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家庭生活不和谐对孩子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分析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分析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分析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杨春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但纵观当今的“00后”“10后”,很多学生的表现脱离了小学生的群体,也就是社会化和大人化,甚至部分学生极度自卑、易怒,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难以抹平。

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合格的家长必须要能够给孩子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够推动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在没有正式上小学之前,儿童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家里,因此,儿童心理人格健康成长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从小学生角度分析,由于小学生内心发展并未成熟,思维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受周边环境影响非常大。

纵观当今小学生发展情况,很多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消极、易怒等情况时有发生,还有部分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叛逆倾向,在学校中不服管教,这些问题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家庭生活环境不和谐,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如果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其孩子也必将是天真烂漫的。

但当今小学生的父母都是“80/90后”,个性化比较强,也就是很多家长在家庭中“各自为政”,父母之间缺乏温馨,而多了一种独立。

由于父母个性化发展,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或者对孩子不够关心,导致孩子在生活中存在一种孤独感,也使孩子内心不愿与其他人交往,在学校中表现的也非常孤僻、内向,这些都是与家庭环境不和谐有着直接关系。

再者,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意识存在着差异,对给孩子的“爱”理解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存在差异,甚至还有“黑白脸”一说,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待在家里。

特别是随着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婚的家庭不断增多,继父、继母对继子继女的态度势必会存在一定偏见,这点是对小学生内心影响最大的,例如校园周边的“小混混”和校园内带头闹事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单亲家庭或者再婚家庭,最终导致孩子在人生道路中逐渐偏移。

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造就优秀健康的孩子,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资料,欢迎阅读!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1、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

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1)严厉管教论。

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传统观念。

其实,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论。

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概不过问的教养态度。

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3、家庭情感沟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良的沟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

(1)指责埋怨型沟通。

指责埋怨型沟通使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

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甚至危机四伏。

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逆反、攻击性强。

(2)迁就讨好型沟通。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些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112班陈子灿摘要:影响心理发展的两大因素是遗传与环境,遗传是物质基础,环境是决定力量。

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自闭症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影响一个人心理形成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应是遗传与环境。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是父母通过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把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遗传的不只是父母的生理特征,这其中也包括了心理特征。

因此我们就常常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会在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当然,这就不只是相貌的相似了,还有更重要的是性格特点的相同。

小时候常常会听到老人家数落小孩子说:看看你,怎么就和你爸爸一样的倔呢?我想这就是遗传在起作用吧。

这个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和父亲相似的心理特征。

这种从遗传得来的心理是不能自主与不可抗拒的。

因此,人们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形成独有的家族心理特征。

甚至于,民族的整体心理特征。

然而即使遗传如此的重要,我们也不能就此下结论说遗传是形成心理特征的决定性因素,试问如果一个人完全遗传了上一代的心理,那罪犯的儿子岂非一生都只想着一件事,就是犯罪?因此,环境才是形成一个人心理的决定性力量。

环境因素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指的是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看到许多应用这一原理的实例。

如疗养院所处之处必定山清水秀,可以放松人的心情。

再如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人群就比内地人民更具有开放性的心理特征。

在海边生活的人心胸较为开阔,在高山上居住的人有着良好的协作精神。

严寒酷暑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风雨交加使人凭添焦躁与愁绪,山清水秀会令人心旷神怡。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神州 教 育
耐 州
浅谈家庭教 育对幼儿身心发展 的影响
陈长久
安康汉滨区赤卫小 学 陕西安康 7 2 5 0 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要 : 幼儿的健康 成长要受到 家庭教 育 、 学校教 育、 社 会 礼貌 , 思维敏捷 , 性格开朗 ; 另一类家庭 , 家长抓住 了商品经济 教育三方面的影响 ,其 中家庭教 育环境是 幼儿身心健 康发展 迅速发展有契机 , 没有 时间和幼儿进行感情交流 , 只满足幼儿 的基础和保障 , 家庭教育环境程度的好坏 , 直接影 响着幼儿的 的物质要求 ,据调查这种环境中孩子大多没有 良好的生活 习 惯; 还有一类 家庭过分溺爱孩 子 , 使得 孩子大多胆小 自私 , 没 健 康成长 , 从一定 意义上说 , 是 由家庭教 育环境决定的。 关键词 : 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 幼儿 身心发展 有创造性。 三、 家长素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目前 , 我 国的家庭教育状况 不容乐观 , 在家 庭教育 中 , 家 ( 一) 不 良教养方式 长 的教 育观念 自觉或不 自觉地通过他们的教育行为对幼儿 的 在家庭教育环境中 , 不 良的教养方式主要有 : 身 心发展产生影 响。 因此分析家庭教育存在 的问题 , 并探讨完 1 、 过分溺爱。 压抑 了孩子 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 限制 了他 们 的独立意识 , 容易形成任性 固执的个性。 善 家庭教育 的可行性对策很有必要 。 2 、 简单粗暴 。这种教育方式 , 很 容易使孩子形成粗暴 、 无 家庭结构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好斗 的性格 , 养成通过暴力来解决 问题 的思维习惯。 根据家庭 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 系来 划分 ,我 国的家庭结 礼 、 构大致有 四种 : 主干家庭 、 核心家庭 、 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 家 3 、 疏于管教。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无法 形成 良好 的习惯 , 庭结构类型 的不 同导致家庭环境 、 家庭教育方式 , 家庭成员 的 极易形成不 良性格 。 关 系等也有所不 同,因而最终影响儿童的个 性和心理素质成 4 、 情感饥 饿。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性 的东 西 , 还应有心 灵上的爱抚和情感 上的寄托 。 长。 ( 一J 核心家庭对幼儿身心发展 的影 响 四、 完善家庭教育的对策 核心家庭 由父母 和子女组成 ,子女 自然 而然成为掌上 明 ( 一) 学会倾 听 珠。 这种家庭关系简单 , 成员关系密切易形成教育合力。心理 在 日常家庭生活 中 , 父母 应该主动接 近孩子 , 关心孩 子 , 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高 , 子女的 自尊水平 听听孩子的心声 , 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吉诺 特在《 父母 与子 也越高 ; 核心家庭 中父母大多都年富力强 , 为子女创造更为优 女》 一书 中, 建议父母与孩子沟通时 , 要 学会倾 听 , 要 了解 孩子 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 的感受 。 家长要善于倾 越 的教育环境和物理环境 ; 而且父母更能 以民主 、 平常的态度 的言外之 意 , 听, 听孩子叙说幼儿 园的 、 班里的或孩子感兴趣 的事 。高兴 的 对待教育儿童 , 逐渐培养 了孩子对别人 坦诚友好 等性 格。 但核心家庭对儿童 的成长也有不容 忽视的影 响: 在以事 事 , 不高兴的事都听 , 减少打击孩子 、 挖苦 、 指责孩子 。这样才 业为重的家庭中 ,不利 于儿童情感 的培养和社会交往 能力 的 能进一步 的走进孩子 的内心的了解孩子。 培养 ; 在核心家庭 中由于却乏邻里间的监督 、 社会 的监督 和祖 ( 二) 榜样 示范 父母 的监督 , 家庭暴力使儿童往往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 核心家 幼儿 十分喜欢模仿 ,树立榜样是每个让每个幼儿学 习模 庭 中的父母 往往用经济上满 足作为对儿童情感 上 的补偿 , 使 仿 十分重要 ,这个 阶段 的孩子直观性思维 比逻辑性思维更加 发展更为迅速 。生活 中有许多榜样 , 对幼儿来说 , 第一个具有 儿童过着养尊处 优的生活有求必应 。 决定意义 的榜样是父母 ,父母 的一言一行都会刻在他们 的心 ( 二) 主干家庭对幼儿身心发展 的影响 榜 样的力量是无穷 的 , 它具有很 强的说 服力 和感染力 。 ” 因 主干家庭 是 由祖父 母( 外祖 父母 ) 父母 和子 女组成 , 这 上 , 种 环境 中祖父母可 以协助父母照顾管理和教育第三代 , 孩 子 此,父母要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 可以在生活上得 到更多 的爱和更充分的教育 ; 教育工作也会 样 。 在树立 良好榜样的 同时 , 逐渐教会孩子分辨好坏 。 家长在 做 得更 为深入 和细致 ; 父母容易对子女过分溺爱 和宽容使 子 教育 时要耐心 , 以 自己之情感激发孩子之情感 , 以 自己的人格 培养孩 子的人格 。 女 易养 成放纵骄横 、 自私 自利的品德 和妒忌 的心理 ; 另外在 主 来影 响、 干家庭 里 , 婆媳矛盾 、 父子矛盾 , 经 常的争吵不休对 孩子 的成 ( 三) 科学评价 长很不利 。 在家庭教育中 ,孩子通 过家长 的评价 逐渐适应各种社会 ( 三) 单亲家庭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 响 要求 , 以促进孩子 的健康发展 。 科 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 单亲家庭是 由父 亲或母 亲一方组成 的生活联合体 , 在 的有效手段 。在评价孩子发 展时家长 应注意以孩子的不 同发 单亲家庭 中家长往往采用放任 自流 、 不过 问的教 养态度 , 儿 童 展阶段为参照物 , 进行纵 向比较 , 这样 才能更准确地对孩子 的 就会 因为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 ,逐渐 回形成 富于 发展状况做 出科学的分析和推断。 攻击 、 冷酷 、 自 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 良品质。 通过《 安康地 区幼 结束语 家庭教育环境是一种优质教育资 源 , 也是 一座蕴藏丰富 儿园园本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的孩子有 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 为孩 子成 长提供健 康向 9 0 % 以上成绩 较差 , 从而 又容 易形成儿 童 的 自卑心 理 , 形成 的教育宝库 , 上、 民主和谐 、 温馨 幸福 的成长环境 , 是父母和孩子所期盼 的。 种恶性 的循环 。 二、 家庭文化氛围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愿每位家长都能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儿童心理 , 做一个懂教 懂孩子的好父母、 好家长。愿家长们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 个家庭的文化氛围, 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 , 素质和修 育、 养。 健康 的家庭文化可 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不健康 的家庭 童年, 愿每个家庭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资源优势, 让我们的 文化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之花遍地 开放 。 当今社会为了使孩子长大有出息,父母们就想尽办法送 参考文献 : [ 1 】 席广 辉. 家庭 教 育是 丰 富多彩 的 [ J ] . 家庭 与家教 , 幼儿参加各种学习班, 训练班, 但这样做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重 要环节一 一 家庭 文化现象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2 0 0 2 , ( 0 7 ) . 父母 因知识结构不同 , 对 幼儿采取 的教育方法也不尽相 作者简 介 : 陈长久 。 现供职 于 陕西省安康市 汉滨 区建 民 异 。家长思想和文化层次较高 , 这类 父母 注重 自身的模范作 办事处赤卫小学。 用, 幼儿在家里 的地位合理 。这种环境 中成长 的幼儿 , 对人有

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 ] 2006 - 11 - 08 [作者简介 ] 李 松 (1970 - ) ,女 ,河南许昌人 ,讲师 ,心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 :青年心理健康与发展 。
·14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6)父母从事半技术性职业 ,子女个性往往表现为人际关系恶 劣 、嫉妒 、亲切 、无责任感 。
同时 ,父母职业、文化会影响子女的学业 ,据周运清 ( 1991)介 绍 , 德国社会学家于 1974年做过一次详细调查 ,他们按学生父亲 的职业和教育水平来划分十年级学生的在校成绩 ,结果表明父亲的 文化素质越高、职业越好 ,子女的学习成绩越好。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3)林磊从七个纬度总结出五种教育方式 :极端型、严厉型、溺 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 ,其中 ,积极型的方式有利于子女的个性 发展 ,而其它类型则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 ; [ 23 ]
图 1 双亲教育态度的类型
美国学者鲍德温 (A. L. Baldwin)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 的基本频率的方法 ,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 用。他发现 ,采取宽容民主教养方式的父母 ,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 , 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易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 ,如亲社会的攻击 行为和领导行为 ,儿童的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同时 研究还发现 ,限制而不宽容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 特点。双亲如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态度 , 儿童就显得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较好、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 ;如 果双亲采取拒绝、干涉、溺爱、支配、独裁、压迫的态度 ,儿童就会显 得神经质 、依赖性 、反抗性 、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 。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个性,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文将探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家庭环境。

首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之间经常争吵或冷漠对待孩子,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孤独,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有规律和秩序的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教导他们遵守规则和纪律。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或者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可能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社交能力,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未来的发展。

此外,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中,父母会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父母的期望和支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对教育不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孩子可能会缺乏学习动力,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为了改善家庭环境,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父母应该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冷漠对待。

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家庭环境的基础,也是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再次,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教导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

家庭环境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家庭环境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亲听到这话 自愧 不如 , 赶紧将 年迈 的母亲又接 了回来。这 个寓言故事 告诉 ( 一) 家庭生活氛围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爱心和谐 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 佳的亲 子关系 , 促进儿童 的心理 健 我们 ,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 老师 , 父母 的言行直接影 响了儿童的认识 能力。 个家庭里 , 父母孝敬长辈、 家庭 和睦 、 相 亲相爱 ; 另一个 家庭里 父母 关系 康 。 一 个 健 康 和 谐 的 家庭 就 是 父 母 子 女 之 间 相 亲 相 爱 , 和睦相处 , 相 互 尊
甚至动手 。 处于极度的情绪紧张状态。儿童如 果长期处于 这样的家庭 环境 在家庭氛 围方面 。 父母之间要相互尊重、 相亲相 爱。 尽 量避免在儿童 面前争 中。 就会 有压抑、 困惑 、 消极的心 理情绪 , 甚至会 对父 母和社 会产 生仇恨 心 吵 、 指责 、 摔东西 , 为儿童营造融洽 的家 庭氛 围, 让儿童 在其 乐融融 的家庭 理, 对事物缺乏信任 , 这样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全 的 。 往往会 形成孤僻 、 自私 、 环境 中成长 , 保 证儿童的 阳光、 积极 、 开 朗和活泼 ; ( 2) 在儿童抚 养方面 , 父
父母 关 系紧张、 家庭破 裂、 对儿童期望过 高都严 重影 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所 以父母应该努 力为儿童创造 良好 的 家庭环境 , 为儿童的心理 健康发展提供 保障。 【 关 键 词 】家庭 环境 少 年 儿 童
心理 健 康 影 响
扼 杀 了天 性 , 不但造成身体 上的伤害 , 还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触 的主要 场所 , 父 母则是 孩子 的第 一任老 师, 所 这 样 父 母 的 期 望 成 了儿 童 的 负 担 , 父母会 因为儿 童辜负 了心 以家庭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的至关重要 的因素 , 家庭环境 的好与 带来 了心理上 的问题。在儿童没有达到要 求时 , 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是否能健康发展 。广义来说 , 家 庭环境包括 家庭成 员 意而 失望 、 气恼 、 斥责孩子 。“ 怎么什 么都做不好 ! ” “ 怎么不看 看人家 的孩 ” 这 些 经 常挂 在 某 些 父 母 嘴 边 的 话 , 其 实 给 儿 童 造 成 了严 重 的 心 理 创 结构 、 生活水准 、 居住条件 、 父 母职 业、 家 庭实物 环境 、 语 言环 境、 心 理 环 境 子 !

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

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庭因素对幼儿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未来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家庭;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构成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孩子的健康成长于个体、家庭、国家、社会都是及其重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关于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人的一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个体自身内部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

因此,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详细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与方法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核心在于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幼儿的情感表现的组合方式。

不同学者对教养方式的划分不同。

鲍母令德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性、专制型和放任型。

Maccoby和Martin按照父母的接纳和控制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不作为型。

通说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

权威型教养方式是一种灵活、民主、温暖、接纳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给予一定的自主。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导语】家庭教育对于孩⼦们来说,⾄关重要,家庭是孩⼦们的第⼀所学堂,家长是孩⼦的第⼀任⽼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

因为家庭的⼼理⽓候对孩⼦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

那么,家庭教育对孩⼦的成长的影响有哪些呢?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1.家庭教育对孩⼦成长的影响 ⼀、对孩⼦⼼理的影响。

⽐如,家长脾⽓暴躁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不满情绪。

这样久⽽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在内的每个的家庭成员信念迷失,这样孩⼦往往有⼀种迷茫⽆助的感觉,不良的⼼理就此形成。

如果⽗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的态度,⼜能带动孩⼦们将这种⼼⾥影响到⾃⼰的交往中去。

⼆、对孩⼦习惯的影响。

孩⼦长时间的⽣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久⽽久之也就在这种环境中⽣成⾃⼰的性格,家长的⼀⾔⼀⾏也会影响到孩⼦,⽐如家长每天养成整洁的习惯,孩⼦也会这样,⽽且脏⼀点家长也不会满意,这样⽆形中对孩⼦有⼀个每天的养成教育。

三、对孩⼦交往的影响。

什么样的孩⼦有什么样的朋友,孩⼦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会把这种意识带到⽣活中去,所以也会决定⾃⼰的交往环境。

四、对孩⼦未来的影响。

孩⼦的性格⽣成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成的,虽然在学校⾥能够受到⽼师的教育,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不是理想的,孩⼦在学校也会⾛弯路,⽐别⼈多⾛⼀些路,这样如果成功的话,还能慢慢调整⾃⼰的⾏为、性格,如果不成功,可能会失去很多,对于他们的将来也会有不⼩的影响。

总之:教育孩⼦,家庭最重要,他是孩⼦⽩纸上的第⼀笔,希望家庭教育更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2.家庭教育对孩⼦成长的影响 影响孩⼦的⼼理健康 有些家长对孩⼦总是采取⼀种激进的教育⽅式,⽐如孩⼦犯错他们只会向孩⼦发脾⽓。

骂他们能⼒不⾜才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教育⽅式使孩⼦⾃尊受损,从⽽变成⼀个⾃卑懦弱的⼩孩。

作为⽗母不能强加望⼦成才的⼼,去严格要求孩⼦零犯错零失败。

影响孩⼦的思维能⼒ 家长应该传达给孩⼦更多的正能量,孩⼦才会更有⾃信去实现⾃⼰所想,去努⼒经营⾃⼰的⼈⽣,对于未来的现状更有能⼒去攻破。

【心理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联系

【心理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联系

/【心理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联系编者按为了感谢各位读者对东方心理成长的长期关注,我们接下来推出系列深度专题,让您收获更丰富关于家庭心理的资讯。

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篇美文,内容深刻,需要慢慢品味。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关注到家庭环境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家庭氛围(是充满支持的关爱的,还是冲突的)和家庭结构(孩子是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还是在单亲家庭,家里是否还有其他亲人例如爷爷奶奶或兄弟姐妹)。

而更外层的因素(包括父母的工作、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大小的改变、离婚或再婚)有助于形成家庭环境,进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同时,社会文化也影响着家庭生活的节奏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希望我们本专题的系列文章,可以抛砖引玉,引发爸妈们的更多思考。

“孩子的宇宙是美好的,充满灵性和神奇:但是由于我们的不理解,而使得这孩子的宇宙也布满了失望。

”——申荷永(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院长)(以上摘自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著作《孩子的宇宙》的序言,由国内心理学家申荷永教授撰写)观察1:强弱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

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

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

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

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

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

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

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

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

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情绪及焦虑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篇一《试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论文摘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塑造人的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

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得到正确的鼓励、得到正确的疏导和矫正决定了其心理是否能健康成长,最终决定其思想、行为的表现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

积极的行为习惯当然需要鼓励其发展;而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教育者去认真矫正,更需要家庭的正确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因此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最终会导致不良思想的产生,成为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潜在诱因,是广大教育者所关心、研究和探索的心理学问题。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实验区校申报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我校承担了《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与教育对策的研究”,本课题从2007年10月开始到2010年1月结题,用了两年有余的时间进行研究,我们获得了一些成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扭曲的成因和有效对策。

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情况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关于成因方面有多种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

本次主要谈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

?1中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1.1学习类心理问题1.2情感类问题1.3社会适应问题1.4人际关系心理问题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

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有关争论表明:家庭氛围的确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

1、急躁型。

在急躁型家庭里,从早到晚布满着火药味,埋怨、责骂、争吵、打架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孩子,敏感、聪慧、急躁和好强,有成才的希望,但如不加引导教育,极可能走上邪路。

2、冷淡型。

冷淡型家庭的最大特点是家庭结构不紧密,谁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不大关怀。

这种家庭的子女性格比较温顺,但有些孤僻;他们遇事冷静,却缺乏敏感和热忱,上进心也不太强。

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既闯不了大祸,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3、和谐型。

和谐型家庭的最大特点是民主与敬重。

家庭成员互敬互重,彼此爱惜、关怀,如有冲突,大多是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

但是这种家庭的思想往往比较“正统”和“保守”。

这种家庭的子女,多数性格开朗,待人有礼貌,遵守法纪,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较高的自觉性,比较简洁接受教育。

不足之处是胆子小,循规蹈矩,缺乏闯劲。

------------------------------------------------------------------------------------。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1.引言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发展不良或行为异常。

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焦虑、攻击性、逆反、沉默和孤僻等。

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供相关对策。

2.儿童焦虑儿童焦虑是指儿童在面对某些特定情境或者任务时,感到焦虑、恐惧或者担忧,这可能会干扰到他们的日常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焦虑问题越来越普遍。

可能的原因包括学业压力、家庭问题、社交困难等。

对策方面,家长和老师应当耐心倾听和理解孩子,在沟通上给予温暖和安慰,帮助孩子正视问题,并逐渐减少焦虑的情绪。

3.儿童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侮辱和攻击,或者肢体上的推搡和打击。

这种行为往往会给家长和老师带来很大困扰。

我们应该明白,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可能是因为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或者遇到了自己无法处理的困难。

对策方面,家长和老师需要冷静应对,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也要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情绪的有效方法,比如通过绘画、写日记等方式释放压力。

4.儿童逆反逆反是儿童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合群、抗拒他人或固执己见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家长和老师带来挑战,因为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儿童的逆反行为。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或者性格特点等。

对策方面,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榜样,来引导孩子逐渐克服逆反情绪。

5.儿童沉默和孤僻有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沉默和孤僻的特点,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因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抑郁。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这种行为,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逐渐打破孤独的壳,敞开心扉。

也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田华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3期摘要:家庭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家庭教育方式、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儿童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为儿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构成、培育方式也随之改变。

独生子女在我国家庭中的比例增加,这种有别于以往的家教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使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1父母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基础教育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儿童时期。

儿童时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对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未来发展尤其重要。

儿童的心理成长除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之外,父母的教育在这一时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父母素质的高低,教育水平的高低,为儿童将来的教育打下了不同的基础。

1.1父母品德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品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我国有成为德行或品行、操守等。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行为时所表现出合乎社会理性的稳定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道德知识、教师的指导、社会的实践等等外,在儿童时期,父母的熏陶也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是第一任儿童道德素养形成的教师,有着良好的品德的父母,在儿童教育上自然会把握好方向、掌握好方法。

比如,父母教儿童学会待人以礼,举止文明,除自己身教之外,还会在其他社会活动中,教儿童礼貌地称呼别人,应注意些什么,等等,经过多次有意识的教导,就会使儿童从简单的模仿嬗变为习惯的行动。

如见到邻居要教儿童主动打招呼;进邻居家要先敲门,待允许后再进去;邻居有事不打扰;别人休息时,要保持安静,不喧哗,等等。

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措施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措施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措施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级2010年秋分校/学院提交日期2012年8月13日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措施一、影响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孩子终生的老师。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

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1.父母的文化修养。

这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

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

首先,父母的职业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养决定的,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

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

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

”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

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

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

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

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

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

论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论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维普资讯
20 0 7年
《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和 l l l 汉文综合版 )
J1 0 7第 2 卷
论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母亲的各种活动中看到她对儿童的态度 。母亲教育儿童
的这种方式。即她与孩子合作的能力及孩子学会与她合作的能力, 直接影响儿童早期潜能的发展及孩子自身兴趣的形成。儿童早期的 经验就是在与母亲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中习得的,儿童的合作能力 (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济南 201) 504 就是在长期的训练和不断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发展的。然而,不 幸的是,在我们的文化中并非完全认识到母亲对儿童早期经验的重 【 捅 璺 J 章以 文 阿德勒个 体心理学思想为 基础,以 微观家庭生活 要作用。女性在一定条件下还是一个弱势群体,甚至还在某些地区 环境 为出发点,结合现实家庭生活中易引发的多种 问题。从儿童早期经验 、生活模式 受到歧视。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女性也为自身的角色感到不满, 及父母双方的和谐关系兰方面,系统探讨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就 她们很可能把这种不满放在儿童身上发泄出来,而这恰恰就会对儿 此提出应对不良家庭生活影响的建议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童早期经验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L 键1 家 天 司J 庭生活: 早期经验;生 式: 必趣: 活模 社会 合作精神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的地位和母亲的地位同等重要,父亲对孩 家庭生活环境和个体对家庭生活的主观评价是目前测量和评价 予的影响非常大。 父亲的作用可总结为: 他必须证明他对妻予、对 “ 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 家庭生活环境的 和谐 程度对 孩子及对社会都是一 个必不可少的 个体:他必须以良 好的 方式应付 儿童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研究也表明, 家庭中主要成员 生活的职业、友谊和爱情这三大问题:他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 和家庭生活环境因素主要以 “ 隐性教育” 形式影响着儿童心理的 合作、 发 照顾并保护他们的家庭。 父亲的这些行为对孩子早期经验 展。 城乡家庭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也为儿童教育提出 , 更高的要求。 的形成足非常关键的,对培养儿奄他人和社会兴趣以及养成与他人 在此条件下,迫切需要对家庭生活做出系统的研究。为儿童合理的 合作的习惯也非常重要。父亲以积极的方式应付生活的三大问题。 教育提供建议和指导。家庭生活是家庭中主要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 也使他成为家庭的中坚力量。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在儿童 活中积淀而成的生活情绪和生活行为。健康的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 早期的经验中。父亲常被认为是体罚的实施者。这种体罚对孩子是 发展起积极作用。阿德勒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为当 代儿童家 庭 非常有害的,它破坏了父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生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2父母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优越感 目 ,它属 . 标 家庭生活中容易引发的问 题 于个人所独有。 这种独特的优越感目标的形成取决于个体赋予生 阿德勒认为,每个个体都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生活的真正意 活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在他的生活模式中形成的。儿童在他早期 义在于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相合作。 在这种条件下,个体 的生活经验中赋予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这种生活的意义足在生命开 才能把 自己塑造成最有贡献的理想状态,并不时地调整 自己、训练 始的前四、五年问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摸索,最终获 自己,获得适应生活的各种技巧,应对生活中职业、发谊和爱情这 得 自己具体的优越 目 。具体 目 标 标一旦形成,儿童就会以各种方法 三种主要问题。但不幸的是,在儿童时期却容易孕育出严重错误的 表现他赋予生活的意义并争取实现这种优越感。在这个过程 中,儿 意义。这些经常造成错误生活意义的三种情境是器官缺陷、被娇宠 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即他的生活模式。 生活模 和被忽视 。… 式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生活模式建立在社会必趣的基础上, 考察家庭生活中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婴儿时期患病或先天因素 而错误的模式则忽视了社会兴趣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而导致身体器官缺陷的儿童。这种儿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父母在儿童以自己的生活模式实现他的优越目标过程中起着重 和价值。他们通常只关心自己,很难把注意力放到他人身上。在现 要作用。在没有父母正确教育的指导下,儿童很容易形成错误的生 实中,如果这些儿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他们可能会在 自己与周围 活模式。为了达到具体的 目 标,他们认为 自己的生活模式都是完全 人比 较过程中感到气馁,甚至会由于同伴的 怜悯加深这 自 种 卑的感 正确的。因此,父母必须在保持双方和谐关系的条件下努力把孩子 觉。因而,在研究家庭生活中考察器官缺陷 儿童有重要意义。 的兴趣导向他人和社会,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孩子,不断培养孩 第二种造成错误生活意义的 情境是娇宠儿童。宠坏儿童多认为 子合作的精神。父母也必须仔细推敲隐藏在儿童错误生活模式下的 自己有一种天生才能, 他们不必努力便可成为骄子。 在面临困难时, 含义,正确引导孩子。 他们通常只有一种应对的方法,即乞求获得别人的帮助。这些孩子 3父母和谐合作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父母双方和谐 . 长大后,除 非总足独占 鳌头并获得自 己想要的东西,否则他们常对 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极其重要。如果父亲与母亲相处很好,那么 自己 意见不一致的人表现出 公开的敌意,并容易报复他人。 家庭生活就能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孩子合作的能力 在家庭生活中被忽视的儿童也容易对生活赋予错 误的意义。这 得到充分的发展。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就比较容易把兴趣指向 类儿童从小得不到充分的爱和关怀,因而在心灵中构建了一种怪异 他人,孩子会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其与他 的生活方式。当面对困难时,往往低估 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 人合作的能力。保持父母双方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应该注意 并且由于他们对他人的不信任 会向他人求助。在现实生活中,被 夫妻之爱与父母对孩子之爱不能等同。夫妻之爱在孩子面前不 忽视的儿童往往感到孤单,他们不善于同他人交往,无视合作的存 能表现的过于外露和过分亲密, 这会使孩子认为自己的重要性降低。 在,更不会轻易向他人主动求助。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要尽量一致,例如要对金钱有正 由于这三种情境中的儿童赋予生活错误的意义,他们常找不到 确的认识,不要夸大它的作用。倘使双方在具体问题上真的存在差 人生的支点,也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在家庭的实际生活中,若不 异, 也不要在儿童面前争执 在孩子面前争 执不但不会解决问 题, 对这些孩子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合理的 理疏导,对他们自身的将来 反而往往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而这一点只要父母留心是不难做到的。 发展会产生 很大负 面影响。救助这些儿童, 仅要正确认识他们行 父母的和谐还表现为家庭中没有专制,父母双方可以合理协商 为的 表现、 情感反 应,及时培养他们的社会必趣和合作精神,而且 有关孩子教育的每一件事 他们对家庭中的多个孩子应该是平等的, 还要努力创建和谐的父母关系。 这一点最为重要。偏爱的危险性决非夸大其词

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孩子心理失衡

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孩子心理失衡

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孩子心理失衡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孩子心理失衡,出现较多心理问题。

这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孤僻、攻击、怯懦、逃避、感情淡薄、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特征。

基于单亲家庭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采取更巧妙、更灵活实用的方法,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知识,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其朝正确方向发展。

一、避免不当关注,防止过度关注在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中,我们一直沿用“积极关注,尽力关怀”的原则,不可否认,这个学生群体非常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怀,但效果如何关键却在于关怀的方法和程度,教育者应尽量避免不当关注、防止过度关注。

在教育实例中,许多教师面对单亲家庭学生时,不自觉就把“单亲家庭学生”这个帽子直接当面扣给学生。

殊不知,这样的关注不但不一定被接受,且很可能让学生突然再次撕裂伤口。

下面是三个典型的场景:(一)教师在第一次与单亲家庭学生交流时,为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知情,对学生说已经我知道你父母亲离婚的事了,你以后有困难就告诉我,老师会帮助你;(二)教师说对学生说,我已经了解到你没有爸爸,家庭情况困难,不过你不要担心,我会多加留意你的;(三)教师在班集体中,不避嫌公开说到某某同学家庭情况特殊,同学们要怎么怎么样,等等。

在过度关注方面,单亲家庭学生大多数自卑感强烈,较容易猜疑,对人对事容易不安敏感,教师或同学出于关心和重视,在公众场合多次提起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也很不宜,这种情形最容易加重当事人的心理压力,感觉弱点被放大,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倍感自己与众不同,如针芒在背,疑虑他人用有色眼光看待自己。

其实单亲家庭学生最渴望被社会平等对待,尤其在学校,希望被老师和同学一视同仁,老师和同学若过多注意他们的家庭问题,则效果过犹不及。

所以教育者要留心自己对单亲家庭学生是否关注得当,是否造成他们更大的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

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最好潜移默化,间接含蓄,重在细节,一切尽在行动中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理想。

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者:刘丽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6期摘要:家庭是由婚姻、亲子和兄弟姐妹等子系统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小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在一个家庭里,家庭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目前中国最常见的家庭关系,这两种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最重要和最深远的。

关键词:家庭关系;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一、夫妻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小型社会,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和最长的在职教师。

家庭的环境就是孩子感知、认知社会的开始,从此,开始了人生的学习。

因此,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家庭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教会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影响着性格的形成。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相处和睦、平等、相互尊重,能够相互关心爱护,并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感知、引导孩子,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乐观快乐、心理阳光,面对困难,他们会采取积极、正向的态度来处理。

相反,夫妻关系紧张,父母常常激烈不安的争吵和战斗,缺乏对长辈的尊重、对孩子的关爱,对于没有独立能力并完全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没有安全感,容易在后期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且影响将来的性格发展,出现胆怯和恐惧心理,缺乏自信,退缩、孤独。

有的还会出现暴力行为、不尊重他人、自私和其他人格特质。

甚至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会用极端方式来表达长期压抑的心理,导致许多犯罪案件的发生。

在幼儿园中我们也会看见一些孩子发脾气,与人闹矛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孩子在非常生气的情况下还会说出“我把你打死”。

想用暴力行为来解决事情的儿童,都与不良的夫妻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因此,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氛围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关于父母婚姻质量,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能被理论界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权威定义,但通俗来讲,包含了夫妻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发生的矛盾以及解决的方法,物质生活,情感交流,双方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等。

【性格培养】四种类型妈妈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性格培养】四种类型妈妈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性格培养】四种类型妈妈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冷漠严酷型妈妈:容易养成孤独型孩子母亲表现:一些单身母亲在情感上有点冷漠。

她可能不想要孩子,或者她可能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她不幸的根源。

这样的母亲很少抱孩子,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

一些冷漠的单身母亲缺乏良好的情感渠道,处于孤独和抑郁状态,对孩子漠不关心。

孩子心态: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独儿童。

孤独儿童往往惧怕亲密接触,因为依恋妈妈的渴望经常落空,并由此认为:我没有需要。

孤独儿童的内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真实的自我,看起来独立,实际上却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成长的烦恼:孤独的孩子通常冷漠甚至冷漠,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他们通常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缺乏物质需求、独立性和耐心。

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

被配偶抱怨为冷血无情的普通人大多是孤独的人。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爱和抚摩的,在国外,抚摩和拥抱甚至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与他进行身体接触安抚,于他于己,都说不过去。

★ 矛盾多变的母亲:孩子容易产生依恋妈妈表现:单亲妈妈一般都有经济上的压力,承担着繁忙的工作。

对孩子依恋的需要,有时能满足,有时则迫于无奈忍痛“割爱”;加之重压下的妈妈,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有时不免冷淡烦躁,有时对孩子又呵护有加。

儿童心理:这样的环境很难帮助儿童建立稳定的安全感。

潜意识里,他会认为只有不断地哭泣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爱和关注。

他常常时而高兴,时而满足,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情不自禁地对母亲形成一种爱与恨的矛盾情绪。

成长的烦恼:这些孩子成人后,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依恋倾向就会明显表现出来: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往往要求对方时时刻刻关注自己,难以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他们习惯性地使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迫使异性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他们心生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都无法真正地信任对方。

家教情商:在日常生活中,刻意避免这种矛盾、不稳定的情绪和情绪表达,在言语和行为上给予肯定,让他知道无论母亲有多忙,他总是有母亲的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家庭生活不和谐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

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孩子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

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

孩子的个性发展除了受遗传基因影响,还会受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

而孩子大部分时间是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教育显示特别重要。

在孩子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家庭的争吵、家庭生活不和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胆小或者暴力偏向,甚至性格缺陷。

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的婚姻,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影响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