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文案优秀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文案优秀《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2.学具:三角板、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画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谁能告诉我三角形有几个角?(2)师:那么,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2.认识角(1)师:请大家拿出三角板,观察三角板上的角,你能找到几个角?(2)师:请把三角板上的角指给同桌看看,互相交流一下。
(3)师:谁能上来指给大家看看?(4)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角板上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5)师:除了三角板上的角,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角?(7)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谁找到的角最多。
3.认识角的各部分(1)师: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多角,那么,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2)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角,你能看到什么?(3)师: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4)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图形上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4.角的表示方法(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么,如何表示一个角呢?(2)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角,我能用数字1、2、3表示这个角。
(3)师:谁能上来试一试?(4)师:通过大家的尝试,我们发现,用数字表示角时,1表示顶点,2、3表示两条边。
5.画角(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表示角,那么,如何画一个角呢?(2)师:请同学们拿出画笔,我们一起画一个角。
(3)师:画一个顶点;然后,画两条边;标上数字。
(4)师:请大家互相欣赏一下,看看谁画的角最漂亮。
6.角的大小比较(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画角,那么,角有大小之分吗?(3)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五、集体备课意见: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2.解决问题…………………………………3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4.小小设计师………………………………1课时电子教案执教:第1课时时间:、问:用11根小棒摆出黑板上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根据摆的过程写出除法算式指名学生汇报:11÷4 11÷3 11÷5问:怎样能求出这些算式的商?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二、新课出示例1:余数(表示分完之后剩下的数)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好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电子教案执教:第2课时时间: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个人调整意见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老师准备了6朵小红花,项奖励给2名表现好的同学,每人奖几朵?怎么算出来的?6÷2=3(朵)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这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法简介: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
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
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
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理念与策略: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分东西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最新⼈教部编版⼆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下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第⼀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过程与⽅法:使学⽣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法的过程中,进⼀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
【教学重点】使学⽣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棒、圆⽚。
【教学过程】⼀.动⼿操作,初步感知1、出⽰10根⼩棒(1)如果这10根⼩棒,每2根⼀份,可以分成⼏份?(2)学⽣动⼿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10⾥有5个2)2、分组操作,进⾏记录。
(1)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动⼿操作,师指名说⾃⼰分⼩棒的过程、结果。
(10根⼩棒,每3根⼀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2)如果每⼈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同样是10根⼩棒,如果每⼈分2根或者每⼈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3)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4根、5根、6根,可以怎样分?⽤算式表⽰结果。
3、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动⼿分⼀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种情况?哪⼏种?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交流(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除法算式表⽰出来吗?(⽣独⽴列式)(2)像这⼏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除法算式表⽰。
如:把10根⼩棒,每⼈分3根,分给了⼏⼈,还剩⼏根?(⽣答)问:按要求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余数,能够正确运用余数的概念;2.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余数的概念和运用;2.带余数的除法运算。
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2.涉及多步计算的有余数除法题目。
三、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教材;2.教具:计算器、小板书、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概念:如果有10个苹果,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是否能够平均分配?2.学习–讲解余数的概念,例如10除以3,商为3余1;–解释余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找零等。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有余数除法计算题。
第二课时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
2.学习–讲解带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3.练习–给学生布置一些带余数的除法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第三课时1.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余数概念的理解。
2.学习–讲解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并解决。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余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下一次教学可以增加更多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概念。
同时,也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以上为本单元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生活中几百几十的场景,比如:一本书一共有320页,会场中一共有920个人等,告诉学生几百几十的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百几十的数。
(板书课题:认识几百几十)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1)直观认识出示4块方板。
提问:这4块方板里有多少个小方块?400里面有几个百?(板:4个百)(出示5根木条)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方块?五十里面有几个十?(板:5个十)现在一共是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2)用计数器表示。
让学生都在计数器上拨珠,并指名演示。
(3)写数、读数让学生对照计数器试着写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个位上为什么0?0可以不写吗?谁能把这个数读一读?2、教学“试一试”提问:你能一边拨珠子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九十数到四百三十吗?请把它们写下来。
(要求学生相互给同学看)提问:数到三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那么数到六百九十呢?数到八百九十呢?不拨珠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要求学生数给同桌听)提问:数到九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追问:九百九十后面为什么时一千?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独立看图填写,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提问:你怎么想到13个十是130?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填写,共同订正。
提问:360和630各是怎么组成的?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指名读数,共同写数。
要求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订正后提问:做过这两道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最新范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最新范文课前,教师应通读教材,了解水平部分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案中涉及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并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有关于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目标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教学准备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总62电55一、教学目标: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
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
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进位法进行加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PPT演示教学内容。
2.教材:准备教科书和练习册。
3.小道具:准备十位和个位数的卡片。
4.讲义:准备教案和教学大纲。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介绍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
2. 概念讲解
教师展示十位和个位数卡片,介绍进位的概念,然后讲解进位法进行二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3. 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通过口算或课本上的习题加深理解与掌握。
4. 巩固训练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搭档进行练习,强化加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5. 拓展练习
布置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加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进位法在二位数加一位数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加法运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本的除法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特别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要求学生准确计算出商和余数。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运算方法。
2.应用题: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时的找零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5.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与有余数除法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或“历史上的除法运算发展”,并撰写研究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视野。
6.家长参与题:设计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题目,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例如,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份有关有余数除法的调查问卷,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除法问题。
7.反馈与评价: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3.操练: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4.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课时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余数的除法。
3.理解余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是什么意思。
4.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课时二: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余数的性质。
2.掌握根据余数的性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2.讲解余数的性质。
3.讲解如何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余数性质的运用。
课时三:余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应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余数的性质。
2.讲解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解决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目巩固应用能力。
课时四: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回顾余数的性质。
2.学习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2.掌握余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1.完成课前题。
2.总结余数的性质和应用。
3.讲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4.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课时五:余数的应用实战教学目标1.进一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余数的应用理解。
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提升应用余数的实战能力。
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1.分发实战练习题目。
2.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实战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法,讨论交流。
4.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芍药山中心小学数学备课——课时备课年月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芍药山中心小学数学备课——课时备课年月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1页的知识及相关的练习。
页的知识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知道余数的含义;含义,会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知道余数的含义;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算式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算式教学难点: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图片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图片教学过程:一、一、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今天我们用小棒来玩个摆一摆游戏。
(课件出示:用11根小棒能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正方形、三角形和五边形?)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别摆出这三个图形,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别摆出这三个图形,然然后把你摆的情况和结果告诉大家。
指名汇报: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下3根小棒;用11根小棒摆三角形,根小棒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下2根小棒;用11根小棒摆五边形,摆了2人五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如果有12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呢?怎样计算呢?现在我们用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又该怎样列式呢?结果又是多少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法。
二、二、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1、 分一分分一分出示例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66个草莓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每2根摆一组,怎样计算。
根摆一组,怎样计算。
66÷2=32=3(盘)(盘)(盘)66表示什么,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33又表示什么呢?如果把7个草莓每2个放一盘,又可以放几盘呢?请同学们试着摆一摆又可以放几盘呢?请同学们试着摆一摆(结果摆(结果摆了3盘,还剩1个)像这样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个)像这样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77÷2=32=3(盘(盘)……)……11(个)(个)77表示什么,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33又表示什么,这个剩下的1叫做余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第02课时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除法竖式计算的学习中。
2.培养学生认真、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不断尝试的精神,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邀请学生尝试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知识,探讨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直观的方式,如教具或动画,向学生展示除法竖式计算的过程,解释除法的概念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2.分步骤讲解除法竖式计算的规则,如先从被除数的高位开始,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第02课时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及方法。
2.能够正确运用除法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能够运用除法竖式计算进行验算,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培养学生对除法竖式计算的熟练程度,为后续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6.情境评价,激发潜能:采用情境评价方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除法竖式计算。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关注情感,培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尝试,不断挑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小组合作完成一份除法竖式计算小报,内容包括: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技巧、注意事项以及生活中的除法应用等。要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以增强学生对除法竖式计算的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解法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周期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规律,初步感知激趣引入,出示桃心和笑脸的规律图。
1.教师:说一说:横线上该贴上什么图形?为什么?学生思考答案后,回顾规律。
(设计意图:回顾规律。
)2.教师: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贴下去,第6组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学生思考答案后,教师揭示两种思考方法。
第一种,按这个规律一直摆下去,直到找到答案;第二种,每一组的规律是一样的,那么每一组的第一个图形也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是桃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是什么图形其实和这个图形在第几组没有关系,而是和它在这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有关系,为后面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68页例6题目。
提出问题: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2.阅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分析与解答。
(1)教师:先按下暂停键,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设计意图:按下暂停键,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探究时间的长短。
同时尊重学生,允许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
)(2)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一种:摆一摆,教师结合课件接着规律摆下去,找到第16面小旗是黄色。
第二种:教师:如果我们知道了第16面小旗在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根据排列规律,我们就能知道它是什么颜色!所以也有的同学用除法来做。
出示有余数除法16÷5=的竖式。
结合动态图形,说明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被除数16表示,一共有16面小旗;除数3表示,按照排列规律3面小旗分一组;商5表示,可以摆满这样的5组;余数1表示摆满5组以后还剩下1面小旗,它应该排在下一组的第1个位置。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案例
从儿童生活出发与童心和谐共振——《解决问题》案例(一)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例5,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本单元例1~例4的学习,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掌握计算的方法。
例5是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生活的中问题,并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情分析:在思维水平上,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知识和能力上,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会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在课前我对个别学生做了小调查,发现学生对类似例5中同时出现的“最多”“至少”这样一对反义词的理解有困难,特别是它们在题目中彼此制约的关系是不易理解的。
设计意图: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流程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引出新知识,为后面例5的学习做好巧妙铺垫;第二个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的解决问题。
在情境体验中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最多”、“至少”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
让学生自主的尝试用不同的表征方式以及直观的课件演示,理解“进一”的道理。
再将租船问题和复习中的买糖果问题进行对比反思,体会用有余数解决问题中商是否加1,应结合具体情境去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建构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个环节:在实际运用、拓展延伸,借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并用进一法得到问题的答案,并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灵活判断商是否加一。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灵活判断商是否加1。
2、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找规律》人教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规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找规律》这一章节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规律,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规律,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规律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在案例分析部分,部分学生对图形、数字排列规律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非常投入。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体会到了规律的应用。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找规律》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数字、颜色等排列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具体包括:
-规律的应用:学生需要将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根据图形规律继续画出下一个图形,或根据数字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学生能够根据数列2、4、6、8、10的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12。
2.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余数、商、被除数、除数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能够运用竖式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问题,理清思路,正确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余数的概念和应用。
2.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余数的概念。
2.运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并引出余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除法中的余数概念。
2.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1.第一组示范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3. 运用于实际问题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小小设计师》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小小设计师》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单元《小小设计师》,教学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图形的组合与分解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理解图形的属性,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理解图形的属性,掌握图形的组合与分解方法,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学生能够探索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对称性:学生需要理解图形的对称性,并能够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
2. 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学生需要掌握图形的组合与分解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图形模型、图形卡片、教鞭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设计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组成和设计方法。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活动一:观察和描述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属性,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活动二:图形的分类。
学生将图形按照属性进行分类,培养分类和归纳能力。
5. 活动三: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学生通过组合和分解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活动四:图形的对称性。
学生通过观察和创造对称图形,培养对称性意识。
7.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学习。
板书设计1. 《小小设计师》2.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图形的对称性3. 教学目标:识别和描述图形、理解图形的属性、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4. 教学难点:图形的对称性、图形的组合与分解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观察和描述图形、图形的分类、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图形的对称性、总结与评价作业设计1. 完成图形的分类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第05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
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他们对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对运算规则理解不透彻、解题方法单一等问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自信心。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通过设计购物找零、比较两组玩具数量等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2.采用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4.总结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5.课后作业和拓展环节: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供拓展性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关于小动物运动会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过程:教师以直观的教具和动画演示加法和减法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针对进位和退位问题,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2.举例说明:教师给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过程:教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发散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闫玲玲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17÷2=8【组】……1【个】
7÷2=3【盘】……1【个】 23÷3=7【组】……2【个】
小学 数学备课
也就是: 4……商
除数……4 1 3……被除数
1 2……4【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
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板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余数<除数
11÷4=2【个】……3【根】
12÷4=3【个】
小学 数学备课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认识除法竖式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教学
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小结:【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3、会运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新课导入
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
【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6
7 4 3
4 2
1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商
除数……4 1 3……被除数
1 2……4【3的积
1……余数
小学 数学备课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教学
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这其实是一道有余数除法算式计算的文字表述题,本质上就是求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
学生完成后反馈,教师做出评价。
3、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完成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完成“练习十四”第11题。
判断对错,指明回答,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பைடு நூலகம்
4 1 6
1 6
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课件:43÷7=【……【
【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板书】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填:【 】根小棒,每【 】根一堆,分成了【 】堆,还剩【 】根。
列式:
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 】根小棒,平均分成【 】堆,每堆是【 】根,还剩【 】根。
列式:
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