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感悟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7dacd7133687e21af45a9ce.png)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别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别倦。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带来的《大医精诚》ҽѧ生读书心得,希翼能够帮到大伙儿。
篇一: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慎重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夫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受说的特别好,就记了下来。
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觉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一具特别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别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别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别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
别论是这位大夫的话,依然《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大夫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浮现过不少不少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别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所以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
祖国医学繁荣进展离别开诸这样类的人。
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模范。
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往常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惊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
该书别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篇二: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别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别倦。
第2个是诚,要求医者别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同时要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26e5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1.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是一部以医疗行业为背景的励志小说,作者是医学博士韩寒。
小说以医学生为主角,讲述了他从医学院毕业到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历程。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医生的职业精神和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医疗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艰辛,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对医学充满热情和信仰的年轻人,他在医学院学习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医术天赋和对患者的关怀之心。
在实习和工作中,他不仅精益求精地学习医学知识和技术,还时刻牢记“医者仁心”的医德准则,对每一位患者都保持着真诚和尊重。
他不仅仅是一个医生,更是一位患者的朋友和家人,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了医生的温暖和希望。
在小说中,作者也深刻地描绘了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和医生面临的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医患矛盾、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医生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
而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医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坚守和努力。
通过主人公的努力和付出,作者表达了对医患关系的思考和对医生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阅读《大医精诚》,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艰辛。
他们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坚定的医德和对患者的关怀。
医生是患者的希望,是他们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同时,我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通过小说,我更加认识到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更加尊重和理解医生的工作。
总的来说,读完《大医精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医生的职业精神,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艰辛,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17e92fa77232f60ddcca1c7.png)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下面是带来的《大医精诚》ҽѧ生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觉说的非常好,就记了下来。
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现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不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
不论是这位医生的话,还是《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医生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不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
祖国医学繁荣发展离不开诸如此类的人。
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榜样。
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
该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篇二: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2个是诚,要求医者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并且要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7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5223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8.png)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7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为了加深您对于大医精诚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7篇《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篇一昨天晚上,正准备休息,看到老婆正在播放一位老中医讲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节目,感觉这篇关于医道医德的文章特别不错,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于是今天专门度娘了一下,找到后,通读几遍,特别喜欢,于是便截图下来,以自勉。
袁树珊《命理探源》“星家十要”篇说:“先君子课读之暇,尝以医卜二学授阜曰:读书而达,固可身列庙堂,为苍生造福;读书而不达,亦可藉一艺以自立。
昔贾谊有云: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良以卜可决疑,医可疗疾,同为民生日用所须。
”自古医易同源,古之善医者,亦善易通卜,像卜筮名家王洪绪,命理大师袁树珊,都是名医世家。
一生从医从卜,两不相误。
两位名家不但医术精湛,而且易学造诣也高深无比,王师所著《卜筮正宗》以及袁师所著《命理探源》都是命卜的经典之作,是后人习命习卜的必读之书。
古之医易名家在从事医易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自己医术易术精湛,而且特别重视德行,像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还有袁树珊先生的《星家十要》读起来,让人深深地感动,倍感亲切,特别是《大医精诚》中所述正像观世音菩萨的大愿一样,让人觉得温暖敬畏。
那种不讲贫富贤愚,不论仇亲,只要有病痛找到自己,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正是观世音菩萨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境界么?对比古人,想想自己,简直是无地自容。
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他的层次,所以在今后的易卜过程,还是需要向古人学习,不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更要在易德上更进一步,以来人之苦,视若自己之苦,以来人之念为己念,以人为本,以己为末,精诚待人,至诚感召来人。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篇二《大医精诚》一文出自药王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
![《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93e4a92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e.png)
《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第一篇:《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大医精诚》之读后感言我想,如果您有念过《大医精诚》此文,自己心中,所想所愿、所作所为,都跟“苍生大医”完全沾不上边,甚至背道而驰的话,在此,我以病人的身份,向医人再三恳求一件事:只盼您别把《大医精诚》一文,作为“吸引很多病人上门的宣传广告”,就可以把患者们当成摇钱树,借着行医之名,一心就只知紧盯着病人的荷包,肆意榨尽患者们的钱财,使自己的财源滚滚而来,因为,不知有多少被病苦缠身的人,因此负债累累,承受着债权人,上门讨债的经济重担;不知有多少人得了病以后,因此不敢进医院治病,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您是这样,我想,我只是个病人,没资格过问医界,但是,您最后背上了“表里不一”的恶名之外,连《大医精诚》此文的作者,也受到了波及,成为被指责痛斥的对象!“余自幼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家产都因付医药费而荡尽了。
)我很盼望天下的医师,了解重症病人的痛苦实况。
我知道,医师们,要靠赚病人的钱过生活,病人们,也要付出必要的医药成本,但是,“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的道理,也但愿所有的“医人”记得!在现代,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很多人付不出庞大的医药费而欠债、缴不出费用而不敢进医院治病,以致最近台湾要设中央健保局,以全国每人每月缴六百元的方式,分担患者的庞大医药费。
看到这样的情况,使我很期待能以最小的“必要性医药成本”,让医药费降低下来,减轻患者的经济重担,重症病人在付“必要性医疗成本”,所花费的费用,经济重担尚且如此!更何况,如果重病患者还碰上了,“一心紧盯着患者的荷包,有意榨尽病人们的钱财,使自己的财源滚滚!”,漠视病人痛苦的医师,那么,重症患者身心痛苦的加剧,就可想而知了!无疑地,是在痛不欲生的重症病人心头,无形地打了一针“致命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慈悲之心,拥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的淑世情怀,相信世间苦难一定会大大减少。
有人说:劳而不获,是一件不能长远的事,当然相对于苦行僧一类理想的人,自当别论.一个好医生的出现,是要读很多很多的书,做很多很多的临床,也有可能出很多很多的医疗事故或偏差,还要本质聪明善悟,还要有人出资给他读书买书或出外就教之类.这样过了二三十年之后,一个大好医生才能出现,这时候,你不让他收费,我不知这算不算过份?我想:出现一个,真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存救苦之心”从事医药的人员,是天下,绝大多数病患,由衷的殷切盼望!请注意,我当初引用的文句,我没有把原文“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之“无欲无求”写出来,就是因为,我早就知道,“医生”要靠病人的钱来维生,换句话说,如果世间没有病人,医生就无法生存了!要达到“无欲无求”,实在是不太可能,除非,医生不收医药费,纯以“义诊”来医疗病患。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a006c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b.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读后感1我的学医生活生计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熟悉。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健康神圣的扞卫者。
今年冷假我读了《大医精诚》,发现落在医生身上的枢纽词就是责任。
《大医精诚》实在不是书名,而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着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作者孙思邈是唐朝知名的医师与羽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知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而《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着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凸起地夸大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需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涵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逐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涵养的绳尺。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遥。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病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我总结了医者必须的四种品质:【细心】《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线人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仍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仍是梗阻,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放到当今医学就是说不能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做全面细致必要的检查。
这就是为什么诊中断学要我们深刻的熟悉每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的原因。
《大医精诚》读后感(四篇)
![《大医精诚》读后感(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3b5c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7.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讲述了黎秀芳、章金嫒、李秋洁、叶欣、李淑君、姜云燕等一批批医疗战线楷模和非典战斗英雄的轶事,虽然她们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然而护士这份神圣的职业赋予她们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仁心仁术,在医术力求不断突破,在医德上要做到仁者仁爱。
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护士?护士是会打针,会处理伤口,会判断简单的疾病?这是护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我们理念中的护士。
不,这不是护士,这样的护士可能会被未来的机器人护士取代。
真正的护士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一个人,她们胸腔里涌动的血液一部分是在千千万万的患者身上流动着的。
所以,当患者痛苦时他们的心也是痛的--这才是护士,所谓的仁者之心。
在法制社会日益健全的今天,在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事故的官司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医院和医生来断的卷入到医疗纠纷当中,护士也不可避免与部分医疗事故纠缠上了,因而,医生和护士的职业道德问题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我们卫生行业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金钱的"魔爪"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医疗行业亦不能幸免。
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购买药品、医疗器械收受"回扣",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的不良现象。
这些不正之风,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给这个神圣的纯白职业抹上了一层阴影。
而患者则动则求诸于法律,让医生们行医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却非来源于张孝骞的那种"以病人为本"的心情。
如此一来,即便是有再高的医术,在这种情况也不敢做出确定的诊断,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报着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
这是我们行业的悲哀,也是医者的无奈。
一场"非典"夺去了许多医护者的生命,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国家亦蒙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白色恐怖"中,反患者和护士的命运牢牢的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了护士的可贵,医魂在中华大地上再次绽放她的光彩。
也正是这次的浩劫,让我们国家领导们意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beb4e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2.png)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个合格的正骨师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辩证论据原则,结合西医解剖,病理诊断。
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解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的方法。
要有四心;细心,仁心,专心,静心。
一:细心;经典的医方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的气是通畅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的,一定要先诊脉来了解它。
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深浅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如果把极精细微妙的医学道理用粗略肤浅的思想去探求他难道不是很危险?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寒证却用寒凉药,热证却用温热药治疗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所以医术是难以精通的技艺。
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么深奥的道理?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的人,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了治病三年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
所以学医的人要广泛深入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医学原理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
二:仁心一直贯穿孙思邈的医徳阐述我觉得他的高尚来源于对生命最本质的敬畏,是行医各行的至高境界,“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能入眼的只有患者伤痛,牵动医者心灵就只有生命的延续,甚至对生命敬畏已经超越了人类延伸到了每一个生存这的生命体。
在面对患者时候要集中精神,让患者觉得重视他,怀有端正态度,给予患者力所能及支持。
读《大医精诚》有感
![读《大医精诚》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8b61a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8.png)
读《大医精诚》有感读《大医精诚》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大医精诚》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大医精诚》有感1我的学医生活生计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熟悉。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健康神圣的扞卫者。
今年冷假我读了《大医精诚》,发现落在医生身上的枢纽词就是责任。
《大医精诚》实在不是书名,而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着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作者孙思邈是唐朝知名的医师与羽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知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而《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着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凸起地夸大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需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涵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逐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涵养的绳尺。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遥。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病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我总结了医者必须的四种品质:细心:《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线人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仍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仍是梗阻,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大医精诚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
![大医精诚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315b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3.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大医精诚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大医精诚读后感600字(篇1)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觉说的非常好,就记了下来。
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现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不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
不论是这位医生的话,还是《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医生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不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
祖国医学繁荣发展离不开诸如此类的人。
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榜样。
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
该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d762533227916888486d7df.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医精诚》读后感(一)我的学医生涯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健康神圣的扞卫者。
今年寒假我读了《大医精诚》,发现落在医生身上的关键词就是责任。
《大医精诚》其实不是书名,而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着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作者孙思邈是唐朝着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着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而《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孙氏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着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一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我总结了医者必需的四种品质:【细心】《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放到当今医学就是说不能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做全面细致必要的检查。
这就是为什么诊断学要我们深刻的认识每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的原因。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0a293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f.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读后感1最初拿到书,刚刚翻开雄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大医精诚,就已勾起了我万千思绪。
自己已是即将迈入大三的学生,是否认真想过医生这个职业,将来的自己可以有足够结实的臂膀可以扛起。
所谓“大”,乃大医之体,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这样的精神面貌才会显得与白大褂一样圣洁;”医“乃为医之法,为医之人需自矜已德,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就像医院严格的规则要求一样,谨慎谦虚要牢记心中;”精“就是要求学医之人博学至精,切不可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而重中之重就是”诚“字了,诚心救人是医者最根本的为医之道了,是医生恪守一生的誓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在这样物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滑稽变为流行,丑陋变为艺术,暴力变成维护正义的武器,在接连不断的医闹惨案中,前线医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也越来越忐忑,这样一颗斗志昂扬的心不曾想会笼罩在越来越重的阴霾里。
反反复复地读着《大医精诚》,细细领悟其中句句箴言,心头似乎有一缕春风,吹散那厚重的乌云。
我想我更坚定了做一名医生的决心,也明白了前路之艰辛,责任之重大。
世界与我,互相而已,我给予世界微笑,定能换来温暖拥抱。
我会以青春、热血诉说了一个亘古不变真言:奉献的天空是最美的,真诚的力量不可抗拒。
大学,以前看来是轻松自由的代名词,而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真正的求学之路才刚刚启程。
在学校,图书馆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从开学到放假。
教室满满的学生,书本密密的笔记,青春匆忙的身影,快捷有力的步伐,这是我眼中的南医,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学校最好的标签。
德艺双馨薪火传,杏林春色意阑珊,既然选择了医学,便只顾风雨兼程,朝着前方,背着行囊矢志不渝的走下去。
一代大师孙思邈说道:”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一个基础扎实、业精、技精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7c7e0a1bceb19e8b8f6ba3c.png)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带来的《大医精诚》??生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觉说的非常好,就记了下来。
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现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不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
不论是这位医生的话,还是《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医生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不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
祖国医学繁荣发展离不开诸如此类的人。
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榜样。
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
该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篇二、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大医精诚》论述了相关医德的两个异常、第1个是精,要求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还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2个是诚,要求医者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并且要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读后感范文(4篇)
![《大医精诚》读后感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0dc9f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8.png)
《大医精诚》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大医精诚》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收集的《大医精诚》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华正茂的岁月里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为生命之花的绽放而孜孜不倦,霓虹繁华的世界中我们依然心境平和地安坐桌前只为探寻那神圣生命的奥秘!当岁月渐渐磨平年轻的棱角时会不会也麻木了我们悸动而敏感的心灵?当我们有一天不得不迷茫于生存本身而为生活所累时,是否会忘记自己满腔热血时对万物苍生许下的承诺?遥望千年之前,苍生大医孙思邈正用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凝望生命,正用一双悲悯众生的手医治百病。
他将一种“大医”的智慧传之后人——那是洞穿人性之后对生命的了然和珍惜,是亲身经历人间疾苦后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是深入普遍的生命从而能够跳脱出自己的生活舞台之后的无私和忘我。
大医谓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个医生假设无精良医术,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救人于疾患危难之中,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德纵然也成为一句空话。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上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医生必须精进医术、仔细诊断,才能正确得知病情,准确用药。
安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生的效劳对象是人,分秒中决定着一条性命的去留、一个家庭的悲欢,因此作为医生需时刻慎重,一丝不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除了细心行医以外,医生还要有扎实深厚的医学根底知识,“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我们尚在医学根底知识学习期间,只有勤恳奋斗、持之以恒,才能为以后的行医打下坚实根底,而在临床工作时,更要精益求精,学而时习之。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_大医精诚优秀读书笔记(通用5篇)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_大医精诚优秀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f4d1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b.png)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_大医精诚优秀读书笔记(通用5篇)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_大医精诚优秀篇1“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这句话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的博客中看到的,当时感觉说的非常好,就记了下来。
今天读完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发现这句话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非常恰当的缩影,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这不正是孙思邈所强调的行医所必需的“精”与“诚”吗?在《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为“精”;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此为“诚”。
不论是这位医生的话,还是《大医精诚》这篇文章,两者都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作为医生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技术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很多的名医,像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等等,他们不但技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当时的老百姓所推崇,被历史所铭记。
祖国医学繁荣发展离不开诸如此类的人。
他们本着仁术、仁心治病救人,为后代的医者树立了榜样。
像东汉茗仪张仲景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实际活动。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了《本草纲目》的巨著,该书吸取了后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冒着违反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
该书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道德价值也很高。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心得_大医精诚优秀读书笔记篇2寒假在家应学校要求学习中医先贤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我从中领悟到了为什么《大医精诚》被称之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其文作为中国古代行医准则,明确地说明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让生命得以敬畏。
若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之心”,行“大医之道”,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我想这个社会会少了些许纠纷多了几分和谐。
精选大医精诚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
![精选大医精诚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2a4ed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8.png)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一)寒假的时候读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感触颇深便写下这篇读后感,现在正好把它当作选修课考核稿件。
本篇文章我主要谈谈《大医精诚》给我的启示,这些启示总体概括就是《大医精诚》给我的“四心”。
一是细心,书中说“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
”所以医生不能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责任感必不可少,要给与患者足够的关心细心。
二是专心,学医需要扎实深厚的医学知识,文中说“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这要求我们在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期间,要勤恳奋斗,持之以恒,以后行医的过程中要精益求精,学而时习之。
三是静心,孙思邈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大时代的背景之下,很多人容易迷失自我,而医生却不能这样,我们应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往往静心学习,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
四是仁心,医者仁心,在古代医术又被称为仁术,文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医生应有慈爱之心,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才能做到“精诚”。
这让我不禁想到一位南医校友,在他的身上我能看这闪闪发光的“四心”,她就是袁慧英。
袁慧英1961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她参加支援内地建设,先后在贵州六枝矿务局中心医院和大屯煤电公司职工中心医院担任了20年的医生。
2001年12月12日,已退休的袁慧英从东方电视台得知新疆有11名病人食物中毒,于是她当即乘飞机赴新疆与当地医生一起投入救治。
15日准备返沪的袁慧英,因放心不下尚未脱离危险的病人,便前往病人家中了解情况。
途中因发生翻车事故不幸殉职。
大概袁慧英的生平是《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她学医时专心,行医过程中静心,对待病人细心,并将自己的仁心洒满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医精诚医学生读书感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的意思是说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应该是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看上去很庄重的样子,而且要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骄不躁。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医生的形象总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这说明医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充满浩然正气,并不是俗人能及。
再看看现在的医疗行业,收红包,吃回扣等负面报导接连不断,严重影响了医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医患之间的对立情绪也随之积聚,迟早一天会有爆发的一天。
希望每位医生,医学生自省。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夸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的意思是说医生的守则,应该是慎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大声喧哗,谈说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
为人处世,重在坚持自己的原则,行医则更为重要。
现在的医疗行业比较敏感,甚于言辞可以减少很多没必要要的费事,为人谦恭,也是一个医生必备的品德。
学习了《大医精诚》,我从实验中学到了先贤对于医生这个高尚职业的认识和要求,也理解了教师之所以强烈要求我们去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
联络本身,我明白了如何去学医、行医、为医,我懂得了如何才能成为大医,就是那精诚二字啊!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