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一、二、三套试卷100、100、98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在(答题答案:A)A、西汉成帝河平元年B、公元66年C、周昭王十九年D、公元前134 年2、自春秋到太平天国,中国一共出现了(答题答案:B)A、108种历法B、102种历法C、78种历法D、172种历法3、中国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即(答题答案:A)A、浑仪B、简仪C、水运仪象台D、地动仪4、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A、明代李时珍B、东汉张仲景C、东汉名医华佗D、孙思邈5、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述(答题答案:D)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新修本草》D、《神农本草经》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A、沈括B、蔡伦C、毕昇D、祖冲之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答题答案:D)A、研究天体运行B、研究太阳C、预测天气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8、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答题答案:B)A、关汉卿B、纪君祥C、马致远D、郑光祖9、金瓶梅》是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的(答题答案:D)A、讽刺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历史演义小说D、世情小说10、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是(答题答案:C)A、秦汉B、中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11、《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答题答案:D)A、枚乘B、扬雄C、班固D、司马相如12、中国真正的文学创作始于(答题答案:C)A、《诗经》B、唐代五、七言诗C、魏晋小说D、《尚书》13、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的是(答题答案:B)A、话本小说B、长篇章回小说C、唐代传奇小说D、志怪小说14、《牡丹亭》的作者是(答题答案:C)A、元朝的王实甫B、明朝的汤显祖C、清朝的孔尚任D、元朝的关汉卿15、中国文化可以称做(答题答案:B)A、智性文化B、德性文化C、德主智辅文化D、非理性文化16、中国古代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是(答题答案:D)A、春秋战国B、商代C、汉代D、西周17、中国的君主集权政体,马克思称之为(答题答案:A)A、东方专制主义B、君主专制主义C、明君主义D、极端专制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在天象记录方面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特点是(答题答案:ACD)A、连续性B、先进性C、完备性D、准确性2、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扼制主要表现在(答题答案:ABD)A、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B、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C、知识分子普遍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为耻D、封建统治者对非官方的科学技术有恐惧心理,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出现的两位巨星是(答题答案:BD)A、秦九韶B、祖冲之C、朱世杰D、刘徽4、中医学四大经典是(答题答案:ABDE)A、《伤寒论》B、《金匮要略》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E、《神农本草经》5、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誉满天下的名纸有(答题答案:ACDE)A、宣纸B、浙纸C、蜀纸D、歙纸E、苏纸6、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是(答题答案:ABC)A、重实用、轻理论研究方法B、重整体、轻个案的和思维方式C、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D、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7、散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答题答案:CD)A、《尚书》B、《春秋》C、商代的甲骨卜辞D、商代铜器铭文8、中国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表现为(答题答案:ABCD)A、安土乐天B、务实精神C、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D、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9、盛唐出现的主要诗歌流派有(答题答案:AC)A、边塞诗派B、新乐府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豪放派10、元杂剧的文化意义是(答题答案:ABCD)A、抨击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B、高扬了反抗精神C、歌颂了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D、褒贬分明,忠奸美恶判若泾渭11、从总体上讲,宋词的特征是(答题答案:ABC)A、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B、C、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D、风格倾向上偏向阴柔和婉12、明代的“四大奇书”是(答题答案:ABDE)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E、《金瓶梅》13、《诗经》根据音乐的类别可以分为(答题答案:ABD)A、《国风》B、《大雅》、《小雅》C、比兴D、《颂》14、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是(答题答案:BCD)A、辛弃疾B、秦观C、李清照D、柳永15、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答题答案:ABD)A、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B、农业经济格局C、温暖的气候D、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16、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包括(答题答案:ACD)A、使民以时B、修己安人C、民为邦本D、民贵君轻17、中国在几千年农业宗法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有(答题答案:ABCD)A、孝亲敬祖B、尊师崇古C、不佞鬼神D、乐天安命三、判断题1、最能体现中国科技整体观的是中医学(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答题答案:A)A、是B、否3、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答题答案:A)A、是B、否4、大约春秋以后,中国二十八宿经中亚传入波斯、阿拉伯等地,再传入印度。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莎士比亚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秋节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字体包括楷、行、草、_______。
答案:隶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角色类型、精致的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而闻名。
京剧的特点包括:唱、做、念、打的表演技巧;脸谱的使用;以及高度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2. 请列举中国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更加快捷,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和地理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特点包括: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茶艺的社交功能。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不仅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得以传承,更通过茶馆、茶艺课程和茶文化节等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表现在: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
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套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B、国土辽阔C、等级制度严格D、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2、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答题答案:C)A、秦代B、两汉C、魏晋D、隋唐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答题答案:C)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昭穆制4、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答题答案:D)A、秦国B、晋国C、鲁国D、齐国5、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答题答案:C)A、禅让制B、分封制C、父系家长制D、母系家长制6、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答题答案:B)A、左宗右社B、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7、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是(答题答案:C)A、庄子B、墨子C、孟子D、孔子8、连坐法的制定者是(答题答案:C)A、李悝B、商鞅C、管仲D、董仲舒9、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代表是(答题答案:D)A、龙山文化B、周口店文化C、半坡文化D、仰韶文化10、华夏族的最终形成是在(答题答案:D)A、魏晋南北朝B、西周C、秦汉D、春秋战国时期1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答题答案:D)A、齐国的礼乐文明B、郑国的礼乐文明C、晋国的礼乐文明D、鲁国的礼乐文明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答题答案:A)A、郑国子产《刑书》B、《秦律》C、魏国李悝《法经》D、汉《九章律》13、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答题答案:C)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仁者,人也C、无为而无不为D、修身,治国,平天下14、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答题答案:A)A、四库全书B、诸子集成C、冶金术D、永乐大典15、汉武帝时期,提出“独尊儒术”建议的著名学者是(答题答案:B)A、枚乘B、董仲舒C、司马迁D、公孙弘16、魏晋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是(答题答案:C)A、儒学B、黄老之学C、玄学D、汉学17、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为(答题答案:C)A、科举制B、察举制C、宗法制D、九品中正制A、嫡长子继承制B、封邦建国制C、礼乐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西周统治者的四个等级是(答题答案:ACDE)A、天子B、太师C、诸侯D、卿大夫E、士3、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答题答案:ACD)A、丞相B、尚书C、太尉D、御史大夫4、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答题答案:BCD)A、内阁B、中书C、门下D、尚书E、枢密院5、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答题答案:ABCDE)A、控制宗教势力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对人身控制严密D、经济基础稳固E、专制时间漫长6、唐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答题答案:BCD)A、民部B、刑部C、工部D、兵部E、乐部7、中国古代的下列制度中,包含着把农民牢牢固着在土地上的目的的有(答题答案:ABCD)A、均田制B、一条鞭法C、两税法D、摊丁入亩8、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主要有(答题答案:ACD)A、自然崇拜B、图腾崇拜C、太阳崇拜D、生殖——祖先崇拜9、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答题答案:ABD)A、原始农业的出现B、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C、氏族和制度的形成D、陶器的制造10、中华民族的远祖三大文化集团是(答题答案:ABD)A、华夏集团B、东夷集团C、西戎集团D、苗蛮集团11、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有(答题答案:ABD)A、天命无常,唯德是辅B、以德配天C、克己复礼D、敬德保民12、今文经学的特点是(答题答案:BCD)A、讲文字训诂B、讲政治C、讲阴阳灾异D、讲微言大义13、唐代从西亚和西方传入中国的宗教有(答题答案:ACDE)A、伊斯兰教B、儒教C、景教D、袄教E、摩尼教14、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是(答题答案:ACD)A、指南针B、造纸C、印刷术D、火药武器15、明清时期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是(答题答案:AD)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王夫之《诗广传》D、唐甄《潜书》16、明末清初的“三先生”是指(答题答案:ACE)A、王夫之B、徐光启C、黄宗羲D、李时珍E、黄宗羲1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答题答案:BCD)A、老子B、管仲C、李悝D、商鞅A、是B、否2、中国家族制度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答题答案:A)A、是B、否3、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答题答案:A)A、是B、否4、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统治(答题答案:B)A、是B、否5、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国家化(答题答案:B)A、是B、否6、夏是我国第一个皇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答题答案:B)A、是B、否7、殷商西周之前,中国文化的和其他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答题答案:A)A、是B、否8、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臾、帝喾(ku)、唐尧、虞舜都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答题答案:B)A、是B、否9、“左宗右社”的“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答题答案:A)A、是B、否10、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答题答案:A)A、是B、否11、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虽然充满血污和动荡,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答题答案:A)A、是B、否12、古文经学的特点是讲政治,讲阴阳灾异(答题答案:B)A、是B、否13、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答题答案:A)A、是B、否14、乾隆帝一手操纵了长达49年的禁书活动(答题答案:B)A、是B、否15、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答题答案:B)A、是B、否16、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答题答案:A)A、是B、否。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节日?a) 万圣节b) 情人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c) 中秋节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个?a) 火药b) 纸张c) 指南针d) 电视答案:d) 电视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乐器?a) 古琴b) 萨克斯管c) 笛子d) 古筝答案:b) 萨克斯管4.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饮食?a) 汉堡包b) 包子c) 麻辣烫d) 粽子答案:a) 汉堡包5.《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谁创作的?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答案:a) 曹雪芹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观念,注重孝道和尊师重道。
答案:正确2.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行草、楷书等字体闻名。
答案:正确3.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答案:正确4.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也称为中国的新年。
答案:正确5.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代表,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崇拜。
古时中国人民相信拜月可以获得好运和丰收,因此在中秋节这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主要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赋诗等。
此外,还有一项特色活动是家庭团聚,亲友之间相聚共度佳节。
2.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答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现情感和意境,强调音乐与诗歌、舞蹈等文艺形式的结合。
传统音乐器乐有丰富的种类,如古筝、古琴、笛子等。
音乐中常采用八度音阶和五度音程,旋律优美而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注重节奏的变化和强调音符的轻重,讲究平仄、长短音节的组合。
四、综合题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说明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主要角色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他们一路上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共三套)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A] 文化维新[B] 经济维新[C] 政治维新[D] 国防维新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A]官职有关[B]母系氏族有关[C]居地有关[D] 历史事件有关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钟繇[B] 张华[C] 陆机[D] 陆云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A] 魏晋[B] 南北朝[C] 唐末[D] 明清5、小篆来源于[A]石鼓文[B]金文[C]甲骨文[D]隶书6、下列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派别是[A]道家[B] 儒家[C]墨家[D]法家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时期。
[A] 秦汉[B] 汉唐[C] 宋元[D] 明清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辩证思维[D] 整体思维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A] 道学[B] 墨家学说[C] 法家学说[D] 佛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
[A] 小篆[B] 甲骨文[C] 隶书[D] 金文13、下列属于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整齐制度的是()。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B. 中国文化起源于封建社会C. 中国文化起源于奴隶社会D. 中国文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3. 下列哪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B4.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文、数D. 礼、乐、射、御、文、画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重要的节日,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清明节B. 重阳节C. 母亲节D. 腊八节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三大类别:主流文化、_____文化和民间文化。
答案:精英2.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_____》。
答案:孟子3. 中国古代的“三大战役”是:_____、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答案:赤壁之战4. 中国古代的“六艺”中,_____是指书法艺术。
答案:书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岳阳楼、_____、鹳雀楼、滕王阁。
答案:黄鹤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义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智是指知识和智慧,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信是指诚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实。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三套)--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文化概论网络课试题答案----李山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套1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因素是()。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封建制度指的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封建制在周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其原因是()。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基本上遵循的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大蒐礼是什么礼?()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在西方语境中,奴隶来源于()。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7商君法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它的特征是()。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编户齐民指的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封建制本身就是针对()的社会现实,它本身具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诗经·采薇》属于哪种礼的范围?()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古代六艺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2周人一统天下是通过()完成的。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4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和”,下列对“和”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5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夫子的这句话是批判()。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6下列关于史墙盘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7五帝指的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8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9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0仁者的最高标准是()。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1自夏代以来,被视为天下中心的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2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是()。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10、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答题答案:ABCD)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100分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文化又称(答题答案:ABD)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10、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答题答案:ABCD)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三、判断题1、“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B. 火药D. 望远镜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5.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五行”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春、夏、秋、冬、长夏D. 酸、甜、苦、辣、咸6. “天人合一”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哪些时期?A. 周朝、战国、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B.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周朝、战国C. 周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D. 周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汉朝8. 中国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面环绕B. 四面朝南C. 三面环绕D. 三面朝南9.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春节D. 万圣节10. 中国的“京剧”属于哪种艺术形式?A. 绘画艺术B. 雕塑艺术C. 音乐艺术D. 戏剧艺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12. 中国的书法艺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________。
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和________。
14.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的作品。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诗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试题与答案最全版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试题与答案(最全版)一、单项选择题1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D)2-44Λ.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业2.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C)3T16A.夏代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A)3T21 Λ.黄帝B.伏羲C.后稷D.鲁班4.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B)3-154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5.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4T59A.伦理政治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6.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C)4T62Λ.前期的禅让制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7.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B)4-171 Λ.口试8.策问C.笔试D.殿试8.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A)绪论-6Λ.文化内涵8.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⑻绪论-8Λ.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10.从公元前I1Oo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D)IT7Λ.秦末B.两汉C.唐末D.明初11.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C)I-21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12.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C)I-26Λ.《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4T92Λ.天神祭祀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D)5-213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有大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库《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明明德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菩提树苦集灭老子庄子太平道五斗米道全真道太阳黑子九章算术祖冲之史记纪传体编年体资治通鉴通典记事本末经学玄学理学相生相克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五斗米道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D )。
A.儒家B.兵家C.道家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A )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 D )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国花是?A. 月季花B. 牡丹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B. 牡丹花2. 下列哪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纸张C. 印刷术D. 井盐答案:A. 火药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A. 西安B. 上海C. 成都D. 广州答案:A. 西安4. 中国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 三国演义5. 中国的汉字有多少个基本字?A. 1000个B. 2000个C. 3000个D. 4000个答案:C. 3000个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其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观念等。
爱国主义指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家庭观念则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一种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以春节为例,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年末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农历的新年,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新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窗花、挂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团圆饭,并互相拜年、送红包。
此外,春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守岁、扫年、踩高跷等,这些习俗充满了吉祥和祝福的意义。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影响力日益增强,请你谈谈你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看法。
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确实在不断增强。
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喜爱。
北语22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学习答案
北语22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A.选项]寇谦之
[B.选项]丘处机
[C.选项]孙思邈
[D.选项]葛洪
本题参考选择是:D
2.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选项]隋唐时期
[B.选项]秦汉时期
[C.选项]汉唐时期
[D.选项]宋明时期
本题参考选择是:C
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选项]西周时期
[B.选项]春秋时期
[C.选项]秦朝
[D.选项]汉朝
本题参考选择是:B
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选项]东汉魏晋时期
[B.选项]东晋南北朝时期
[C.选项]隋唐时期
[D.选项]宋元明清时期
本题参考选择是:D
5.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
[A.选项]现实性与理论性
[B.选项]系统性与世界性
[C.选项]综合性与广泛性
[D.选项]实用性与整体观
本题参考选择是:D
6.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选项]清朝康熙年代
[B.选项]明朝万历年间
[C.选项]清朝乾隆年间
[D.选项]明朝永乐年间
本题参考选择是:B。
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D)A.文化现象 B.文化政策C.文化产品 D.文化思潮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
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C)A.“纪传时期”B.“编年时期”C.“方志时期”D.“纪事本末时期”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B)A.相对的 B.必然的C.显性的 D.隐性的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A)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B)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C.夏代 D.商代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A.两期 B.三期C.四期 D.五期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A.“尚公正” B.“尚公德”C.“尚公义” D.“尚公益”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A.栈车B.轿车C.路D.轩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A.春秋B.战国C.秦代 D.汉代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A.鲁班 B.蔡伦C.毕昇 D.伏羲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C.禅让制D.分封制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D)A.吏部B.户部C.丞相D.皇帝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A.周公B.孟子C.孔子D.朱熹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A.五礼 B.六艺C.五射 D.六书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A.在明明德B.在亲民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A.假名 B.谚文C.字喃 D.汉字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A.老子B.陆机C.曹丕D.葛洪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A.欧洲 B.泰西C.远西 D.西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ACDE)A.农具 B.壁画C.筷子 D.煤炭E.水电27.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是(AB)A.土地的过当开垦B.森木资源的过量开采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E.山石的过分开掘28.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BDE)A.民部 B.刑部C.乐部 D.工部E.兵部29.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AC)A.指南车B.渔网C.乐器 D.百鸟衣E.七巧板30.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ABC)A.《胡腾》 B.《胡旋》C.《柘枝》 D.《绿腰》E.《兰陵王》三、名词解释题31.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B.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望远镜C.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望远镜D. 火药、印刷术、望远镜、计算机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清明节答案:C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易、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礼、乐、射、御、书、画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5. 中国的书法艺术分为五种基本字体,分别是: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________。
答案:篆书三、简答题6.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
答案: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天文等多个领域。
7. 描述一下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中国京剧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以脸谱、服装、道具等为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
四、论述题8. 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不仅体现在茶的种植、制作、饮用等方面,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作为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对促进文化交流、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回答,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探索和学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B、国土辽阔C、等级制度严格D、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A、秦代B、两汉C、魏晋D、隋唐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昭穆制A、秦国B、晋国C、鲁国D、齐国A、禅让制B、分封制C、父系家长制D、母系家长制A、左宗右社B、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A、庄子B、墨子C、孟子D、孔子A、李悝B、商鞅C、管仲D、董仲舒A、龙山文化B、周口店文化C、半坡文化D、仰韶文化A、魏晋南北朝B、西周C、秦汉D、春秋战国时期A、齐国的礼乐文明B、郑国的礼乐文明C、晋国的礼乐文明D、鲁国的礼乐文明A、郑国子产《刑书》B、《秦律》C、魏国李悝《法经》D、汉《九章律》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仁者,人也C、无为而无不为D、修身,治国,平天下A、四库全书B、诸子集成C、冶金术D、永乐大典A、枚乘B、董仲舒C、司马迁D、公孙弘A、儒学B、黄老之学C、玄学D、汉学A、科举制B、察举制C、宗法制D、九品中正制A、嫡长子继承制B、封邦建国制C、礼乐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A、天子B、太师C、诸侯D、卿大夫E、士A、丞相B、尚书C、太尉D、御史大夫A、内阁B、中书C、门下D、尚书E、枢密院A、控制宗教势力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对人身控制严密D、经济基础稳固E、专制时间漫长A、民部B、刑部C、工部D、兵部E、乐部A、均田制B、一条鞭法C、两税法D、摊丁入亩A、自然崇拜B、图腾崇拜C、太阳崇拜D、生殖——祖先崇拜A、原始农业的出现B、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C、氏族和制度的形成D、陶器的制造A、华夏集团B、东夷集团C、西戎集团D、苗蛮集团A、天命无常,唯德是辅B、以德配天C、克己复礼D、敬德保民A、讲文字训诂B、讲政治C、讲阴阳灾异D、讲微言大义A、伊斯兰教B、儒教C、景教D、袄教E、摩尼教A、指南针B、造纸C、印刷术D、火药武器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王夫之《诗广传》D、唐甄《潜书》A、王夫之B、徐光启C、黄宗羲D、李时珍E、黄宗羲A、老子B、管仲C、李悝D、商鞅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西汉成帝河平元年B、公元66年C、周昭王十九年D、公元前134 年A、108种历法B、102种历法C、78种历法D、172种历法A、浑仪B、简仪C、水运仪象台D、地动仪A、明代李时珍B、东汉张仲景C、东汉名医华佗D、孙思邈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新修本草》D、《神农本草经》A、沈括B、蔡伦C、毕昇D、祖冲之A、研究天体运行B、研究太阳C、预测天气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A、关汉卿B、纪君祥C、马致远D、郑光祖A、讽刺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历史演义小说D、世情小说A、秦汉B、中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A、枚乘B、扬雄C、班固D、司马相如A、《诗经》B、唐代五、七言诗C、魏晋小说D、《尚书》A、话本小说B、长篇章回小说C、唐代传奇小说D、志怪小说A、元朝的王实甫B、明朝的汤显祖C、清朝的孔尚任D、元朝的关汉卿A、智性文化B、德性文化C、德主智辅文化D、非理性文化A、春秋战国B、商代C、汉代D、西周A、东方专制主义B、君主专制主义C、明君主义D、极端专制主义A、连续性B、先进性C、完备性D、准确性A、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B、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C、知识分子普遍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为耻D、封建统治者对非官方的科学技术有恐惧心理,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A、秦九韶B、祖冲之C、朱世杰D、刘徽A、《伤寒论》B、《金匮要略》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E、《神农本草经》A、宣纸B、浙纸C、蜀纸D、歙纸E、苏纸A、重实用、轻理论研究方法B、重整体、轻个案的和思维方式C、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D、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A、《尚书》B、《春秋》C、商代的甲骨卜辞D、商代铜器铭文A、安土乐天B、务实精神C、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D、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A、边塞诗派B、新乐府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豪放派A、抨击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B、高扬了反抗精神C、歌颂了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D、褒贬分明,忠奸美恶判若泾渭A、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B、C、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D、风格倾向上偏向阴柔和婉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E、《金瓶梅》A、《国风》B、《大雅》、《小雅》C、比兴D、《颂》A、辛弃疾B、秦观C、李清照D、柳永A、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B、农业经济格局C、温暖的气候D、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A、使民以时B、修己安人C、民为邦本D、民贵君轻A、孝亲敬祖B、尊师崇古C、不佞鬼神D、乐天安命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A、是B、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