习;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式去括号的规律。
(2)实践环节1.学生完成练习册P20-21;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拓展题目;3.学生在课前准备的白板上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
(3)总结环节1.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2.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3.课后巩固1.学生预习下堂课内容;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定的课后作业;3.学生通过课程微信群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悟。
七、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本次教学情况,对学生做出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计划;2.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反思1.回顾本堂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的解决方法;3.改进本堂课的教学方法,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
•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
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鼓励学生
通过观
察,试用
自己的语
言叙述去
括号法
则,然后
教师板书
(或用屏
幕)展示:
解答过程
按课本,
可由学生
口述,教
师板书.
老师让
学生上
黑板
全班集中
交流以上
结论,归
纳引出去
括号法
则。
两个学生
上黑板做
题,其他
同学在练
习本上完
成。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
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去括号法则是中学数学一个基础知识点,是以后化简代数式、解方程、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2)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引导教学,能够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体会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体会整式去括号知识的内涵,并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去括号法则,并能用去括号法则正确地去括号。
2.教学难点:当括号前是“-”号和括号前有系数的括号的去法。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探索,得出规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化简:-(+5)= +(+5)= -(-7)= +(-7)= +(-a)= +(+a)= -(+a)= -(-a)=二、探索新知(一)问题1 某天下午,教室里原有a名同学,先来了b名同学,上课时间快到了,又来了c名同学,则教室里共有(1)a+b+c 位同学。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后来一共进来了b+c位同学,因而教室里共有(2)a+(b+c)位同学。
让学生观察两个式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答:联系:他们相等区别:一个有括号,一个无括号问:在上述(1)(2)式中,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式子?答:a+(b+c)=a+b+c问:观察等式两边,有什么规律?(提示学生观察各项符号的变化和括号变化,鼓励学生描述去括号法则)归纳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问题2 某天下午,教室里原有a名同学,后来有的同学出去了,第一次出去了b名同学,第二次又出去了c名同学,请用两种方式表示教室里还剩多少位同学?答:(1)a-b-c 位同学。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两次一共出去了b+c位同学,因而教室里还剩(2)a-(b+c)位同学。
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整式去括号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应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去括号法则。
1. 什么是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法则是指将一个整式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先将括号里的内容乘以括号外的系数,再按照正负号的规则进行运算。
2. 去括号法则的应用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将表达式 3a + (2a - 5b) - (4a + b) 进行加减运算。
•第一步:将括号里的内容乘以括号外的系数,我们有: 3a + 2a - 5b - 4a - b•第二步:按照正负号的规则进行运算,我们有: (3a + 2a - 4a) + (-5b - b)•第三步:进行合并运算,我们有: a - 6b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去括号法则的步骤: 1. 将括号里的内容乘以括号外的系数。
2. 按照正负号的规则进行运算。
3. 进行合并运算。
3. 去括号法则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去括号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正负号的运算规则,即正数加正数为正数,负数加负数为负数,正数加负数要看绝对值大小。
- 注意特殊符号的运算,如乘号和减号的运算规则。
- 注意整式中的字母项,字母项之间可以合并,系数之间可以进行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兴趣。
问题: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分别是12元、15元和18元,他使用了一张30元的优惠券,那么他还需要付多少钱?2. 概念解释与例子演示在导入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去括号法则的概念,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例子1问题:计算表达式 3a + (2a - 5b) - (4a + b) 的值。
解答:首先根据去括号法则,将括号里的内容乘以括号外的系数,得到: 3a + 2a - 5b - 4a - b接着按照正负号的规则进行运算,得到: (3a + 2a - 4a) + (-5b - b)最后进行合并运算,得到: a - 6b答案:表达式 3a + (2a - 5b) - (4a + b) 的值为 a - 6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整式的去括号法则.2.内容解析整式的去括号法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本节课类比数的运算,让学生体会在数的运算中遇到括号时怎样去掉括号,去掉括号的理由是什么.在学生搞清楚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算理后,可以让学生归纳得出式子中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学习将为学习整式加减的运算做好铺垫,使得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学习水到渠成.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式通性”的数学研究方法.(2)能熟练、准确地应用去括号法则,并能进行整式的化简.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使学生明白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方法在式的去括号中仍然成立,由学生归纳得出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准确地化简例2中的4道小题,掌握去括号的过程中应对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是“整式的加减”的第三节课.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在进行去括号时,有时不能做到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经常没有把数字因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出现漏乘的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括号中符号的处理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是“整式的加减”的第三节课.本节课先通过三个问题引出列出三个等量关系。
2.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3(2s-5)+6s; 解:原式=-6s+15+6s=15. (2)6a2-4ab-4(2a2+12ab); 解:原式=6a2-4ab-8a2-2ab=-2a2-6ab.
(3)3x-[5x-(12x-4)]; 解:原式=3x-(5x-12x+4)=3x-5x+12x-4=-32x-4.
• 20+3(x+2)
= 20+3x+3×2
• 100-3(a+b) = 100-3a-3b
• 讨论一下:下面两个等式中,左右两 边的框中的多项式的各项的符号有什 么关系?这种关系是由谁决定的?
• +3(x+2) = +3x+6 • -3(a+b) = -3a-3b
• 去括号法则: • 情况一: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2去括号法则
3(0 9 1 ) 10 15
(30 9 30 1 )
10
15
(27 2)
25
学习目标
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重点) 2.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难点)
问题引入
• 问题1:老王和老吴家有两块土地和一个 20平米的院子,土地如下图的长方形, 两家要联合起来种大棚蔬菜,你能帮他 们计算一下,这三块土地的面积和吗?
=3b-2c+4a-c-3b+c =-2c+4a
THANKS
FOR WATCHING
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 情况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
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 把去括号法则提炼成一句话: • 括号前“+”则内不变, • 括号前“-”则内全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想
去括号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重点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具体、直观、形象。
学生有乘法分配律为基础,对于去括号的理由,易理解。
当括号前是“-”号时,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不易掌握和熟练运用。
为突破难点,选用“情境→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未知欲,求胜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归纳学习获得知识、方法。
通过由数的加减过渡到整式的加减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讨论、探究整式去括号法则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由此突破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以及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做好准备。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紧扣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通过《复习回顾,温故知新》,复习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点,为新授课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观察在数的运算中,遇到括号时是怎样去掉括号的,去括号的理由是什么,在学生搞清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算理后,考察整式中去括号的问题。
通过练习化简带括号的有理数,为讲整式的去括号法则做铺垫。
通过【实际应用,掌握新知】,结合实际问题引出对去括号的研究,类比数的运算,考察整式中去括号问题,从而归纳出去括号的符号变化规律,即去括号法则。
让全体学生参与简单探究去括号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
通过【大家来找茬】判断运算对错,展现易错点,大大减少学生去括号时符号处理上的错误和漏乘的情况。
【学以致用,应用新知】在学生理解了去括号的依据后,通过例题的操练,将去括号法则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基础练习,巩固新知】,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个别同学展示成果,全体同学判断对错,巩固新知。
设计【归纳小结,自我完善】让学生回忆归纳这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最后通过作业的操练来帮助学生巩固去括号的法则并能熟悉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