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1.1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1.2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1.3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1.4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1.5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基本程序2.1应急响应2.1.1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2.1.2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2.1.3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2.1.4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2.1.5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

2.1.6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2.1.7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内容:——遇险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情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身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我市主要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金属钠、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硫化氢虽然没有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但每年夏、秋季节都发生中毒死亡事故,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应急处置要点1. 一般防护要求(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2. 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3. 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防止皮肤吸入性中毒。

4. 救治:迅速拨打“ 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 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淋洗等急救措施。

(1)对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 基本程序应急响应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

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内容:——遇险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情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数量、应急处置方法等信息。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 基本程序应急响应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

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内容:——遇险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情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数量、应急处置方法等信息。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错综复杂,形势瞬息万变,处置专业性强,救援难度高,事故危害性大,在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2.统一领导、科学决策。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3.信息畅通、协同应对。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4.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5.妥善处置、证据保全。

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及毁灭相关证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氧化硫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氧化硫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二氧化硫按照GB/T 16483 -2008编制编制日期:2020年1月10日修订日期:2020年1月12日版本:1.0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硫化学品英文名称:S ulfur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险粉、亚硫酸钠等。

禁止用于食物漂白。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不燃、加压气体、遇热可能发生爆炸,遇雨水和空气混合后会反应成酸雨、亚硫酸,易流动扩散。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生成亚硫酸、硫酸,吸入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C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吸入危害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吸入会中毒;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实施密闭化生产,搬运时注意安全,勿使盛装二氧化硫的容器破损。

防止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在通风良好处作业。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防止泄漏或溢出。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或头发)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沐浴。

误食入: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洗眼器清洗眼睛或生理盐水冲洗。

收集泄漏物,事故处理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其他类危险物品分开存放,特别要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分库房存放。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平时要经常检查有否漏气情况。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二氧化硫应急救援预案

二氧化硫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突发事件应对法》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 《二氧化硫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指南》6. 本单位实际情况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二氧化硫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二氧化硫泄漏: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故障、管道破裂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

2. 二氧化硫火灾:主要来源于高温设备、管道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

3. 二氧化硫爆炸:主要来源于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3)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主任:副指挥长;(2)副主任: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3)成员:相关部门人员。

3. 应急救援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3)工程抢险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评估、抢险救援和设施修复;(4)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和评估;(5)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保障和调配。

五、应急救援措施1. 紧急撤离(1)发现二氧化硫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2)对可能受到二氧化硫危害的人员进行疏散,确保其安全;(3)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 医疗救护(1)迅速组织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2)对中毒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必要时进行转运;(3)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3. 工程抢险(1)组织工程抢险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2)对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进行抢险救援,消除事故隐患;(3)对损坏的设备、管道等进行修复,恢复生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1.1 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1.2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1.3 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1.4 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1.5 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 基本程序2.1 应急响应2.1.1 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2.1.2 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2.1.3 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2.1.4 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2.1.5 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

2.1.6 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2.1.7 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容:——遇险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情况。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一)应急处置要点1.注意防护(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2.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3.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4.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二)现场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一是要防止烧伤和中毒程度继续加深,二是要使患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这是两条最为重要的现场救治原则。

1.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对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60种全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60种全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指导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单位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在综合考虑2002年以来国内发生的化学品事故情况、国内化学品生产情况、国内外重点监管化学品品种、化学品固有危险特性和近四十年来国内外重特大化学品事故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对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3800余种危险化学品进行了筛选,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见附件,以下简称《名录》),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名录》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1.易燃气体类别1(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2.易燃液体类别1(闭杯闪点<23℃并初沸点≤35℃的液体);3.自燃液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4.自燃固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1分钟内释放10升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6.三光气等光气类化学品。

二、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三、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优先纳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实施重点监管。

四、生产、储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工艺特点,装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工艺、设备管理。

二氧化硫-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卡

二氧化硫-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卡
车间(部门)主管电话
班组长电话
外部
报警电话
火警电话
急救电话
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电话
110
119
120
事故类型
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
容器爆炸
1、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
3、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
4、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5、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6、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7、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8、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9、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10、用碎石灰石(CaCO3)、苏打灰(Na2CO3)或石灰(CaO)中和。
11、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应急联系方式
内部
企业负责人、应急总指挥电话
安全生产负责人电话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卡
岗位(风险)名称
二氧化硫使用/储存场所危险性说明 Nhomakorabea灭火方法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1、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2、切断气源。
3、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二氧化硫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二氧化硫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二氧化硫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公司化工厂涉及危险化学品包括:二氧化硫。

主要风险为危险化学品泄漏而引起的中毒窒息、火灾爆炸事故。

泄漏致因如下:1、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物料发生泄漏。

2、作业环境由于储罐、管道、阀门、法兰等设备使用、腐蚀、损伤或密封圈损坏等原因,出现泄漏。

3、违章作业或操作失误。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化工厂区二氧化硫储存及工艺反应地点(储罐区、工艺管道等)。

1.3可能造成的危害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突发性强。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呼吸道及眼结膜刺激症状;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肺气肿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1.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有异味或刺鼻味;(2)身体不适、头晕、呕吐等;(3)化工厂区二氧化硫泄漏。

2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组长:值组长成员: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

2.2职责(1)组长:事故发生后,值组长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班组人员职责:①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直观感觉、经验和可能利用的手段,结合各种异常情况,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性质和原因,并对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和灾害程度作出判断;(2)立即通过电话等手段向值班人员或上级领导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险人员情况。

现场救援人员按照现场处置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3)事态超过现场处理能力时,立即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更高一级响应。

3应急处置(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当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副总指挥,由副总指挥将事故信息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相关部门。

二氧化硫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二氧化硫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灭火剂:根据周围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可用二氧化碳、水(雾状水)或泡沫。
【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内温不宜超过30℃。
(2)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周围起火时应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有二氧化硫泄漏时,使用细水雾驱赶泄漏的气体,使其远离未受波及的区域.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300m、夜晚1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400m,下风向疏散白天2100m、夜晚5700m。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X)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1。

1 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1.2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1.3 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1。

4 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1。

5 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 基本程序2.1应急响应2。

1.1 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2.1.2 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2.1。

3 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2.1。

4 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2.1。

5 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2。

1。

6 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2。

1。

7 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内容:—-遇险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患者不宜接触二氧化硫。
【特殊要求】
【排放系统及事故通风设施。设置碱池,进行废气处理。
(2)根据职工人数及巡检需要配置便携式二氧化硫浓度检测报警仪。进入密闭受限空间或二氧化硫有可能泄漏的空间之前应先进行检测,并进行强制通风,其浓度达到安全要求后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并派专人监护。
二氧化硫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丙酮、乙醇、甲酸等有机溶剂。分子量64.06,熔点-75.5℃,沸点-10℃,气体密度3.049g/L,相对密度(水=1)1.4(-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5,临界压力7.87MPa,临界温度157.8℃,饱和蒸气压330kPa(20℃)。
(2)车辆运输钢瓶,立放时,车厢高度应在瓶高的2/3以上;卧放时,瓶阀端应朝向车辆行驶的右方,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垛高不得超过5层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高温季节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3)搬运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卸监装;夜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周围起火时应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有二氧化硫泄漏时,使用细水雾驱赶泄漏的气体,使其远离未受波及的区域。
灭火剂:根据周围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可用二氧化碳、水(雾状水)或泡沫。
【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内温不宜超过30℃。
(2)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输入输出管线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远离易燃、可燃物。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或饮水。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险粉等。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不燃。
【健康危害】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液体二氧化硫可引起皮肤及眼灼伤,溅入眼内可立即引起角膜浑浊,浅层细胞坏死。严重者角膜形成瘢痕。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5;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0。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设置二氧化硫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建议操作人员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300m、夜晚1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400m,下风向疏散白天2100m、夜晚57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