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四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莎士比亚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秋节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字体包括楷、行、草、_______。
答案:隶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角色类型、精致的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而闻名。
京剧的特点包括:唱、做、念、打的表演技巧;脸谱的使用;以及高度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2. 请列举中国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更加快捷,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和地理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特点包括: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茶艺的社交功能。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不仅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得以传承,更通过茶馆、茶艺课程和茶文化节等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表现在: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
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A; C; D; A; D; B; C; D; D; B.二:多项选择ACD; AC; ABD; ACD; ABCD.三:名词解释九州:中国古文献《尚书》中的《禹贡》篇,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以上被称作九州。
分土惟三:语出《尚书》:“列爵惟五,封土惟三。
”指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宗法制下,天子封土于诸侯、诸侯封土于大夫、大夫封土于士的土地分封等级制度。
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乾嘉学派:清代考据之学兴旺,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
因为这样的工作哦在清朝乾隆和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被称为乾嘉学派。
四:简答题1.中国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有哪些?首先,历代统治者的大兴土木所造成的对林木滥砍滥伐,导致黄土水土流失严重,流沙含量不断增大。
其次,统治阶级片面的重农思想,导致大面积的牧场被开垦为农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大量的湖泊淤塞以至于消失。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灾害更为严重。
再次,明清两代落后的治国思想及其腐败的政治,致使黄河与淮河的灾害愈发严重。
2. 分封制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者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重要战争分别是什么?在汉武帝数十年的对匈奴战争中,重要的战役有三次,分别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B. 月坛C. 天坛D. 地坛答案:D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 黄帝B. 仓颉C. 太史籀D. 许慎答案:B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 高士奇B. 钱学森C. 茅以升D. 竺可桢答案:D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A. 太甲时期B.武丁时期C. 盘庚时期D. 祖辛时期答案:B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A. 春秋B. 战国C. 秦代D. 汉唐答案:D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A. 宗法制的确立B. 分封制的确立\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答案:D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A. 荀子B. 董仲舒C. 刘禹锡D. 张载答案:A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A. 王阳明B. 王艮C. 李贽D. 颜均答案:C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A. 汉朝B. 曹魏C. 隋朝D. 唐宋答案:D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 )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A )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白居易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 C )A. 八尺B. 十二尺C. 十六尺D. 二十尺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C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帕米尔高原D. 蒙古高原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B )A. 九品中正制B. 汉代察举制度C. 门阀士族制D. 世卿世禄制度15.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A )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四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D )。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2、()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 B )通史。
[A] 《史记》编年体[B] 《史记》纪转体[C] 《资治通鉴》编年体[D] 《资治通鉴》纪传体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运用的修辞格是( C )。
[A] 对偶[B] 回环[C] 顶真[D] 回文4、道教的创始人是( A )。
[A] 葛洪[B] 张角[C] 吕洞宾[D] 袁天罡5、唐代书法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C )。
[A] 隶书[B] 真书[C] 行书[D] 草书6、历史上曾有“六经”,其中在战国时代失传的是( C )。
[A] 《书》[B] 《礼》[C] 《乐》[D] 《易》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C )。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 B )时期。
[A] 秦汉[B] 汉唐[C] 宋元[D] 明清9、中国古人观测天象的最主要目的是( D )。
[A] 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B] 预测天气[C] 指导农业生产[D] 用天象变化预卜人间祸福10、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
[A] 《淮南子》[B] 《齐民要术》[C] 《四民月令》[D] 《燕京岁时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在世界上,只有在(AC )文化和()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A] 中国文化[B] 欧洲文化[C] 伊斯兰文化[D] 印加文化12、秦汉以后由西域传入同地的有(ACD )。
我国文化概论复习试题四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出入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A.查B.验C.测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 )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l2世纪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 )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练习题《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B.兵家C.道家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北京语⾔⼤学⽹络教育学院《中国⽂化概论》模拟试卷⼀1. 试卷保密,考⽣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师负责监督。
2. 请各位考⽣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的维新属于()。
[A]⽂化维新[B]经济维新[C]政治维新[D]国防维新2、带“⼥”部⾸的姓,如“姚”、“姬”等,般⽦和(。
[A]官职有关[B]母系⽒族有关[C]居地有关[D]历史事件有关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A]钟繇[B]张华[C]陆机[D]陆云4、中国传统⽂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A]魏晋[B]南北朝[C]唐末[D]明清5、⼩篆来源于[A]⽯⿎⽂[B]⾦⽂[C]甲⾻⽂[D]⾪书6、下列代表⼩⽣产者利益的派别是[A]道家[B]儒家[C]墨⾗[D]法家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纲辩证”等原则和⽅法,阐述了“⼋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黄帝明堂经》8、中国⽂化与域外⽂化第⼀次⼤规模交流融合发⽣在()时期。
[A]秦汉[B]汉唐[C]⽊兀[D]明清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辩证思维[D]整体思维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彩,是⼀种儒学化了的()。
[A]道学[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佛学⼆、【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四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涉及知识点:绪论2.文化政策正确答案:指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涉及知识点:绪论3.通漕四渠正确答案: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4.《阿房宫赋》正确答案:作者杜牧。
该作品的描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5.名家正确答案: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
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6.玄学正确答案: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哲学思潮。
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弼。
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
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
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7.九品中正制正确答案: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
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
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B. 火药D. 望远镜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5.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五行”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春、夏、秋、冬、长夏D. 酸、甜、苦、辣、咸6. “天人合一”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哪些时期?A. 周朝、战国、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B.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周朝、战国C. 周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D. 周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汉朝8. 中国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面环绕B. 四面朝南C. 三面环绕D. 三面朝南9.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春节D. 万圣节10. 中国的“京剧”属于哪种艺术形式?A. 绘画艺术B. 雕塑艺术C. 音乐艺术D. 戏剧艺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12. 中国的书法艺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________。
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和________。
14.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的作品。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诗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地神祭祀正确答案: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古称地祗。
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2.人生礼俗正确答案: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
它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
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与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也属于人生仪礼的范围。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简答题3.皇家贵族有哪些神圣庄严的祭祀典礼?正确答案:(1)天神祭祀。
天神祭祀是古代皇家祭礼中的重要祭祀活动。
自命为天帝之子的君王,认为上天赋予他治理世间的身份与能力,因此保持与天神的直接联系是君王的特权与职责。
天神祭祀包括灭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2)地神祭祀。
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
地神占称地祗。
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3)人神祭祀。
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祖意识浓郁,人们对血亲祖先、人文祖先有着很强的追念与依赖心理,定期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就是与祖先神灵对话的机会。
取得神灵的佑护,维持现实秩序是人神祭祀的主要目的。
包括:宗庙祭祖和祭先王先师。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4.祭祖的原则是什么?正确答案:(1)将家族历史上有着特殊功绩的第一代祖先确定为世代祭祀的对象,称为“太祖”;(2)祭祀近几代的祖先。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5.祭祖的方式是什么?正确答案:祭祖仪式采取周祭与合祭的方式。
周祭是一种施行于殷商祖甲以后的大型祭礼。
这种祭礼是用多种祭祀形式轮番祭先王及直系先王的配偶。
整个祭礼完成一遍约需一年的时间,甲骨学上称为“周祭”或“周祀”。
合祭,按周代礼制规定,王室七代以上的祖先神主平时收藏于太祖庙中,五年一次,出其神主合祭。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卷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浮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者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2、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A.隋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A.渔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B.釆集业、养蚕业和石器的打制与钻孔C.手工业、养蚕业和石器的打制与钻孔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4、完整的宗法制浮现在A.商代B.周代C.汉代D.晋代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文字出自A. 《礼记-中庸》B. 《论语-雍也》C. 《说苑•指武》D. 《周礼》6、中国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是A.什伍里甲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户籍管理制度 D.连坐制度7、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8、曾经被汉武帝派往西域,为打通著名的"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唐蒙B.张骞C. 张衡D.司马相如9、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是A.家法B.家教C.家谱D.家风10、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A.孝廉制度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度D.官吏选拔制度11、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宗派是A.天台宗 B.华严宗 C.净土宗 D.禅宗12、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是A.屈原文学 B,汉代文学 C.唐代文学 D.宋代文学13、在人生观上,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的是A. 孔子B. 老子C.孟子D.旬子14、北魏时期,拓跋氏为促进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实施了A.两税法B.一条鞭法C.均田制D.摊丁入亩15、语言崇拜源于A.文学B.艺术C.巫术D.医术16、从夏朝初期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17、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是A.周朝 B.秦朝 C.唐朝 D.元朝18、古代法典《汤刑》产生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9、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出入咸亨酒店,必穿长衫,突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这里长衫属于A.信仰标志B.职业标志C.仪礼标志D.阶层标志20、下列选项中,属于明代文学名著的是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儒林外史》D. 《聊斋志异》2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材的诏令出自A.秦始皇B.周文王C.商纣王D.汉高祖22、1553 年(明嘉靖三十年)以暴晒贡物为名,赖占了澳门的是A.荷兰人B.法国人C.英国人D. 葡萄牙人23、中国建造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坐北朝南 B.一门一殿 C.围合布局 D.摆布对称24、中国古代药学又称为A.“汉方”之学 B.“本草”之学 C.“四诊”之学 D.“调理”之学25、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是A.孔子B.鬼谷子C.孟子D.荀子26、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A.汤显祖B.关汉卿C.马致远D.孔尚任27、下列选项中,以老子李耳为祖师的从业者是A,石匠 B.瓦匠C.泥匠D.铁匠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的是A.化繁为简B.中和之美C.尚意追求D.尊崇自然29、"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它发生在A. 西周B. 秦代C.汉代D. 隋朝30、宋代浮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典型代表为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阎立本的《步辇图》31、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从社会文化角度看A.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B.礼是贵族等级的标志C.礼是乡里庶族的规范D.礼是立身处世的准则E.礼是制定法律的依据32、佛教基本教义的“四谛法”是指A.苦 B.集 C.灭D.道 E.善33、起源于东北地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民族有A.鲜卑B.契丹C.金人D.满族E.汉人34、属于儒家的重要典籍有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E. 《商君书》35、中国传统市场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A.市B.墟C.集D.会E.场36、血缘九族制37、“五常”38、诗言志39、致用精神40、文化41、简述我国传统祭祀典礼的类别。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4)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4)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64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指南针用航海贸易是在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明朝时期2.[单选题]一般宗教关注“人死后如何” ,而____的侧重点则在于“人如何不死” 。
A)道教B)摩尼教C)基督教D)佛教3.[单选题]下列农作物中除____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B)大豆C)粟D)西瓜4.[单选题]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是_______。
A)丘处机B)寇谦之C)王重阳D)刘修静5.[单选题]老子思想中的“无为”指的是A)什么都不做B)尊重万物自然而不敢为之C)消极等待D)随万物本性因势利导6.[单选题]明清两代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____。
A)文字狱盛行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文人属于第九等人7.[单选题]关于老子的思想,不正确的观点是( )A)老子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一“道”,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
C)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D)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中庸。
8.[单选题]下列史书中属于纪传体的是____。
A)《春秋》B)《史记》C)《诗经》D)《文献通考》9.[单选题]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应刑事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10.[单选题]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 )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11.[单选题]综合中国古代各门艺术并使之精致化的建筑艺术是____。
A)桥梁B)寺院C)宫殿D)园林12.[单选题]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文化最为典型、交通相对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进行开放,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参观内容,这属于_______。
A)原地浓缩式B)复古再现式C)原生自然式D)短期表现式13.[单选题]中国文化比较重视( )A)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人的统一C)自然的统一D)和谐统一14.[单选题]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的是____。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模拟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模拟卷及答案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A.化学B.改易C.化解D.驯化2.《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处“天文”指的是()。
A.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修养D.改造世界的方法3.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
A.文化内涵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4.被称为“天地之中”的历史建筑群位于()。
A.开封B.安阳C.西安D.登封5.历来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必争之地的是()。
A.青藏高原B.汾河谷地C.长白山脉D.河套地区6.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的族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长白山脉7.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中国文化概论》模拟卷及答案B.云贵高原C.帕米尔高原D.蒙古高原8.《禹贡》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的兖州包括()。
A.古济水、黄河之间的地区B.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海、泰山、淮河之间的地区9.“湖广熟,天下足”代替“苏湖熟,天下足”的时期是()。
A.唐宋以后B.元朝初期C.清朝末年D.明清时期10.淮河由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变成“害河”是在()。
A.秦汉以后B.唐宋以后C.明清以后D.民国以后11.中国古代的林木被乱砍滥伐,给北方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
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12.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A.“尚公正”B.“尚公德”C.“尚公义”D.“尚公益”13.“兼爱”“尚同”“尚贤”“节用”等所体现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 B.文学 C.化解D改易2.宫廷文化属于()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A.南夷 B.南蛮C.西南蛮 D.西南夷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6.《尧典》载于()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 《尚书》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 B.“治人” C.“治心” D.“治学”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A.唐 B.宋 C元 D 明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昭穆制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
沟通天神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中华文化概说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的是((4))。
(1)陶渊明(2)孔子(3)谢赫(4)白居易2.开创了早期青绿山水画先河的《游春图》作者是()。
(1)展子虔(2)李思训(3)李昭道(4)阎立本3.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1))。
(1)《史记》(2)《战国策》(3)《中庸》(4)《周易》4.下列京剧行当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是()。
(1)旦行(2)老旦(3)青衣(4)生行5.相传秦朝狱隶程邈在狱中化繁为简创立的一种新字体是((4))。
(1)魏碑(2)楷书(3)章草(4)隶书6.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四大须生”是((4))。
(1)余、高、言、梅(2)余、马、言、程(3)梅、尚、荀、谭(4)马、谭、杨、奚7.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即()。
(1)民间风俗(2)民间风情(3)民间习俗(4)民间习惯8.“苏菜”是江苏菜系的简称,是由扬州、南京、苏州等地的地方菜发展形成的,也称()。
(1)淮扬菜(2)苏州菜(3)南京菜(4)扬州菜9.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
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建造出的住宅是()。
(1)地坑(2)土房(3)窑洞(4)阿以旺10.我国传统节日中防病除疫的节日是()。
(1)春节(2)清明(3)端午(4)重阳11.民间寒食节的产生最初是是为了纪念()。
(1)屈原(2)介子推(3)管仲(4)伍子胥12.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1)彝族(2)傣族(3)白族(4)壮族13.农历五月五端午节的民间禁忌习俗之一是()。
(1)躲端(2)躲毒(3)躲节(4)躲午14.中国第一座位于河南洛阳的佛教寺院是()。
(1)法门寺(2)白马寺(3)东林寺(4)灵隐寺15.道教遵奉的教主是()。
(1)孔子(2)孟子(3)老子(4)庄子16.道教与其他许多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认为()。
国开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4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4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天下观念的含义是什么?答:天下观念,本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
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和空间的限制,不过,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
天下之概念,伴随一定的秩序原理,为某个地域、民众、国家的世界观。
就算对世界观不明确的地域民众,他们之“天下”的概念亦会根据一定的秩序成立着。
中国的天下概念,指被中国皇朝的皇帝主宰,在一定普遍的秩序原则所支配的空间。
为天下中心的中国王朝直接支配之地域,被称为“夏”、“华”、“中夏”、“中华”、“中国”等,与周围的“四方”、“夷”等的地域作区别。
不过,若这些地域接受中国皇帝主宰的秩序原则,她们就被认可和接纳。
随着国际关系、世界秩序以及性命安顿等问题的突显,人们开始关注中国这一古已有之的观念,并试图对此作出某种创造性的解读和转化。
天下观念,不仅是政治制度层面的解释原则,而且是思想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是直面现实问题,回向中国传统文化,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破解时代性和人类性问题。
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儒家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是什么?答: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它的影响是多方面,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伦理、宗教信仰、中国人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以及科学。
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创立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奠定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是重道、重学、重致用,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这一期的文化具有融合科学,研究科学和发展科技的倾向。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虽对科技发展起了一点阻碍作用,但它的积极方面是大于消极方面的。
首先先秦儒家文化重视教育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
其次先秦儒文化中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柱。
第三先秦儒家经典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先秦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紧密联系。
中国古代科技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在古代创造出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也就是说儒家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A.方志时期B.仪器观测期C.温暖期D.前方志时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下列不属于我国占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的是A.土地的开垦B.环境的保护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3.我国古代在保护自然方面,提出不违天时观念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4.所谓的“三晋之地”包括A.韩、赵、魏B.燕、赵、魏C.齐、鲁、赵D.燕、韩、齐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5.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气候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D.海洋气候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6.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九州的文献是A.《五蠹》B.《史记》C.《禹贡》D.《左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7.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A.河北B.山东C.山西D.江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8.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
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A.方国首领B.部落族长C.村落首领D.封国首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9.竺可桢先生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A.基本不变B.时冷时暖C.由冷变暖D.由暖变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0.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的时间是A.秦汉B.魏晋C.隋唐D.元朝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1.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是以什么基本情况为前提的?A.仰仗黄河流域的灌溉B.海上贸易C.中国大陆的整体性D.仰仗长江流域的灌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2.秦朝时,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B.阳渠C.漕渠D.新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3.中国古代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A.兖州B.青州C.徐州D.扬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4.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义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A.北移B.东移C.南移D.两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5.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1-4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1-41.单选题1.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称为(文化现象)1.2 在中国西北方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分割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的是(帕米尔高原)1.3 我国古代的灾害,最主要的是(旱灾)1.4 不属于中国领属海域的是(黑海)1.5 在蒙古高原最早出现的人群,文献史料记载为(狁)1.6 底层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头)1.7 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这时处于(第二个大的气候时期)1.8 鲜卑、契丹、女真、满洲都起源于(东北平原)1.9 人类生存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地理环境)1.10 本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未涉及的内容有(古代思维文)1.11 “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出现在(明清时期)1.12 有“塞北江南”之称的是(宁夏)1.13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1.14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均使用的学科领域是(人类文化学)1.15 不在我国地理第二阶梯的地区是(青藏高原)1.16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联合融会)1.17 以下不属于文化产品的是(语言)1.18 汉初最为富庶之地是(关中)1.19 宋元明清以后,因海洋贸易而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不包括(武汉)1.20 以下不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传统表演艺术)2.多选题2.1 根据地理自然特征,可把中国领土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西北干旱区)2.2 战国时期,韩国居所谓三河之地,三河指(黄河、伊、洛,)2.3 钟敬文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分别是(上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2.4 司马迁《史记》所记“西楚”包括今天哪些省份(江苏、安徽、河南)2.5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过度开垦、林业资源过量开采)1.单选题1.1 锦衣卫的设置源自(朱元璋)1.2 中医四诊法中,对脉学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切)1.3 敬顺昊天的宗教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1.4 汉武帝与匈奴数十年的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其中收复河套地区的战役是(河南战役)1.5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点是(距今10000年)1.6 “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1.7 男子服饰色彩鲜亮,显示出服饰具有(性别标志)1.8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的著作是(《淮南子》)1.9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涉及医学理论的是(医经)1.10 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隋至唐相沿不改,此制最重要特点是(农兵合一)1.11 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青铜器制造)1.12 在居住方式中,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的是(院门)1.13 服孝5个月,是为(曾祖父母)1.14 认识夏文化的一手材料,是什么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1.15 《船山遗书》作者是(王夫之)1.16 将指南针传入欧洲的人是(阿拉伯人)1.17 代表商代制陶工艺最高水平的是(白陶)1.18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1.19为“白话小说之祖”的文学样式是(话本)1.20 “一菜一格,百菜百格”指的是(川菜)2.1 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茂才、贤良)2.2 20世纪,有学者敏锐地依据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炎黄、东夷、苗蛮)2.3 气象节日的象征物是(花和草)2.4 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高潮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2.5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生产互助b生活互助c基层民主制)1.单选题1提出“行先知后”说的是(王夫之)2提出“天人交胜”观点的是(刘禹锡)3孝悌的最高层次是(无违)4 把教育的地位提高到“政之本”高度的是(贾谊)5 古代婴儿诞生后的最后一个诞生礼是(周岁礼)6 佛教般若学是以何为中心(空)7 周代宗庙祭祀,昭庙在(左)8 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宋代)9 中国古代法律的核心任务是(刑事制裁)10 宗法制由什么制度演变而来(父系家长制)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中庸)12 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13 在中国三大悼亡节中,为首的是(清明)14 科举制度前后期转变的标志是(王安石的变革)15 “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16 中国建筑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木结构)17 “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西周)18 《礼记》记载古代士之死称为(不禄)19 天帝祭祀的地点在(圜丘)20 祭祀典礼在古代属于(吉礼)2.1 周朝所设三公分别是(太傅,太师,太保)2.2 三纲五常中,“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2.3 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是(虚拟化,程式化)2.4 佛教教义中的“四谛法”包括(苦,集,灭,道)2.5 庶族平民婚礼的步骤包括(纳采,纳征,亲迎)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41.单选题1.1 4.0 越南仿照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被称为(字喃)1.2 4.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时间(2000年)1.3 4.0 提出“约定俗成”,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的是(荀子)1.4 4.0 《说文解字》所收字形为(小篆)1.5 4.0 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1.6 4.0 印度佛教来华,汉明帝让传教者翻译的第一本佛经是(《四十二章经》)1.7 4.0 中国梦的提出是在什么时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1.8 4.0 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学经典为“国学”,强调以“德”治国,把忠孝信义等思想发展为具有朝鲜文化特色的(新罗精神)1.9 4.0 在中国目前55个少数民族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4个)1.10 4.0 禅宗最早传入朝鲜是在(8世纪)1.11 4.0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1.12 4.0 明清之际,西方称中国为(远东)1.13 4.0 禅宗的创始人相传是(菩提达摩)1.14 4.0 以下属于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典范的是(宋明理学的出现)1.15 4.0 “胡同”一词借用了什么语的词汇(蒙古语)1.16 4.0 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发表文章予以反驳的是(章炳麟)1.17 4.0 字谜中做谜面的方式主要采用了(离合字形)1.18 4.0 “古今中外法”的提出者是(毛泽东)1.19中国境内的语言有(80多种)1.20 4.0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繁荣期是在(隋唐)2.多选题2.1 4.0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包括(简化汉字、推行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2.2 4.0 以下属于汉语七大方言的是(吴语c粤语d客家话e闽语)2.3 4.0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文学、文化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对中国寓言创作产生影响b 对宝卷、鼓词等说唱文学产生影响c对中国音韵学产生影响d对律体诗变革产生影响e提高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表现力)2.4 4.0 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方法有(缺笔、拆字、删字)2.5 4.0 亚洲四小龙包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
12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4

12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4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2 道试题,共60 分。
)1. 戏曲的角色分行有(C)A. 文、武、丑、净B. 红、白、黑、花C. 丑、净、旦、生D. 显、隐、单、偶满分:5 分2. 宋明之后的许多思想家把宋明理学的宗教色彩概括为(B)A. 儒表道里B. 儒表佛里C. 儒佛合一D. 儒佛道合一满分:5 分3. “诚信知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谓“诚”,其基本含义是(B)A. 诚恳待人B. 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C. 诚实做人做事D. 真诚讲信誉满分:5 分4. 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C)A. 隋唐时期B. 秦汉时期C. 汉唐时期D. 宋明时期满分:5 分5. 中国古代音乐形成的独自特色是(D)A. 旋律优美B. 节奏粗犷C. 声情并茂D. 理性精神满分:5 分6.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阐述者是(A)A. 荀子B. 孔子C. 孟子D. 老子满分:5 分7.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B)A. 魏源B. 林则徐C. 孙中山D. 陈天华满分:5 分8.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B)A. 洋为中用B. 中体西用C. 古为今用D. 全盘西化满分:5 分9. 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是中国古代创制的(A)A. 浑天仪B. 简仪C. 六合仪D. 三辰仪满分:5 分10. 近代流行的旗袍、马褂是从( C )人那儿学来的服装样式A. 藏族B. 蒙古族C. 满族D. 苗族11. 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指的是( B )A. 中和与急进B. 阳刚与阴柔C. 高雅与低俗D. 儒术与道术满分:5 分12. 司马迁被誉为( B )A. 中国历史学集大成者B. 中国历史学之父C. 中国历史学之楷模D. 纪传体之父满分:5 分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10 分。
)1.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 BCD )A. 统一性B. 现实性C. 广泛性D. 世界性满分:5 分2. 文化讨论中的不协调音调有( ABC)A. 全盘西化论B. 彻底重建论C. 复兴儒学论D. 新启蒙论满分:5 分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四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
2、()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通史。
[A] 《史记》编年体[B] 《史记》纪转体
[C] 《资治通鉴》编年体[D] 《资治通鉴》纪传体
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运用的修辞格是()。
[A] 对偶[B] 回环[C] 顶真[D] 回文
4、道教的创始人是()。
[A] 葛洪[B] 张角[C] 吕洞宾[D] 袁天罡
5、唐代书法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A] 隶书[B] 真书[C] 行书[D] 草书
6、历史上曾有“六经”,其中在战国时代失传的是()。
[A] 《书》[B] 《礼》[C] 《乐》[D] 《易》
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
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时期。
[A] 秦汉[B] 汉唐[C] 宋元[D] 明清
9、中国古人观测天象的最主要目的是()。
[A] 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B] 预测天气
[C] 指导农业生产[D] 用天象变化预卜人间祸福
10、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淮南子》[B] 《齐民要术》
[C] 《四民月令》[D] 《燕京岁时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在世界上,只有在()文化和()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A] 中国文化[B] 欧洲文化[C] 伊斯兰文化[D] 印加文化
12、秦汉以后由西域传入同地的有()。
[A] 芝麻[B] 小麦[C] 核桃[D] 蚕豆
13、属于部分中华先民自称的有()。
[A] 诸夏[B] 华夏[C] 华[D] 夏
14、下列元杂剧中,以包拯为主角的是()。
[A] 《窦娥冤》[B] 《鲁斋郎》
[C] 《陈州粜米》[D] 《蝴蝶梦》
15、下列属于明代地方学校的有()。
[A] 宗学[B] 府学[C] 州学[D] 县学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封建”一词缘于宗法制度。
()
17、《江格尔》是藏族英雄史诗。
()
18、中国哲学家的行为方式是理想与理性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19、律诗与绝句押韵一般用平声,很少用仄声。
()
20、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
()
21、人文价值与自然科学一样,不具有民族性。
()
22、《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
23、纪事本末体是宋代陈邦瞻开创的。
()
24、佛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
25、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包括《周易》、《尚书》、《礼》、《乐》、《春秋》。
()
26、金文是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线条硬朗,苍劲有力。
()
27、楚辞是公元4世纪在中国南方形成的诗歌,六言体,句末以“兮”结尾。
()
()
28、从武帝时代直到西汉末,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
()
29、世界上最早、收字最多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
30、九品中正制有效地避免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
应题号处。
31、简述道教对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32、简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33、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