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机电一体化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电一体化》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电一体化》习题及参考答案6-1、什么是伺服控制?为什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往往是伺服控制?6-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伺服驱动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6-3、机电一体化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什么?6-4、试分析直流伺服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5、试分析直流伺服电机与交流伺服电机在控制上有什么不同?6-6、常用的变流技术是什么?各有什么用途?6-7、比较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的适用环境差别。

6-8、了解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有什么意义,习、、惯性称呼机械特性硬的含义是什么?6-9、有一脉冲电源,通过环形分配器将脉冲分配给五相十拍通电的步进电机定子励磁绕组,测得步进电机的转速为100r/min,已知转子有24个齿,求:1)步进电机的步距角;2)脉冲电源的频率。

6-10、三相变磁阻式步进电动机,转子齿数Z=100,双拍制通电,要求电动机转速为120r/min,输入脉冲频率为多少?步距角为多少6-11、简述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案。

6-12、试分析三相SPWM的控制原理。

6-13、分析影响直流伺服电机的影响因素。

6-14、变流技术有哪几种应用形式?举出各种变流器的应用实例。

6-15、什么是PWM?直流PWM调压比其它调压方式有什么优点?6-16、交流变频调速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6-17、什么是SPWM?SPWM信号是数字信号形式还是模拟信号形式?6-18、用SPWM进行交流变频调速所对应的传统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6-19、步进电动机是什么电机?它的驱动电路的功能是什么?6-20、试分析半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习题六答案6-1、什么是伺服控制?为什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往往是伺服控制?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繁多,但从自动控制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检测环节、比较环节等五部分。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1-1、试说机电一体化的含义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系统、传感与检测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和执行装置等组成。

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的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是什么答:物质、能量和信息。

1-4、传统机电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传统的机电产品机械与电子系统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工作。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新产品,产品功能是由所有功能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1-6、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①精度提高;②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③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④调解和维护方便,使用性能改善;⑤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⑥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⑦节约能源,减少耗材;⑧增强柔性。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答:1、传感测试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工作过程的各种参数、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过程有关的相关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进行接收,并通过相应的信号检测装置进行测量,然后送入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反馈给控制装置,以实现产品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

机电一体化课后考试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课后考试题答案

1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用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2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什么?是使系统(产品)高附加价值化,即多功能化、高效率化、高可靠化、省材料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结构向轻、薄、短、小巧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4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物质、能量和信息5什么是机电互补法、融合法、组合法?机电互补法又称取代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系统)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以弥补其不足。

结合(融合)法:它是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子系统),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

组合法:它是将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子系统)、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品),故称组合法。

6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或系统。

变异性设计:它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适应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设计流程(1) 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 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 接口的设计(4) 综合评价(或整体评价)(5) 可靠性复查(6) 试制与调试8设计机械传动部件时,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常提出哪些要求及措施?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常提出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精度、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答案【篇一:机电一体化课后答案】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答: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7.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答:①.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计算机、动力源、传感件、机构、执行元件系统五大要素组成。

②.对应的五大功能为:控制、动力、计测、构造、操作功能。

1-17.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答: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

2、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3、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所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都是为了获得用来构成事物的有用信息。

1-20.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的研究成果。

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

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

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

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一一. 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二. 简答题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哪几种?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分为: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测试传感部分、执行机构、控制性处理单元以及接口等部分组成。

2. 接口技术的作用?答:是系统中各单元和环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连接界面,是外设和数控装置之间的桥梁。

其功能为:变换、放大和传递。

第二章思考题1一.名词解释1. 误差:是对某一特定的物理量进行度量时,所测得数值与真值得差值。

2. 准确度:通常用来反映系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近似程度,反映了系统误差的大小; 精密度:是从随机误差的角度来反映系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近似程度; 精确度则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

3. 传动精度:是指机械传动链单向传动时,其输入端与输出端瞬时传动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

4. 装配精度:是是指不同零件或不见按照特定要求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精度,包括零件或不见的相对位置精度、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5. 机床加工精度:是一项综合型精度指标,即指机床在加工工件时所能达到的精确度。

6. 机床定位精度:是指机床或仪器主要部件在运动终点所能达到的实际位置的精度。

(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精度指标,其定位形式大致可分为手动定位、自动间歇定位和连续定位三种形式。

)二.简答题1.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的作用?答: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起着传递功率、支撑、连接、执行的功能。

2.机床精度与机床加工精度有什么不同?(判断)答:二者的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机床加工精度是指在加工时体现出来的精度,与机床设备本身使用的时间年限、加工时的切削力、环境温度等都有关系,而机床精度所描述的是机床的原始精度,不考虑上述这些情况。

4.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答:任何一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相对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系OXYZ 来说,都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 、Y 、Z 三个坐标轴的移动,以z y x 、、表示,及绕着X 、Y 、Z 轴的转动,用z y、、x 表示,如图所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各章作业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各章作业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各章作业答案————————————————————————————————作者:————————————————————————————————日期:第二部分各章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涵义是什么?★机电一体化的英文名词如何拼合?(P1)【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实现整个机械系统最佳化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哪几个方面?(P2)【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可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4—3—2)(1)性能上,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功能上,向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3)层次上,向系统化、复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其核心部分是什么?(P4—P5)【参考答案】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检测部分、执行机构、控制器和接口。

其核心部分是控制器。

★4、什么是接口?接口的功能有哪些?(P5)【参考答案】为实现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而进行的连接就是接口.接口的基本功能有交换、放大、传递.5、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P2—P4)【参考答案】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第二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1、熟练掌握以数控机床进给传动为例说明机械传动系统建模的步骤、方法。

重点在传动惯量折算的推导过程。

(P13—P15)★【举例说明】在图1所示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电动机通过两级减速齿轮Z1、Z2、Z3、Z4及丝杠螺母副驱动工作台作直线运动.设J l为轴I部件和电动机转子构成的转动惯量;J 2、J 3为轴Ⅱ、Ⅲ部件构成的转动惯量;K1、K2、K3分别为轴I、Ⅱ、Ⅲ的扭转刚度系数;K为丝杠螺母副及螺母底座部分的轴向刚度系数;m为工作台质量;C为工作台导轨粘性阻尼系数:T1、T2、T3分别为轴I、Ⅱ、Ⅲ的输入转矩。

机电一体化答案

机电一体化答案

机电一体化答案第一篇:机电一体化答案1、控制用电机有哪些种类、特点及应用?控制用电动机:力矩电动机、脉冲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变频调速电动机和各种AC/DC电动机...在额定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比功率(dp/dt):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

控制用旋转电机按工作原理分:(1)旋转磁场型:同步电动机(永磁)、步进电机(永磁);(2)旋转电枢型:直流电动机(永磁)、感应电动机(按矢量控制等效模型);DC伺服电机(永磁):槽铁心电枢型、无槽(平滑型)铁心电枢型、电枢型—无槽(平滑)铁心型与无铁心型。

AC伺服电机:同步型SM、感应型IM 步进电机:变磁阻型(VR)、永磁型(PM)、混合型(HB)DC伺服电机:1、高响应特性;2、高功率密度(体积小、重量轻);3、可实现高精度数字控制;4、接触换向部件(电刷与换向器)需要维护。

应用:NC机械、机器人、计算机外围设备、办公机械、音响和音像设备、计测机械。

晶体管式无刷直流伺服电机:1、无接触换向部件;2、需要磁极位置检测器(如同轴编码器等);3、具有DC伺服电机的全部优点。

应用:音响和音像设备、计算机外围设备。

AC伺服电机(永磁同步型):1、无接触换向部件;2、需要磁极位置检测器(如同轴编码器等);3、具有DC伺服电机的全部优点;4、对定于电流的激励分量和转矩分量分别控制。

应用:音响和音像设备、计算机外围设备、NC机械、机器人。

AC伺服电机(感应型(矢量控制)):1、对定于电流的激励分量和转矩分量分别控制;2、具有DC伺服电机的全部优点。

应用:NC机械、机器人。

步进电机:1、转角与控制脉冲数成比例,可构成直接数字控制;2、有定位转矩;3、可构成廉价的开环控制系统。

应用:计算机外围设备、办公机械、数控装置2、直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方式有哪几种?晶体管脉宽调理驱动、晶闸管直流调速驱动3、旋转式步进电机按其结构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可变磁阻(VR)型:转子结构简单,转子直径小,有利于快速响应。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答案1-1、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a、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元件,并将这些元件合理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b、动力系统:为机电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完成预定的主要功能。

c、传感和监控系统:将机电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转换为可测量的物理量,并利用监控系统的功能测量这些物理量,以提供机电产品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d、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传感器和检测系统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计算和决策,从而按照要求控制产品的运行,实现控制功能。

e、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所需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要功能。

1-4. 与传统机电产品相比,机电产品具有更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值。

它给开发者、生产者和用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7. 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系统组装技术。

1-8.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小型化、绿色化、拟人化、适应性。

2-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传动间隙小、精度高、低摩擦、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响应速度快、传动转矩大、高谐振频率以及与伺服电动机等其他环节的动态性能相匹配等要求。

2-2. 螺旋螺母机构的传动形式及特点:a.螺母固定,螺杆旋转移动;b、螺杆旋转,螺母移动;c、螺母旋转和螺杆运动;d、螺杆固定,螺母转动移动;e、差速驱动。

2-3、滚珠丝杆副的组成及特点:由丝杆、螺母、滚珠和反相器四部分组成;具有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5. 各级齿轮传动比的分配原则:① 最小等效惯性矩原理② 最小重量原则③ 最小输出轴角度误差原则(后两级传动比应更大,尽可能提高最后一级齿轮副的加工精度);2-8、齿轮传动侧隙的调整有偏心套调整、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和轴向垫片调整等多种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1-1、试说机电一体化的含义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系统、传感与检测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和执行装置等组成。

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的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是什么?答:物质、能量和信息。

1-4、传统机电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传统的机电产品机械与电子系统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工作。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新产品,产品功能是由所有功能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1-6、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①精度提高;②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③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④调解和维护方便,使用性能改善;⑤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⑥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⑦节约能源,减少耗材;⑧增强柔性。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答:1、传感测试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工作过程的各种参数、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过程有关的相关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进行接收,并通过相应的信号检测装置进行测量,然后送入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反馈给控制装置,以实现产品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

2、信息处理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 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 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 简述机电一体化的含义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1-2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答:1.机械本体2.动力源3.检测和传感装置4.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5.执行机构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的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有哪些?答:1.数控机械类2.电子设备类3.机电结合类4.电液伺服类5.信息控制类1-4 您在生活中还遇到哪些机电一体化产品?试分析其组成及功能。

答:工业机器人等。

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1)机械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完成抓取工件(或工具)实现所需运动的机械部件,包括手部、腕部、臂部、机身以及行走机构。

2)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的作用是向机械系统(即执行机构)提供动力。

随驱动目标的不同,驱动系统的传动方式有液动、气动、电动和机械式四种。

3)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挥中心,它控制机器人按规定的程序运动。

控制系统可记忆各种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间等),同时按指令信息向各执行元件发出指令;必要时还可对机器人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警报信号。

4)检测传感系统。

它主要检测机器人机械系统的运动位置、状态,并随时将机械系统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机械系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的位置状态。

课后答案

课后答案

第一章:1 试说明机电一体化的涵义。

2 什么是工业三大要素?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是什么?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其主体和核心技术是什么?5 传统机电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 机电一体化各要素及其与外界是通过什么连接的?有什么重要性?7 为什么说精密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8 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共性关键技术有那些?它们的作用如何?9 试举出几个机电一体化的家电产品。

10 试论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

2 简述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的异同?3 何谓概念设计?简述概念设计的具体设计步骤。

4 简述功能—行为—结构三者的关系。

5如何进行设计任务的抽象化,其作用是什么?6总功能为什么要分解,应如何进行分解?7什么是功能结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是什么?7 何谓功能元,常用的基本功能元有哪些?8 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效应和功能载体?9 什么是艺术造型三要素?10 人机接口和机电接口各有哪些分类?并举例说明。

11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评价?简述其步骤。

12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决策?简述其步骤。

13 如何确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14 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是什么?15 系统调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16 简述各种现代设计方法的内涵。

17 如何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8 传统产品设计与绿色产品设计有何区别与联系?第三章:1 试对数控机床的主轴功能进行分解,列出其形态学矩阵。

2 试以一种你熟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例,对其总功能进行分解。

第四章:1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机械传动机构的性能要求是什么?3常用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有哪几种?4滚珠丝杠副有哪些特点?5滚珠丝杠副常用的支承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6滚珠丝杠副为何要预紧?预紧力常为多少?7常用的直线运动导轨有哪些?8对机座机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简述花岗岩的特点及应用?10 当工作台重量为400kg,夹具和工件重量为400kg,最大工作行程为1000mm,其它条件和4.5.2节相同时,试选择设计滚珠丝杠副。

机电一体化技术参考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0 参考答案0-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答:“机电一体化”一词的英文名词是“Mechatronics”,它是取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分拼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

0-2.试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及相关关系。

答:机电一体化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

这些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精密机械技术(基础);2)检测传感技术(感官)关键技术;3)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4)自动控制技术(最佳化);5)伺服传动技术(传动,分液压和电气);6)系统总体技术(整体)等。

机电一体化实际上是机、电、液、气、光、磁一体化的统称。

0-3.试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答:(1)取代法取代法就是用电气控制取代原系统中的机械控制机构。

该方法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品或对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常用的方法,也是改造传统机械产品的常用方法。

(2)整体设计法整体设计法主要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在设计时完全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各子系统的设计。

(3)组合法组合法就是选用各种标准功能模块组合设计成机电一体化系统。

0-4.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的作用。

答:接口主要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放大、滤波、速度匹配等。

0-5.试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打印机中的应用。

答:打印机是典型的机电光一体化产品,机械、电子、光学、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大量地应用在打印机产品中,并推动打印机向自动化、人性化、多样化及更好地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方向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孙卫青版第二版)1-1、试说机电一体化的含义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系统、传感与检测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和执行装置等组成。

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的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是什么?答:物质、能量和信息。

1-4、传统机电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传统的机电产品机械与电子系统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工作。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新产品,产品功能是由所有功能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1-6、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①精度提高;②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③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④调解和维护方便,使用性能改善;⑤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⑥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⑦节约能源,减少耗材;⑧增强柔性。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答:1、传感测试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工作过程的各种参数、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过程有关的相关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进行接收,并通过相应的信号检测装置进行测量,然后送入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反馈给控制装置,以实现产品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

2、信息处理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

机电一体化课后答案

机电一体化课后答案

第一章1-1.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答: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7.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答:①.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计算机、动力源、传感件、机构、执行元件系统五大要素组成。

②.对应的五大功能为:控制、动力、计测、构造、操作功能。

1-17.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答: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

2、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3、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所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都是为了获得用来构成事物的有用信息。

1-20.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 的研究成果。

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

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

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

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机电一体化答案

机电一体化答案

I目录机电一体化技术第1 章习题-参考答案 (1)1-1 试说明较为人们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1)1-4 何谓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1)1-7.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1)1-8.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 (1)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功能有哪两种? (1)1-16.什么是机电互补法、融合法、组合法? (1)机电一体化技术第2 章习题-参考答案 (2)2-1 设计机械传动部件时,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常常提出哪些要求? (2)2-2 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2-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2-10 现有一双螺母齿差调整预紧式滚珠丝杠,其基本导程λ0=6mm、一端的齿轮齿数为100、另一端的齿轮齿数为98,当其一端的外齿轮相对另一端的外齿轮转过2个齿时,试问:两个螺母之间相对移动了多大距离? (2)2-16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 (2)2-17 已知:4 级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的转角误差为∆φ1=∆φ2=∆φ3=…=0.005 rad,各级减速比相同,即ί1=ί2=…=ί4=1.5。

求:该传动系统的最大转角误差∆φmax; 为缩小∆φmax,应采取何种措施? (2)2-18 谐波齿轮传动有何特点?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2-19.设有一谐波齿轮减速器,其减速比为100,柔轮齿数为100.当刚轮固定时,试求该谐波减速器的刚轮齿数及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输入轴的转向相比较) (3)2-20.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3)2-25.轴系部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机电一体化技术第3 章参考答案 (5)3-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执行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 5 II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3-3 简述控制用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及比功率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答: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7.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答:①.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计算机、动力源、传感件、机构、执行元件系统五大要素组成。

②.对应的五大功能为:控制、动力、计测、构造、操作功能。

1-17.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异同?答: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

2、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3、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所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都是为了获得用来构成事物的有用信息。

1-20.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 的研究成果。

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

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

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

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反求设计是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系统进行剖析、重构、再创造的设计。

第二章2-10.现有一双螺母齿差调整预紧式滚珠丝杠,其基本导程λ0=6mm、一端的齿轮齿数为100、另一端的齿轮齿数为98,当其一端的外齿轮相对另一端的外齿轮转过2个齿时,试问:两个螺母之间相对移动了多大距离?答:Z1=100,Z2=98,ΔS=(2/Z1)*λ0=0.02*6mm=0.12mm2-16.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答:(1)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①重量最轻原则②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③等小传动惯量最小原则(2)输出轴传动误差最小原则是:为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齿轮传动的精度,各级传动比影按先小后大的原则分配,一边降低齿轮的加工误差、安装误差及回转误差对输出转角精度的影响。

总转角误差主要取决于最末一级齿轮的转角误差和传动比的大小,在设计中最末两级的传动比应取大一些,并尽量提高最末一级齿轮副的加工精度。

2-19.设有一谐波齿轮减速器,其减速比为100,柔齿轮数为100。

当刚轮固定时,试求该谐波减速器的钢轮齿数及输出轴的传动方向(与输入轴的传向相比较)。

答:根据公式:iHr=Zr/(zr-zg)可知:当iHr=100时,Zg=99,当iHr=-100时,Zg=101;故该谐波减速器的钢轮齿数为101,柔轮输出轴方向与波发生器输入轴转向相反。

2-21.简述导轨的主要作用,导轨副的组成、种类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答:导轨的作用是支承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和规定的运动方向运动。

导轨副的组成:导轨副主要由承导件和运动件两大部分组成。

常用的导轨副种类很多,按其接触面积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流体介质摩擦导轨等;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开式导轨和闭式导轨。

导轨副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导向精度高、刚性好、运动轻便平稳、耐磨性好温度变化影响小以及结构工艺性好等。

第三章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⒈惯量小、动力大⒉体积小、重量轻⒊便于维修、安装⒋易于微机控制3-6 简述 PWM 直流驱动调速,换向的工作原理。

答:通过电源的通断来获得电压脉冲信号,控制通断的时间比来获得不同的电压脉冲,通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平均电压越大,电机转的就快,反之,电机转的就慢。

电机的换向是通过桥式电路来实现的,它是由四个大功率的晶体管组成,通过在不同晶体管的基极加正负脉冲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向控制。

为使其实现双向调速,多采用桥式电路,其工作原理与线性放大桥式电路相似。

电桥由四个大功率的晶体管组成。

如图,分别记作1.2.3.4.如果在1 和3 的基极上加以正脉冲的同时,在2 和4 的基级上加以负脉冲,这时1 和3 导通,2 和4 导通。

设此时的电动机转向为正;反之,则为负。

电流的方向与前一情况相反,电动机转向,显然,如果改变加到1 和3,2 和4这两组管子基极上控制脉冲的正负和导通率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和速。

3-11 简述步进电机步距角大小的计算方法?答:a=360/(K*M)式中:Z=转子齿数。

M=运行拍数。

通常等于相数或相数整数倍,即M=K*N (N 为电动机的相数,单拍是K=1,双拍时K=2)。

第四章4-2 试说明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及选用要点。

答:较完善的中断系统,足够的储存容量,完备的输入/输出通道和实时时钟;字长,速度,指令。

4-15 键盘键值是如何确定?答:将行、列线按二进制顺序排列,当某一键按下时,键盘扫描程序执行到给该列置0电平,读出各行状态为非1状态,这时的行、列数据组合成键值。

4-17 试说明光电耦合器的光电隔离原理。

答:光电隔离电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的光电转换元件组成,如书本P168图 4.39。

控制输出时,如图4.39a所示可知,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74LS04非门反相后,加到光电耦合器G 的发光二极管正端。

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经反相后,加到发光二极管正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因此,发光二极管不导通,没有光发出。

这时光敏晶体管截止,输出信号几乎等于加在光敏晶体管集电极上的电源电压,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法官二极管导通并发光,光敏晶体管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而导通,于是输出端的电平几乎等于零。

同样的道理,可将光电耦合器用于信息的输入,如图4.39b所示。

4-19 试说明检测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答:首先要根据使用要求选择适合自己所需要的,此外还可以采取某些技术措施来改善传感器的性能如:平均技术,差分技术,稳定性处理,屏蔽和隔离。

选用传感器时,要特别注意不同系列产品的应用环境、使用条件和维护要求。

第五章5-1 回顾所学机械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的关系。

答: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5-4 简述传递函数、系统的过渡过程、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含义。

答: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定义为:在零初始值下,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

系统的过渡过程:当系统受到外部干扰时,其输出量必将发生变化,但由于系统总含有惯性或储能元件,其输出量不可能立即变化到与外部干扰相应的值,而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系统的过渡过程。

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1.系统过渡过程品质,即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震荡性。

2.系统的稳定精度,即稳态误差ss e 的大小。

5-5 用所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元、部件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

答:机械系统在传递运动的同时还将进行力的传递。

因此,机械系统的各构成零部件必须具有承受其所受力的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尺寸。

但尺寸一大,质量和转动惯量就大,系统的响应就慢。

如书本P207图5.15a 所示,输入为力()x F t 时,其响应为()y F t 或()(())y t f x t =,系统负载质量和惯量不同,其响应快慢也不同。

含有机械负载的机械系统动态特性如图5.15b 所示。

如果是齿轮减速器,其机构的运动变换函数1()()y f x x t ==就是线性变换。

如果只有机构的转动惯量m J ,则其动态特性为21()m J s ,如果只有负载转动惯量L J ,则其负载反力为2L J s y 。

包括负载在内的机械总体的动态特性,以传递函数形式可表示为22()/()1/[(/)]x m L X s F s J J i s =+第六章6-4 简述数控机床坐标系的定义规则。

答:数控机床坐标系统采用右手直角笛卡儿坐标系,确定机床坐标系时,假定刀具相对工件做相对运动。

该标准规定机床传递切削力的主轴轴线为Z坐标。

当机床有机个主轴时,则选一个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为Z轴。

规定增大工件和刀具距离的方向为Z的正方向。

X坐标是水平的,它平行于工件的装夹面。

对工件旋转的机床,取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X的正方向。

对于刀具旋转的机床则规定:当Z轴为水平时,从刀具主轴后端向工件方向看,X正方向为向右方向;当Z轴为垂直时,对单立柱机床,面对刀具主轴向主轴方向看,右手方向为正方向。

y坐标按右手直角笛卡儿坐标系确定其正方向。

6-5 了解数控编程的辅助功能M指令代码和数控G指令代码。

答:M指令代码:M00程序停机M01选择停机,按下“选择停”按钮后才起作用;M02程序结束,到下一程序的起点;M03主轴顺时针方向旋转;M04主轴逆时针方向旋转;M05主轴停转;M06换刀;M07开#号冷却液;M08开*号冷却液;M09关闭冷却液;M10夹紧;M11松开;M30程序终了,返回到程序起点。

G指令代码:1.坐标平面选择指令(G17、G18、G19);2.绝对值和增量值编程指令(G90、G91);3.快速点定位指令(G00)4.直线插补指令(G01);5.圆弧插补指令(G01);6.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6-6 简述数控(CNC)加工程序编制的主要内容。

答:数控(CNC)程序编制分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从分析零件图、制订工艺规程、计算刀具运动轨迹、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制作程序介质直到程序效应,整个过程主要由人工来完成,这种人工制备零件加工程序的方法称手工编程。

编制零件加工程序的全部过程主要由计算机来完成的编程方法称自动编程。

第七章7-7 在闭环之外的动力传动链齿轮传动间隙对系统的稳定性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有。

由于动力传动链存在齿轮传动间隙,当电动机在齿隙范围内运动时,被控对象不转动,没有反馈信号,系统暂时处于开环状态。

当电动机转过齿隙后,主动轮于从动轮产生冲击接触,此时误差角大于无齿轮加你时的误差角,因此从动轮以较高的加速度转动。

又因为系统具有惯量,当被控对象转角c θ等于输入转角r θ时,被控对象不会立即停下来,而靠惯性继续转动,使被控对象比无间隙时更多地冲过平衡点,这又使系统出现较大的方向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