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与湿疹
皮炎湿疹治疗
![皮炎湿疹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8a74f17b52acfc789ebc97d.png)
•
急性期皮损:仅有红斑、丘疹、水疱、无渗液,
33
六、治疗及预防
接触性皮炎
选用洗剂或粉剂,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 敷,有大疱时先抽疱液在按上述处理。
•亚急性期皮损:选用30~50%氧化锌油或糊剂,
皮质类固醇霜或软膏,感染时加入抗生素与上述 药物中。
•慢性期皮损:可选用焦油类制剂或皮质类固醇
激素霜或软膏,感染时加入抗生素与上述药物中。
2.接触性致敏物
接触性皮炎
(1)重铬酸盐、硫酸镍(皮革制品、服 装珠宝、水泥) (2)二氧化汞(工业污染物、杀菌剂胺(染发剂、皮帽、皮革制 品、颜料) (5)松脂精(颜料、稀释剂、溶剂)
5
二、病因
接触性皮炎
(6)甲醛(擦面纸) (7)俾斯麦棕(纺织品、皮革制品、颜料) (8)秘鲁香脂(化妆品、洗发水) (9)环树脂(工业、指甲油) (10)碱性菊棕(皮革制品、颜料) (11)丙烯单体(假牙、合成树脂) (12)六氯酚(肥皂、去垢剂) (13)除虫菊酯(杀虫剂)
40
湿
疹
性 性
亚急性
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的临床特点
湿
疹
41
•疹形:疹形多样,可有红斑、丘疹、丘疱 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 屑等,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 内可出现3~4种以上损害。 •界限:不清。 •部位:体表任何部位,对称分布。 •症状:剧烈瘙痒。 •病程:反复发作。
红斑、丘疹、水疱,皮肤肿胀
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者发病 药理性反应 初次接触所需激 发时间 量-效关系 复发性 接触物去除后的 转归 早期表皮病变 早期炎症细胞浸 润
任何人 是 0~2天 有关 不定 可迅速痊愈 以表皮上部为主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皮炎湿疹
![皮炎湿疹](https://img.taocdn.com/s3/m/c2feeec47f1922791788e806.png)
16
组织病理
• 急性湿疹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海绵形成,真 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 润; • 慢性湿疹表现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棘 层肥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 纤维增粗。
17
诊断
• 根据特点诊断。 • 鉴别诊断 • 1.急性湿疹应与急性接触性皮炎鉴别
18
• • • • • • •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多属内因,多因素 多属外因, 不易查清 有接触史 部位 不固定,常对称发生 触部位 皮损 多形性,丘疹,水疱等 较单一可有大疱 特点 境界不清 及坏死 境界清楚 主要症状 瘙痒剧烈 瘙痒、灼热或疼痛 病程 较长,常有复发倾向 较短,去除病因 • 后很快痊愈 不接触即不复发
5
• 自觉瘙痒或灼痛。 • 去除病因或经恰当处理后可在1~2周内痊 愈,再接触可再发。 • 若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转变为亚急性 或慢性,皮损表现为增生肥厚、苔藓样变。
6
诊断
• 根据接触史、典型表现进行诊断; • 病因去除,皮损很快消退; • 斑贴试验是诊断简单可靠的方法。
7
治疗
• 1.根据病情,可内服抗组胺药;皮损严重或 泛发者,首选激素治疗,如泼尼松30~ 40mg∕d,分2次口服。 • 2.外用药: • 急性期无渗液者用炉甘石洗剂,每日5~6 次;有渗液时,用2~3%硼酸溶液湿敷。 • 亚急性及慢性期,皮损干燥者用糖皮质激 素霜剂,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3
• • • • •
共同特点: 1潜伏期;首次接触不发病,再次接触发病; 皮损呈广泛性、对称性; 反复发作; 斑贴试验阳性。
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带状疱疹
![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带状疱疹](https://img.taocdn.com/s3/m/4270572e0b4c2e3f5727638d.png)
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疱疹、带状疱疹湿疹: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
各种内外因素引起,与变态反应有关,特点是多因性、多形性、对称泛发性、慢性复发性、瘙痒性、渗出为主。
湿疹的治疗方法:急性期: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作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可和油剂交替作用。
亚急性期: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质激素作皮损内注射。
接触性皮炎:接触外源性物质后皮肤黏膜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反应。
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急、瘙痒、烧灼、疼痛感。
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并可有丘疹、水肿、水疱大疱以及继发感染。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变现为境界不清的轻度红斑、丘疹。
长期接触可变现为皮损轻度增生和苔藓样变。
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接触物有密切关系,首要治疗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因,避免再次接触该种物质,治疗已出现的症状。
1.药物治疗:全身治疗内服抗组胺类药物,糜烂和渗液严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接触性皮炎如果合并局部感染,给于抗生素。
2.局部治疗急性阶段用洗剂、霜剂或油膏,如炉甘石洗剂;亚急性或慢性阶段以霜剂及油膏外用为主,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
2.其他治疗:积极寻找过敏物质,避免进行接触,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
避免搔抓,不宜用热水烫洗,避免强烈日光或热风刺激。
预后情况: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1~2周可痊愈。
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以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红褐色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
急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病因(复杂多因;■接触史)、分布(任何部;■接触部位)、皮损特点(多形性对称性、无大疱坏死、炎症较轻;■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皮损境界(不清楚;■清楚)、自觉表现(瘙痒、一般不痛;■瘙痒、烧灼或疼痛)、病程(较长、易复发;■较短、自愈、不接触不复发)、斑贴试验(阴性;■阳性)药疹: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皮炎和湿疹的鉴别
![皮炎和湿疹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464ad1b4bcd126fff6050b5e.png)
.
25
治疗 1.寻找病因,脱离接触
2.全身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和维生素C,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 糖皮质激素。若有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3.局部治疗 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 则处理。
.
26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急性湿疹 病 因 复杂,不易寻找
.
28
3.糖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不宜口服或注射糖皮质 激素,仅在皮疹泛发,渗出著明,病情严重时, 可考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缓解后逐渐减 量至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老年 患者滥用糖皮质激素后,易发展成红皮病。
.
29
第三节 异位性皮炎和湿疹 Atopic Dermatitis
.
30
(二)免疫学异常表现为急性期Th2型细胞及Th2型 细胞因子显著增多,导致血中IgE水平增高和嗜酸 粒细胞增多,慢性期则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
.
32
(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透皮水分丢失增加。
(四)环境因素如变应原(屋尘螨、花粉)及蛋白 质食物、感染性变应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糠 秕孢子菌)可影响异位性皮炎的发作。
.
18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刺激
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 触后均可发生皮炎。这种刺激称原发性刺激或毒 性刺激,主要由刺激物直接破坏组织细胞所致, 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炎。
.
19
2.变态反应 为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
20
临床表现
一、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 、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偶可见组织 坏死。临床所见常以单一疹型为主。
特应性皮炎及其他湿疹性疾病介绍、适应症及治疗参考
![特应性皮炎及其他湿疹性疾病介绍、适应症及治疗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930db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2.png)
特应性皮炎及其他湿疹性疾病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领域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疾病以皮肤干燥、剧烈瘙痒、长病程及病情反复为特点,常伴随其他特应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角膜炎等。
其他湿疹性疾病则包括钱币样湿疹、手部湿疹、淤积性皮炎、自体敏感性皮炎等。
目前学界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等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章主要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
由于其他湿疹性疾病在治疗上与特应性皮炎有相似之处,故在此一并进行介绍。
【适应证】(1)特应性皮炎及其他湿疹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是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期最佳选择之一。
美国皮肤病协会在2014年的特应性皮炎治疗指南中将其列入A级推荐等级。
该类药物可有效减轻疾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如皮损及瘙痒。
针对其他湿疹性疾病,如钱币样湿疹、手部湿疹、自体敏感性皮炎等,外用糖皮质激素也有较好的疗效。
针对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中国、日本及欧美的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均未将系统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疾病推荐用药。
尽管系统使用糖皮质可在短期内快速减轻皮损,但减量或停药时常可出现反弹甚至病情加重,因此用药时需更加谨慎。
欧洲皮肤性病学会在2012年的特应性皮炎治疗指南中认为系统用糖皮质激素仅可用于治疗处于急性复发期、病情严重的成人患者,疗程至多1周,且推荐等级为D级(最低等级,专家意见)。
中国及美国的指南则认为系统用糖皮质激素更适合作为其他系统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或光疗)之间的过渡。
用药剂量根据体重进行计算,通常泼尼松龙剂量范围在0.5~1.0mg/(kg·d)。
针对其他湿疹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可慎重用于病因明确、短期可祛除病因的患者,如接触因素、药物因素或自体敏感性皮炎等,但应尽量缩短疗程。
(2)特应性皮炎及其他湿疹性疾病亚急性及慢性期:在疾病亚急性及慢性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炎和湿疹要点背记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炎和湿疹要点背记](https://img.taocdn.com/s3/m/6900455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2.png)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炎和湿疹要点背记1、多选急性湿疹可表现为()A.红斑B.大疱C.丘疹D.丘疱疹正确答案:A, C, D2、单选以下关于汗疱疹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病与出汗密切相关(江南博哥)B.好发于掌跖和指趾侧缘C.早期水疱为角质层下D.为湿疹样反应正确答案:A3、单选婴儿湿疹与特应性皮炎婴儿期的主要鉴别要点是() A.发病部位B.皮损形态C.过敏性疾病史D.自觉症状正确答案:C4、单选慢性湿疹的典型表现是()A.明显渗出B.红斑基础上的丘疱疹C.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D.糜烂继发细菌感染正确答案:C5、多选接触性皮炎治疗原则包括()A.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B.抗组胺药物C.局部治疗遵循外用药物使用原则D.合并感染加用抗生素正确答案:A, B, C, D6、多选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有()A.少数人接触后发病B.无明显的潜伏期C.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D.停止接触后皮损可很快消退正确答案:B, C, D7、单选常用于杀虫剂中的接触性致敏物是()A.甲醛B.六氯酚C.除虫菊酯D.环树脂正确答案:C8、多选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有()A.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B.瘙痒剧烈C.皮损呈多形性D.皮损多局限正确答案:A, B, C9、多选以下关于湿疹的描述正确的有()A.手部湿疹发病率高B.乳房湿疹多见于老年妇女C.钱币状湿疹无水疱及渗出D.汗疱疹属于湿疹样改变正确答案:A, D10、单选治疗接触性皮炎最首要的措施是()A.口服糖皮质激素B.口服抗组胺药物C.溶液湿敷D.脱离可疑刺激物或致敏物的接触正确答案:D11、单选以下关于特应性皮炎婴儿期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多数患者出生后1岁以内发病B.初发皮损主要位于颊面部C.皮损可蔓延至全身其他部位D.一般在2岁以内均发展为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正确答案:D12、单选接触性皮炎急性期渗出明显时使用()A.高锰酸钾溶液B.炉甘石洗剂C.氧化锌油D.硼酸溶液正确答案:D13、单选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早期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细胞类型为() 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14、多选以下关于接触物的描述正确的有()A.接触物分为原发刺激物和接触致敏物B.有些物质低浓度时为致敏物,高浓度时为刺激物C.强酸可引起接触致敏反应D.外用药物可引起接触致敏反应正确答案:A, B, D15、单选对接触性皮炎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光敏感试验B.斑贴试验C.组织病理学检查D.免疫荧光试验正确答案:B16、多选常与特应性皮炎伴发的疾病有()A.过敏性鼻炎B.过敏性哮喘C.结节性红斑D.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A, B17、判断题皮肤慢性感染病灶可引起慢性湿疹。
皮炎湿疹及其常见治疗方法与药物
![皮炎湿疹及其常见治疗方法与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c5d2f3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8.png)
皮炎湿疹的药物治疗皮炎(dermatitis)与湿疹(eczema)是一组常见的皮肤病。
皮炎与湿疹这二个名称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可以通用。
病因湿疹的病因尚不很清楚,可能是由人体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类过敏性皮肤炎症性疾病。
按病期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
急性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和水疱,抓破后有糜烂、渗液。
亚急性湿疹水疱和渗液减少,出现结痂和脱屑。
慢性湿疹以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为主。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旧称异位性皮炎,发病与遗传有关。
该病分婴幼儿期,儿童期及成人期。
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是皮肤、黏膜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
长期接触致敏物可引起慢性接触性皮炎,呈慢性湿疹改变。
如果因接触酸碱等引起灼伤,称为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应立即用大量净水冲洗。
有条件者再用弱酸中和强碱、弱碱中和强酸。
如果因变态反应所致,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临床所见接触性皮炎大多属于此类。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
好发于中老年人的颈、上睑、肘、骶、阴肛等处,该病慢性经过,典型皮损呈苔藓样变,表面皮沟加深、革化肥厚。
脂溢性皮炎(seborrhicdermatitis)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
目前认为与糠秕马拉色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好发于头皮、面、背、腋窝和阴部等处。
皮疹表现为黄红色斑片,伴油腻性鳞屑,自觉瘙痒。
治疗皮炎湿疹的治疗:首先应寻找原因,并尽量避免。
应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忌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类。
有些食物可加重皮损,应留意并避免食用。
含油的坚果也不宜多吃。
洗澡不宜用过热的水,忌热水烫洗,不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肥皂或沐浴露等。
洗浴后应外搽润肤药或保湿药,以保持皮肤的润泽。
患者应尽量避免搔抓。
贴身的衣、被最好用棉制品,不宜过暖。
瘙痒严重者可内服传统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或抗焦虑药物如多塞平等。
皮炎和湿疹(共91张PPT)
![皮炎和湿疹(共9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6500f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4.png)
染时用
• 皮质激素:
不主张用,短期采用仅针对 : a. 皮损急性广泛, b. 一般疗法无明显效果者。
• 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卡介菌免疫核糖核酸 、 γ干扰素等可试用。
• 抗炎症介质类:
- 安太乐、苯噻啶等 , - 同时具有抗组胺H1受体、5一羟色胺及
迟缓激酞等作用, - 需要时合用抗H2受体药物如甲氰咪胍等 。
不主张用,短期采用仅针对:
苔癣样变。 a.
60%在1岁以内发病,多于生后2个月开始,也有1个月或半岁发病的。
皮损主要累及四肢屈侧,其次为颜面眼睑部
-多发生于肘窝、腘窝,为红斑、丘疹覆 以鳞屑、薄痂,以后苔藓样变, -少数限于腕、踝、手背、肩背、小腿。 表现为钱币状湿疹。
也可波及四肢伸侧,常累及整个上下
脱敏疗法:
• 该期皮损除继发感染或急性发作外,主要倾间于 如用螨浸液脱敏治疗,尚有异议。
个人或家族中有过敏史:
亚急性状态,渗出较婴儿期轻,但仍瘙痒剧烈, 指哮喘、过敏性鼻炎、AD。
精神疗法:多解释、多安慰、多鼓励; 与生理或药理反应相关:
- 白色划痕、延迟发白、面色苍白、组胺反应。
-皮外质周激血形素嗜:酸性成粒细胞“增瘙多 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久之形成
药理性反应异常。
康克非 教授修订的诊断标准
• 基本特征
1. 瘙痒性、慢性、复发性皮炎: — 婴儿期、儿童期,主要面部、四肢伸侧,
炎性、渗出性的湿疹性皮损。 — 青少年、成人,主要分布于四肢屈侧或伸侧 ,
苔藓样化皮损。 2. 个人或家族中有过敏史:
指哮喘、过敏性鼻炎、AD。
• 次要特征
1. 与遗传有关:早年发病、干皮症、鱼鳞病、掌纹症 2. 与免疫相关: - 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结
湿疹与皮炎区别
![湿疹与皮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12b6bb7941ea76e59fa0424.png)
湿疹与皮炎区别文章目录*一、湿疹与皮炎区别*二、湿疹的原因*三、湿疹不能吃什么湿疹与皮炎区别1、湿疹与皮炎区别但是皮炎与湿疹不能划等号,两者还存在许多差别:、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
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确认。
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
、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
、皮炎损害集中,界限清楚,好似印出或画出的;湿疹皮疹分散,疹片、疹群常无明晰的界限,注意饮食习惯,不能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容易得肠胃疾病。
、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重于急性湿疹,红斑、水肿更重,水疱更多,常有大疱;湿疹的炎症程度轻于皮炎,极少见到大疱;有特征性点状糜烂。
2、湿疹的中医疗法湿热并盛型: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加减。
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根,毒热盛时加大青叶,大便燥结加大黄。
亦可服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脾虚湿盛型:法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脉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
也可服除湿丸。
3、湿疹的穴位注射疗法、取穴主穴:分2组。
1、足三里、曲池;2、长强。
、治法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毫克)加维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
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湿疹的原因1、环境因素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菌源等。
2、感染因素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
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3、饮食因素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
皮炎和湿疹
![皮炎和湿疹](https://img.taocdn.com/s3/m/1cd6a21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b.png)
• 二氧化汞
工业污染物质、杀菌剂
• 巯基苯丙噻唑、
橡胶制品
二甲胍等
• 对苯二胺
染发剂、皮毛和皮革制品、颜料
• 松脂精
颜料稀释剂、溶剂
• 甲醛
擦面纸
5
临床表现
❖ 急性接触性皮炎 • 起病较急 • 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 • 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其上有
49
• 儿童期 此型多见于婴儿湿疹愈后,到6~10岁时再次发病; 也可以自婴儿期持续演变而来;还有少数患者至儿童时期方 始发病。临床分两型,即湿疹型和痒疹型。
22
病因和发病机理
❖ 病因:尚不清楚,它的致病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 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一种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内部因素 • 体内存在慢性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 • 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因素; • 神经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 • 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导致小腿湿疹; • 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每一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和耐受
❖ 内用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物:H1、H2受体拮抗剂。 • 镇静剂:常用于瘙痒剧烈者,往往与抗组胺药联用,
如安定等。 • 钙剂及维生素C:5%葡萄糖100ml+10%葡萄糖酸
钙+维生素C 2g ivgtt qd。 • 皮质类固醇激素:多用来治疗自体敏感性湿疹或传
染性湿疹样皮炎,往往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常能迅 速奏效。但对非特殊型湿疹、皮质激素疗法不宜提 倡。 • 雷公藤片:内服,每次1~2片,每日三次,对某些 湿疹患者有一定效果。
46
❖ 外用药物治疗 应充分遵循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急性期无渗液或 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 液作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可和油 剂交替作用;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 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 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 损可用糖质激素作皮损内注射。
湿疹和皮炎的区别
![湿疹和皮炎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40e48cc49649b6648d747a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湿疹和皮炎的区别导语:身上出现一片红点的时候,人们多数只够着抓来缓解痒的感觉了。
肯定不会注意去区分究竟是因为湿疹还皮炎导致的痒,但是这两种情况引起的痒都身上出现一片红点的时候,人们多数只够着抓来缓解痒的感觉了。
肯定不会注意去区分究竟是因为湿疹还皮炎导致的痒,但是这两种情况引起的痒都不应该去抓,诚然很多人都了解不能抓,但是又实在是忍不住。
所以了解两者的区别选择最合适的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究竟是湿疹和皮炎有那些区别呢?在医学上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呢?两种不同的患者该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来进行治疗呢?相信痒的百爪挠心的人看着身上一片片不明的红点都是焦急的想知道答案。
目前关于湿疹和皮炎的区别和联系一般有三种观点:1.皮炎与湿疹并不严格区分。
如有人将异位性皮炎称为异位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称为脂溢性湿疹等。
2.皮炎泛指皮肤的炎症,而湿疹似应专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
3.将发病原因机制相对明确者称为某某皮炎,凡病因暂时不明者均笼统地诊断为湿疹。
两种的病因是不同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疾病,这种病是非常罕见的,它是在感染性病的基础上引发的一种局限性急性湿疹样皮炎。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向附近逐渐蔓延,往往成片渗湿及结痂,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也可以干燥及脱屑。
而湿疹一般则是因为过敏而引发的。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在治疗上多以消炎为主,而湿疹则是以避免过敏原接触为为主,加以患者在采取相应治疗时,配合饮食治疗效果会更好。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湿疹和皮炎在医学上区分分三种看法,一般来说不严格区分。
但是有些特殊的疾病是需要区分治疗的。
了解到相关知识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找专业的医生提出意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
![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f27576f312b3169a551a424.png)
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文章目录*一、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1. 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2. 皮炎患者不能吃的食物3. 夏季皮炎预防技巧*二、皮炎的分类*三、导致皮炎的原因有哪些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1、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 1.1、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
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确认。
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
1.2、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
2、皮炎患者不能吃的食物不可以吃鱿鱼、乌贼、豆类、花生、芝麻等一些不容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一些不新鲜的海产品,比如死鱼、死虾以及不新鲜的肉类也要注意少吃。
还不可以吃含大量组织胺食物。
比如菠萝、葡萄、芒果、荔枝等一些水果。
鸡肝、牛肉等也含有相当高的组胺,也是皮炎湿疹的饮食禁忌之一。
不要吃像辣椒、姜、葱、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加剧皮肤的瘙痒症状,少吃为好。
3、夏季皮炎预防技巧防暑降温是首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皮肤容易排汗不畅或排汗过多,导致皮炎发生。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汗腺分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浸润,很容易引起皮炎,应注意。
同时多吃些水果蔬菜。
皮炎的分类1、异位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颇为复杂,至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
该病原因之一遗传性过敏素质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员对某些体内外物质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
异位性皮炎的变应原以食物,特别是蛋白质食品尤为常见。
另外,通过呼吸道吸入的各种物质,如屋尘、花粉、动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视。
通常认为婴儿期似乎是以食物过敏为主,而儿童期后却对吸入物过敏居多。
季节气候变化、精神紧张、强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剧。
2、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主要以搔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系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
皮肤病:皮炎和湿疹
![皮肤病:皮炎和湿疹](https://img.taocdn.com/s3/m/ced8962b4b35eefdc8d33312.png)
及其 产品 ; 铬 盐及汞 剂等重 金属盐 类 另 外,焦 油类 、氯丙 嗪、香 料等 ,经
一定 时间 的日 光(紫外 线)照 射以后 可引起光 毒性或光敏性接触 性皮炎。
接触 致 敏反 应 所导 致 的接 触 性
炎 ,属 于IV型 迟 发 性 变 态 反 应 :
触 致 敏 物 中 有 些 本 身 具 有 抗 原
植 物 (花 粉 ),化 学 物 质 、人 造 纤 妆品、肥皂。 食物 方面 :鱼 虾、牛 羊肉 、个别 人 脂肪类,糖类过敏。
二、内在 因素:
慢性消化系统 疾病 肠道寄生虫病 ,慢性胆 囊炎 慢性扁桃体炎 内分泌及代谢 障碍(糖 尿病、月经 妊娠)精神障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失眠、多梦等。血液循环障碍等 遗传因素:如过敏素质 。
3、 化 妆 品 皮 炎 ( cosmetic
dermatitis )
由接触化妆品 后引起急性,亚 急性和慢性皮炎 。
[诊断]
1、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接 触史调查。
2、皮损多局限于 接触部位,境界清楚 。
3、除去 接触物后 ,皮损 较快消退 ,再
接触可再 发。 4、对可疑物可作 斑贴试验。
[治疗] 治 疗 原 则 :寻 找 病 因 ,脱 离 物,积极对症处理。
多数为低 分子化学物质,属半抗原。
(1)半 抗 原+表 皮 细 胞 膜 载 体 结合——成为全抗 原。 至淋巴结 。
(2)郎 罕细胞 捕获 或吞 噬全抗 原
(3 )T淋 巴 细胞 间 抗原 信 息传 包括表皮 胸腺细胞活化因子 ,白介II等 因子的作 用。 (4)产 生 效应T 淋巴 细 胞至 全 身 处,使机体对此抗原 致敏。 (5 )当 再 次 接 触 该 抗 原 时 则 经致敏的T淋巴细胞 起反应。 (6 )释 放各种淋巴因子, 激发炎症 反应。
皮炎与湿疹的区别
![皮炎与湿疹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db1905b2e3f5727a5e9629a.png)
湿疹是这个时代很常见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产生危害,而且对工作生活婚姻都有着很大影响。中医中药治疗法 使用纯中药的“惠古顺堂苓肤霜”治疗,清热利湿凉血,适用于皮炎的各种类型。那么,湿疹与皮炎的区别有哪些?
3、忌肥皂洗 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4、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பைடு நூலகம்
3、慢性湿疹的症状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部分苔藓样变,可有抓痕、结痂、色素沉着。
皮炎湿疹预防:
1、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
2、忌热水烫洗 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
湿疹的症状:
1、急性湿疹的症状
急性湿疹发病一般较迅速,皮疹形态多样,起初为水肿性红斑,以后在其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疱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皮疹中央融合成片,周围有散在小丘疹。
2、亚急性湿疹的症状
亚急性湿疹可由急性期演变而来,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瘙痒较为剧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湿疹
手足癣
部位 疹形
甲损害 真菌检 查
手足背、两侧对称 多形性、易渗出、边 界不清、慢性呈苔藓 化
少见
(-)
趾缝、掌跖、 单侧 小水疱、干涸 脱屑,呈领圈 状,境界清
甲增厚、变脆、 发污 (+)
治疗
1.一般治疗 去除任何可疑病因。 避免局部刺激;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鱼 虾等易致敏食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
4.局部治疗
①急性湿疹
无渗出者可用酚炉甘石洗剂; 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或糊剂;酚炉甘 石洗剂、氧化锌油或糊剂亦可与糖皮质激素 霜交替外用; 渗出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冷湿敷, 待渗出明显减少或无渗出时,再用上述药物。
②亚急性湿疹 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和氧化锌糊剂或
焦油类制剂交替外用;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
内容提要
一、定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定义 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 与家族异位性遗传背景相关的慢性复发性、 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异位性”(atopy)一词的含义 ①有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的 家族性倾向; ②对异种蛋白过敏; ③血清中IgE增高; ④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
第四节 淤滞性皮炎
病因及发病机理:
静脉曲张、压力↑、静脉淤血→毛细血 管通透性↑、纤维蛋白漏出→管周纤维 蛋白鞘形成→阻碍了 氧气弥散和营养 物质的输送→白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 →皮肤炎症。
临床表现
多见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老年女性。 初为小腿1/3轻度水肿,胫前及两踝附 近出现暗褐色色素沉着及斑疹(含铁 血黄素沉积),继发湿疹样改变。 发病缓慢,病程长,常因外伤或感染 而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
2.亚急性湿疹 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 少数
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皮损表现为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 块,可有不同程度的苔鲜样变和色素改变, 境界较清楚,多对称分布于手、足、小腿、 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常有阵发 性剧痒。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
防治
1.预防本病应勤换尿布,保持婴儿外阴部及臀部皮 肤的清洁干燥,尿布应用吸水性强的棉质柔软布 料制作,不用塑料布,橡胶布或油布包于尿布外 面。
1.一般治疗 避免一切外来刺激,应穿着纯绵织品
制成的柔软、宽松衣服;每日温水沐浴后 外涂保湿、润肤剂可作为异位性皮炎的基 础治疗;室内温度要适宜,经常开窗通风, 减少室内变应原;对可疑致敏食物要逐一 排查,取得适宜的食谱。注意调节消化道 功能,防止便秘;婴儿湿疹患者应避免与 种痘者或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牛 痘样疹及Kaposi水痘样疹并发症。
定义 尿布皮炎是发生在婴儿尿布覆盖区的一 种限局性皮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婴儿尿布更换不及时; 2.在尿布外加用塑料布、橡胶布、油布等物,
致婴儿阴部及臀部皮肤持续处于尿液浸渍状
态; 3.粪便中的氨形成菌可分解尿素形成氨,氨
的刺激可发生皮炎。
临床表现 在尿布覆盖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轻度水肿性红 斑,表面有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严重时可形成 糜烂或浅表溃疡,可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皮肤 皱褶部位不受累。
皮炎与湿疹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内容提要
一、定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定义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接触某种外 源性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 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本病按发病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原发 刺激性与变态反应性两种类型,临床所 见以后者为多。
临床表现
一、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 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偶 可见组织坏死。临床所见常以单一疹型为主。
二、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 境界非常鲜明。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 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明确界限;如皮炎发 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 阴囊等处时,皮炎界限不清;如患者敏感 性高,可扩展到身体其它部位。
真皮淋巴管 淋巴结副皮质区
LC将抗原递呈给CD4+T细胞
T细胞活化增殖、产生记忆性T细胞克隆, 致敏T细胞经血流散布全身
激发期
当致敏后的个体再次接触致敏物时,即进入 激发期。经过与上述相同的过程,效应T细 胞活化增殖,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引起血 管活性物质和 直接炎症介质的增多、募集与 释放,一般在24~48小时内产 生明显炎症反 应。
3、外阴或阴囊、肛门湿疹: 发生于外 阴或阴囊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及渗 出,也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 该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故自觉奇 痒难忍。
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慢性湿疹
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 皮损多形,以丘疱疹为主,有明显的渗出 或
渗出倾向,对称分布,境界不清,瘙痒剧烈。
1、手部湿疹: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 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 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 奇痒,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2、乳房湿疹: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 此病。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 同时受累。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 结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 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病
复杂,不易寻找
因
常有致敏物或刺激物接触 史
损害特 皮损多形,易渗出,境界不 疹形较单一,境界清楚
点
清
发病部 对称,泛发 位
常限于接触部位
自觉症 瘙痒剧烈 状
瘙痒、灼痛
病
常迁延复发
程
去除病因,经适当处理较 快痊愈
2.慢性湿疹应与神经性皮炎鉴别
慢性湿疹
神经性皮炎
病 因 复杂,不易寻找
临床表现 皮损具有年龄阶段性特征
1. 婴儿期:多在出生后2~3个月发病,皮损 主要发生于头面部。
渗出型
临床分型
干燥型
2. 儿童期:多在4岁左右加重或发病。
临床分型
湿疹型
痒疹型
3. 青年成人期
皮损常为苔藓化斑片,类似于播散性神经 性皮炎;
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
痒疹样表现;
好发于肘窝、腘窝及躯干,以屈侧为重。
原发刺激物
强酸、碱→几分钟或几小时 内→发病
弱刺激物→反复长时间接触→发病
变态反应性致敏物
按来源可分为
动物性
植物性 化学性 (主要原因)
金属及其制品 日常生活用品 化妆品 外用药
杀虫剂及除草剂 石油、化工产品
二、发病机制
1.原发刺激性 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或毒性;
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 无潜伏期; 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接触物质刺激性强 弱,同机体自身关系不大。
病 史 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发 展而来,多有渗出史
部位
头面、手足、四肢及外阴 部
皮损形态 暗红色浸润肥厚性斑块, 伴色素沉着,周围可见卫 星状小丘疹、丘疱疹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 功能失调
瘙痒在先,发疹在后, 一般无渗出史
颈项、骶尾及四肢伸 侧等处
淡红或皮色苔藓化斑 片,周围可见多角形 扁平丘疹
3.手足湿疹应与手足癣鉴别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患者常具有先天过敏体质和特殊类型的 遗传倾向。
(二)免疫学异常表现为急性期Th2型细胞及 Th2型细胞因子显著增多,导致血中IgE水平 增高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慢性期则以Th1型免 疫反应为主。
(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透皮水分丢失增 加。
(四)环境因素如变应原(屋尘螨、花粉) 及蛋白质食物、感染性变应原(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可影响异位性皮 炎的发作。
诊断及鉴别诊断
小腿静脉曲张 典型皮损 与接触性皮炎、肥厚性扁平苔藓、自 身敏感性皮炎及各种可引起的小腿溃 疡的病鉴别。
治疗
休息和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外用药同湿疹,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行曲张静脉根治 术。
第五节 尿布皮炎 Diaper Dermatitis
内容提要
一、定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
2.局部治疗、全身治疗 与湿疹相同,出现继发感染者可酌情选用 抗生素; 色苷酸钠对部分患者有较好疗效; 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选用γ 干扰素、转移 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
对病情严重,常规治疗不能控制者可酌情 选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免疫 抑制剂,但儿童慎用;
光疗光化学疗法(PUVA)、UVA1、宽波或 窄波UVB治疗对严重的异位性皮炎可能有效。
自觉剧烈瘙痒
患者及其家族常有过敏性哮喘、鼻炎、 荨麻疹、桔草热等病史;常对异种蛋白质 食物过敏
特应性皮炎(婴儿期)
特应性皮炎(成人期)
诊断 1.患者个人或家族中有异位性疾病史; 2.皮损具有年龄阶段性特征; 3.瘙痒剧烈; 4.血液中IgE和嗜酸粒细胞增高。 应与湿疹、婴儿脂溢性皮炎相鉴别。
治疗
3.局部治疗 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 治疗原则处理。
预防
平时多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再去 接触已发生过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质,如 已接触到,应立即采取措施去除。日常生 活中慎用容易引起致敏的外用药,如磺胺 疹
内容提要
一、定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接触性皮炎(胶布)
接触性皮炎(手表) 接触性皮炎(项链)
接触性皮炎 塑料拖鞋内面
化 妆 品 性 皮 炎
三、若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 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或急性期处理不 当,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皮炎的表现。
四、自觉症状有痒和烧灼感或肿痛感。
五、病程自限,去除病因,处理得当, 约1~2周可痊愈。
诊断 1.有明确致敏物或刺激物接触史 2.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晰的急性皮炎,疹 形单一 3.去除原因,皮疹很快消退 4.当病因不明或有数种可疑接触物质,需要 寻找病因时,可做斑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