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

3.3 历史与现实的拼接
——材料的运用
青砖的数量 最多,他们的“ 出生”年代也多 为明清至民国时 期,有部分甚至 是汉晋时代的古 砖。不少青砖上 ,还刻有“福寿 ”等铭文。
“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 资源,体现了循环使用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 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 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方面在于对时间 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 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 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 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 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建筑解析——宁波博物馆
设计师:王澍

目录

博物馆概述
博物馆概况 基地分析
王澍生平简历

设计思想解析
王澍思想总结 平面解析
立面解析
剖面解析
造型特点

设计构成解析 空间与流线
历史与现实的拼接——材料使用
细部构成

设计技术解析 生态环保工程
施工亮点
1.1 宁波博物馆概况
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记忆的载体,宁波博物馆带有手工印记和时间信息的旧砖瓦作为博 物馆外墙出体材料,很好地表达了建筑性质。砖墙的砌筑和窗口的布置在无序和有序间找到 平衡,在不同距离观看,墙面都有清晰地形式和丰富的表情。从纯形式角度看,博物馆形体 构成有强烈的现代气息,从形式的历史意义和类型学角度考察,能在此听到江南水乡的高墙、 深院、小窗、坡顶、水街的回响。
它的北段浸在人工 开掘的水池中蕴涵 宁波历史从渡口到 江口再到港口的发 展轨迹
利用江南水乡的 细部元素,高墙、 深院、坡顶、小 窗
3.2 空间与流线

展览馆设计调研(宁波历史博物馆和宁波美术馆)

展览馆设计调研(宁波历史博物馆和宁波美术馆)

旧砖瓦来自宁波周边地区,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存留 下来的,相当于把宁波历史砌进了博物馆。主要有青砖、龙 骨砖、瓦,甚至还有打碎的缸片。年代多为明清至民国期间, 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期的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 这一理念是吻合的。
除此之外,吊顶的构造也颇有新 意,金属件固定的混凝土条,随意交 错排列,有一种竹条编制的吊顶的错 觉。
人们从中 部一个扁平的、 跨度接近30米 的穿洞进入博 物馆。
四个坑状院 落,两个在中 心,两个在幽 深之处。
四个山洞,分布在入口、 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 侧。
一层平面图
三道有大阶梯的 山谷,两道在室内, 一道在室外
二层平面图
2、宁波美术馆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一层流线分析
二层流线分析
二、材料的运用和细部构造
1、宁波历史博物馆
“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在 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 构体系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大量 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 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 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 传统必死;而如果传统一旦死亡, 我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王澍
宁波博物馆的外立面的开窗法以及装饰性外墙采用浙 东地区瓦爿墙和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 两种材料的使 用巧妙而富有变化,这构成了宁波历史博物馆给人们的主 要意向。而个人感觉这更是王澍一种戏谑的表现手法。
二:外部形象的处理
1、宁波历史博物馆——垂直山的造型
“当我着手设计这座建筑时, 我想到了巍峨的群山。我无法 为这座城市设计什么, 因为这 里还不存在城市。因此我想做 一些有生命的东西。最后我决 定设计一座山”王澍如是说。
从建筑整体分 裂出五单体,营造 出宁波历史文化街 区的氛围和园林建 筑一步一景的意味。 但却运用了现代的 设计手法。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宁波历史博物馆坐落于鄞州区一片空旷的广场上,这个区域虽然是拥有 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宁波的一部分,看上去却像去年才落成的,这里是位 于城市与田野的交接地带。场地处于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 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
近年新建的高层 办公楼
河水环绕中是 区政府大楼和 广场
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使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 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
入自然。
博物馆案例分合析的。ppt课件
材料的运用
青砖的数量 最多,他们的“出生 ”年代也多为明清至 民国时期,有部分甚 至是汉晋时代的古砖 。不少青砖上,还刻 有“福寿”等铭文。
“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 资源,体现了循环使用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 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 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方面在于对时间 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 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 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 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 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好的建筑必定有争论。建筑是应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我 觉得应该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建筑中,不应该摒弃一切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文化 特色,对当地人来说,某些物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或者美好回忆。就像柯布 在摒弃繁杂的装饰而追求新建筑精神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比例的重要性, 因为他没有忘记古希腊雅典卫城带给他的那份感动!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空间与流线
人们从中部一 个扁平的、跨 度接近30米的 穿洞进入博物 馆。
四个坑状院落, 两个在中心, 两个在幽深之 处。
“空的中心与边界,内与外, 高与低,打开与关闭,无目的 的漫游,行动与完全静止,轻 与重,通过与突然中断,一瞥, 从暗到明或从明到暗,偶遇, 实体的实感,空间的空虚,纯 粹物料的物感。如果说她的外 表已给人一种强烈期待,真正 的震撼应该在内部等着他。”

建筑材料论文范例宁波博物馆--建筑材料的继承与创新

建筑材料论文范例宁波博物馆--建筑材料的继承与创新

建筑材料论文范例宁波博物馆--建筑材料的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建筑美术史有着悠久的建筑史,各地民间传统建筑的塑造出也形形色色、各具千秋,如徽派建筑的北京世界公园、东南窑洞的纯粹粗犷、湘西吊脚楼的优雅轻盈……在现代建筑的楼板混凝土环绕下,我们似乎对显得传统建筑的印象变得逐渐模糊。

那些砖瓦离开了某些街巷,那些泥墙送回了某些村庄,那些木头留在了某些河上岸边,这些都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气质的源头,在我们视野紧贴的当下,中国本土建筑师要如何保留这些建筑材料的优势,让它在现代建筑中发挥活力与更长久的生命力?随着2012年,中国本土设计师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受到了万众瞩目。

宁波博物馆,作为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建成的地标级投资项目,在传统建筑材料的继承与创新应用方面也树立了标杆,给了我们开拓性与引导。

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的,中部是鄞州区政府,南部紧邻鄞州公园,东部为文化广场。

在这样的管理中心地位,宁波博物馆有着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以“港”为意向,象征着宁波文化将以此为临客港,向世界开放。

博物馆总占地约60亩,建筑面积为30325平方米,建筑主体更为方整,外观就像是人力切割的方砖,又如开裂的山体。

主体部分有三层,局部五层。

入口处独辟蹊径,从跨度30米的“洞”中穿过,颇有桃花源记的意境,阶梯、庭院、高墙、水池在建筑中自由组合,空间营造精妙绝伦。

宁波博物馆整体建筑呈现着与分散、整与散的对立与统一,体现着对历史的辩证哲思,对自然的尊敬与演绎。

1、宁波物馆建筑原木特点出于对、波博物馆的定位与功能重新考虑,一方面反映其收纳历史、唤醒回忆的功能魅力,世界史另一方面反映其展现历史文化、思古悟今的精神气质。

王澍选用了浙东地区瓦爿墙与特殊模板-竹纹理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两种建筑的主要,通过材料与结构的创新,档案馆赋予宁波博物馆厚重而沧桑的文化韵味。

博物馆的砌墙瓦片与地砖砖块来源于宁波周边地区,大多更新改造是旧城改造时存留下来的。

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

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

227百家论坛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包海峰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摘要:王澍致力于为中国建筑开发一种新的语言,使用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建筑回收的材料,与现代派的形式融合起来。

例如,他的“宁波美术馆”(NingboContemporary Art Museum),重建了一个以前的港口建筑;而他为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象山校园”(Xiangshan Campus)的屋顶,使用了从传统的住房收集的大约两百万块瓦片为了增加总体的记忆;王澍从被拆毁的旧建筑收集石料和瓦,用于他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NingBo History Museum,2008)。

王澍的目标一直是对准回收利用材料和废弃物,从而使他成了村庄的“顾客”。

他的“宁波历史博物馆”类似一个梦幻组成的古代堡垒。

他从附近被拆毁的村庄弄到40种不同的的砖块,建造博物馆的24米高的墙。

作为城市规划系学生及宁波城市文化的受益者,曾多次实地拜访王澍各个阶段的作品,此时也借以此篇整理、总结并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以表敬意。

关键词:王澍;建筑语言;文人传统;本土性宁波博物馆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分散布置的独特方式,地面一抹水域横贯65米长,27米宽的主入口大通道,并向北环绕在建筑外围;屋面隆起5幢造型各异的独立建筑,露天大斜坡,通道,围栏,绿化小景穿插其间。

宁波博物馆建筑形态山水为设计理念,以民间收集的明清砖瓦组成瓦片墙和毛竹代替钢筋铸成混凝土墙作为装饰,突出江南民居的特色。

同时,周围由水池环绕,代表海洋在宁波历史中的作用。

在建筑立面处理上,宁波博物馆墙面通过两种方式装饰而成。

1.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片墙,体现了地方性特色和;2.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

建筑分为5个主要体量,东南,西南,东北三翼为展览陈列区,西北翼为办公后勤区,中部的公共服务空间和库藏部分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方便货物的进出,库藏部分置于建筑的底层,成为建筑的“基座”。

宁波博物馆_王澍

宁波博物馆_王澍
就像中国园林的建造,宁波博物馆特殊的 材料做法使它已经变成了有生命的环境。 十年后,当“瓦爿墙”布满青苔,甚至长 出几簇灌木,它就真正融入了历史。
博物馆 建筑师
高的组织形式。
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外立面的开窗法以及装饰性外墙采用浙 东地区瓦爿墙和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 瓦爿墙的面积是 1.2 万平方米左右,约 占整个博物馆外墙的一半。立面外墙面 整体垂直中又各具微妙倾斜.其中垂直 处采用“瓦爿墙”,倾斜处是特殊模板成 型的清水混凝土墙,全长 144 米,最高 处达 24 米,每平方米需要 100 块左右 的旧砖瓦。这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 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
140
博物馆 建筑师
宁波博物馆
Ningbo Museum
建筑设计:王澍 / 业余建筑工作片楼是空,为地眼了上见避建他免了宴高两宾楼座客的“,崩山眼溃”见,。他王楼澍在宁

142
一直以来,王澍都在现代的中国建 筑中寻求着传统艺术之根。作为传 统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 它的建筑是与这样的一种探求有着 千丝万缕联系的。在王澍看来,传 统一旦死亡,我们就没有未来。自 近现代以来,中国巨构建筑与高层 建筑的建造,复杂的城市交通体系 与基础设施的建造,无不受到西方 建筑的影响,因此,王澍在国内率 先提出“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 主张,正是出于对建筑领域现代与 传统的全新认知,他秉持以自然之 道、人文地理、景观诗学为出发点, 强调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理 念,宁波博物馆设计就是这种主张 的探索和实践。
一般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回归、继承 有两个思路。一个是从地方的建筑形 式上出发,照搬或是符号化地出现在 现代建筑上。还有一种是从建筑的内 涵 出 发, 去 研 究 传 统 建 筑 形 式 所 形 成 的 原 因, 从 这 些 内 在 原 因 出 发 选 取 为 我 所 用 的 内 涵。 宁 波 博 物 馆 建 筑反映出这种设计理念的一些痕迹, 即在新乡土主义风格中体现对传统 的时代解读。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

材质分析
博物馆最吸引眼球的 地方就是外墙
• 博物馆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 的 “瓦爿墙”,瓦爿墙材料包 括青砖、龙骨砖、瓦片、缸片 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 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
• 青砖的数量最多,他们的“出 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 期,有部分甚至是汉晋时代的 古砖。不少青砖上,还刻有 “福寿”等铭文。
建筑案例赏析---宁波博物馆
建筑师---王澍
王澍,男,1963年11月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 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 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 科带头人。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 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 美术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 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博物馆的参观者
• 博物馆不光是学术研究,参观者才是博物馆的存在 价值的最大体现。 • 博物馆依托南部商圈,怀抱高教园区,交通便利。 博物馆的参观者来源丰富,参观者络绎不绝。博物 馆的人流量非常大,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
建筑灵感
• 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窗口。它是以展示 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 整个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 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使之造型简约而富 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同时,充分体现 “独特 性、艺术性、经济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
历史文化背景
宁波历史悠久,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 要的商业城市。依水而居的宁波,以甬江为名而 简称“甬”,由西向东的姚江和白南向北的奉化 江,在三江口处注入甬江向东流入杭州湾。 我国江南新石器时代最悠久丰富的文明河姆 渡文化便发源于此。自唐宋以来,宁波就是我国 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著名港口城市,被 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020年博物馆案例分析范文

2020年博物馆案例分析范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范文博物馆案例分析宁波博物馆鸟瞰图设计理念?王澍这样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使用‘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

而‘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总平面?场地在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

东侧已经建成巨大的政府建筑、广场、及文化中心。

原来在这片区域的几十个美丽村落,已经被拆的还剩残缺不全的一个,到处可见残砖碎瓦。

总平面?场地在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

东侧已经建成巨大的政府建筑、广场、及文化中心。

原来在这片区域的几十个美丽村落,已经被拆的还剩残缺不全的一个,到处可见残砖碎瓦。

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造型特点?建筑下半段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在上半段开裂为类似山体的形状。

人们从中部一个扁平的,跨度30m的穿洞进入博物馆。

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

?一种山体类型学叠加在上面,公共空间永远是多路的,它从地面开始,向上分叉,形成一种根茎状的迷宫结构山顶露石墙面肌理?宁波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瓦爿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

室内设计美秀博物馆轴侧图--入口序列入口台阶地下一层飞鸟历史博物馆建筑概况?近津飞鸟位于大阪县的南部,曾是日本早期历史的中心舞台。

这里有日本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墓葬群,近津飞鸟历史博物馆致力于展示和研究墓葬文化。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院天子井廊道 内院
天井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竹刻馆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院子 休息厅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天台
天井廊道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5.建筑特点
▪ 造型独特 ▪ 材质分析: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
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 “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 、瓦片、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 的旧物。
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 竹做成特殊模板,留下一片片江南翠竹纹理,洋溢着浓 浓的乡土气息,仿佛置身古老街巷,神游江南竹林,这 正是设计师“新乡土主义”建筑理念的表达。
▪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 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山体建筑,水、船以及码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天台
院子
休息厅 儿童馆
目录
1.建筑师简介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5.建筑特点
1.建筑师王澍
▪ 1963年,建生于筑新师疆,乌首鲁先木得齐是个文人。 不谈▪ 建19筑85,毕只业谈于南房京子工,学所院以建就筑系是业学余士的,业余建筑。

王澍和宁波博物馆

王澍和宁波博物馆

在展示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中,处处都是过往时代的影子。它们通常会采用某种拟态的外形,举例来讲,上海博物馆的外形就是仿照一种古代烹调器皿的样式设计的。王澍总是在强调自己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这样一来,他似乎将自己的设计也归于这种愚蠢的常用手段范畴中。幸运的是,宁波历史博物馆的设计采用了一种更为基本的方式与中国历史相连。我们的游览行程即将结束时,王澍在博物馆的一面内墙前停下了脚步。占据大片区域的建筑外墙由大小不一、形状迥异、不同材质的多个片断构成。在简要的评述之后,他便开始为我细细讲解。建筑师指着一块宽约20厘米的灰砖对我说,“这块砖是明朝的时候烧制的,距今已有400多年了。这是当时的的标准规格。这块砖是清朝的。还有人找到了历史更悠久的,其中年龄最大的一块来自唐朝,这可是1 500年前的老古董啊。”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这种建造方法最初是当地农民发明的,他们运用以上手段回收利用被台风摧毁的建筑废墟。“瓦爿”系统能够将几乎一切原材料变废为宝,完美适用于王澍所经历过的任何搭配不当的废旧建筑中。尽管他之前已在杭州中国美院校园建造项目中实践过这种技术手段,然而宁波历史博物馆工程却首次为他提供了在“瓦爿”的发源地应用这种技术的机会。“只有当地的工人知道如何操作,”他告诉我。“但如果我们不将它应用于现代建筑中,这些工人们可能也会慢慢忘却这门手艺。开工之初,好多人都想不起来怎么做了,于是我们用照片做演示,一点一点地重新教会他们。”
广场北端有一座占地面积广阔的灰色石质建筑,这便是区政府的办公大楼。它具有中国政府建筑的典型特征——四四方方、严格对称,从实体和象征意义上体现着稳定和力量:建筑看上去似乎是不可摧毁的,进驻此处的政府机构更是坚定了开发商对这片区域生存能力的信心。而这座位于广场东北角、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三层博物馆则表达了相反的意义。从设计手法上来讲,它的结构充满随意性,从外观上看像个盒子,但其侧面却是倾斜的,缺失了大块面积。建筑各部分使用了多种不恰当的材料。立面上切凿出多个随意布置的小型开窗,丝毫反映不出建筑室内的任何内容。这座看似粗笨的建筑,当矗立于象征权力的政府机关旁边时,却传达出暖人心房的动人脆弱感。走近博物馆入口时,我开始思考:它是否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能够包容一切不寻常事物的强大力量。

从大师作品看中国当代建筑传统性的实践——以宁波博物馆为例

从大师作品看中国当代建筑传统性的实践——以宁波博物馆为例

当探 究王澍对 自己作 品的理念时 , 与其从 普通表层 的角 度说 宁波博物馆 是王澍对传统性 与 自然性在现代 建筑中融合 的充分 理解 的作 品 , 毋宁说是王澍对于他所思辨 的“ 自然形态 的叙 事与几 何” 的想法 的成功实践 。而这里提到的 “ 自然形 态 的叙事 与几何 ” , 王澍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 其核心应该 是 通过一种理性 的却并不抽象 的“ 法则与量化 ” , 在建 筑中表 现“ 传统 中国对 自然事物及其形态的兴趣” 。王澍 所思考的这 种 传统性并非 是建筑本 身的传统 , 而是一种 传统 中国所 特有 的理念 , 甚至是一种 虚无缥缈却 又真实存在 的信仰 。如果 用 道 家“ 道生一 , 一 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来勉强作 比, 如今建 筑 界对传统与现代 的讨论不 过是万物 之一 , 而王澍 的这种 思 想 或许就是 “ 三” 的轮廓 , 甚至是 “ 二” 的轮廓 。这种思想使 所 有 划分 民族 , 区分 古今的思辨变 得没有任何 意思 。因为它来 自古代 , 却在建筑学 上完全是现代 的产物 ; 它来 自传 统 中国 , 却 比英 文更适合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如果说如今多数人讨 论 的是营造 的手法 , 王澍所表达 的这种思想则 是营造最 开始 的思维 。于是 他站在 了多数 人极易忽 视的角度上 表达 , 抓住 了多数人极 易忽视 的最代 表本质 的“ 开始 ” 。基于这种设计最 初 的思维而创作 的宁波博 物馆 自然摆脱 了建筑界的疑惑而独 立 存在 , 又海纳东 方与西方 , 现代 与传 统 , 使 宁波博物 馆不 仅 在 细节与表 面不失传统性 , 而且在 理念上不 失不可撼 动且毋 庸 置疑 的思想。 王澍在通过研究传统 的中国园林 与中国山水 画来表达建 筑。宁波博物馆 就是王澍 对于中国园林与 中国山水画中的大 型山体 的表达。整个 宁波博物馆在 长方体 的“ 底座 ” 上延伸出 不同倾斜角度 的不规则几何 形体 , 从而 以简 单的构型表 达山 峦 的起伏 。以普通 的几何 为开始 , 延伸 出山峦叠蟑 的复杂 而 简单的构型。这种营造手法使 人们感觉远观不过是一座矮小 扁长有些 随意棱角 的长 方体 , 而走 进时却发 现长方体 变为 了 段起伏 自然 的山峦 , 从其貌不扬 的构 型中突然惊叹感 觉到 幽邃山谷的清凉与安 宁。这是一个 “ 方盒子” 如何 变为“ 山峦 ” 的奇幻故事 , 如 同魔术般 的视 觉感 触体现 出这座建筑 的戏剧 性与叙 事性 , 并 表达 出中 国传 统的 “ 情趣 意境 ” 的真实 内涵 。 站在 宁波博物 馆的正南 面 , 会发 现眼前 的建 筑 由立体 的形状 变为二维平面 , 切合 了王澍对于 中国山水 画看似远 近 , 大小 的 透视矛盾 的思 考 , “ 这种 视野如 同梦 中, 比真实更 加真实 …… 以一种 看似 矛盾 的逻辑把 这些 经验在 一张二 维纸 上 同时呈 现, 一种 即在此处 又不在此处 的经验 。 ” 这种突如其 来散布 局的独特构造 方式 。整个建 筑 以中国传统 文化 的精髓 为理念 , 以现代化 的建筑理论为指导 , 融入 地方 传统 文 化与 民俗 习惯 , 表 现 出独特 而深 邃 的思 想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一、项目概况二、建筑设计1.空间布局王澍宁波博物馆建筑采取了传统中国建筑的形式,布局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部是展示厅和办公区域,中部是藏品展览区域,后部是一个露天庭院和自然景观。

空间布局与整个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相符合,使游客可以有序地游览博物馆的各个部分。

2.建筑外观王澍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独具特色,整体呈现出船的形状,象征着宁波这个海港城市的特点。

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瓷板,营造出简洁、明亮的空间感。

同时,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波浪形的设计,使建筑整体呈现出起伏和流动感,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

3.空间设计王澍宁波博物馆在空间设计方面也非常出色。

建筑内部布置了多个展厅,以及一个高耸的中庭,使人们在空间中产生上下起伏的感觉。

展厅的层高与空间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展示藏品,还能够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此外,中庭的设计也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使博物馆的室内空间更加明亮。

三、建筑意义1.融入地域文化2.传承与创新王澍宁波博物馆既传承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又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

博物馆的外观和空间设计既具有传统的中国建筑特点,又具有现代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体现了王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建筑语言的创新。

3.相互关联的空间四、总结王澍宁波博物馆是一座集传统与现代、功能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之作。

其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内部空间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王澍的设计理念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王澍宁波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代建筑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准,也为后来的建筑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600多万片废砖瓦砌成的宁波博物馆真的太丑那可不一定

600多万片废砖瓦砌成的宁波博物馆真的太丑那可不一定

600多万片废砖瓦砌成的宁波博物馆真的太丑那可不一定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鄞州区中心,毗邻宁波南部商务区,出自于当代著名建筑家王澍的代表作。

当年陈凯歌导演的大热影片《》几乎可以看到宁波的大街小巷的身影,有宁波博物馆、南部商务区、杭州湾湿地公园、三江口等等。

王澍:1963年生人,在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深具国际影响力。

2023年获得建筑界诺贝尔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而在他之前获奖的华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贝聿铭先生。

此后,王澍在2023年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并荣登2023年影响力人物榜单。

代表作有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杭州南宋御街、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有个朋友向我吐槽宁波博物馆的外立面不甚美观,引起我的极度不忿。

个人还是挺喜欢这种风格的建筑设计,低调沉稳,既不突出也不显跳,立于鄞州公园畔显得质朴而又谦逊。

如果对宁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观看其它宁波景点的文章。

▲图为宁波博物馆相对于展品来说,宁波博物馆内的珍藏的确不足以惊艳,不能媲美陕西博物馆等,但是却也代表了浙东的历史文化。

今天我们来聊的便是宁波博物馆。

溪山行旅▲图为宁波博物馆据说王澍最早的设计理念,是想造一座山。

▲图为溪山行旅图和万壑松风图宁波博物馆整体建筑呈灰色,外观质朴显得极为低调,并没有让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但是当你走入博物馆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座博物馆就如同王澍理解中的《溪山行旅图》一般。

▲图为宁波博物馆从外观上看,博物馆第一层为一个整体,而第二层则是呈几何裂变形状。

博物馆入口处开在东面,扁平犹如一道山涧,溪水潺潺,穿洞而入。

▲图为宁波博物馆整个建筑当你步入第三层的平台时,宛若置身于山谷之中,呈现出一种山体几何叠加之感。

直上而下的大阶梯,幽深的院落中翠竹而起。

▲图为宁波博物馆博物馆顶楼整个视野开阔,可远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远景。

几何状的立面宛如刀切峰立,仿佛山体被人以切割的剖面一般,高低错落坐落于绿荫之中。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一、宁波博物馆概述宁波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由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

这座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宁波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展览内容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我国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博物馆。

二、王澍设计理念解读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充分考虑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他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如马头墙、青砖、瓦片等,将这些元素与现代建筑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建筑风格。

2. “新乡土主义”理念王澍提出了“新乡土主义”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应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相融合。

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当地材料,如鄞州石、宁波青砖等,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3. “山水城市”构想王澍认为,城市建筑应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形成“山水城市”的格局。

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的山体、水系,使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三、宁波博物馆建筑特色1. 独特的建筑形态宁波博物馆的外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态,仿佛是一座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建筑。

其屋顶采用斜坡式设计,寓意着“山峦起伏”,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呼应。

2. 绿色环保理念宁波博物馆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需求。

展厅、报告厅、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分明,为参观者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四、宁波博物馆展览内容1. 宁波历史陈列: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展示宁波地区从史前时期至近代的历史变迁。

2. 宁波民俗陈列:以宁波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示宁波人民的生产生活、民间信仰、节日庆典等。

3. 陶瓷专题展览:展出宁波地区出土的历代陶瓷精品,反映宁波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

4. 书画专题展览:展示宁波地区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历代名家作品及当代书画家佳作。

五、王澍设计手法的具体体现1. 材料的运用与质感表达王澍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王澍宁波美术馆分析

王澍宁波美术馆分析
• 王澍在建筑中所用的“瓦爿墙”都是用回收来的旧 砖瓦做成的,他在作品中频繁使用再生材料,一 直抗议建筑材料的浪费。
• 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 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 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 性和延续性。
与众不同的王澍
•我们得从的“发家史”说起,与众多建筑大师一样,青年时期 的王澍是一个“桀骜不羁、才华横溢”的青年,这种性格也让 其蛰伏多年,在西湖边散步驻足,在工地上穿梭,赏棋论画而 不谈建筑,但这段时期,他博览群书,沉迷文化,夯实了往往 为建筑师所忽视的“文韵”,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 力,伴随着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 馆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一批带有“典型王澍气质”的作品问 世而蜚声海内外,获得此奖乃水到渠成。
“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
也在其中体现。设计者建立起 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 模式,“回”即合院,从此出 发,遵循一种减法原则,所有 校园建筑都是“回”的莫种削 减结果。
校园设计中特别注意了穿
越山水、建筑的漫游环路。朴 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 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 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 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 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 出发,象对山山山发 基水耸展 本进水出 智行环一 慧整,种 。理风面,景这充对种满自思诗然想性的隐迷本含蒙能的,的一设个计重者要从
U型廊
• U型廊,暗示了这座建筑在南北向的方向 性,还是观光的好位置
采光分析
自然光源
(行政部分)
光源
人工光源
(展示部分)
大面积开窗 “黑暗博物馆”
自然采光的形式
侧窗式 高侧窗式 顶侧窗式
行政部分、一楼局 部

(优)园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pptppt文档

(优)园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pptppt文档
宁波历史砌并进了且博物也馆。成为了王澍建筑设计的特征。
他仿佛就是在一步步试探规则的边缘,试探人所接收的极限,不合常理的巨大门窗是他建筑设计的重要特征。
交通空间生机盎然 第一种方式: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爿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
全长144米,最高处24米,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旧砖瓦,这些旧砖瓦来自宁波周边地区,大多是旧城改造时存留下来的,相当于将
宁波博物馆 背景环境
• 宁波博物馆位于鄞 州区首南中路1000 号(鄞州区政府、鄞 州公园旁),是宁波 市"十一五"重点文化 工程之一,其"新乡 土主义"建筑风格, 尤为吸引人们的眼 球,将成为宁波城 市未来"遗产化"式的 建筑物和文化景观。
设计分析
平面图







面 图
公 区
入 口
展 厅
餐 厅
山体建筑的设计,由几块不规则的几何体或直立或倾斜的组合而成,简单而大气的建筑造型反而给其增加了积分厚重感。
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 举头仰望,如石之将于面门,压迫感倍增。
材料的选择----顺应自然回归根本
第二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 外立面的开窗法以及装饰性外墙采用浙东地区瓦爿墙和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
我无法为这座城市设计什么,因为这里不存在城市。
形态消隐 博物馆的第三层,整个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倾斜的墙体、凹凸的材质、中空的庭院让整个空间显得十分开阔。
与环境相结合,借助环境,融于环境,改善建筑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王澍坚持的原 则。
他的设计思想
材料的选择----顺应自然回归根本 除了表现材料本身原有的质感,王澍更注重材料背后所表 达的内涵。那些既普通又熟悉的材质,往往是王澍所青睐 的佳品。

王澍作品分析

王澍作品分析

主要作品
• 南京华侨大厦(1985-1987,已建成); •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并已拆毁): • 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1,建成并将拆毁); •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1991,建成并已拆毁); •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并已拆毁); •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1993,方案); •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方案); •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1999-2000,已建成)。
室内钢筋条做垂帘外墙的外层是各种砖块堆砌的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咖啡厅主入口坡道通向屋顶各种通道的交接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茶室其一室内不规则窗的开启通往入口的小径入口立面是大尺度土花格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茶室其二茶室室内水景入口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屋中人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管理用房的入口随地形起伏的建筑或随建筑起伏的景观管理用房宁波博物馆宁波20052008宁波博物馆建筑本身承载了宁波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第一展厅的 “天籁之音” 音效装置区, 12个高科技音 罩将播放出高 清晰度的自然

音,表现出中 国农历中二十 四节气的田园
之声。
立面图
剖 面 图
建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古老的“瓦爿” 墙

“场所精神”的物质形态展现——以王澍作品为例

“场所精神”的物质形态展现——以王澍作品为例

116《名家名作》·杂谈一、“场所精神”概述在当今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中,“场所精神”被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将人文思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成了这一设计理念的精髓,它改变了社会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建筑的保守思想。

建筑不再只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范畴,而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

对于“场所精神”这一概念,中西方都有着相关的理论。

在1979年时,挪威著名的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就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①。

他基于古罗马时期所提出的“场所精神”理念,将“场所精神”解释为对建筑的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

相对于西方来说,中国早期对于“场所精神”这一概念并没有十分鲜明的理论依据。

但是早在1932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发表的《平交建筑杂录》中就提出了“建筑意”这个命题②,这与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的“以诗表意”“以画表意”是一致的。

在中国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

那种崇尚“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让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以人为本”的建筑风格。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常常被当作诗词歌赋以及山水画的蓝本,以表达人们渴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中国建筑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在建筑作品还是在建筑理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这其中以王澍先生最为突出。

王澍先生的作品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他坚持将中国古代优秀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西方“场所精神”结合,将东西方设计精髓融会贯通,最终表现在作品中。

正是王澍先生的坚持,使“场所精神”能够在当今中国建筑领域乃至世界建筑领域中继承与创新。

二、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正如前文所说,“场所精神”所提倡的是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建筑在这一范畴内变得更加充满和谐性。

和谐的建筑作品主要来自设计师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

通过巧妙的设计,既不破坏自然原生态的环境,同时也让所设计的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宁波博物馆分析

宁波博物馆分析

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
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 造的文化观,在他十 多年的从业生涯中, 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 的传统营造技术,在 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 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 气质的建筑内涵,他 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 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 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 的文化价值观。
三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 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 种亲近的 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 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自然环境之间的微 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 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 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 水渍和青苔, 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 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 荒凉, 有别于日本式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 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 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 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
基地分析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2
宁波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黎顺,肖东阳
1.基地分析 2.作者简介 3.平面分析 4.立面分析 5.造型及剖面 6.流线分析 7.室内等其他细节
造型特点 :宁波博物馆主 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 高24 米,主体三层,局部 五,采用主体二层以下 集 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 的独特方式。从远处看, 剖面图 宁波郸州博物馆就像一艘 扬帆起航的船,穿 越历史 时空,即将成为宁波的精 神坐标。从近处 看,你会 发现它有微型的山川地理, 很锐利,像 是宁波的四明 山,山水依然是主角.人 只占了很 小的一部分。再 看下去。你会发现,平凡 是一种 智慧,好像自然中 的山水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 竹做成特殊模板,留下一片片江南翠竹纹理,洋溢着浓 浓的乡土气息,仿佛置身古老街巷,神游江南竹林,这 正是设计师“新乡土主义”建筑理念的表达。
▪ 庭院:在博物馆入口
,建筑内部和屋顶的 庭院,包括真实的竹 子庭院,也包括虚拟 的“竹影”庭院(毛 竹作为模版的清水混 凝土庭院)。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目录
1.建筑师简介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5.建筑特点
1.建筑师王澍
▪ 1963年,建生于筑新师疆,乌首鲁先木得齐是个文人。 不谈▪ 建19筑85,毕只业谈于南房京子工,学所以建就筑系是业学余士的,业余建筑。
▪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天台
院子
休息厅 儿童馆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院天子井廊道 内院
天井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竹刻馆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院子 休息厅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天台
天井廊道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5.建筑特点
▪ 造型独特 ▪ 材质分析: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
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 “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 、瓦片、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 的旧物。
▪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 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山体建筑,水、船以及码头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