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的简述: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智力、个性特征、情绪稳定性等。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潜在发展能力和特点。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以及家庭中的互动和支持对儿童的情感发展和社会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社交环境:儿童与同龄人、教师和其他成人的交往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适应良好的社交环境有助于儿童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环境:学校和学习环境对儿童的认知、语言和学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文化和社会背景: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对儿童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媒体影响:儿童所接触的媒体内容对其认知和情绪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媒体暴露、媒体内容和家长的媒体监管对儿童的价值观、行为模仿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资源获取、教育机会和社会支持的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通常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了解和关注这些因素有助于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讲解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讲解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因素:
1. 遗传因素: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发展。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能够提供给儿童稳定、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3. 社交经验:社交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交往以及参与各种社交活动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4.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提供了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能够促进儿童智力、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
5. 大环境影响:社会和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以及媒体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塑造作用。
6. 生活质量和保障: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对其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缺乏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保障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遗传、家庭、社交经验、学校教育、大环境文化以及生活质量和保障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轨迹。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家庭环境: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相反,家庭冲突、家庭暴力、亲子关系不良等不利因素会对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环境: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也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优质的学校环境能够提供适当的学习和社交机会,培养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然而,恶劣的学校环境、学业压力过大、欺凌等问题都可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支持体系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机会。
不同的社会环境可能给儿童带来不同的压力和机遇。
媒体影响:现代社会中,儿童接触各种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
媒体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媒体内容的质量和类型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认知能力。
过度暴力、色情、虚假信息等媒体内容可能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
社交互动:儿童的社交互动对其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情感表达和合作能力。
然而,孤立、社交挫折、欺凌等社交问题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健康状况:儿童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心理发展。
身体健康问题、
慢性疾病、残疾等都可能给儿童带来负面情绪和自尊心受损等心理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
儿童的智力水平、性格、情绪稳定性等特征往往与父母的遗传有关。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稳定、温暖、关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家庭冲突、负面情绪等不良因素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3.监护人教养方式:监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爱、支持和积极引导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主性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过度保护、强制性教育等负面教养方式可能会限制儿童的发展。
4.同伴关系: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其心理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与其他儿童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元素的发展。
5.教育环境:学前教育环境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刺激、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
然而,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并不存在简单的单一因果关系。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不同儿童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提供一个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并平衡以上因素的影响。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关键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温暖、关爱的家庭环境,提供积极的教养方式和良好的同伴关系。
此外,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文化背景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教育。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会受到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家庭成员的影响。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交圈子、学校教育环境等。
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等产生影响。
3.学习与教育:学习和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中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师生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4.社交经验:社交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从小就开始与家庭成员、同伴和社会交往,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培养自己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良好的社交经验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培养友善与合作精神。
5.媒体与科技:现代社会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各种媒体和科技产品,如电视、手机、电脑等。
这些媒体与科技产品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们可以为儿童提供各种信息和知识,促进他们的认知与思维发展;另一方面,媒体和科技产品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儿童沉迷其中,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社交能力。
6.遗传与生物因素:儿童心理发展还受到遗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基因和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些儿童可能天生对学习能力较强,而另一些儿童可能在情绪调节方面较为困难。
7.应激事件:一些应激事件,如意外伤害、家庭变故、学业压力等,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在遭遇应激事件后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需要得到家长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与教育、社交经验、媒体与科技、遗传与生物因素以及应激事件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交圈子以及电子媒体等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环境因素的角度探讨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儿童在家庭中度过大部分时间,家庭环境直接塑造着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的稳定性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情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而家庭的稳定性和温暖的家庭氛围则有助于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成长环境,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
除了家庭环境外,学校环境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学校是儿童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场所。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而压力过大、竞争激烈的学校环境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该关注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氛围的塑造,为儿童提供一个积极、健康而有益的学习环境。
社交圈子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社交圈子包括他们的朋友、同学和邻居等。
这些社交圈子不仅可以让儿童学会与人交往、分享和合作,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
与有良好社交技能的孩子相处,能够帮助他们发展友谊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因此,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电子媒体也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儿童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资源和娱乐方式。
然而,不恰当或过度使用电子媒体也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媒体可能导致儿童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此外,不适宜的电子内容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导读: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有一些在生活习惯上就能体现。
那么,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请看小编为你介绍: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比较弱,使得他们的心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儿童心理出现健康隐患的主要原因。
那么,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在儿童成长的过程才能更好地保驾护航,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也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学校风气、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等均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关。
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经济情况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卫生设施,并影响着家庭育儿的手段。
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渲染,也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身因素孩子自身的个性特征,如:胆小、怯懦、敏感、过分依赖、追求完美等,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孩子易于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另外先天因素又可分为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的生物特征,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早已被肯定。
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已证明,人类行为和身体一样,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如性格内向或外向,行为退缩或攻击,情绪焦虑或抑郁等。
(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感觉运动器官、脑的结构功能等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的生物特征,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营养不良的影响。
妊娠期,孕妇营养不良可使婴儿出生体重轻,某些营养素过少或过多则可导致先天畸形。
低体重儿可能有脑细胞减少、智力发展迟缓、脑功能异常等缺陷,对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不利影响。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决定儿童特质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往往会继承父母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遗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智力、性格、社交能力等方面。
2.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稳定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积极心理发展非常重要。
3.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温暖、支持和理解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成功感。
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交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会交流、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5.学校环境:学校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
学校环境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媒体影响: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儿童接触到了更广泛的媒体内容。
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7.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都会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8.经济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压力可能导致家庭不稳定、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这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9.健康状况: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身体疾病、残疾等问题可能影响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10.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影响儿童的认知方式、情感表达和社会行为。
总结起来,儿童心理发展受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媒体影响、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文化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1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1
一、先天因素
父母的遗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
如果孩子患有先天遗传疾病,比如先天聋哑、脑力发育不全等,这些疾病都会令儿童出现心理障碍。
还有,在幼儿阶段,由于喂养不适,或营养不良,这些也会严重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
如果遗传好的话,孩子也会相对健康聪明,这对于后期心理发展是关键的。
二、家庭因素
温馨的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关键的事,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
父母的争吵会导致儿童出现自私、自卑等心理疾病,严重的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如:讲脏话、自虐或者伤害别人。
一个破裂的家庭是无法满足儿童成长条件的。
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可
以让儿童快乐、开朗、诚实、自信。
孩子感受到家的安全、幸福,自然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儿童的主观因素
随着孩子的长大与逐渐接触社会,孩子会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形成自己独立的内心和人格。
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环境会让孩子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内心更加热爱生活,能让孩子形成优秀的品质。
影响儿童心理的因素分析-2
社区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塑造
社区安全影响儿童自信
研究表明,犯罪率低的社区儿童自信 度高出15%,安全感更强,心理健康
水平更高。
社区设施丰富兴趣爱好
社区内丰富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运 动场,能激发儿童兴趣,数据显示参
与儿童兴趣广泛度提升30%。
邻里关系促进社交能力
和谐的邻里关系使儿童有更多交流机 会,数据显示,这类儿童社交能力平 均高出同龄人20%。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
1.同伴影响个性发展
研究表明,同伴影响孩子45%的个性发展,大于家庭教育的5%,家长应 关注孩子同伴情况。
2.同伴关系影响心理健康
53.5%的学生认为同学人际关系影响心理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心 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03
社会文化因素
Sociocultural factors
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情绪调节促进心理韧性
研究表明,儿童若能有效调节情绪,面对挫 0 1
折时心理韧性提高20%,更不易产生抑郁情 绪。
情绪管理减少行为问题
0 2 据调查,经过情绪管理训练的儿童,其攻击
性行为减少30%,社交技能显著提升。
06
外部环境因素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2.遗传影响智力水平
儿童的智力水平与遗传密切相关,智力差异部分归因于遗传因素,影响儿童的 认知发展。
3.遗传塑造情绪敏感度
基因如“5-羟色胺”神经递质的缺乏,易导致抑郁症,表明遗传对儿童情绪敏 感度有显著影响。
05
心理因素
psychologica父母教育方式影响
1.权威式教育易致焦虑
研究显示,权威式教育方式下儿童焦虑水平高出20%,影响心理健康,易形成自卑 性格。
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多因素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的稳定和和睦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家庭中存在亲子冲突、家暴、离异等问题,小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2.学校环境:学校是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氛围和师生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学校存在校园暴力、欺负、排挤等问题,小学生可能会受到伤害。
3.学业压力:小学生通常需要完成大量的学业任务,学业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焦虑、压力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家长和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4.社交关系:和同学、朋友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他们被排挤、孤立或受到欺负,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5.网络和媒体:现代科技的普及使小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内容。
一些互联网游戏、社交媒体等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沉迷、孤立和暴力等。
6.家长教育方式: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度保护或过度严厉的家长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7.身体健康: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患病、缺乏锻炼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小学生情绪低落和自卑感的出现。
8.社会文化背景:小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和表达方式可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关系、网络和媒体、家长教育方式、身体健康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家长和学校应该关注和引导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帮助,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其主题多集中在以下五大方面:(1)母亲就业对其幼年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2)父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4)母乳与瓶乳的育婴效果何者为优;(5)父母管教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显然,以上五方面的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这一点也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在全世界人类的社会中,都是一样的。
在此简要讨论母亲就职与电视暴力节目,是否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不良影响的问题。
按一般常识或一般假设去推论,母亲就业对儿童有不良影响,但就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看,都未发现母亲就业者明显对子女发展不利。
甚至有亲就业反而对子女心理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性格比较独立,学校成绩较优,这现象尤以对女儿为然。
,原因是母亲做了女儿的楷模。
不过,此在推论解释上必须小心,因为其中关系到母亲的教育程度、就业类别、母亲就业者对子女生活的安排(送托儿中心还是亲友照顾)以及子女当时的如不分别考虑,单就少数个案研究结果,难免导aa推论错误。
就一般而言,就业妇女受过较多教育,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环境,甚至在与孩子相内,特别爱护他们,使他们获得补偿。
因此,对此一问题,我们向就业的母亲提供三点建议:(1)了解婴儿在周岁前是人性发展的关键期,为母在家,悉心尽力养育婴儿。
(2)如第一点无法做到,则必须选择最适当的人,以代替母职;选择托婴或托儿中心照顾者,应注意其人员之训练及(3)认识母子亲情是孩子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家时间尽量与孩子相处,爱他,教他,以补偿孩子母爱的缺失。
其次谈到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问题。
一般心理学家,对此一问题有两种看法:其一,电视节目中过多的打杀暴力镜头,会引起学到以攻击行为代替其他方法解决问题。
其二,暴力节目虽未必导致儿童养成攻击性行为,但将影响其对成人社会恐惧与悲观。
摘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躯体健康因素
长期体弱多病,引起心理负担,会影响身体发育,如经常感冒、长期咳嗽等,易造成心理方面的困扰和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情绪长期不安。
二、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不温馨,长期生活在没有关爱、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容易给心理造成负担,影响心理健康。
2.家庭气氛
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争吵,易引起刺激性因素,如对不好的事情较敏感、长期孤独生活、留守儿童等,易增加心理阴影。
三、教育影响因素
1.过度严厉稍微做错小事情,就批评指责,不给予鼓励、表扬等。
2.过度放松
一味的放纵,对孩子不在乎或者忽冷忽热,会使孩子觉得世界缺少关爱,易影响心理健康。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因素:儿童的基因组成可以影响他们的智力、性格、天赋等方面的发展。
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能力、情绪特征和性格类型等方面。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亲子互动的质量等都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同伴关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的互动和交往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同伴关系可以提供对等的情感支持,培养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4.学校环境:学校是儿童重要的心理发展场所之一,儿童从学校中接受正式的教育和学习技能。
优质的学校环境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人际关系发展,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影响儿童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不同文化中的儿童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6.媒体影响:现代社会中,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
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对儿童认知能力、情感体验、价值观等方面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7.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可以影响儿童的生活条件和资源获取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较低的经济状况可能限制儿童早期教育和兴趣爱好的发展,也可能增加心理压力和挫折感。
8.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
温暖、支持性和适度引导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压力过大或过于宽容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家长、教育者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和培养方案,促进儿童健康、全面、良好地发展。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儿童心 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一定 的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实现的,生理成熟使 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不基于儿童成熟机制的过早训练只会起到 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社会因素
(一)环境:指个体体外一切能影响其身心发展 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空气、阳光、水分、养料等 社会环境: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庭、社会气氛、受教育状况等。 社会环境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促 使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经典论证—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T, 48周,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6周; C,53周,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2周。
结果,C比T爬楼梯水平高,说明什么?
儿童的发展依赖于成熟的水平
热议:过早的学习与训练好不好?
例一:乐乐三岁,上幼儿园小班。爸爸十分希 望未来的乐乐能够成为书法家,于是每天逼着 乐乐拿铅笔练习写字,一口气要写上四十分钟 才允许休息,可是乐乐连笔都拿不稳,既费力 又写不好,苦不堪言。 例二:一岁半的巧巧,妈妈想让她早点学说话, 每天都给她讲故事,听儿歌,训练绕口令,可 巧巧的进步却不大,说话既不流利也不清楚, 妈妈很着急,是不是巧巧在言语方面有问题呢?
印度“狼孩”
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 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这两个狼孩 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她 们白天睡觉,夜晚出来嚎叫,她们用四肢爬着走路, 喜欢单独活动,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 澡 · 她们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 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点钟她们 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儿童的基因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到儿童的智力、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②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家庭的支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③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同伴关系、社区等。
这些环境中的人际交往、教育资源、文化氛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④心理创伤:儿童在成长中可能会经历各种心理创伤,例如家庭暴力、虐待、失去亲人等,这些经历可能对其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⑤学习和教育:儿童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⑥媒体影响:现代社会中,儿童接触到各种媒体内容,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等。
媒体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需要父母和社会共同关注和引导。
⑦健康状况: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患有严重疾病或长期病痛的儿童可能面临心理困扰和挑战。
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家庭、社会、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积极关注和引导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谈谈各种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谈谈各种因素对⼉童⼼理的影响谈谈各种因素对⼉童⼼理的影响 ⼉童⼼理是在⼀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在很⼤程度上决定着⼉童⼼理发展的⽅向和个别差异。
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谈谈各种因素对⼉童⼼理的影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影响⼉童⼼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实践活动因素以及个⼈主观努⼒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理发展的⽣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因素起着决定作⽤。
遗传为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和基础,但究竟以后怎样发展,朝哪个⽅向发展,则取决于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实践和活动则是⼼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主观努⼒便是⼼理发展的关键。
要使孩⼦的⼼理得到良好的发展,家长必须了解和懂得影响孩⼦⼼理发展的这些因素,然后施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
遗传因素对⼉童⼼理有何影响? 遗传因素就是指从⾃⼰⽗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物特征。
它是⼼理发展的⾃然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前提。
它在⼼理发展上的作⽤是,⼀⽅⾯,通过素质影响能⼒和智⼒的发展;另⼀⽅⾯,它通过⽓质类型的因素影响⼉童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童出⽣时,就通过遗传从⽗母那⾥继承下来了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每个⼈特有的⾼级神经系统类型的特点。
其不同的差别,我们在产房⾥就可以观察到,如有的婴⼉安静些,容易⼊睡;有的婴⼉脚乱动,⼤声啼哭,等等。
遗传虽然如此重要,但并不是决定⼀切。
因为遗传只是提供了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具备⼀定的⽣活条件和教育,没有这后⼀条件,再好的遗传基础也是没有⽤的。
况且,遗传素质对⼼理发展的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它的作⽤和影响也不完全相等。
据⼼理学家研究,遗传素质在感知觉和⽓质⽅⾯有较⼤的影响。
⽽在个性品质、道德⾏为习惯⽅⾯,遗传素质影响就⽐较⼩。
从年龄阶段来说,⼀般年龄越⼩,遗传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年龄越⼤,它们影响就⼩。
家长了解和掌握了这⼀点,就可以有的放⽮地进⾏因材施教,发扬遗传素质中的优势,促使⼉童⼼理发展⽔平的提⾼。
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一)家庭环境1.社会经济状况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小儿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
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儿童就象成人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
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儿童的行为问题。
2.父母状况父母的不幸童年。
父母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母亲妊娠时的心理压力及分娩时的情况等,均可影响儿童行为的发育、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较多地存在着孕前、妊娠中的病理现象和异常分娩等因素。
父母的性格、智力和教育水平对小儿的行为发育也有影响。
3.父母对子女的态度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过分担心和过分保护、偏爱、歧视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等均对儿童行为右影响。
4.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崇拜者,儿童经常模仿父母一言一行,所以父母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子女。
家庭气氛、父母分居、争吵等对儿童有深刻影响,孩子容易受父母公开争吵的干扰,特别当这种争吵与已有关时。
其他诸如嗜酒、吸烟、对人对事的态度等无不对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5.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冲突每个正常的家庭都有矛盾发生,但如矛盾太大则会引起父母的担忧以及孩子的不安全感。
在家中造成矛盾的原因很多,如小儿的令人讨厌的一些表现、家务、电视节目、衣服、朋友、学习……。
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
一旦冲突发生,父母的责备、惩罚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会产生敌意行为。
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性格部分来自遗传,部分来自父母的教养。
孩子表现不好、发脾气,父母应首先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矛盾恶化。
6.家庭破裂由于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常引发出许多行为问题。
与儿童行为有关的因素有:离婚的原因,与跟随一方(父或母)的关系,新同胞的出生,社会经济压力,母(或父)亲的情绪,离异双方仍继续对立谩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其主题多集中在以下五大方面:(1)母亲就业对其幼年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2)父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4)母乳与瓶乳的育婴效果何者为优;(5)父母管教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显然,以上五方面的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这一点也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在全世界人类的社会中,都是一样的。
在此简要讨论母亲就职与电视暴力节目,是否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不良影响的问题。
按一般常识或一般假设去推论,母亲就业对儿童有不良影响,但就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看,都未发现母亲就业者明显对子女发展不利。
甚至有亲就业反而对子女心理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性格比较独立,学校成绩较优,这现象尤以对女儿为然。
,原因是母亲做了女儿的楷模。
不过,此在推论解释上必须小心,因为其中关系到母亲的教育程度、就业类别、母亲就业者对子女生活的安排(送托儿中心还是亲友照顾)以及子女当时的如不分别考虑,单就少数个案研究结果,难免导aa推论错误。
就一般而言,就业妇女受过较多教育,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环境,甚至在与孩子相内,特别爱护他们,使他们获得补偿。
因此,对此一问题,我们向就业的母亲提供三点建议:(1)了解婴儿在周岁前是人性发展的关键期,为母在家,悉心尽力养育婴儿。
(2)如第一点无法做到,则必须选择最适当的人,以代替母职;选择托婴或托儿中心照顾者,应注意其人员之训练及(3)认识母子亲情是孩子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家时间尽量与孩子相处,爱他,教他,以补偿孩子母爱的缺失。
其次谈到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问题。
一般心理学家,对此一问题有两种看法:其一,电视节目中过多的打杀暴力镜头,会引起学到以攻击行为代替其他方法解决问题。
其二,暴力节目虽未必导致儿童养成攻击性行为,但将影响其对成人社会恐惧与悲观。
摘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一)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做遗传素质。
研究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叫做遗传学,这是在19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
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对于遗传的本质和规律还是很少了解的。
第一个发现遗传物质的是奥地利的孟德尔(G.J.Mendel),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单位”的概念,并且总结出遗传定律。
以后,德国的魏斯曼(A. Weismann)和丹麦的约翰逊(W.L.Johannsen),分别通过实验研究,提出“染色体一基因”的概念,认为:性细胞的染色体内含有一定数目的、占有一定位置的、按直线排列的遗传物质,它决定下一代的不同遗传性状,就叫做“基因”。
再以后,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已经弄清楚各种生物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
例如,人的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
同时,由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遗传信息”(或“遗传密码”)的概念,认为基因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化学物质,它是贮存一定遗传信息或密码的单位,它通过一定的过程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和人类千差万别的性状。
现在的遗传工程就是在这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种技术。
(二)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
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
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颜色,更无法成为画家。
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例如,儿童自出生的时候起,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表现出天然的差别;在产房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出生几天的孩子,有的安静些,容易入睡;有的手脚乱动,大哭大喊。
当然这些天然的神经类型在后天的生活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人们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却不能不考虑到这些特点。
又如,儿童生理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像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和由此引起的两性差异),虽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却是儿童教育上必须注意的一些起作用的条件。
aa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也叫做“先天愚”(大约占产儿中的1/650)。
又如,有一种“苯丙酮尿症”,由于在遗传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酣酸的酶,以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
如果在6岁以前,通过饮食治疗(通过饮食降低苯丙酮酸),也可以使智力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
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
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0年10月9日,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
救回来以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
过了四年(约七八岁),才开始能讲一点话,智力约相当于正常婴儿的水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尽管一个儿童生来听觉器官是健全的,但如果没有适当的音乐环境或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如果没有适当的外语环境或外语教育,就不可能学会外语。
因此,父母和教师在教导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轻率地诿罪于儿童的遗传素质,那是很不正确的。
总之,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是不对的。
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
儿童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
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
(一)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例如,儿童虽然同样地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眼睛,但有的孩子可能读书识字,有的孩子可能目不识丁。
如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女失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又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同是属于所谓“不可遏制塑”的孩子,其中一个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能比“强而平衡型”的孩子更守纪律些,而另一个由于受到的是比较差的教育,就可能使这个神经类型的一些弱点(如暴躁、放纵等等)得到发展。
对动物进行的所谓“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两组同样的老鼠:一组从小饲养在形色丰富的环境里,一组饲养在视觉刺激缺乏的环境里。
结果,在智力表现上,在脑细胞形态结构的发展上,后者都比前者差。
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根据反射论的观点,一致地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人的心理发展上起的决定作用。
谢切诺夫指出:人的心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由人的生活条件决定的。
巴甫洛夫也指出:人的行为,不仅受神经系统的生来特性所制约,而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个体存在的时间内已经受到的或正在受到的那些影响,也就是决定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
(二)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儿童的环境条件或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这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巨大作用。
生产力发展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生活,而且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在生产关系方面,也很明显。
众所周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里,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就是少数能受教育的儿童,也广泛地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意识的侵蚀,思想品质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1949年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我国广大儿童有了进学校学习的机会,而且儿童的道德品质正在迅速形成,儿童的心理面貌起着根本性的变化。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儿童和青少年受“读书无用论”“打砸抢”的毒害,很多人智能得不到正常发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新的学习风气、优良道德品质正在恢复和发展,这也就为儿童心理健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来实现的。
(三)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受社会性质的制约,它本身也是人的一种社会生活条件,从这一意义说来,教育和社会生活条件一样,也是一种环境影响。
但是教育又跟一般的社会生活条件或环境影响不同,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我们国家里,托儿所、幼儿园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经普及,因此,大多数儿童都在受着社会集体的教育。
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希望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的。
新一代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的提高,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培养,以及从事建设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是由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决定的。
因此,我们说,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
(四)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反对把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作机械的、简单化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和机械论根本不同,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总是通过个体或主体的活动,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
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谁都知道,我们不能强迫幼儿园的孩子去学习系统的数学,更不能学高等数学,因为这时儿童仅有关于简单数量的表象和概念,而不能掌握复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
同样,我们用讲抽象理论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一定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为它们还没有掌握那些高深的道德概念,当然无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论。
一个教师,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状况,一味地强调教育的决定作用,而在所谓“教育的决定作用”不能实现的时候,不去虚心地考虑问题,反而急躁、埋怨,强调儿童不好,其结果必然会由于违背客观规律,而给儿童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