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度临床《病理生理学》休克思维导图

2024年度临床《病理生理学》休克思维导图

2024/2/2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休克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典型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表现。
诊断依据
休克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血压下降是休 克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需注意血压正常者并不能排除休克的可能性。
2024/2/2
细胞代谢异常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促进 休克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15
纠正细胞代谢异常措施
改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
通过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等措施,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
纠正内环境紊乱
应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应用钙拮 抗剂等减轻钙超载。
提供能量物质
给予葡萄糖等能量物质,以满足细胞 能量代谢需求。
2024/2/2
20
调节炎症反应策略
抗炎治疗
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 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抑 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 伤。
2024/2/2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平衡炎症反应,改善休克 预后。
血液净化技术
采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 等技术,清除血液中的炎 症介质和毒素,减轻全身 炎症反应。
21
抗炎治疗在休克中应用
9
微循环障碍类型及表现
01
缺血性微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
约肌张力增加,真毛细血管关闭,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02
淤血性微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而毛细血管后阻力仍较高,使得毛
细血管静水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组织淤血、水肿。
2024/2/2
Chapter

兽医病理学思考题

兽医病理学思考题

兽医病理学思考题(总论部分)绪论1.什麽是动物病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如何?2.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第一章疾病学总论1.疾病的现代概念是什么? 如何理解?2.疾病是在时间上的延续过程。

可分为哪四个基本阶段? 各有何特点?3.解释下列名词:症状(symptom),恶化,减轻,完全痊愈,不全痊愈,病理状态,再发/复发4.什么叫尸体? 尸体有哪些变化?5.疾病是如何分类的? 按病程分类时各型的特点?6.病因各包括哪些? 原因,诱因和素因的定义及其三者之间有何关系?7.什么是发病论? 研究什么内容?8.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有哪些?(详细内容)9.什么是发病机理?包括哪三方面?10.举例说明病因学和发病学防治的内容?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什么叫萎缩?有哪些病理变化,结局如何?2.什么叫病理性萎缩?根据引起萎缩的原因和萎缩波及的范围,可将病理性萎缩分为哪几种类型?2.什么叫变性?包括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3.简述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的发病机理?4.许多原因可引起脂肪变性,中毒和缺氧所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在显微镜下何特点?5.解释下列名词:槟榔肝,琥斑心,脂肪肝,粘液水肿,西米脾,火腿脾,蜡样坏死,干酪样坏死,脑软化,中央脂肪化,边缘脂肪化,cell swelling,hyaline degeneration,amyloidosis,fibrinoid degeneration/necrosis,liquifaction necrosis,coagulation necrosis,6.什么叫坏死?坏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如何?7.引起坏死的原因有哪些?8.坏死有哪些类型?9.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10.如何区别萎缩,变性和坏死?11.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常见病变有哪些?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什么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什么表现形式?2.什么叫充血?充血的机理及其对机体的影响?3.什么叫贫血?引起贫血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4.什么叫梗死?病理变化如何?5.什么叫出血?出血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6.如何区别充血、淤血、贫血、出血和梗死?7.什么叫血栓形成?形成的条件和类型?8.血栓形成的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9.什么叫栓塞?栓塞的种类及其影响?10.什么叫淤血(venous hyperemia,passive hyperemia,congestion)?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化?11.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第四章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1.影响水代谢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叫组织脱水?三种不同类型的脱水各有何特点?3.什么叫组织水肿?引起水肿的原因有哪些?4.什么叫肾性水肿?肾性水肿的发病机理?5.水肿的类型及各自的发生机理?6.水肿的病理变化?7.水肿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8.什么叫低钙血症?发生的原因与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9.什么叫高钙血症?它对机体的影响如何?10.什么叫低磷酸盐血症?它对机体有何影响?11.什么叫酸碱平衡紊乱?它有哪些类型?12.什么叫代谢性酸中毒?机体的代偿反应和病理生理变化如何?13.什么叫呼吸性酸中毒?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哪些?14.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有哪些代偿反应?第五章缺氧1.什么叫缺氧?2.引起缺氧的原因及发生机理?3.根据……将分为哪四种类型?各型缺氧的血氧的变化如何?4.缺氧对机体有哪些影响?第六章休克1.什么叫休克?2.休克的原因与分类?3.微循环灌流量减少的发生机理?4.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机理?第七章发热1.什么叫发热?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与过热有何区别?2.在临床上发热经过哪三个阶段?临床表现如何?各注意什么?3.根据发热的程度、发热的升降速度以及体温曲线的动态和特点可将发热各分为哪几种类型?4. 什么是热限?5. 发热时机体有哪些变化?6. 为什么说中等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有利?第八章适应与修复1.什么叫适应与修复?它有多方面的形式,其中包括哪些?2.什么叫代偿?有哪几种形式? 代偿的意义?3.什么叫修复?包括哪几种形式?4.什么叫再生?影响再生的因素有哪些?5.体内的各种细胞按其再生能力可分为哪几种?举例6.什么叫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形成过程?7.肉芽组织的结局和功能?8.什么叫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如何?一、二期愈合有何区别?9.什么叫(病理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有何不同?10.什么叫机化?举例说明不同组织的机化特点.11.什么叫化生?直接化生和间接化生有何区别?组织改建与化生有何区别?12.增生和肥大的概念?第九章病理性物质沉着1.什么叫营养不良性钙化?发生机理?2.痛风?原因及其发生机理?3.痛风的病理变化?4.什么叫病理性色素沉着?包括哪些?5.胆红素的形成和代谢过程?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有何区别?6.根据引起黄疸的原因,可将黄疸分为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特点?7.什么叫结石?最常发生的部位?引起的原因有哪些?8.结石的种类?9.引起尿石的原因有哪些?第十章炎症1.什么叫炎症?有哪五种基本特征?2.炎症局部的三个基本病理变化变化?3.炎症的全身性反应如何?4.什么叫白细胞游走?需哪些条件?各型白细胞见于哪种炎灶中?5.炎症可经过哪几种形式?取决于哪些因素?6.引起炎症的原因与发生机理以及机体的反应性?7.炎症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8.炎症的意义和结局?9.名词解释:败血症,侵入门,毒血症,病毒血症,菌血症,脓毒败血症,10.引起败血症的原因和发生机理?11.败血症的病理变化?12.什么叫炎症介质?包括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第十一章免疫病理1.什么叫免疫病理学?2.什么叫变态反应?包括哪几种类型?3.各型变态反应各有何特点?4.新生幼驹溶血病的发病机理?5.常见动物自身免疫病有哪些?6.什么叫免疫缺陷病?分为哪两类?7.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第十二章应激1.什么叫应激?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2.应激原?应激的本质是什么?3.应激反应症候群可分为哪三个时期?4.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包括哪些?5.应激时机体的机能代谢会出现哪些改变?6.动物常见的应激性疾病有哪些?第十三章肿瘤1.什么叫肿瘤?肿瘤区别于动物体细胞的其它增生方式的特征在于哪几点?2.肿瘤有哪些特性?3.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结构有哪些?,4.肿瘤有哪几种生长方式?5.什么叫肿瘤的转移?转移渠道有哪几种?6.肿瘤如何命名?命名的原则是什么?7.肿瘤的分类?如何区别良性和恶性肿瘤?8.简述肿瘤的发生原因和发生机理?9.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各有哪些?10.列举出一些畜禽常见肿瘤的名称?第二十章及其实验1.简述猪、鸡、牛、马的剖检术式?2.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

病理生理学题库及答案——休克

病理生理学题库及答案——休克

病理生理学题库及答案——休克第十八章休克一、名词解释1.休克2.低血容量性休克3.感染性休克4.烧伤性休克5.创伤性休克6.心源性休克7.过敏性休克8.神经源性休克9.高动力型休克10.低动力型休克11.自身输液12.自身输血13.休克肺14.休克肾二、填空题1.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故又称休克;在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休克中,内毒素起重要作用,故又称性休克或性休克。

2.高动力型休克时,因外周阻力降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故又称休克,见于。

3.微循环是指和之间的血液循环。

由个部分组成。

微循环的灌流情况主要是受调节。

4.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

5.根据休克发生过程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一般可将休克发展过程分为期、期、期。

6.休克早期微循环的血管持续,口径明显变小,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增加,尤以阻力增加更明显,因此出现微循环。

7.休克的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微静脉端白细胞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加大了毛细血管的,这种粘附是通过所介导的。

8.休克晚期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均无反应,所以又称微循环期。

由于该期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故又称期。

9.近年来认为损伤是休克发展过程中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基础。

在休克的基础上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最常累及的器官是。

10.休克代偿期代偿意义表现为和。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休克的概念是A.是剧烈的震荡或打击B.是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所致的循环衰竭C.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D.是以血压降低、尿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E.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全身微循环血液灌注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重要器官机能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2.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A.心输出量降低B.动脉血压降低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D.外周阻力升高E.外周阻力降低3.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A.儿茶酚胺B.心肌抑制因子C.血栓素A2D.内皮素E.血管紧张素Ⅱ4.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变化不明显D.先兴奋后抑制E.先抑制后兴奋5.自身输血的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液回流增多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6.自身输液的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夜回流多于生成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7.休克早期动脉血压变化的特点是A.升高B.降低C.正常或略降D.先降后升E.先升后降8.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是A.心脏B.肝C.肾D.肺E.脾9.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是A.微动脉端收缩,微静脉端舒张B.微动脉端收缩,微静脉端不变C.微动脉端舒张,微静脉端舒张D.微动脉端舒张,微静脉端收缩E.微动脉端收缩程度大于微静脉端收缩10.高排低阻型休克可见于A.失血性休克B.感染性休克C.烧伤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11.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B.多灌少流C.不灌不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12.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B.不灌不流C.少灌少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13.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不灌不流B.多灌少流C.少灌少流D.多灌多流E.少灌多流14.有关低动力型休克的描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心输出量降低B.外周阻力升高C.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D.常见于低血容性休克E.皮肤温度升高15.休克时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必然导致A.高碳酸血症B.乳酸堆积C.酮体堆积D.呼碱E.代碱16.休克早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主要是A.微动脉B.后微动脉C.真毛细血管D.微静脉E.动-静脉吻合支17.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是A.强烈抑制B.改变不明显C.先兴奋后衰竭D.先兴奋后抑制E.强烈兴奋18.微循环学说认为各型休克的“最后共同通路”是A.微循环缺血B.交感兴奋C.组织缺氧D.微循环淤血E.血压下降19.休克早期血细胞比容降低的机制是A.血液重新分配B.输液过多C.组织液返流入血D.输血过多E.肝脾储血库收缩20.休克早期可出现血管扩张的部位是A.胃肠B.肾脏C.骨骼肌D.心脏E.皮肤21.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A.下肢抬高30度-40度,头部不抬高B.至少两条输液路径C.准确记录出入量D.常规吸氧E.最好有中心静脉压监测22.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哪项不对A.烦燥不安B.脉搏细数C.血压明显下降D.面色苍白,出冷汗E.少尿23.心肌抑制因子主要产生于A.心脏B.肺C.肾D.肝E.胰腺24.下述物质中不能引起血管扩张的是A.组胺B.心肌抑制因子C.激肽D.腺苷E.内皮舒张因子25.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最易受损害的器官是A.心脏B.肝C.脾D.肺E.肾26.休克早期发生的少尿是由于A.器质性肾功能衰竭B.肾前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肾后性肾功能衰竭E.功能障碍与肾小管坏死并存的急性肾功能衰竭27.休克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机制无关A.冠脉血流量减少B.心肌耗氧量增加C.前负荷增加D.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E.多钟毒性因子抑制心肌28.休克患者早期不会出现A.少尿B.血压下降C.脉搏细速D.面色苍白E.四肢冰冷29.休克期微循环后阻力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聚集B.红细胞聚集C.白细胞贴壁D.血液粘度增加E.血流变慢30.休克期血压进行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微循环障碍回心血量严重不足B.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进行性下降C.交感神经先兴奋后转为抑制D.外周小动脉紧张度进行性降低E.心功能不足心输出量明显减少31.高排低阻型休克可见于A.失血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32.低排低阻型休克可见于A.失血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烧伤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33.下列哪项不是感染性休克的特点A.发病机制复杂B.易导致心力衰竭C.早期常伴有高热D.细胞可发生继发性或原发性损伤E.大部分病例属于高动力型休克34.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病因是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病毒D.螺旋体E.真菌35.较易发生DIC的休克类型是A.心源型休克B.失血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36.下述哪项不是内毒素的作用A.直接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B.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C.促成TNF合成D.激活凝血、纤溶、激酞、补体等系统E.刺激机体细胞释放内源性介质37.高动力型休克和低动力型休克均见于A.感染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E.烧伤性休克38.快速失血量一般超过机体总血量的多少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A.10%B.20%C.25%D.30%E.40%39.下列哪项不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A.烧伤B.创伤C.呕吐D.腹泻E.心律失常40.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升高不是下列哪型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A.心源性休克B.感染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41.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A.失多少,补多少B.需多少,补多少C.宁多勿少D.宁少勿多E.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42.下列哪项最宜作为监测休克患者补液的指标A.动脉血压B.心率C.尿量D.肺动脉楔压E.心输出量43.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时应首先A.充分补足血容量B.保护和改善细胞功能C.纠正酸中毒D.改善心脏功能E.去除原发病因44.应首选缩血管药物治疗的休克类型是A.心源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失血性休克D.烧伤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45.休克患者代偿期的主要表现: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速、血压基本正常、脉压无变化C.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D.脉细速、血压基本正常、脉压缩小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6.休克时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变化规律是A.先降低后正常B.先升高后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D.先正常后降低E.先正常后升高47.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A.增强心肌收缩力B.稳定溶酶体膜C.代谢性碱中毒D.改善微循环E.拮抗儿茶酚胺48.休克时最常引起的酸碱紊乱是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E.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49.休克时引起各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学基础是A.细胞水肿B.细胞跨膜电位下降C.线粒体肿胀D.溶酶体破坏E.细胞损伤50.休克早期产生的肾功能衰竭是A.器质性肾功能衰竭B.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肾性肾功能衰竭E.肾前性肾功能衰竭51.给休克患者补液的原则是A.严格控制补液量B.补液宁多勿少C.失多少补多少D.需多少补多少E血压正常不必补液52.下列哪一类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A.失血B.烧伤C.挤压伤D.感染E.脱水53.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二)、X型题1.目前认为休克的病理生理的特点是A.微循环障碍B.重要脏器灌流障碍C.细胞功能代谢障碍D.动脉血压明显降低E.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2.导致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A.交感神经被抑制B.微循环缺血C.血容量降低D.血管容积增加E.心泵功能障碍3.休克早期机体出现的代偿措施有A.组织液反流入血B.微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血液重新分配D.心肌收缩力增强E.毛细血管口径增大4.导致休克期微循环淤血的机制是A.血液浓缩,血浆粘度增加B.白细胞贴壁、粘附上内皮细胞C.内毒素的作用,产生某些细胞因子D.组织细胞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E.酸中毒时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5.休克期回心血量严重不足的原因是A.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B.血细胞比容减少C.毛细血管床大量开放D.组织液生成增多E.血浆大量外渗6.休克期患者临床表现有A.心搏无力,心音低钝B.神志淡漠甚至昏迷C.动脉血压进行性降低D.皮肤紫绀并出现花斑E.尿量进一步减少或无尿7.晚期休克患者其所以难治是因为A.严重的细胞损伤B.动、静脉吻合支大量开放C.广泛DIC形成D.微血管麻痹E.重要器官功能衰竭8.休克肺出现的病理改变有A.肺淤血、水肿B.肺出血C.肺内微血栓形成D.肺内透明膜形成E.局限性肺不张9.下述哪些休克患者不宜用使扩血管药物A.创伤性休克B.神经源性休克C.失液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十二章)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十二章)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第一节子宫颈疾病一、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常由链球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也可由沙眼衣原体、淋球菌、乳头状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

镜下,宫颈粘膜充血水肿、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

宫颈腺上皮可有增生和磷化。

如果增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和阻塞宫颈管腺体的开口,使粘液储留,腺体逐渐扩大呈囊状,形成子宫颈囊肿,称为纳博特囊肿(Nabothiancyst);如果宫颈粘膜上皮、腺体和间质结缔组织局限性增生,可形成子宫颈息肉;覆盖在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坏死脱落,形成浅表的缺损称为子宫颈真性糜烂,较少见。

临床上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子宫颈损伤的鳞状上皮被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增生下移取代,由于柱状上皮较薄,上皮下血管较易显露而呈红色,病变粘膜呈边界清楚的红色糜烂样区,实际上不是真性糜烂。

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经性传播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尤其是HPV-16、18、31、33为高危险性亚型。

吸烟和免疫缺陷可增加风险。

(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ervical epithelial dysplasia)属癌前病变,指子宫颈上皮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

分三级:Ⅰ级,异性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Ⅱ级,下1/3至2/3;Ⅲ级,超过全层的2/3,但未累及上皮全层。

2.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异形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膜。

原位癌的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至宫颈腺体内,取代部分或全部腺上皮,但仍未突破腺体的基膜,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仍属原位癌的范畴。

最近将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相当于Ⅰ级非典型增生;CINⅡ相当于Ⅱ级非典型增生;CINⅢ包括Ⅲ级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病理学--第十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病理学--第十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十二章休克1.何谓休克?休克的常见病因有哪几方面?休克发生有哪几个始动环节?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或休克的本质)是什么?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始动环节是什么?常见于哪些情况?答: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如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失血和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⑥心力衰竭等。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三个决定性因素:①足够的血容量;②正常的血管舒缩能力;③正常的心泵功能。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①血容量减少;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心泵功能障碍。

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

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

常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②血管源性休克:始动环节:血管床容量增加。

常见于感染、过敏、神经源性(如脑部、脊髓损伤或麻醉,以及创伤患者的剧痛等)。

③心源性休克: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

常见于心肌源性(如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和非心肌源性(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等)。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有哪些?何谓血管源性休克?答: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发病机制:大量体液丢失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

血管源性休克(或称分布性休克,或称低阻力性休克)是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3.微循环包括哪些血管?分别发挥什么作用?答:微循环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微静脉。

微动脉、后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称前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决定微循环的灌人血量。

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

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十二章休克1.何谓休克休克的常见病因有哪几方面休克发生有哪几个始动环节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或休克的本质)是什么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始动环节是什么常见于哪些情况若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又可分为哪几类低动力型休克与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有哪些答: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如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失血和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⑥心力衰竭等。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①血容量减少;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心泵功能障碍。

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

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

常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②血管源性休克:始动环节:血管床容量增加。

常见于感染、过敏、神经源性(如脑部、脊髓损伤或麻醉,以及创伤患者的剧痛等)。

③心源性休克: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

常见于心肌源性(如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和非心肌源性(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等)。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常可分为:①低动力型休克(或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称冷休克)②高动力型休克(或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或称暖休克)低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高,心排出量降低。

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但微循环有效灌流量仍减少。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心血管表现特点有哪些何谓血管源性休克答: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发病机制:大量体液丢失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2)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2)

一、单选题1、休克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

A.多灌多流B.少灌多流C.多灌少流D.不灌不流正确答案:C解析:休克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多灌少流,灌<流。

2、关于休克期的发生机制,错误的说法是()。

A.儿茶酚胺导致血管持续性收缩B.酸中毒使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C.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D.白细胞粘附、血流阻力增大正确答案:A3、休克期的最显著临床特征是()。

A.脉压差增大B.面色苍白C.四肢冰凉D.血压进行性下降正确答案:D4、与休克早期不同,休克期的皮肤粘膜变化特点是()。

A.面色苍白B.大汗淋漓C.四肢冰凉D.花斑发绀正确答案:D解析:与休克早期相比,休克期因皮肤粘膜血管网内血液淤滞而出现花斑或发绀。

5、休克晚期的微循环特点是()。

A.前阻力增大,少灌少流B.后阻力增大,多灌少流C.麻痹扩张,不灌不流D.微循环持续痉挛收缩正确答案:C解析:休克晚期的特点是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不灌不流,对血管活性药物失去反应。

6、临床上更容易发生DIC的是()。

A.失血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正确答案:D解析:感染性休克相比其它休克类型更容易发生DIC,且不一定要等到晚期。

7、下列()不是休克晚期的发生机制。

A.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B.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C.内、外凝血系统激活D.PGI2-TXA2平衡失调正确答案:A8、休克晚期的微循环血管中通常不会出现()。

A.形成血栓B.无复流现象C.血管麻痹扩张D.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正确答案:D9、休克时的物质代谢特点是()。

A.合成代谢增强B.分解代谢增强C.能量生成增多D.酸中毒正确答案:B解析:休克发生过程中体内物质代谢是以分解代谢增强为主。

10、休克发生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功能损伤的脏器是()。

A.心B.脑C.肝D.肾正确答案:D解析:在以上器官中,休克时最容易受损的器官是肾脏。

11、导致休克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休克肾B.休克肺C.休克肝D.休克脑正确答案:A解析:休克肾是休克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休克的试题及答案

休克的试题及答案

休克的试题及答案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理病态,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急性出血等情况下。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休克的症状、分类和处理方式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休克的试题及答案进行详细讨论。

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病情不属于休克的表现?A. 血压下降B. 心率加快C. 呼吸急促D. 体温升高答案:D. 体温升高2. 以下哪种休克类型与血容量减少相关?A. 过敏性休克B. 神经性休克C. 感染性休克D. 创伤性休克答案:D. 创伤性休克3. 休克的早期处理重点是什么?A. 补液B. 使用强心药C. 使用抗生素D. 氧气吸入答案:A. 补液4. 以下哪项不是判断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A. 血压水平B. 心率C. 血氧饱和度D. 体温答案:D. 体温5. 休克患者的面色苍白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除了:A. 血液循环受阻B. 缺氧C. 出血D. 发热答案:D. 发热二、填空题1. 休克的定义是指全身组织低灌注引起的()。

答案:氧供减少2. 休克患者的最佳体位是()位。

答案:患者平卧位3. 休克的治疗应优先处理()原因。

答案:病因4. 心源性休克的处理重点是采取()措施。

答案:强心5. 抗感染治疗在()休克中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答案:感染性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休克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休克根据病因和病情不同可分为心源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多种类型。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功能受损造成的低灌注状态,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创伤性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导致血容量减少引起的,症状包括大出血、休克等;感染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导致的休克状态;过敏性休克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全身过敏症状进而导致休克。

2. 描述一下休克患者的评估和处理步骤。

答案:对于休克患者,首先要评估其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了解休克的严重程度和病情。

紧接着,应立即处理可能导致休克的原因,如创伤性休克应控制出血、感染性休克应使用抗生素等。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0休克(张静)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0休克(张静)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0休克(张静)第十二章休克一、名词解释1.hock(休克)2.hypovelemic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3.hyperdynamichock(高动力型休克)4.hypodynamichock(低动力型休克)5.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6.autobloodinfuion(自身输血)7.autotranfuion(自身输液)8.hemorheology(血液流变学)9.lipopolyacharide(LPS,脂多糖)10.hocklung(休克肺)11.hockkidney(休克肾)12.hemorrhagichock(失血性休克)13.infectiouhock(感染性休克)14.myocardialdepreantfactor(MDF,心肌抑制因子)15.cardiogenichock(心源性休克)二、选择题A型题1.休克的现代概念是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B.剧烈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C.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降低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病理过程D.血管紧张度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E.对外来强烈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2.临床最常用的休克分类方法是A.按休克的原因分类B.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C.按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D.按患者的皮肤温度分类E.按患者的血容量分类3.下列哪一类不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A.失血B.脱水C.感染D.烧伤E.挤压伤4.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指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5.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的主要是A.交感神经B.动脉血压变化C.平滑肌自律性收缩D.血液及局部体液因素E.血管内皮细胞功能6.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A.儿茶酚胺B.血栓素A2C.血管紧张素IID.内皮素E.心肌抑制因子7.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先兴奋后抑制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8.休克早期“自身输血”的代偿作用主要指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脾脏血库收缩,释放储存血液D.RAA系统激活,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加强E.缺血缺氧,红细胞生成增多9.休克早期“自身输液”的代偿作用主要指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RAA系统激活,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加强D.ADH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加强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10.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2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E.微静脉收缩11.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少于流E.不灌不流,血流停滞12.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错误?A.烦燥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血压均下降D.尿少或无E.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13.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理是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血管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缩血管物质减少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14.休克发病学中儿茶酚胺通过α受体的作用是A.只在休克早期存在B.在各期都是休克发病的主导环节,应阻断之C.是早期组织缺血的主要机制,并具有代偿意义D.各器官均引起同样程度的缺血缺氧E.可引起动静脉吻合支广泛收缩15.长期大量使用升压药治疗休克的弊病是A.增加机体对升压药的耐受性B.使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失去反应C.使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耗竭D.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使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16.休克进展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17.休克时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的主要原因是A.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兴奋血管α受体3B.内源性阿片肽增多C.组胺释放增多D.肾上腺素增多,兴奋血管β受体E.PGI2增多18.在休克进展期微循环淤血的发生,与下列哪个因子无关?A.组胺B.PAFC.腺苷D.缓激肽E.MDF19.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引起血管扩张?A.内啡肽B.组胺C.腺苷D.缓激肽E.MDF20.休克进展期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其作用的主要环节是A.扩张小动脉B.扩张微动脉C.扩张后微动脉D.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扩张毛细血管后微血管21.失血性休克的休克进展期与早期临床表现的不同是A.皮肤湿冷B.尿量少C.神志可清楚D.血细胞压积增大E.脉搏细速22.从纳络酮的抗休克作用,说明下列哪一种物质在休克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血栓素A2B.内源性阿片肽C.血管紧张素IID.PAFE.NO23.易发生DIC的休克类型是A.失血性休克B.感染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424.休克进展期掌握补液量的原则是A.无明显失血失液者不必补液B.失多少,补多少C.需多少,补多少D.前一天丧失液体量加当天丢失量E.宁多勿少25.对休克患者监测补液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肺动脉楔压26.内毒素引起微循环障碍的机制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B.激活凝血系统C.激活激肽系统扩张血管D.直接扩张全身血管E.直接损害心肌27.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B.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28.选择扩血管药治疗休克应首先A.充分补足血容量B.纠正酸中毒C.改善心功能D.去除原发病因E.给予缩血管药29.休克时血液流变学改变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B.红细胞聚集叠加增多C.白细胞粘着、贴壁、嵌塞D.血小板聚集E.血浆粘度增大30.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淤血期的表现A.血压降低B.表情淡漠C.皮肤紫绀5输血、肝素等治疗未见好转。

病理生理学第十二章 休 克

病理生理学第十二章 休 克

第十二章休克一、选择题1.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2.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心功能不全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C.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D.微循环淤滞,回心血量减少E.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3.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4.休克时产生心肌抑制因子(MDF)的主要部位是A.肝脏B.胰腺C.肺脏D.脾脏E.胃肠道5.下列哪一种物质不能引起血管扩张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B.5-羟色胺C.血管活性肠肽D.组胺E.内源性阿片肽6.休克时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脉血压过低,冠脉流量减少B.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C.前负荷增大,心室搏出量减少D.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多E.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肌收缩7.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8.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肺主要的临床表现A.进行性氧分压降低B.进行性呼吸困难C.进行性高碳酸血症D.进行性发绀E.肺部有湿性罗音9.在休克早期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脉压增大E.脉搏细速10.休克患者补液监测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B.脉压D.中心静脉压E.表浅静脉充盈度11.正常真毛细血管网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毛细血管的自身舒缩有关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D.局部体液因素有关E.全身体液因素有关12.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其微循环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外周阻力增高C.血管床容积扩大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高E.血流速度减慢13.指出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B.毛细血管后阻力降低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血流淤滞D.微血流淤滞、泥化形成E.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14.休克肺病人血气改变形式一般为A.PaO2↓,PaCO2↑,二者成一定比例B.PaO2↓,PaCO2↑,二者不成比例C.PaO2↓,PaCO2基本不变D.PaO2↓PaCO2↓E.PaO2和PaCO2基本正常15.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50%B.40%D.20%E.15%16.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B.血压下降C.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D.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E.中心静脉压降低17.机体急性失血量为全身血量多少时可通过代偿而不出现症状A.10%B.12%C.15%D.17%E. 20%18.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酐减少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19.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率过快C.心输出量降低D.心肌收缩力减弱E.心律失常20.过敏性休克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A.血管收缩B.支气管收缩C.血管床容积增大D.微循环淤血E.小血管通透性升高21.“不可逆性”休克与下列哪项无关A.微循环缺血性缺氧B.DICC.微循环衰竭D.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E.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22.MSOF时肾功能衰竭主要A.由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B.由肌红蛋白损伤肾小管引起C.表现为少尿无尿D.因呼衰致低氧血症引起E.体内血流重分布,肾缺血引起23.MSOF时免疫系统发生变化,下列错误的是A.C4a、C3a升高B.处于全面抑制状态C.体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低下D.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亢进E.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二、名词解释1. 心源性休克2.自身输血(self blood transfusion)3.自我输液(self transfusion)4.休克肺(shock lungs)5.休克肾(shock kidneys)6.休克(shock)7.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8.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9.MSOF三、问答题1.失血性休克早期机体有哪些代偿适应性改变?并简述其产生机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休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休克
如有疑似休克的症状,者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窒息。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 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补充血容量
保暖
根据患者情况,适量补充血容量,维持正 常的血液循环。
注意给患者保暖,防止因寒冷引起的血管 收缩,加重休克症状。
休克患者的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情绪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安慰,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解释病情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消除他 们的疑虑和恐惧感。
提供心理支持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 们度过难关。
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和勇气。
05
详细描述
失血性休克通常是由于外伤、手术或内部出血导致的大量血液流失,使身体无 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从而引发休克。
感染性休克
总结词
由严重感染引发的休克
详细描述
感染性休克通常是由严重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这些 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导致休克的发生。
过敏性休克
04
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休克的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感染
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是预防休克的重 要措施,包括及时治疗伤口、控制感 染病灶等。
维持正常循环
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是预防休克的关 键,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等影响 血液循环的行为。
补充足够营养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身体免疫 力,有助于预防休克的发生。
及时就医
休克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休克的基础研究进展
休克发生机制的研究

病理学各章节病理讨论参考答案

病理学各章节病理讨论参考答案

科学出版社〈病理学〉教材各章节后附病案分析讨论参考答案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案例2-1患者,女,35岁,10年前,曾因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刀口感染,经一月余才愈合,起初局部形成一个5cm×3cm大小的、红褐色、质地柔软、稍隆起的长条状组织,随后慢慢皱缩,质地变硬,色泽逐渐呈灰白色,但刀疤中部逐渐变薄、隆起约5cm×2cm大小,且随腹压的变化明显隆起或凹陷。

体查:下腹部有一长约5cm,宽约2cm刀疤;表面失去正常皮肤的色泽和纹理结构,呈光亮、较薄、无毛发生长、明显高起于周围皮肤的隆起区。

思考题:1.患者的刀口出现了哪种创伤愈合?请分析其发生和演变过程。

2.产生了何种并发症?为什么?案例分析:1.二期愈合:由于刀口的感染,使局部组织坏死加重,形成了大量的肉芽组织,随后肉芽组织演变成纤维性瘢痕而修复,同时,皮肤附件严重受损不能完全再生,因而无毛发可见,局部仅有较薄的表皮层和瘢痕。

2.腹壁疝形成:由于局部形成了较薄的瘢痕组织,因其缺乏弹性和抗拉力强度不足,在腹腔内压长期作用下,局部逐渐向外膨出,形成腹壁疝。

案例2-2女性,85岁,夜间起床上卫生间小便,不慎摔倒在地,右侧臀部着地,局部疼痛不能站立,被送入医院。

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90次/分,血压130/85mmHg。

右臀部压痛,右腿活动受限。

B超:腹内脏器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

X线检查:右侧股骨颈骨折。

X光片见附图2-24。

图2-24 右股骨颈骨折讨论:1、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2、该骨折因病人年龄偏大,不能手术待自然愈合,可能产生何种后果?3、哪些因素可影响骨折的愈合?案例分析:1.骨折基本愈合过程分4期:血肿形成期纤维性骨痂期骨性骨痂期骨痂改建期。

2.本例患者高龄、外伤后局部疼痛、压痛,不能站立,X线检查明确股骨颈骨折,并有骨质嵌入。

其愈合过程也是有上述4阶段。

手术复位较困难,可行股骨头置换。

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

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十二章休克1.何谓休克休克的常见病因有哪几方面休克发生有哪几个始动环节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或休克的本质)是什么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始动环节是什么常见于哪些情况若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又可分为哪几类低动力型休克与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有哪些答: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如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失血和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⑥心力衰竭等。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①血容量减少;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心泵功能障碍。

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

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

常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②血管源性休克:始动环节:血管床容量增加。

常见于感染、过敏、神经源性(如脑部、脊髓损伤或麻醉,以及创伤患者的剧痛等)。

③心源性休克: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

常见于心肌源性(如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和非心肌源性(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等)。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常可分为:①低动力型休克(或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称冷休克)②高动力型休克(或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或称暖休克)低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高,心排出量降低。

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但微循环有效灌流量仍减少。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心血管表现特点有哪些何谓血管源性休克答: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发病机制:大量体液丢失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

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十二章休克(含答案)

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十二章休克(含答案)

第十二章休克【学习要求】掌握休克的概念。

掌握休克Ⅰ期微循环的改变、机制及代偿意义。

掌握休克Ⅱ期微循环的改变、机制及后果。

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概念。

掌握休克时肺、肾和心功能的变化。

熟悉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熟悉休克Ⅲ期微循环的改变。

熟悉休克时细胞损伤的变化及代谢障碍。

熟悉血管活性胺类(儿茶酚胺和组胺)、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发生机制;熟悉MODS的发病机制。

熟悉休克时脑、肝功能的变化。

了解休克Ⅰ期、Ⅱ期和Ⅲ期的临床表现。

了解血管升压素、心房利钠肽、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激肽和内源性阿片肽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SIRS在休克发生中的作用。

了解MODS的发病经过及临床类型。

了解休克时胃肠、免疫、凝血和溶血系统的功能变化。

了解治疗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休克是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C.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A.中心静脉压降低B.心输出量降低C.动脉血压降低D.肺动脉楔压增高E.总外周阻力增高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A.总外周阻力降低B.心输出量增高C.脉压增大D.皮肤温度增高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4.下列哪项不是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真毛细血管关闭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5.休克Ⅰ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6.休克Ⅰ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7.下列哪项因素与休克Ⅱ期血管扩张无关A.酸中毒B.组胺C.5-羟色胺D.腺苷E.激肽8.下列哪型休克易发生DIC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9.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A.微粒体B.线粒体C.溶酶体D.高尔基体E.细胞膜10.休克时细胞最早发生的代谢变化是A.脂肪和蛋白分解增加B.糖原合成增加C.Na+-K+-ATP酶活性降低D.从优先利用脂肪酸供能转向优先利用葡萄糖供能E.血中酮体增多11.下列哪种体液因子未参与休克的发生A.内皮素B.血管紧张素ⅡC.心房利钠肽D.激肽E.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2.下列哪种体液因子不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A.儿茶酚胺B.5-羟色胺C.内皮素D.心房利钠肽E.血管紧张素Ⅱ13.下列哪项不属于SIRS的表现A.心率>90次/minB.呼吸>20次/minC.PaCO2<40mmHgD.白细胞计数>12×109/LE.白细胞计数<4.0×109/L14.SIRS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不包括A.细胞大量凋亡B.全身高代谢状态C.全身耗氧量增高D.心输出量增加E.多种炎症介质释放15.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A.营养不良B.严重创伤和感染C.输液过多D.吸氧浓度过高E.机体免疫力低下16.下列哪型休克MODS的发生率最高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17.MODS时肺部的主要病理变化不包括A.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B.肺泡上皮细胞增生C.肺水肿形成D.肺泡萎缩E.透明膜形成18.MODS时急性肾功能障碍不易出现A.少尿或无尿B.尿钠减少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氮质血症19.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心B.脑C.肾D.肺E.肝20.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A.肾灌流不足B.持续性肾缺血C.肾毒素作用D.急性肾小管坏死E.输尿管阻塞21.非心源性休克引起心功能障碍的因素不包括A.冠脉灌注量减少B.心肌细胞凋亡C.高钾血症D.心肌抑制因子E.内毒素22.MODS时不存在下列哪项胃肠功能变化A.胃黏膜损伤B.肠缺血C.肠梗阻D.应激性溃疡E.肠腔内毒素入血23.下列哪项是监测休克输液量的最佳指标A.动脉血压B.心率C.心输出量D.肺动脉楔入压E.尿量24.选择扩血管药治疗休克应首先A.纠正酸中毒B.改善心脏功能C.应用皮质激素D.充分扩容E.给予细胞保护剂25.应首选缩血管药治疗的休克类型是A.心源性休克B.感染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B型题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动-静脉吻合支关闭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回流增多微循环有微血栓形成直捷通路关闭休克Ⅰ期微循环的主要变化是休克Ⅱ期微循环的主要变化是休克Ⅲ期微循环的主要变化是增加微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善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减慢心率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利钠、利尿血管紧张素Ⅱ可激肽可内源性阿片肽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心房钠尿肽可X型题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为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降低心输出量降低总外周阻力降低引起血管源性休克的原因包括过敏感染烧伤高位脊髓损伤休克Ⅱ期导致血管扩张的物质为腺苷组胺激肽酸性代谢产物休克Ⅲ期诱发DIC的原因是凝血因子缺失血流速度减慢组织因子释放异性输血休克时细胞损伤的表现为溶酶体肿胀线粒体合成ATP减少细胞水肿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SIRS的诊断标准包括体温>38℃心率<60次/min呼吸>20次/min白细胞计数<4.0×109/LMODS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肠道细菌移位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高代谢状态缺血-再灌注损伤MODS时肺部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毛细血管发生DIC肺水肿肺泡萎缩透明膜形成二、名词解释shockhypovolumic shockvasogenic shockcardiogenic shock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三、填空题1.休克是以机体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过程。

(5)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5)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5)病理学--第十二章休克(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十二章休克1. 何谓休克?休克的常见病因有哪几方面?休克发生有哪几个始动环节?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或休克的本质)是什么?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始动环节是什么?常见于哪些情况?若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又可分为哪几类?低动力型休克与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有哪些?答: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如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失血和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⑥心力衰竭等。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①血容量减少;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心泵功能障碍。

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

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

常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②血管源性休克:始动环节:血管床容量增加。

常见于感染、过敏、神经源性(如脑部、脊髓损伤或麻醉,以及创伤患者的剧痛等)。

③心源性休克: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

常见于心肌源性(如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和非心肌源性(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等)。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常可分为:①低动力型休克(或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称冷休克)②高动力型休克(或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或称暖休克)低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高,心排出量降低。

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但微循环有效灌流量仍减少。

2.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心血管表现特点有哪些?何谓血管源性休克?答: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病理学-休克-试卷与答案

病理学-休克-试卷与答案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休克》(A卷)一、A1型题 (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共有30题,合计99.0分。

)1. 休克初期微循环的变化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E.微静脉收缩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 低阻力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A.失血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创伤性休克D.烧伤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3. 休克的下列主要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烦燥不安或表现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尿少或无尿D.血压均下降E.面色苍白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4. 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5. 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灌少于流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6. 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7.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8.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为A.疏通微循环,扩张小血管B.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C.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D.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E.提升血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9. 失血性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心B.脑C.肝D.肺E.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E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0. 在休克早期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脉压增大E.脉搏细速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1. 休克患者补液监测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表浅静脉充盈度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2. 正常真毛细血管网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毛细血管的自身舒缩有关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D.局部体液因素有关E.全身体液因素有关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3. 临床上休克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A.始动环节B.发病学原因C.血液动力学特点D.微循环特点E.外周阻力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4. 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其微循环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外周阻力增高C.血管床容积扩大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高E.血流速度减慢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5. 指出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B.毛细血管后阻力降低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血流淤滞D.微血流淤滞、泥化形成E.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6. 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50%B.40%C.30%D.20%E.15%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7. 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B.血压下降C.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D.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E.中心静脉压降低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A.烧伤B.肠梗阻C.感染D.腹泻E.脱水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19. 最常见的一类高动力型休克是:A.失血失液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烧伤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心源性休克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0. 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酐减少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1. 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率过快C.心输出量降低D.心肌收缩力减弱E.心律失常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2. 过敏性休克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A.血管收缩B.支气管收缩C.血管床容积增大D.微循环淤血E.小血管通透性升高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3. 高位脊髓麻醉属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参考答案:E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4. 严重烧伤早期属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5. 严重烧伤晚期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6. 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7. 严重呕吐,腹泻可发生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低血容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8. 过敏性休克治疗药物是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29. 休克缺血期的发病学治疗主要是使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30. 休克淤血期在补足血容量后应使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补充血容量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3.3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休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休克
三条通路
阻力血管:参 与调整全身血 压和血液分配
1.营养通路(迂回通路) 组成:微A→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前闸门) →真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 括约肌(后闸门) →微V
特点:20% 微循环轮流交替开放 生理功能:物质交换
2.直捷通路 组成: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微V 特点: 物质交换少 功能:加速血液回心
“自身输液”、 “自身输血” 停止
二、休克Ⅱ期
“自身输液” 作用停止
组 织 间 胶 体
正常时,组织间水 分大多呈胶体状态




织 间 胶
液 作




休克时,酸性代谢
产物等使亲水增加
Cap血流淤,流体静压↑
Cap通透性↑,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二、休克Ⅱ期
“自身输血”作用停止
静脉系统容量血管扩张 血管床容积↑ 回心血量↓
皮温
高排低阻型
增高 降低 稍降低 增大 血管扩张 温度高
暖休克
低排高阻型
降低 增高 稍降低 减小 血管收缩 温度低
冷休克
低排低阻型
降低 降低 降低 ----------------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有效循环血量↓
失血失液 烧伤
创伤
感染
过敏
心脏或
脊髓麻醉或损伤 心包病变
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组织细胞血液灌注严重不足
有效循环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 的血量,但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 窦中或停滞在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其依赖于: ①充足的血量; ②有效的心排出量; 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血容量充足

【病理生理学题库】_休克(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题库】_休克(含答案)

休克(一)名词解释(1~12)1.休克shock2.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3.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4.心源性休克5.低排高阻型休克6.高排低阻型休克7.“自身输血”9.“自身输液”10.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11.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12.休克肺(shock lung)(二)选择题(1~50)1.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BA.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微V;B.微A→后微A→真毛细血管→微V;C.微A→A-V吻合支→微V;D.微A→A-V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V;E.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V。

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A-V吻合支;E.以上都不对。

3.正常微循环血流调节的实现系通过:CA.交感神经支配;B.毛细血管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C.局部体液因素;D.全身性体液因素;E.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收缩。

4.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C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

5.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E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6.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微A收缩;B.后微A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A-V吻合支收缩;E.微V收缩。

7.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DA.烦躁不安或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D.血压均降低;E.尿少或无。

8.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A.强烈兴奋;B.先兴奋后抑制、衰竭;C.强烈抑制;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

9.休克I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休克复习思考题.doc

休克复习思考题.doc

第十一章休克一、单项选择题1、休克的本质是A,中心静脉压降低C.组织微循环障碍2、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C.变化不明显3、休克早期动脉血压的变化是A.进行性下降B.先降后升4、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不灌不流,发生DIC5、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保正的器官是A.心脏B.肝 C,肾6、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灌而少流C.少灌少流7、休克患者易出现A.呼吸性碱中毒C.酮体堆积8、休克早期最易受损伤的器官是A.肺B.肝C.脾B.动咏血压降低D.心输出量降低B.强烈抑制D.先兴奋后抑制C.无明显降低D.降低B.多灌少流,灌多于流D.少灌多流,灌多于流D.肺E.脾E.外周阻力升高E.先抑制后兴奋E.升高E.多灌多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R.乳酸堆积D.高碳酸血症E.代谢性碱中毒D.心脏E.肾A.冠脉血流量减少B.心肌耗氧量增加C.前负荷增加D.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1()、ARDS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内DIC形成B.肺微循环障碍合并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C.急性肺不张D.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11、休克时细胞膜变化中下列哪项不会发生?A.膜电位降低B.C.膜通透性增加0.12、休克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面色苍白C.血压明显降低13、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混合性酸中毒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14、自身输液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门|心血量增加C.醪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15、休克早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A.微动脉E.心肌抑制因了E.急性肺水肿膜泉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 E.钙内流减少B.四肢湿冷D.尿量减少E.心率加快B.呼吸性酸中毒D. 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E.呼吸性碱中毒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B.微静脉D.动静脉吻合支E.后微动脉16、患者女性,28岁,产后大出血,经初步抗休克处理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给吸氧处理未能改善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十二章休克1. 何谓休克?休克的常见病因有哪几方面?休克发生有哪几个始动环节?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或休克的本质)是什么?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哪几类?各类的始动环节是什么?常见于哪些情况?若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又可分为哪几类?低动力型休克与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有哪些?答: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如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失血和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⑥心力衰竭等。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①血容量减少;②血管床容量增加;③心泵功能障碍。

最后导致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和发病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

将休克的病因与始动环节结合起来可将休克分为: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

常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②血管源性休克:始动环节:血管床容量增加。

常见于感染、过敏、神经源性(如脑部、脊髓损伤或麻醉,以及创伤患者的剧痛等)。

③心源性休克: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

常见于心肌源性(如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和非心肌源性(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等)。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分类,休克常可分为:①低动力型休克(或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称冷休克)②高动力型休克(或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或称暖休克)低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高,心排出量降低。

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外周小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但微循环有效灌流量仍减少。

2.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心血管表现特点有哪些?何谓血管源性休克?答: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

发病机制:大量体液丢失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

临床心血管特点:三低一高。

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心排出量(CO降低;动脉血压(BP)降低(包括肺动脉楔压PAW曄低。

);外周阻力(PR增高。

血管源性休克(或称分布性休克,或称低阻力性休克是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3. 微血管包括哪些血管?分别发挥什么作用?答:微血管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微静脉。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称前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决定微循环的灌人血量。

真毛细血管又称交换血管,在该部位进行血管内外物质的交换。

直捷通路的血液可迅速回到静脉,较少进行物质交换。

微静脉又称容量血管和后阻力血管,决定微循环的流出血量,参与调整回心血量。

4. 请叙述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或称休克代偿期,或称休克早期)、微循环瘀血性缺氧期(或称休克失代偿期,或称休克期,或称微循环淤滞期)和微循环衰竭期(或称休克不可逆期,或称休克DIC期,或称休克难治期)的微循环灌流特点和组织状态。

何谓自身输液?何谓自身输血?答:休克代偿期: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休克失代偿期: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瘀血性缺氧状态。

休克不可逆期: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甚至可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自身输液是指在休克早期,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比微静脉收缩强度要大,前阻力大于后阻力,致使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增加的现象。

自身输血是指在休克早期,由于肌性微静脉、小静脉、肝和脾等储血器官的收缩,而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维持的现象。

5•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有哪些?休克早期(或称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休克早期(或称代偿期)微血管舒缩状态;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血管均收缩,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无明显改变。

(原因是不冋器官血管对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的反应性不一致。

)毛细血管阻力:前阻力明显f。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床容量:组织灌流状态: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微循环缺血,组织灌流量J呈缺血缺氧状态。

临床特点:通常血压变化不明显,但脉压明显缩小(此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但大失血例外,即血压可骤降)患者脸色仓白,四肢湿冷,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烦躁不女。

休克期(或称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休克期(或称失代偿期)微血管舒缩状态: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松驰,微静脉处淤血。

毛细血管阻力:后阻力明显f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床容量:f组织灌流状态: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微循环淤血,组织灌流量严重缺氧更严重。

临床特点:血压和脉压差进行性下降。

(此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脉搏细速,静脉萎陷,皮肤黏膜出现花斑或发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少尿甚至无尿。

休克不可逆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临床特点休克不可逆期微血管舒缩状态: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

毛细血管阻力:明显血管对活性药失去反应。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床容量:组织灌流状态:微血栓形成或出血,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临床特点:循环衰竭(进行性顽固性低血压)、并发DIC、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6. 正确判断患者是否休克及其程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答:正确判断患者是否休克及其程度应该注意:除观察血压有无下降和脉压差有无减小以外,还必须结合病人具体病情,如肤色有无苍白、脉率有无加快、呼吸有无加快、表情有无淡漠,尿量有无减少等进行综合分析。

7. 请叙述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的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

答:①代偿期: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质增多。

②失代偿期: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组织长时间缺氧、酸中毒和扩血管物质增多。

③不可逆期:微循环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DIC形成以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8•何谓心源性休克?休克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有哪些?休克并发DIC的机制主要有哪些?答: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泵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

(通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塞时,左心室梗塞面积达40%以上即可致心源性休克。

)休克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有:休克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加强使心肌耗氧增加,心率加快心室舒张期缩短使冠状动脉的灌流时间减少,舒张压下降使冠状动脉的灌流量减少,结果都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②休克时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律失常、心输出量减少。

③心肌抑制因子的抑制作用。

④休克并发DIC加重心功能障碍。

⑤内毒素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休克患者发生DIC的机制主要有:①血液流变学变化;②凝血系统(尤其是外源性)的激活;③促凝物质增多;④ TXA (血栓素A)- PGb(前列腺素丨2)平衡失调;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

9. 为什么用动脉血压高低判断休克及其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请举2例说明。

答:因为休克不一定均有明显的血压下降。

例如有些患者原来基础血压很高(高血压),当其处于休克状态时,血压值仍可在“正常”范围。

又如急性失血病人,一般失血量达到1500ml 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仍可维持正常,甚至高出正常,易给人以假象,以至忽略病情,此时若凭血压判断休克,不仅不能表示休克程度,而且有失去抢救时机的可能。

所以,用动脉血压高低判断休克及其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10. 何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何谓多(系统)器官衰竭?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哪一个?呼吸性碱中毒一般发生在休克的哪一期?休克患者若发生电解质紊乱,通常表现为哪一种?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烧伤、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过程中或在休克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无病理关联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多系统器官衰竭是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器官损害已达到器官和系统功能衰竭的程度。

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肾。

呼吸性碱中毒一般发生在休克早期。

休克患者若发生电解质紊乱,通常表现为高钾血症。

11. 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有哪些?答: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有①使氧离曲线右移;②损伤血管内皮,促使DIC发生;③使血钾升高;④使心肌收缩力下降;⑤血管平滑肌对CA反应性降低,血压不易回升。

12. 休克的治疗和护理原则及其主要观察点有哪些?答:⑴消除引起休克的原始病因,积极治疗造成休克的原发疾病。

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体位和正常的体温等。

⑵ 除心源性休克之外,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排出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的根本措施。

但必须注意观察以下几点:①必须动态观察脉搏和血压、神志状态、皮肤温度和色泽、静脉充盈程度、尿量等。

②及时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有条件时应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

CVP和PAWP超过正常(CVP>12cmHD, 1.18kPa ;PAWP>10mmHg.33kPa),说明补液过多;反之,说明血容量不足,可以继续补液。

CVP反映进入右心的血量和功能,而PAWP则反映进入左心的血量和左心功能。

PAWP 的测定比较难,要用心导管(Swan-Ganz Catheter) 经腔静脉插人,随血流楔入肺动脉处方可测定。

③补充血容量时,还应考虑到纠正血液流变学的障碍,根据血细胞压积决定输血和输液的比例,正确选择全血、胶体或晶体溶液,使细胞压积控制在35%〜40%的范围内。

⑶纠正酸中毒。

⑷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⑸ 改善心功能。

⑹其他相应的辅助治疗和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