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阅读理解高效训练 古诗文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落实训练高效增分古诗词鉴赏二含解析[京津鲁琼版]
古诗词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解析:选A。
A项,“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
这一句中“懒”字,表明词人因将与友人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
故选A。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
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为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词的内容解说。
此题注意根据词中的“夕阳吹角”和注释中的“陆游在镇江通判任上”分析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根据“忙日苦多闲日少”分析劳于仕宦的疲惫;根据“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分析将要与朋友离别的惆怅。
答案:①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
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
②劳于仕宦的疲惫。
作者在镇江任职,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
③将要与朋友离别的惆怅。
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作者面对离别生出愁绪。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登雨花台魏禧①生平四十老柴荆②,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③!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④雍容半旧卿。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南京师大附中一模试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检测试卷、丹阳市 3月质量检测、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二、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三、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校校内第二次模拟、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3月考前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汇编而成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10 题。
羌村三首(其二)杜甫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公元 757 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
糟床,榨酒的器具。
9. 简要赏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的表达效果。
(5 分)10.古人评点: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
请结合后八句诗,简要分析这样评说的原因。
(6 分)9.细节描写逼真感人地刻画幼子与久别之父见面情状。
(1 分)“不离膝”写娇儿久别后乍见父亲的惊喜、亲昵、不舍;(1 分)“畏我”点明娇儿久视父亲后因陌生而畏惧的心理。
(1 分)“复却去”表现了娇儿发觉父亲“少欢趣”,害怕而不解的心理(或:害怕、担心我又离家的心理)。
(1 分)侧面表明诗人落魄凄苦的现状。
(1 分)10.(1)中四句:对比今昔家中生活,寄托胸中苦闷。
“抚事”直说思量当前国事。
“煎百虑”极写忧国深沉的情感煎熬。
(2)后四句:名写酒,实说愁,是迟暮之年、壮志难伸的愤激之辞。
“且用”表现了诗人深沉无奈与痛楚之情。
(6 分。
每点 3 分)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至后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一、2020年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译文:标题: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首联: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颔联: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颈联: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
尾联: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从标题的理解、首联的内容、颔联的情感、尾联的手法设题。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试题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思想情感题,对于病种好友,诗人有不能共游的遗憾,对友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对来日观景的展望。
这既是符合我们人之常情的感情,也是根据行文表现出来的感情。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专题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考点解读】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命题角度】古代诗歌鉴赏由两个小题构成,一个单选题一个主观题,单选题侧重于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而主观题主要考查形象、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近期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宋代诗歌备受青睐。
因此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
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方法点睛】(一)解读形象、情感。
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
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
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
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练习与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箴作诗者袁枚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注】①箴:规诫。
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用典邹阳、枚乘二人虽创作迅速,却不敌司马相如辞赋用力之深。
B. 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迟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C. 这首诗是规诫为诗者而作,没有刻意进行雕琢,却能于简淡中见哲理。
D. 说理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作诗的道理服务。
2. 诗的后两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作诗有什么样的建议?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 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竹石牧牛①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
②伯时:指李公麟。
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③野次:野外。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
专题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考点解读】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命题角度】古代诗歌鉴赏由两个小题构成,一个单选题一个主观题,单选题侧重于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而主观题主要考查形象、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近期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宋代诗歌备受青睐。
因此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
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方法点睛】(一)解读形象、情感。
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
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
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
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
②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范蠡经商有道,号陶朱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登临览景,古今勾连,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
B.颔联意在写“今”,鸟去鸟来,人歌人哭,描绘一时见闻。
C.颈联所绘之景,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时间上不连续。
D.前三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人世变迁之感。
15.与汪遵的《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相比,两诗写到范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14.B"意在写今"有误,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既是写"今",也是写"古";"一时见闻"也有误,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这些景象都不是诗人一时之所见所闻,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15.(1)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范蠡的缅怀仰慕之情。
(2分)(2)不同:①杜诗表达了无因会见范蠡、无法像他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这是诗人归隐之志的体现,诗人厌倦官场,寄情山水,向往隐士生活。
(2分)②汪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范蠡的"功成身退,善始善终"的做法的赞美之情。
(2分)诗歌赏析:本诗抒写了诗人在开元寺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8古代诗歌阅读词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词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南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②边,拟共天随③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③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1.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二两句写鸿雁南飞,随云而去,自由自在,反衬词人漂泊江湖,身不由己的凄冷、苦楚。
B.下片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愿,他十分向往陆龟蒙浮游于江湖上自得其乐的闲居生活。
C.“今何许?”一句是反问。
诗人正是在这反问中,表达了怀念故人、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D.最后一句描写词人凭栏怀古,吹凄凄冷风,看残柳飞舞,一派参差凌乱、凄冷萧索景象,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感慨身世、忧心国家的复杂感情。
2.请简要赏析“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两句。
2、古代诗歌阅读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惜别严仁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拖②转牙樯③。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20 年浙江省高考题)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 分)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 的妙处。(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二) 15.B 16.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 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2020 年全国 I 卷高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全国通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①(元)王恽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
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
谁教若辈管兴亡。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②未易当③。
[注]①驭说,即说书。
高秀英,当时著名女说书艺人。
②拍板门锤,说书时使用的道具。
③未易当:没有改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首句连用叠词“短短”与“淡淡”,写出了说书女打扮素洁得体而脱俗的形象特点。
B.“拂”字准确传神地刻画说书女干净、利落的动作,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
C.上阕三四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手法形容艺人说书技高超,谈吐清雅、英爽,如含珠泻玉。
D.上阕写女艺人装束和高超的说书技艺,下阕写说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想评论,层次清晰。
(2)简要分析词的下阕末尾“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两句所表达的主旨。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
要结合诗中关键词语,关键意象,揣摩它们背后的含义。
【解答】(1)B.“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错,“拂”字只表示一个干净利索的动作而已。
(2)“百年总是逢场戏”,语义双关:一是指百年兴亡,什么汉魏隋唐,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表达作者对人生兴亡的感慨;而是说说书作场,讲古论今,不过是逢场作戏,其间自有说书人一段辛酸在。
最后一句“拍板门锤未易”带有讥弹,百年兴亡不过是逢场作戏,说书人可顷刻间说破,然而仅靠说书人的褒贬,能在芸芸众生领悟其中的虚幻。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落实训练高效增分古诗词鉴赏(三)(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三)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落,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解析:选C。
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捣洗煮过的熟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
故选C。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解析:题干是“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对于诗词的思想情感题,作答时注意从题材入手,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等考虑。
本题分析时要抓住关键词“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
诗后四句用语俏皮,写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但等到白首回家的那天,故园池台是否还在?表现了对故园的忧虑。
想象着白发之时要回家,但如今有家不可回,诗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
答案: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
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写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2020年高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
D.全诗以时间为序,描绘了江边的诸多景物,暗示气温下降、光线变弱的过 程,表现了大自然昼夜转换之际的奇妙景观。
2.赏析诗歌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感情。(6分)
琴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C(曲解文意,“催”是指官府催着交纳之意,该句表现了官府催逼得急切。)
6.①比兴手法。开头二句托物起兴,以“园中有枣行人食”比喻织妇的劳动果实
为别人所占有。②对比。以贫家女的辛勤劳作与“富家”的不劳而获对比,表现 了织妇在封建剥削下的悲惨生活。③烘托。“草虫促促机下啼”,以草虫的啼鸣
烘托贫家女的辛劳。④心理刻画。最后两句描写织妇的心理,她羡慕青楼倡女。 字里行间渗透了织妇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结合诗句分
王建
D.整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用语贴切,表现了诗人的乐府诗贴近生活的
特点。
6.本诗为新乐府名篇,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请分析全诗运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6分)
答案:
1.(3分)C(没有“想弃官归隐的念头“)
[_ _ 「
2.(6分)以景结情或比喻(2分)。写诗人趁着酒兴不禁唱起了吴越的歌曲,吟唱
A.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
雅。
B.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赋予琴声的特殊魅
力。
C.诗人善于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
化。
D.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 中。
2020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2 古代诗文阅读
2020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2】古代诗文阅读(一)诗歌鉴赏1、(2020新课标全国卷,第二(二)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20全国大纲卷,第12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2)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题【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晓箭:中国古代计时器具,借指拂晓的时候。
②袁安:东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后被举为孝廉。
这里以胡居士比袁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诗人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紧扣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使人如临其境。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起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尾联借用袁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他雪天生活的关切。
(2)王维学识渊博,擅长山水画,精通音律,这些特点都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所体现。
请指出这首诗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诗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A(2)示例一:诗中有画。
颔联写隔着窗户听到风吹乱竹子,似乎风使竹子惊慌失措,打开门看到白雪覆满了群山。
颈联写天空飘着大雪,深巷中一片寂静,堆积的雪使宽大的庭院显得闲静。
这些景物描写都十分细腻生动,如在眼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示例二:富有音韵美。
全诗押韵严格,一韵到底。
诗中的“颜”“山”“闲”“关”等都押同一个韵,十分严格。
平仄相间,音韵和谐。
每句诗的关键位置上的字平仄相间,句与句、联与联在音韵上都很好地进行了承接与过渡。
读起来音韵和谐,极具音乐美感。
(符合大意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项,“表现了诗人无边的痛苦与寂寞”错误,首联写更声报晓,诗人揽镜自照,一种迟暮之感油然而生。
但说“无边的痛苦与寂寞”程度过重。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和评价古代诗歌语言、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擅长山水画”“精通音律”等,这些都影响王维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也带有相应的特点。
2020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高效训练古诗文阅读
2020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高效训练:古诗文阅读1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塞下曲 ( 其六 )□ 戎昱寒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到现在。
【注】①骎骎 (q īn q ī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如何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请简要剖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此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能够说是描绘了边将的心里即对战争的诉苦及憎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感情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怜悯,也有对战争的厌烦,综合起来也就是盼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磨难的怜悯,尾联表现了对从古到现在接连不停的战争的厌烦,全诗寄寓了诗人盼望和平的美好梦想。
2.阅读下边一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瀑□ 李布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究海洋作波浪。
简要剖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勤,聚集成一泻千里、宏伟壮观的瀑布,尔后又拒绝溪涧的挽留,持续向前,流向海洋,信心化作汹涌汹涌的波浪。
备战2020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9(内附详细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即时演练1. (2019·烟台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续古诗十首(其四)白居易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
风雪折劲木,润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
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梨花黄庭坚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
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
备战2020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10(内附详细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即时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注】①南谷:在永州(今湖南永州)乡下。
②杪秋:深秋。
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1)诗的中间两联写景紧扣“荒”字,诗中哪些景象体现村庄“荒”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高效训练:古诗文阅读1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时间意象的把握,从季节的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清秋、落叶;从一天的时间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日暮、月初白、流萤和孤灯。
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4.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漠漠春芜①春不住。
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
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
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
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
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5.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无名氏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
六月里裹皮裘。
瓦垄上宜栽树,阳沟①里好驾舟。
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无名氏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②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③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注】①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
②嗉:鸟类食管后段暂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状如袋子。
③刳(kū):剔,挖。
这两首小令各自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嘲谎人》主要是用自我表演的方法塑造了一个爱吹牛撒谎的可笑人物形象。
《讥贪小利者》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贪小利者的可耻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
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
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
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咏竹□ (梁)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捎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③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篁:竹子。
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
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
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
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
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
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